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臣彬 《收藏家》2005,(4):57-58
罗聘(1733—1799年)字遯夫,号两峰、自署花之寺僧、金牛山人等。祖藉安徽歙县,世居扬州,是清代“扬州八怪”中年龄最小的一位重要画家,故有“扬州八怪”殿军之称。罗聘是一位早熟的天才画家,他工诗善画,刻印亦属上乘。20余岁就有绘画作品传世。其绘画作品题材广泛,技艺全面,笔情古逸,思致渊雅,道释人物、山水、花卉、走兽无所不精妙,梅花、兰笔均极超逸,古趣盎然。乾隆二十二年(1756年)25岁的罗聘拜在“扬州八怪”之一书画家、诗人、金石学家金农门下,成为金农的入室弟子,在绘画上也曾得到金农的指点。  相似文献   

2.
《昭君出塞图》是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扬州八怪之一罗聘的一幅人物画.此图纸本设色,绫裱.纵92、横52.5厘米,无落款.只在左下方有两方朱印:“罗聘”、“遁夫”.罗聘(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安徽歙县人,寓居扬州.为金农的得意弟子,工诗善画.所绘《鬼趣图》尤负盛名.“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活动在扬州一带的有名画家.因为他们在绘画风格上有很多相同之处,所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艺术潮流.另外,他们多出身于没落地主阶级,常以卖画谋生,一生几乎都是过着笔墨游食、  相似文献   

3.
清代中期的扬州是个经济发达,文人荟萃的都会,从康熙至乾隆约一百多年间,被称作"扬州八怪"的李鱓、汪士慎、金农、黄慎、李方膺、郑燮、高翔、罗聘,以界画闻名的李寅和袁江、袁耀父子,以肖像画闻名的禹之鼎,以及传"四王"衣钵的张宗苍等各种流派、风格的画家活跃在这座城市里。在同一时期内,扬州还出现了几位在京  相似文献   

4.
罗聘(1733-1799年)字遯夫,号两峰、自署花之寺僧、金牛山人等。祖藉安徽歙县,世居扬州,是清代“扬州八怪”中年龄最小的一位重要画家,故有“扬州八怪”殿军之称。罗聘是一位早熟的天才画家,他工诗善画,刻印亦属上乘。20余岁就有绘  相似文献   

5.
金农究竟是不是个画家看来是有疑问的。金农的作品许多是代笔,而非其本人所作,这个问题已被某些学者和行家指出过,如徐邦达先生和张大千先生。近年来,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特别是画于乾隆二十七年的罗聘、项均合册的发现,这一长期以来扑朔迷离的问题有了一个头绪。首先我们回顾一下画史上对金农的评价。"金农嗜奇好古,收金石文字千卷。精  相似文献   

6.
郑板桥与满族名人的交往傅耕野郑板桥(1693—1765)名燮,江苏兴化人。清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一生三次入都。时当康乾盛世,诗文书画,风靡朝野。板桥不仅与汉族书画家汪士慎、李、金农、黄慎、高翔、罗聘、高凤翰等人诗酒唱和,时人称之“扬州八怪”...  相似文献   

7.
雒三桂 《收藏家》2010,(11):80-80
在清代中期的扬州画家群中,罗聘是一位才能比较全面的多面手,其绘画题材极广,举凡人物、佛像、山水、花卉等无一不精,而尤其精于画鬼。在罗聘的笔下,各色鬼影构思奇妙,寓意深刻,所谓"鬼中画出官人影",画得是鬼魅,其实就是人间生活的写照。罗聘曾多次绘制《鬼趣图》。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罗聘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作品之中,《鬼趣图》最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8.
著名的学者、诗人、书画家金农是“扬州八怪”之一。“扬州八怪”是清雍、乾间活跃在扬州的八位职业书画艺术家。他们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写意派”绘画的传统,突破了正统画派以恪守古法为原则、  相似文献   

9.
殷慧 《神州》2012,(31):208-208
清代画坛,扬州画派是一个影响力非常大的画派。他们是汪士慎、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等人。他们不满当时画坛氛围,拒绝主流画派的影响,追求个性的发展。使艺术力和创造力得到改变。探讨八怪之一的黄慎,不仅使我们了解他的艺术造诣,还有助于启发人们了解八怪的发展历史和当时画坛的革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马起来 《江淮文史》2010,(6):151-156
<正>有清一代扬州八怪画家中,安徽有两怪,而且同出一县,同是画梅高手,这就是歙县的汪士慎和罗聘。他们有很多相同之处,在艺术上都重视个性发挥,力求创新;在形神关系方面强调写神,形象偏"怪"  相似文献   

