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物由粒食向粉食的转变,是中国饮食发展的重要节点。以往研究多认为旋转磨的普及是完成这一饮食习惯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并以粟对应粒食,以小麦对应粉食,默认秦汉时期的旋转磨主要用于加工小麦。对三杨庄遗址出土汉代旋转磨的淀粉残留物分析表明,粉食粟亦为汉代农户重要的消费方式。因此,由粒食向粉食的转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为食粟向食麦的转变。旋转磨应当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多功能粮食加工平台。  相似文献   

2.
酿皮子将小麦面粉和成团,然后放在凉水里搓洗,洗至只剩面筋为好。在洗好的面水中加上适量的硼灰水,舀在专用的铁皮“罗罗子”中(即形似碟子浅而圆的铁皮浅盒,无盖),放入锅中蒸15分钟左右,面汁就凝成了面张。面张出锅晾冷后,切成条状,拌上醋、酱、蒜泥、辣椒油等即可食用。蒸酿皮时,也可将面水舀在略深一些的器物中,厚可1寸多,蒸1小时左右。不过,后一种方法虽然比较省事,但酿皮的颜色及口感都不及前一种。前一种酿皮切在碗里,黄、薄、软、亮、香、凉、韧,色香味俱佳,夏日食用,尤其可口。在武威古浪等地的小吃地摊上,酿皮是最受欢迎的价廉物美的一种小吃。青稞面搓鱼子青稞面搓鱼子主要流行在气候较凉的山区,如天祝、古浪等地。做搓鱼子时,将青稞面和成较硬的团,擀成厚面张,再切成小指粗细、2寸左右长的面条,然后放在案板上来回搓动,就将面条搓成了“面鱼”。把搓好的“面鱼”下在开水锅中煮熟,捞进碗中,拌上蒜泥、芥茉浆、辣椒油、猪香油,吃来滑而柔韧,独具其香。子子是一种干饭,原料可以是山药,也可以是胡萝卜或甜菜,甚至野薄荷。将切好的山药或甜菜或薄荷下锅调料煮沸,水面上铺一层面粉。大约煮一小时,清去剩余的水,将面和下面的菜料搅和至可以用手抓食,然后...  相似文献   

3.
肇庆裹蒸     
广东省肇庆市有一种独具南国风味的食品叫裹蒸。肇庆裹蒸历来是一些肇庆籍的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们每逢新春佳节渴望品赏的“思乡曲”。而今那热腾腾、香喷喷的裹蒸已成为广大中外游客到肇庆必尝的一种风味佳品。 明代诗人王士祯曾诗咏曰;“除夕浓烟笼柴陌,家家尘甑裹蒸香”。又据文书记载:“裹蒸曾作为‘御食’进  相似文献   

4.
分析海岱地区出土食物制备工具磨盘、磨棒等的功能,可知在龙山文化之前,坚果类野生资源在植食性食谱中占有重要地位,且以粉食为主。至龙山文化时期,农业所占比重大幅增加,真正实现了对粟、黍、稻、麦、豆"五谷"的全部种植,饮食传统也逐渐由粉食转为粒食。  相似文献   

5.
晋南馍馍     
在晋南,馍馍又叫馒头、干粮、给养、卷糕等。不论谁家里有多少人口,都有一口大锅灶和一套蒸馍的炊具,每蒸一次馍能吃一星期,盛夏天热怕霉变适当少蒸些。晋南有句“离了馍馍不是饭”的说法,一天三顿饭顿顿必有馍。早饭是腌咸菜或其他小菜、辣子、米汤,以馍为主;中午是一碗面条,馍管饱;晚饭是米汤、炒菜,馍吃个够。即使农忙顾不上做饭,只要有馍便是饭。  相似文献   

