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杜继东 《近代史研究》2005,11(3):283-314
孙中山与日本的关系是近代中日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达3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孙中山先后出入日本16次,在日本驻留时间累计达9年6个月,是他整个革命生涯的近1/3。他与日本的关系时而亲近,时而疏远;他对日本的态度时而友好,时而排拒;他对日本的援助满怀希望与期待,又对日本的侵华抱有疑虑和警惕;他既羡慕日本的繁荣强盛,又批判日本的侵略扩张;与他交往的日本朝野人士既有肝胆相照的真朋友,也有居心叵测的阴谋家;与他有关的一些中日关系件真伪难辨,是非难断。正是由于孙中山与日本关系的这种广泛性和复杂性,孙日关系成为中国近代史和中日关系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终其一生,金子光晴都不隶属于日本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相对而言,他比较具有世界范畴的眼光,而较少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立场。因为囿于日本本土的沉闷而希求一种解放的感觉,他对多元文化并存的五光十色的上海感到刺激和新鲜;因为并无对亚洲价值或东亚文化传统的强烈认同,他在对江南的历史旧迹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欣赏时,也并未流露出特别的迷恋和陶醉;因为具有世界主义视野和人道主义精神,当他在京津一带看到日本人飞扬跋扈的征服者的姿态时,内心感到更多的是愤懑和痛楚。透过其所描述的中国图像,可管窥当时日本人中国观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3.
臧马 《文史春秋》2001,(4):22-27
作为中国“对日本索赔第一人”的传奇经历,摄成电视剧在日本播放使得其成为妇孺皆知人物。他数度飞往日本状告日本政府,被誉为“索赔旗帜”。他亲手将要求日本政府向他谢罪的公开信交给日本首相并对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淡化、歪曲侵略罪行感到极大愤慨。  相似文献   

4.
33岁开始创作几十年来获奖无数"能让日本人真正了解中国历史的,只有陈舜臣!"日本著名历史学者司马辽太郎曾这样评价这位与他齐名的华裔日籍小说家。陈舜臣写的是一部中国通史,涵盖了从先秦到近代几千年的风云变化。他的作品在日本深受好评。上世纪80年代,陈舜臣的历史小说开始被引进中国大陆,却没有在那个时代引起轰动。对  相似文献   

5.
在朱舜水东渡之前,日本弥漫着空疏学风,佛教和禅化的朱子学占据主导地位。舜水在明亡后赴日乞师,无奈居留二十余年,却得以延续中华慧命于异邦。他传播"实学"思想,积极反佛排佛,并培养大批人才,深刻改变了日本社会和文化;开启德川一代儒学,终使日本成为儒教国家;同时他也是明治维新思想的先驱者。朱舜水在一定程度上以中国文化精神改铸了日本,向日人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伟大与殊胜,对中华文化的周边扩散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既熟悉又陌生的日本著名政客石原慎太郎据说要退出政坛了。据日本《产经新闻》11月16日报道,石原慎太郎近日表示将从日本政界引退。他说因为条件的限制,已经不能继续从政,但他又说:“老兵不死,只是从政坛引退。”  相似文献   

7.
马勇 《广西文史》2005,(2):153-157
许多日本朋友都曾对我讲过,日本美术界有3位泰斗,号称“三山”,其中一位就是平山郁夫。1991年11月,我有幸在桂林接待了时任日中友协副会长的平山先生,并陪同他参观写生,与桂林美术家举行座谈等。临离开桂林前,平山先生把他创作的两本画集《平山郁夫》和《楼兰纪行》赠送给我留作纪念。时隔十多年,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来临之际,我又想起了这位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有着浓厚情谊的日本友好人士。  相似文献   

8.
刘流 《文史春秋》2003,(2):54-57
一个日本遗孤,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留在了中国,被普通的中国家庭收养,并隐名埋姓几十年。后来在中日两国政府的帮助下,他找到了日本亲人。但几十年的相濡以沫,他和中国亲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您使我脱离了孤儿的死亡边缘,哺育了我,使我健康成长。再见,伟大的中国!再见,养育我几十年的爹娘!”就在他回国不久,不幸英年早逝,留给中国亲人的是绵绵无期的思念。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际,笔者在四川省雅安市泛华厂采写到了这个记录着中日友谊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四赴台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标 《炎黄春秋》2000,(3):72-74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同祖国宝岛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四次访问或过境日本霸占下的台湾岛,在台胞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胜利,曾激发起台湾民众一系列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在他75年前3月不幸逝世时,期盼中国革命成功从而摆脱殖民统治的台湾同胞,对他们十分崇敬的一代伟人,表达了深深的哀悼。  相似文献   

10.
凌远 《炎黄春秋》2001,(11):74-77
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是佛教界至尊无上的佛宝。玄奘生前并没有东渡扶桑,为什么在日本有他的顶骨舍利?玄奘生前没有跨过海峡,为什么在祖国台湾也有他的顶骨舍利?顶骨舍利到底分布在哪几个地方?  相似文献   

11.
流传海外的中国宝卷绝大部份集中在日本。日本最早搜集中国宝卷的是已故大渊慧真(1882-1948)。他研究中国道教,1930年来中国搜集道教资料,集得明及清初刊宝卷10种,其中5种为现存孤本:  相似文献   

