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末科举出身的梁士诒 ,受维新思想启发 ,积极吸收“实用之学” ,在兴办实业、筹款修建铁路、革新铁路管理方面具有较多建树。并由此奠定了他在财界的基础。民国初年 ,梁为袁世凯所重用 ,其行政权力仅次于袁 ,政治生涯达到峰巅 ,由于积极拥戴袁世凯称帝 ,因而遭到世人的谴责 ,被迫避罪逃亡。日后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 ,一度登上国务总理宝座 ,出现了短暂的“辉煌” ,最终在军阀混战中下野 ,亦无法避免其悲剧式国务总理的结局  相似文献   

2.
提起清末民初的交通事业,不能不讲到交通系;缕述交通系的历程,就无法回避首脑人物梁士诒。梁氏的大名在民初政坛可算是巨磬之口,边口内敛而响声极大,以铁路、轮船、邮政、电报交通四政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呼风唤雨,翻手覆云。许多政坛老客、军界莽汉都对梁敬畏有加,不愿开罪于他,以免弄得钱袋干瘪饿肚皮。  相似文献   

3.
姜诗 《巴蜀史志》2009,(2):35-37
宋代爱国诗人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祖籍铜山(今四川省中江县广福镇),其祖父苏易简为北宋蜀中第一名状元。是诗文革新的先锋.“庆历新政”的骁将。他出生书香门弟.家学渊源,多才多艺。其文章瑰奇豪迈,自成一家。《宋史》说:“舜钦少慷慨,有大志,状貌魁伟。”他少年得志.于1034年27岁时登进士第,授蒙城县尉。他风度翩翩,才华横溢,是个卓尔不群的美男子,  相似文献   

4.
民国徽州家谱的族规家训所见职业观的变迁是革新与保守并存,保守多于革新.从职业观变化的内容看,主要是废除了以士为先和走科举取士的条文,主张让子弟接受新式教育和适者生存的职业观,传统职业观中有关农工商等职业的内容变化不大.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民国时期徽州的近现代工商业发展缓慢,传统职业观的革新缺乏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基础,传统的农工商业仍是多数人谋生的主要手段.而徽州是明清时期和中国近现代时期发展具有典型性的地区之一,通过对民国徽州族规家训所见职业观变迁的考察和分析,可以推见民国时期基层社会职业观变迁的实态.  相似文献   

5.
论王国维之保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维思想保守的原因有四:(1)在学术与生活上对罗振玉的依附使他深受罗氏的影响;(2)客居异国时对故国的思念强化了对过去的眷恋;(3)回国后目睹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风衰颓、纲纪废弛,因而对现实更为不满;(4)在新旧文化纷乱之际,无法接受尚未完全规范的新文化。其保守思想的内涵包括:(1)对清朝的忠诚与眷恋;(2)对传统文化的固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良方,也是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3)强调道德在社会转变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本质上,王国维之保守是一种情感上的取向,而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没有完整的保守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6.
卫佳琪 《黑龙江史志》2013,(11):136+138
对于传统观念中人们对于杜亚泉的认知基本上都是以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姿态而出现的。但事实上,杜亚泉并非是一个"保守"的文化保守主义者。笔者认为在看待杜亚泉时,我们必须注意到杜亚泉的调适思想。以调合理念为基调,对宇宙,社会,人生以及中国现代化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诸多层面的思考,无不以折衷综合的"调和"立论。其调和思想代表了民初至五四启蒙中主流的转化思潮之外的另一种温和渐进的调适传统。本文尝试从杜亚泉文化保守主义者的身份以及其多远调适思想来分析其思想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对中西文化调和的态度,使五四时期的梁启超似乎成了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其实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梁启超与晚清民初时的梁启超无论是从思想的内容还是从思想的走向来说都是一致的,梁后期的文化保守主义与其最初的自由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而且正是其最初对于自由主义的理解决定了其晚期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本文是第一次从梁启超的自由主义思想方面来探讨梁的激进与保守与其自由主义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1969年7月20日美国时间22时56分,3名美国宇航员叩开了冷寂的月宫大门,当尼尔·阿姆斯特朗走下太空登陆舱踏上月球时,说出了“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的名言,此后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而且是振兴中华、追求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先驱。先生不仅首创了中国革命的理论,而且首创了中国建设的理论,这就是在《建国方略》、《建国大纲》等论著中系统全面阐述的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在回顾与“反思”以往的现代化运动、总结以往现代化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他开始构建现代化思想理论并逐步加以完善。现代化思想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最为先进的思想,主要包括:主张学习西方文明;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只有实现革命化,才能实现现代化,即只有“救亡”,才能“振兴”,而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主张对外开放等。孙中山关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思想,特别是建没中国现代工业、交通和农业的宏伟蓝图,对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宝明 《史学月刊》2004,1(1):59-64
李大钊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转变的精神历程,是学术界多年注重的思想命题,但人们往往忽视了他前期的“调和”思想。我们认为,两者以上的调和“并立”则双美,单一则两伤。就李大钊一贯的思想脉络来看,他的民本思想不是五四时期的专利。从“散沙之自由”到“一力之独行”,李大钊的转化并不能简单理解为“中断”。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不仅表现为经济的结构转型,同时也表现为政治的理念更新。由此而言,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是个系统工程,是包括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在内的全面社会转型。经济的结构转型必然引发政治的理念更新。两者的起点可能有先后的时间之差,但实质是相同的,即都是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过程。活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舞台上的孙中山,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是其中一项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洪煜  李培龙 《史学月刊》2022,(12):40-47
地方保守文人如何应对文教剧变,是中国近代文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活动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聚合了大量江苏武进及周边区域保守文人的武进苔岑吟社,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绝佳的切入点。新近影印出版的武进苔岑吟社社集、新发现的社团报刊、社员诗文集等史料,恰为武进苔岑吟社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材料。此社团文人以其生活世界为主要场域,进行着种种保存传统与调适自我的日常实践。还原这些实践及其背后蕴藏的深刻意涵,对于推进地方保守文人的研究,以及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近代社会的复杂变迁及其对于“人”的具体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清末新政的重要举措,科举改革复杂而曲折。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诏开进士馆之举,延续庚子前后翰林院整改的思路,用速成之法,育科举已成之才,实现了庶吉士制度的重大变革,并与京师大学堂仕学馆的筹备工作紧密衔接。在政务处初期的讨论中,诸臣对开馆意见参差,反映出翰林院与大学堂、科举与学堂关系的重重纠葛,后终因瞿鸿机、荣庆等中枢要人极力推动而得以实现。开进士馆是翰林院及新进士培养与任用层面的重要改革,是在最高层调适科举与学堂关系的关键步骤,既与辛丑科举考试新章相配套,共同构成科举改制的主要内容,又蕴涵着抑科举而扬学堂的深意,因而在科举改制中具有标示风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孙中山和孙科父子与广东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这里既是他们的故乡,更是其施展抱负的地方。孙中山曾三次在广东建立革命政权,而孙科亦三次担任  相似文献   