6.
蒸饺·锅贴     
<正>用水调面,下剂,擀皮,包入馅料,捏成半月形或其它形状。可煮、蒸、煎、炸后供食,为饺子。中国人食饺子的历史非常悠久。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省滕州市春秋时代早中期的1号墓中,发现一件盛满食物的铜簋,食物为三角形,边长为4~5厘米,内包屑状的馅料。发掘者研究后认为,这些食物就是饺子或馄饨。若此说成立,则中国的饺子、馄饨类食物最迟可以追溯到春秋之时。不过,那时还没有饺子、馄饨的词语,它们仍应包括在广义的"饼"中。据三  相似文献   

7.
面食是山西人最爱吃的家常饭,普普通通的面粉,通过家庭主妇和白案(饭店里把主食案叫白案,副食案叫红案)师傅们灵巧的双手,可以制作出成百种味美可口的大众化食品来.如饼类(烙饼、煎饼、烤饼及各种馅饼等等)、馍类(如花卷、馒头及各种馅儿的包子等等)、面条类(如拉面、扯面、揪面、削面、拨面等等).此外还有油炸类(如油条、  相似文献   

8.
吴若峰  阿芳 《旅游》2004,(5):68-72
面花,在我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花馍”、“花馒头”,是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种风俗礼馍,也是中国北方“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花选料考究,制作精巧,用色鲜丽,大多通过气息纯正的乡土语言,巧妙地用面粉和颜料手工组合出令人愉悦的形态和风貌,既有能吃的实用性,又有可看的观赏性。其中“秦艺六绝”之一的“合阳面花”就是艺术性颇高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在合阳乡村,面花就是村妇们的精神世界,她们靠制作面花来展示风采,更是用面花来寄托感情。几百年来,黄土高坡上的婆姨们就是这样为自己、也为全人类创造了独一无二的“面花奇葩”。  相似文献   

9.
<正>入夏了,早上最想吃"炒肉馅团子"。书院巷里的明月楼糕团店倒是赶早,五月初就有得卖了。"炒肉团"是苏州暑夏的一款时令早点,其最大特点是"熟粉制"。一般团子都是用生的米粉,包入馅心后上笼蒸出来的,而炒肉团则不然,是将米粉先上笼蒸,变成熟粉备用。还有个特点是"现做现卖"。炒肉团的馅心叫炒肉馅,主要原料是肉丁、笋丁、虾仁、金针菜、黑木耳、扁尖、香菇等。除虾仁外,所有原料都要切细,起个油锅把馅心炒熟,汤要宽,还要淋点麻油以增  相似文献   

10.
目下 《中华遗产》2014,(2):54-73
北方人的餐桌上,几乎顿顿少不了麦面做成的主食。汤面、馒头、烧饼、饺子,貌似平庸无奇,却是中国人的元老级食物,咬下的每一口,品出的每一种滋味都混合有古今交汇的味道。面食,书写着一部中国人独有的食物进化史,让我们来一场穿越,仔细打量一下它的前世与今生。  相似文献   

11.
偶感     
连年辛苦获丰收,家家温饱不发愁。隔墙小学乖儿女,不时抛来剩馒头。欢天喜地庆中秋,富家糕饼积如丘。食徐不去赏明月,垃圾堆中一并丢。艰难时节想稀粥,肚饱却又厌脂油。当今物资稍丰盛,肥肉进口有人呕。 四时代不同人亦变,优良传统弃可羞。奉劝同袍少青老,节约还是一良筹。偶感@莫文骅  相似文献   

12.
《沧桑》1995,(6)
夏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为鬼节。平定县有上坟烧纸、以面羊供奉祖宗、供奉五谷神的习俗。尤以“送面羊”为平定的特有习俗,至今盛传。 “面羊”为面粉发酵施碱捏成形后上笼蒸熟,出笼后趁热用食色彩画点缀而成。面羊可大可小,大的有的用二斤面剂捏一条,小的用一个或二个馒头剂捏一条。造型上有“卧式”、  相似文献   