12.
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1903年5月1日出生于日本大分县。东京大学毕业。毕业后,加入日本共产党,担任无产阶级作家同盟日本无产阶级化联盟的领导工作。1935年秘密坐船到中国上海,在上海,他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池田幸子,结为夫妇。他们受到中国化界鲁迅、胡风等的热烈欢迎,帮助发表章,经济上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13.
宫格二是日本著名短歌诗人,1939年8月应征入伍,随侵华日军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开赴中国战场,之后4年多,他一直在山西一带作战。期间,他写下了短歌(日本古诗体,一般两句)374首,编成短歌集《山西省》,从一个侵华日军士兵的角度,描写了侵华战争的惨烈场面,吐露了他作为侵华战争机器中的一员的精神重压与痛苦。  相似文献   

14.
戴银凤 《近代史研究》2003,3(1):140-166
贝思福应英国商会联合会之聘,于戊戌政变结束不久来华考察商务情形。他在通商口岸作了广泛考察,除会见外国驻华外交官、商务代表外,还与中国的官绅商界广泛接触,向他们提供改革建议。100天后,贝氏取道日本、美国回国。在中、日、美访问期间,他始终鼓吹英、美、日、德建立商务同盟,实行门户开放,共同保全中国,帮助中国训练军队,以保护英商利益。他的对华政策构想遭到英国政府的反对和主张在华攫取租让权的英国人的鄙视,不过,在日本却反响强烈,日本官绅商界都希望贝氏主张能付诸实施。贝氏的中国政策建议领受中国各界注目。中央大员、地方督抚起初普遍对贝氏的练兵建议感兴趣,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最后他们都抛弃了贝氏的练兵方案;中国绅商界热烈拥护贝氏主张,希望由英国人助华练兵和管理财政金融等。  相似文献   

15.
罗斯福在1905年和1906年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分别花了较长的篇幅谈美国排斥中国和日本移民问题,态度与拟要采取的措施却大不一样.对中国移民,他态度生硬、冷漠,强调要严格排斥劳工;对日本移民,他热情洋溢,说要采取一切措施加以保护.此种差异仅以罗斯福的种族主义思想加以解释是不够的.他对实力的崇信才能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6.
肖石 《炎黄春秋》2000,(5):59-61
当年因不堪忍受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迫害,只身逃到北海道深山里当了13年“穴居野人”的著名难胞刘连仁,近年来在中日朋友的帮助下,先后三次赴东瀛,向日本政府讨公道索赔偿。刘连仁出国打官司的经过怎样,最近,听说86岁的刘老刚刚从日本归来,笔者专程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7.
公元十三世纪後期,寓居江南姑苏城内一位中年读书人郑思肖,悲愤地在《泣秋赋》中写下了这样的句子。蒙古族的元朝已经占领了苏杭一带,仓皇南逃的宋朝二王不久即覆亡了,但郑思肖仍痴盼着“南国正统”的复归。引入注目的是,在他独立寒秋,怅惘四顾时,还“东望蓬莱”。想像中的日本烽烟昏迷,是因为当时元朝有侵曰之擧。那麽,这篇赋当作於1281年秋。同时,他还写了《元鞑攻日本败北歌》。数月前,他又写过《元贼谋取日本二绝》。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反战意识,後都收於《心史》一书中。  相似文献   

18.
孙浩 《中国钱币》2006,(2):67-68
邬德华(AlphonseMarieTraceyWoodward),1876年生于印度洋中的留尼旺岛,父亲是美国海员,母亲是法国人。1879年随其母亲定居日本横滨,1895年迁居神户。父亲喜爱收集邮票,邬德华年幼即继承其父藏品,并养成一生之收藏癖好。16岁时就撰写邮票文章,在美国邮刊上发表。1905年他售出他父亲的各国邮票集藏,着重于日本邮票,不久成为日本、朝鲜、台湾邮票之权威,1928年出版《PostageStampsofJapanandDependencies》(日本及其属地邮便),此书获得1929年英国皇家集邮学会(RPS)年度奖,至今仍为这方面权威之作。邬德华研究的兴趣相当广泛,1909年时尚在…  相似文献   

19.
彭芊芊 《黑龙江史志》2013,(17):153+156
<正>杨靖宇同志是著名的抗日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名字在东北抗日民族战争史上期间是一面光辉的旗帜。杨靖宇将军以野草、树皮、棉絮充饥,在深山密林、冰天雪地中只身与残暴的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最后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在我国,特别是在东北,几乎家喻户晓。杨靖宇的一生是壮丽的,他的一生是于中国大革命和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事业紧紧在一起。(一)杨靖宇本名马尙德,又名顺清,字骥生,曾用名张贯一、乃超、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日本,是吴清源漫长一生身份认同的两个主题.他在中国成长至14岁,印上了挥之不去的文化胎记,又在日本较好的专业与生活环境中成才成名;但两国近现代史上的交恶与战争,一度给他造成了持续的心理紧张,并波及其生活。政治;麦驾于一个以棋艺为天职的天才头上时,确乎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