11.
金农的画梅作品数量众多,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不仅探讨了金农的创作灵感和风格来源,而且归纳了其画梅作品中的“一诗多题”现象,并对其中透露出来的作伪现象加以分析。同时,对前辈学者提出的“代笔”等问题进行重新讨论,尤其认为“罗聘代笔”的适用性应该缩小,从而将这方面的研究更加推进。此外,从诗书画印“四全”的角度对金农画梅作品加以鉴定,以冀确认其真迹的标准,对以往学界的猜测与误判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2.
作为扬州八怪之首的画梅大家,金农的梅花极富魅力。他以画梅为参禅,为我们呈现出一派禅境,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3.
金农(1687~1763年)活动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为扬州八怪之首要人物。金农何时开始作画,众说纷纭,已见诸多文字。至于先于作画的金农早期书法创作,大约起于何时?风格特征如何?署款用印之规律,及与其作品相关的种种问题,迄今尚未见到专文研究。从现存资料看,金农二十一岁就读于吴  相似文献   

14.
扬州,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唐代曾盛极一时。宋洪迈《容斋随笔·扬州之盛》称:“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明清时,扬州盐商麇集,富甲东南,文人雅士纷至沓来,冠盖如云,诗、书、画家皆趋之若鹜。除石涛外,“扬州八怪”——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鱓、郑燮、李方膺、罗聘皆流连于此,蜚声文苑,载誉艺林。民国时期,扬州书画人才辈出,而集创作与教学为一体者,当推江轸光。江轸光名噪维扬画坛之日,正是古城更上一层楼之时。从此,具有深厚中国书画传统和底蕴的扬州出现了第一代具有坚实西洋画基础学贯中西的国画家。  相似文献   

15.
陈撰是清中期画家、诗人和收藏家,善画花鸟、人物,山水亦有创造,书法化古出新且颇有汉简隶意。其生于钱塘,后寄寓扬州,客居盐商家中,与金农、汪士慎、边寿民等画家皆有交游。黄宾虹在其画史著作《古画微》中将陈撰列入“扬州八怪”之列,但此说毕竟为黄氏一家之言,尚需考证。文章就陈撰的艺术特征、地缘关系、交游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对陈撰当属“扬州八怪”之说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扬州八怪之首金农(1687—1763年),一生留下大量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具有那个时代最典型的风格特征。由于其面貌多,且各种面貌的作品间距离亦大,所以许多收藏者或博物馆,常有将金农各类作品相混淆,不仅不能很好把握作品的实质,更因为不知金农各类作品间的区别而真赝不辨,甚者以赝当真。人们或许会说金农作品既多,如何会有严格界线,金农既是艺术家.情性中人又如何会将自己作品分类,这是不了解金农为人所致。实际上这位清代康雍乾的王  相似文献   

17.
<正>一华喦与"扬州八怪"华喦(1682~1756),原名德嵩,字秋岳,号新罗山人、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后世多称"华新罗",福建上杭人。自幼酷爱绘画,后因家贫失学,备受世俗冷落,遂发奋自强,离家飘泊,经常往来于杭州、扬州之间,以卖画为生。在扬州他结识了金农、高翔、李鱓、郑板桥及盐商巨子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彼此交流切磋,诗画酬答,绘画修养得到多方面的拓展。他擅画人物、山水,尤精于花鸟、草虫、走兽。著有《离垢集》《解弢馆诗集》等,是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新罗派"的创立者。  相似文献   

18.
李鱓,字宗扬,号复堂,江苏兴化(扬州)人,康熙孝廉,曾任过山东滕县知县,清初著名画家。李鱓与金农、汪士慎、高翔、郑燮(板桥)、李方膺、黄慎、罗聘等八人在乾隆年间聚集到江苏扬州,他们的画技主要是继承明代陈道复、徐渭和清初朱聋原济(石涛)等人的传统,并有所创新,形  相似文献   

19.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世称“随园先生”。他倡导“性灵说”驰骋于乾嘉年间的诗场,在诗歌理论与创作上,都取得过杰出的成就,开一时风气,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袁枚的交游极广,在他朋友的行列中,“扬州八怪”与他的交谊甚厚,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扬州八怪”是清前期活跃在经济中心扬州画坛上的八位具有革新精神的画家,从汪士慎到罗聘,经过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历时约一百年。他们倾向个  相似文献   

20.
扬州八怪     
余力 《文史月刊》2014,(2):73-73
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在扬州地面涌现出一大批画家,形成了一个画派。这个画派里人很多,但后代人只举出八个人做为这个画派的代表,称为"扬州八怪"。这八个人是谁呢?他们是:汪世慎、李鲜、金农、黄慎、高翔、郑燮、李方膺、罗骋。其实这八个人不完全是扬州人。他们是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扬州的,目的都是为了卖画。这八个书画家,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命运,他们都出身于贫寒的知识分子家中,有较好的文化素质。长大之后,他们虽然都各抱才艺,但在自己的道路上,都有着坎坷不平的经历。八人中黄慎、高翔、汪世慎、罗骋不曾当过官,是终身的职业画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