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许多是写女子的,这些女子有未嫁之女、已嫁之女及娼门之女。通过白居易这些描写女子的诗歌,可以看出白居易对这些一生都处于不幸之中的女子表达出了深深地同情与惋惜。  相似文献   

2.
唐代盛行道教,崇道成为社会风尚并影响到文学创作。白居易的《长恨歌》便渗入诸多道教思想:受"神仙"观念的影响,白居易虚构了一个神奇飘渺的道教仙境,并对杨贵妃完成了由人到仙的形象转变;展示了道教法术的神通广大;强烈的"重阴"观念及女性意识,使诗歌主题及人物形象发生明显的变化,呈现出多义性、复杂性、矛盾性。  相似文献   

3.
米潇 《黑龙江史志》2013,(17):59-60
个性表现是一个社会人的存在方式之一。女性的个性表达与否以及表达程度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女性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而个性的外在表现为人的行为方式、语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等,因此通过对唐代不同时期女性的言谈举止、着装风格及妆容特点的对比研究可一窥唐代女性社会地位之嬗变。  相似文献   

4.
胡小鹤 《丝绸之路》2012,(10):72-75
中国的女性形象很早就作为绘画的主要题材,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女性的衣着、发型、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也发生着变化。“文革”是一段特殊的历史,在这场政治风波中,女性形象被束缚在特定的“文革”模式中。相比“文革”时期的英雄化、戏剧化和主题化的女性形象,伤痕美术中的女性形象更侧重对现实生活中普通土性的关注,饱含了人们对已失的残酷青春的追忆,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女性的人性价值。把画面的主题扩及到女性,女性形象的自我回归,说明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憧憬,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本文通过对“文革”后伤痕美术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寻伤痕美术中的女性形象在时代发展中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5.
聂依丽 《神州》2013,(15):9-9
《诗经》有很多的作品着眼于女性,描写她们的形态及理想追求,通过爱情和婚姻来展示她们生动的形象。《诗经》里出现的女性形象之多,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诗经》反映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本文将从婚恋诗中的未婚女子即少女这一类入手,分析其形象特征及其女性心理。  相似文献   

6.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塑造了众多的花妖狐魅,这些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鲜明地反映了蒲松龄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风貌,深刻地揭示了蒲松龄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7.
在《玉台新咏》这部诗歌总集中,对女性所佩首饰进行细致描摹的诗作随处可见,这些意象不仅只是为我们展现了魏晋六朝女性的绰约风采,更从意象的深层方面传达出诗人的浓浓情意及深深的思想内涵。有的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愁楚之容,也有的表现了诗人的相思之苦。文章着眼于六朝女性所佩戴的“钗”、“环”“珰”等首饰意象群,试图从表面和深层深刻探讨首饰意象掩盖下的女性之美和诗人之意。  相似文献   

8.
一李白作为我国人民所爱戴的伟大诗人,他的创作成就,在整个古典诗歌连绵不断的群山中,矗立起一座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在创作中,李白差不多运用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所有表现手法。而表现自我,表现主观,在诗歌中塑造自己鲜明的抒情个性形象,则更是李白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我们不妨以李白与杜甫作个简单的比较。杜甫和李白的诗同样具有灼人肺腑的感情,都有诗人自我的形象。但杜甫往往是寓情于事,寓“我”于物,表现得沉着蕴藉,  相似文献   

9.
袁宙飞 《民俗研究》2012,(3):129-136
女性人物是年画中重要的表现对象,尤其以清代、民国及新中国成立之后最具表征性,呈现的特点为:清代封建时期足不出户、低眉顺眼的柔弱之态;民国时期勇于破旧立新、颠覆传统的美艳之姿;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英姿飒爽的形象。这些图像转变不仅是视觉感官上的外化显现,更是社会现实需求的一个重要内在反映,记录了我国女性身份由"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的演变历程,并辅弼了现实女性群体地位提升和话语权构建。  相似文献   

10.
一、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文艺作品的意义列宁教导我们说:「任何一个宣传者与任何一个鼓动者的艺术,就在于用最好形象影响一定的听从,对于听从说来,使真理可能成为更令人信服的,成为更容易掌握的,成为更明显、牢固而能铭记在心的东西。」文艺作品可以形象的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可以真切的反映当时各阶级的动态及当时人民斗争的情况,因为文艺作品是社会的观念形态——表示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底产物(毛主席),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文艺作品就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去理解社会现象、阶级斗  相似文献   