13.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湖南很多战士都是北方人,他们习惯吃面食,而湖南人的主食是米饭,于是,特地配给北方战士一周两次黑面馒头作为主食。黄克诚的警卫员是北方人,自然也不例外。黄克诚的大儿子第一次见到黑面馒头,出于好奇,就一个劲儿地嚷着要吃馒头不吃米饭。警卫员便将自己的馒头给了他,这时恰恰被刚赴任的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碰见。  相似文献   

14.
正贫穷饥饿的童年,让作家刘震云从小萌生了当厨子的理想。这源自一次不愉快的经历:有次家里来了客人,到午饭时,家里却没东西招待。家中有8口人,外加3个客人,母亲把父亲叫到一旁交代说:"你到镇上的饭馆赊3个馒头,赊多了我们还不起。"父亲到镇上饭馆赊馒头时,遭到厨子的羞辱:"你们家人的嘴咋恁贱呢?没有馒头  相似文献   

15.
正北方人饭桌上常常离不开馒头,但您知道"馒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兰州财经大学教授高启安认为,这个中国人熟识的词汇最早可能源自佛经。坊间对馒头一词的起源,一直流传着诸葛亮创立之说。据高启安考证,在宋人高承所著的《事物纪原》中记载着诸葛亮以面粉皮包馅以为人头之事,所以有"馒头"源自"蛮头"  相似文献   

16.
《青浦县志》有这样的记载:“古人冠而后字,斯礼久废.今泖滨农家,弱冠后为酒食,召乡党食之,谓之庆号,尚有古意.”而在清末《蒸里志略》及《章练小志》中也有相同的记载.这种庆号习俗,如今在青浦县泖河一带是否仍然流行?下面是我们采集整理的记录 和对它所作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馒头窑,亦名圆窑或马蹄形窑,以窑形近似馒头得名。窑前火膛呈半圆形,火膛和窑室合成一馒头形空间,火焰自火膛冲向窑顶再倒向窑床,烟气从烟道、烟囱排出窑外,因此馒头窑亦属于半倒焰式窑。在我国南方多龙窑,北方多馒头窑。在四川地区目前发现的窑  相似文献   

18.
陈醉 《纵横》2008,(6):47-50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很有趣的,有些现在看来是不可能的事,但它的的确确存在过。譬如20世纪60年代,有人居然一口气吃了18个馒头外加半铅桶稀饭——虽然南方的馒头是一两一个。中国的学术界,也同样经受过这种饥饿。那个年代,就连"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这个单一的创作方法,也都变成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期间,冯玉祥将军辗转各地,巡视部队,呼吁抗战,并主持抗日募金运动,为战胜日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九三八年,冯将军赴湘、黔、川各省巡视期间,曾到镇远检阅军队,时间大约是十一月。有一次,冯将军在师管区司令部吃饭,陪客有师管区司令、专员公署专员和镇远县长。在吃馒头时,三个陪客均把馒头皮剥下,放在桌上。他们以为这样才显得“高贵”,“阔气”,不失他们的“身分”。谁知冯将军一个冷不防,从司令面前拣起他剥下来的馒头皮,直往自己嘴里送。这一下可吓坏了三位陪客,面色铁青,不知所  相似文献   

20.
名家的遗嘱     
生老病死 ,死是人生旅途最后的终点站。古往今来 ,很多人在将至人生终点站的时候 ,把一些要紧的话和事情 ,用书面或口述的方式告诉他的家人朋友 ,这便是所谓遗嘱了。有道是 :“人至将死 ,其言也善。”遗嘱往往是将谢世之人对在世之人善意的告诫和要求 ,名家们也是如此呀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先生患病临终前 ,要儿子亲手做一笼馒头给他吃。他的儿子没有做过馒头 ,板桥让他跟厨师学做馒头。在厨师的指导下 ,他终于做成了一笼馒头 ,满心喜悦地将馒头送到板桥的病榻前 ,岂知板桥此时已命归西天。儿子在他的病榻上发现了父亲临终前写下的遗嘱 :“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