15.
唐忠宝 《攀登》2012,(2):85-88
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其首要问题在于平均地权;同时,孙中山不赞成进行激进的社会革命,而是主张通过改良来实现社会主义;孙中山还将社会主义视为人道主义,即主张博爱、平等、自由的社会主义.由是观之,孙中山的社会主义观包含着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三重意蕴.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国人对社会主义探索的最初成果,孙中山的社会主义观对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国父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并且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建立中华民国不久,他便提出了自己的纲领和目标,并竭力朝着纲领和目标前进。但是,由于我们国家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本质,使得中华民国屡遭劫难。孙中山经过深思熟虑,选定了自己的目标以后,总是以最大的决心和献身的精神,不屈不挠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一时的挫败,周围的流言,都难以动摇和改变他的决心。  相似文献   

17.
粟斌  谌柯 《黑龙江史志》2013,(15):16+18
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宗教情感是支撑他革命奋斗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青年时期,基督教带来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念指引着孙中山产生变革中国的强烈意愿;他在宗教信仰中的自我定位与其革命生死关头的个人遭遇,强化了他的宗教执着和持续强度。  相似文献   

18.
臧运祜 《史学月刊》2007,5(8):56-63
辛亥革命以前,孙中山本人虽然基本形成了五权宪法的思想,但是较之于三民主义而言,他的五权宪法思想其实并未得到推广和宣传,当然也没有成为革命的思想基础。辛亥革命期间,南方独立各省制订的约法以及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制订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既非孙中山的本意,当然也不可能体现他的宪法思想,而是与其"五权宪法"相背离的。孙中山在维护"临时约法"、并以之作为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武器的同时,也对于这个武器进行了批判;在上述"扬弃"的过程中,其五权宪法思想得到了继续发展。孙中山晚年,通过多次演讲,五权宪法思想近乎成熟;1922年6月,叶夏声奉命起草的《五权宪法草案》,可以说是反映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一个弥足珍贵的法律文本。孙中山将其毕生奋斗的五权宪法思想及其实现任务,作为政治遗产,留给了后世。与三民主义一样,五权宪法思想的演进轨迹,也体现了非常鲜明的孙中山个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欧战的发生是20世纪初的大事,影响深远。孙中山关注欧战,认识和分析了战争本身的因素,对受战争影响的中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并为之实践。  相似文献   

20.
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其发展经历了新旧两个过程。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其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孙中山多方面融铸东西方文化,丰富民族主义的内涵,使旧民族主义向新民族主义转变。那么,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文化渊源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重新探讨孙氏民族主义的文化的渊源,这对于了解孙中山的思想,乃至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