11.
晚唐李商隐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并且具有极高的艺术特色。在思想上李商隐表现为深邃,在艺术上李商隐表现为旨意朦胧、构思新奇。本文结合李商隐具体的诗篇对他诗的特色做了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2.
芥川龙之介一生共创作了148个短篇作品,涉猎女性形象的作品共76篇,其中女性形象色彩浓重38篇,涵盖知识女性、劳动女性、农妇甚至妓女等多个层面。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不仅如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指向及其女性观,也浓缩了当时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境遇。本文将其女性形象分为古典、现代与中国题材三大类,在分析芥川对女性所持态度的同时,考察作为大正时期知识分子的精英,其笔下诸多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马慧珍 《攀登》2008,27(3):109-111
诗歌意象是鉴赏诗歌的审美概念,也是诗歌意境、情思、风格的依托。意象表现为诗歌作者借助客观外物表现主观思想情感、表现对人生主体的思考和概括宇宙人生的具体现象。诗歌中的形象表征常常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相互联系。把握了诗歌意象,就理解了作者蕴涵在诗歌中的思想情感,这有助于对诗歌的鉴赏和把握。  相似文献   

14.
杜甫的诗歌是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泣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其诗歌不仅涉及国家的大事,还触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杜甫对一切和其它有关事物的仁者之心和高度责任感,也就反映出了他诗歌中的那种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5.
张志磊 《沧桑》2010,(4):240-241
浩瀚的民间文学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女性形象更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以民间故事为基础,归纳出传统的美善象征、真实的丑角形象、悲剧的扮演者和时代的叛逆者四类女性形象,试图以此来打破人们以传统的单一视角对民间故事中女性形象的审视,从而进一步在多样性中展开对一个真实完整的女性世界的还原。  相似文献   

16.
在中唐诗坛上,白居易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文化地位。这种地位的奠定,主要体现在诗人对现实复杂而丰富的感悟和体验中。在众多的诗歌作品中,最能代表诗人这种情感特色的莫过于其讽喻诗。本文主要通过对白居易讽喻诗的代表——《新乐府》诗歌的研究,从白居易诗歌批判性意识的形成原因、具体体现、批判性方式三个部分来对白居易《新乐府》诗歌的批判性特点做初步探讨,旨在体现白居易诗歌在展现当时社会现状的同时,由此而产生的具有独特性艺术魅力的批判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袁宙飞 《民俗研究》2016,(4):114-120
女性是明清以来年画的重要主题之一。选取明清以来年画中的女性形象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中生育女神的崇信和女性对女神纳吉祈福活动的分析,认为"生命绵延"和"吉祥求美"是年画中女性形象表达的两个核心母题。  相似文献   

18.
姚志国 《沧桑》2009,(5):215-215,221
《诗经》反映了周王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辅助地位表现得尤为突出、明确。研究女性在《诗经》时代的社会地位,特别是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对我们当今构建和谐平等社会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9.
薛晓霞 《沧桑》2008,(4):230-231
《小二黑结婚》中三仙姑这一人物形象给读者越来越多地呈现了一种丰富性与无限性,如将其作进一步的分析,便会发现在这样一个"喜剧式"的人物形象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严肃的时代主题:即女性群体在其生存历程中主体精神的放逐。三仙姑,包括潘金莲、曹七巧、蘩漪等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将给读者留下一个关于女性命运的永恒的思索话题。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研究晚清时期的社会性别时,我们往往会关注报刊媒体中所反映的女性形象。而在媒体的报道中,家庭琐事中的妇女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梳理、认识家庭中的妇女形象,无疑对我们理解认识晚清社会关系具有极大的帮助。《申报》上的有关女性的社会新闻,大致可以以发生空间分为家庭内部发生冲突,包含夫妻关系、妻子与丈夫亲属关系、妻妾关系和家庭与外部发生冲突,其中以拐骗,奸情最为突出。女性在其中扮演的社会角色通常是家庭角色,而非职业。把女性作为一种话语,作为一种思想的载体,更是基于满足大众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