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一红 《沧桑》2009,(6):221-222
恽寿平是清初画坛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绘画思想主要体现为:提倡师法古人与师法造化;追求意与情;注重虚实与气韵;达到逸格与筒淡。这种绘画思想对后来画坛有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教子趣联     
教子趣联王应华古人教育子女,多半是教耕教读。清康熙年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沈涵,撰一联云:“愧无文字当安命,喜有儿孙要读书。”为下一代好学而兴奋不已,喜表于联。清代学者王士真家中悬挂着祖传的一副对联:“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儿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  相似文献   

3.
碑刻是刻在石头上的文书,这样的书被人们称为“以石为书”,其目的是为了更为久远地保存各种信息。中国是一个注重树碑立传的国度,所以大地上随处可见刻在石头上的书。凡是名山大川,都是碑刻汇集的地方。正是有了古人留下的许多石碑,才使我们得以揭开一个个历史谜团,透过那些冷冰冰的文字触摸到古人的心跳。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绘画有山水、花鸟、人物之分,而山水画是发展得最为成熟的画种,成熟的标志是她形成了一套近乎抽象的、带有程式化感味的形象符号“勾、皴、点、染”。皴有一系列的皴法,都是取法大自然的山石结构,由古人绘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如披麻皴、斧劈皴等:点是由自然的树木、花草中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文赡而事详征今而开来──评陕西省《石泉县志》四川省志办杨鸿儒自古以来,大凡有成就的文史学家或志乘佳品,在学习、继承传统方面,有着相同之处:既非专师古人,又非专摈古人,总是得诸人之长,而卓然自成一家。本届新编地方志书,有的已达到这一水准,陕西省《石泉县...  相似文献   

6.
古人总把引证宏博议论高深的文章视为第一等,其次才是叙事状物抒情的文章,而应用备制之作,又其次也。  相似文献   

7.
《湖南文史》2013,(9):33-33
“左”和“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相异的地方,比如,通常情况下,人的左右手灵活程度大不相同:右手灵活机巧,适于从事担当多种任务;而左手较为笨拙,具有很多不便之处。古人早已注意到这一现象,考虑到“右”方便,而“左”不便的因素,于是古人就用“右”来表示帮助、偏袒。  相似文献   

8.
<正>人们提到冼玉清(1894-1965)先生,多是称赞她在岭南文献整理和诗歌创作方面的杰出贡献,而关于她的生活谈的并不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1]章学诚《文史通义·文德》引申言:“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2]这就是说,后人要了解一个人的文辞,首先需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合肥得名新探宫为之合肥得名的由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合肥地名录》在引证一些古人对合肥得名由来后说:“合肥名称由来待进一步考证。”本文就此略呈己见。“合肥”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邱之后徙寿春,亦一部会也。而合肥受...  相似文献   

10.
《文史博览》2013,(3):36-36
要说交椅,还得从古人的坐法说起。汉魏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自然没有什么椅子。而“床”,在早期是坐具,不是卧具。  相似文献   

11.
宋人谥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谥号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对宋人谥号的统计与分析,可见如下几点:二字复谥至宋代已成主流,且“文”多“武”少;神宗、哲宗提倡事功,而南宋更注重倡导忠、节;文化重心南移及南文北武得到印证。另外,宗室谥号多用“孝”字,且近支美谥少;而私谥“节”字最常见;“肃”、“庄”、“壮”等字也有其特殊的用法及含义。以上现象反映了宋代的某些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令西方人惊叹,“如谜一般美妙”的明清家具,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它沉淀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悠远韵味,而古人对自然的理解和思考,都渗透在这精巧的一榫一卯之间。  相似文献   

13.
结尾和开头一样,在文章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尾”,是说写文章时应该像一个人注重晚节那样重视文章的结尾。古人把“豹尾”和“凤头”并  相似文献   

14.
章学诚“论古必恕”说在史学批评上的价值陈鹏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篇里说:"凡为古文辞者,必敬以恕。临文必敬,非修德之谓也。论古必恕,非宽容之谓也。敬非修德之谓者,气摄而不纵,纵必不能中节也。恕非宽容之谓者,能为古人设身而处地也。"这种论古必恕的...  相似文献   

15.
贿赂,古时称为“赇”,意为私赠财物有托于人。由此可见,贿赂之行古已有之。对此,《汉书·刑法志》和《隋书·刑法志》亦有记载。然而,我国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对贿赂之祸害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唐柳宗元就说过:“弊政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南宋岳飞也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古人更想出了许多保廉拒贿的方法。据笔者读史所得,有以下种种。  相似文献   

16.
《文史博览》2008,(6):35
古人读书是不可能一口气把一篇哪怕是分量极小的文字读完的,在阅读中肯定需要停顿,这就需要自己去断句。句读是古人读书的重要方法。由于句读不当而产生的笑话,自古就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枚较为罕见的、古人专门用于祝愿、祈祷的“龙风蹴踟”压枕吉祥钱,圆形,直径29,肉厚1~4mm,中心有6mm正方形的穿孔;材质青铜,包浆醇润,熟坑色泽黑褐;两面有浮雕图案(彩3)。 第一面:外郭突起0.6~1mm不等的边,中间为一龙一风,围绕着方孔而相向和合。虽龙身不见鳞,风体不着羽,但二二者以鲜明的特色体征已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赵建成 《神州》2012,(10):290-290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理念:“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倡导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养成。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对学生多作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9.
舒曼 《南京史志》2013,(12):42-44
老墙适宜题诗,比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颗题诗在上头。”“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古人把诗写在墙上,墙就成了诗墙。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人不知古今,牛马襟裾。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中,渊源悠久的中国地方志又是独树一帜,有着较高的声誉,深受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图书馆的青睐和珍藏。据中国方志专家说:“美国国会图书馆所收亦不下千数百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