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戚继光为明代抗倭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他二次率兵入福建.其中有四次在福州沿海一带抗击倭寇的侵犯,连续取得了十余次重要战斗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翻开明代抗击日本倭寇的历史记载,查看广西东兰韦氏族谱的记述,细听壮家老人世代相承的传说,就获知明代袭任东兰土知州韦正宝、韦虎臣、韦起云三代都是率领壮族兵,前往闽粤江浙一带抗击倭寇,屡建奇功的民族英雄。这一家三代有的阵亡疆场,有的遭受奸臣陷害,有的含冤离世。他们为保卫祖国海疆前仆后继,鞠躬尽瘁,名流千古。父子同出征明武宗正德年间,日本海盗入侵我国闽粤江浙沿海,大肆掠夺财物,抢劫商船,屠杀居民。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明朝启用张经为总督东南军务大臣,他曾到过广西,素知广西壮族兵作战勇敢,认为“寇强民弱,非借…  相似文献   

3.
正一代名将戚继光于明嘉靖中后期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靖海澄边的彪炳功勋一直为华夏儿女所铭记,但世人熟知的往往是他选练义乌兵建立"戚家军"、创立适应南方薮泽地形的"鸳鸯阵"以及作战英勇等方面事迹,而对他重视情报、"先知"情报以胜敌的作战方法知之不多。面对阴险狡诈的倭寇,戚继光曾振聋发聩地指出,那些不明敌情而只会打硬拼式的"舍命战"和"糊涂战"的指挥官,只  相似文献   

4.
当我终于站在绿苔班驳的桃渚古城前时,我在心里对她说:桃渚,我来了!来看古城,来了解500多年前那一段国人的血泪斗争历史,来亲身感受…… 小时候学习历史时,我就知道了倭寇,知道了那是一伙来自海上的强盗。长大后在家乡《塘栖镇志》上读到: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正月,倭寇犯海宁,转掠塘栖,尸积如山,数日往石门去。次年,又犯塘栖。仅"尸积如山"一句,即让人心痛彻骨,不敢想象当年的境况。因此,在我心目中,倭寇即是恶魔的代名词。这班横行海上,剽劫往来船舶,抢掠沿海城乡的流寇,让人深恶痛绝。 近年间,我又在不少文史资料上知悉了有关倭寇的情况。这批倭寇,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人。这伙恶魔的幽灵,几乎  相似文献   

5.
高升 《大众考古》2022,(3):43-47
<正>《抗倭摩崖题记》位于普陀山东南岬角一处崖面之上,与洛迦山隔洋相望。碑文主要记录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抗倭名将俞大猷等人率军在普陀山抗击倭寇,并歼敌于普陀山洋面的场景。这次普陀山之捷,彰显了抗倭将士一往无前、英勇抗敌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李丽 《沧桑》2010,(3):245-246,255
《日本考》是明代李言恭和郝杰在抗击倭寇的形势下写的一本书。这本书大量介绍了日本的社会风俗,如染牙、内俗、征粮、法度、官出巡、风俗男子、妇人、婚姻、便宜婚姻、生育、丧事等等,本文将针对这些社会风俗来探讨一下其中所隐藏的中日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末津巴布韦人民的抗英斗争,主要包括1893年恩德贝莱人抗击英国入侵的斗争和1896—1897年恩德贝莱人和绍纳人的反英起义。他们的斗争揭开了津巴布韦人民反帝斗争的序幕,在非洲近代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8.
明代嘉靖年间,朝政腐败,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江南苏州地区由于地处东南沿海,又是物产丰饶的渔米之乡,一度倭患严重。曾历任苏州府同知、兵备佥事与苏淞兵备道副总兵的任环率领军民奋起抗击倭寇,保境护民,竭尽全力,立下不朽的功勋。他虽没有戚继光、俞大猷那么出名,却也堪称名副其实的抗倭英雄。  相似文献   

9.
沈济 《黑龙江史志》2011,(14):36-37
俞大猷,一位明代历史上充满了军事智慧的将领;海防,一个曾经让中国人淡漠又为之饱受屈辱的名词。在明朝那个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俞大猷曾经参与并部分领导了抗击倭寇的战争,形成了堪称"大知"的海防思想。提出了制海、固海、重军械等一系列战略思想,有些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史实和文献为基础对一百年前的西藏人民抗击英国侵略的历史地位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即1904年西藏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重创英国侵略军,延缓了英国侵藏进程;西藏人民的反抗迫使英国改变侵略手段;西藏地方为阻止《拉萨条约》的签订做出了的重要努力;1904抗英斗争的是近代以来至中国各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明代中后期的福建、广东区域,由于深受倭寇和海盗的袭扰,山区的盗贼也时有发生,民间修筑寨堡之风相当兴盛,而其中闽粤两地的士大夫,在推动修筑寨堡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闽粤两地的民间寨堡,虽然在抗击倭寇及海盗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寨堡所具有的某种割据性特征,也使得明代中后期以来福建、广东一带民间社会在处理各自的日常纠纷时,往往更多地采取以强凌弱的自我解决的方式,这就使得这一带民间械斗风气得以长期延续下来。我们在分析明代中后期福建与广东的民间武装自卫、修筑寨堡、相互结盟等一系列社会行为时,似乎不应该仅仅把寨堡当作明代中后期民间抵御倭寇、海盗的一种临时性措施,而是应当透过寨堡这一应急性的现象,跨越朝代与时间的界限,来分析其长远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中叶是东亚海域史中倭寇的活跃时期,学术界把14世纪中叶至15世纪的倭寇称为前期倭寇。文章考察了高丽、明朝围绕前期倭寇,与日本南北朝以及室町幕府之间的交涉活动,认为高丽在14世纪后期与日本南北朝以及明朝之间,在倭寇情报和防范、解救被掳他国人口、帮助缉捕海洋犯罪逃犯等方面,开始有了初步合作。而到15世纪,随着明朝与朝鲜王朝、明朝与日本室町幕府之间封贡关系的建立,在防范、控制和打击倭寇活动方面有了进一步合作。因此,15世纪的朝贡体系曾是维护东亚海域秩序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明代的"倭寇"问题是明史研究的重大课题,20世纪以来,众多学界前辈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相关探讨。既往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类主题展开:一是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大背景下,关于"倭寇"性质的讨论;二是明代"海禁政策"与"倭寇"产生的关联性问题;三是针对某些具体问题,如嘉靖"大倭寇"爆发原因、明代"倭寇"与海防著述、明代朝贡体系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关于嘉靖朝“倭寇”的几个问题刁书仁十六世纪嘉靖年间的"倭寇"问题,震撼了明朝封建统治下的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很有必要进行探讨。一、所谓嘉靖年间"倭寇"的质疑中国十七世纪以来成书的一些专门记述嘉靖年间所谓"倭寇"的历史著作中,把当时不...  相似文献   

15.
明初洪武年间,福建多次遭受倭寇劫掠,直至永乐年间倭患才逐渐平息。为抵御倭寇骚扰,福建沿海各地建造大量海船,同时设置卫所、水寨,构筑海防体系。永乐以后,福建海防体系开始败坏,统治者多次整治也无济于事,最终使得嘉靖年间倭寇肆虐福建。  相似文献   

16.
高丽王朝(936~1392年)的四百余年间,与中国政权建立了以"事大"为宗旨的外交关系,而与东邻日本却一直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随着安孝大王十一年(1223年)五月倭寇入侵金州,高丽的倭寇之患开始。高丽王朝在积极防御和打击倭寇的同时,开始向日本国派遣使节,两国开始了官方接触。元征日本之后,丽日关系出现低谷,但是随着倭寇入侵的加剧,高丽主动发展同日本的官方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倭寇入侵促进了高丽王朝同日本的官方交往与联系。  相似文献   

17.
本刊 《中国西藏》2020,(2):8-13
2020年的春节,因为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变得不同,全党全国共同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斗争中。西藏自治区340万雪域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不同寻常的凝集力和行动力,有序有效地保障了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文撷取了西藏抗"疫"期间的几个小片段,感受雪域高原当下抗击疫情的有力举措和凝聚团结稳定的浑厚力量。  相似文献   

18.
抗倭关键词     
倭寇 中国和朝鲜对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侵扰抢劫的日本海盗集团的称呼。最早使用"倭寇"这一名词是在朝鲜《高丽史》中。倭是古代对日本的称谓,日本海盗由日本武士、浪人以及商人组成,有时得到日本国内封建主支持。因为倭寇又可以是指倭人的一种侵略行为,凡是对外侵略的日本人通常都称为倭寇,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  相似文献   

19.
<正>14世纪中后期,东亚各国都出现了严重的动荡局面。中国各地起义不断,烽火四起,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朝鲜半岛内外交困,最终李成桂推翻高丽政权,开启了李氏朝鲜时代。在日本,南北朝对立,各股势力相互征伐,战火连绵。在这样的动荡形势下,倭寇四处流窜,不断到中国和朝鲜半岛烧杀抢掠,沿海居民多受其扰,苦不堪言。为解决倭寇问题,中国和朝鲜不断同日本交涉,要求日本管束和平息倭寇。日本能否禁倭,直接影响东亚三国关系的冷暖。鉴于倭寇问题  相似文献   

20.
书讯     
《世界历史》2006,(1):83-83,129,143,146
刘邦义、刘浩著的《二战中的波兰》于2005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论述了波兰人民在1939年至1945年进行的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波兰人民不畏法西斯的血腥屠杀,拿起武器,前赴后继,不仅为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斗争,而且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