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牂牁是贵州古代史研究中,继鬼方之后,争论较多的又一个重大问题。“牂牁”一词,最早于《管子·小匡》,与吴、越、巴、荆、(瓜长)、不庾、雕题、黑齿等词并列,谓为齐桓公首霸时,南方闻风拱向之国。但因《管子》一书,每多后人依托,《小匡》上举各词,是否后人附会,且上举各词或为国名,或为族称,或为地望,本无统一含义。故“牂牁”是否为一南方古国,历来并无人提及。及至清道光前后,我省学人独山莫与俦、遵义郑子尹,及宦黔之邹汉勋氏,分别负责编纂都匀、遵义、安顺三府志时,才引据《小匡》条文,认定“牂牁”为  相似文献   

2.
鬼方的考释与训诂 关于鬼方一名的涵义,检阅字书和古今学者的考释,可谓多余。王国维说:“鬼方之名当作畏方”,为春秋诸狄之祖的隗姓。而狄族,徐仲舒和厂山先生均认为是为晋献公所征伐的“翟祖”(《国语·晋语》)。无论是鬼方、畏方、还是狄或戎,诸家均未作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为便于我省各地编史修志及各部门研究近现代贵州史,我办特购进《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贵州省案卷分类目录选编》一套。选编分北京民国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两大部分,汇集了上述时期中央一级机关全  相似文献   

4.
贵阳地名历史悠久,从现有记载看是在贵州之后。贵阳地名是因城邑在贵山之南得名,牛成于因正式行政区划得钙贵州之前。贵阳的行政建制,约始于春秋战吲时期。贵州是朝廷在这个地方设置州郡行政区划时,取原著民所称地名“贵阳”首字来命名的。此外,贵州名还有源于“鬼方”、“矩州”、“贵竹”等诸说。从这座城市官方名称演变的情况看,贵州成为省级行政区划后,启用原地名“贵阳”作为后来的府、县名称,则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贵州的封疆大吏都是客籍官员,而且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何以?皆因对贵州“视为鬼方,蛮触之域,恨不旦夕去之。”所以,这些封疆大吏们为贵州做下的好事也就寥寥,走了也就走了,主客再也两不相干。然光绪三十午任贵州巡抚的闵人林绍年,离任二十多年后去世时,贵州名贤耆宿二十多人联名送去了一副深情的挽联,可见公道自在人心。  相似文献   

6.
贵州地处祖国的大西南,是个多民族的省分。贵州各族人民对缔造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据近年来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在黔西、兴义、普定、威宁、赫章、毕节、平坝等处发现多起史前人类文化遗址。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据说殷周时期的鬼方,春秋时期的牂牁和黔中的一部分,战国及秦汉时期的夜郎,均在今贵州省境内。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等封建王朝都先后向西南地区扩张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势  相似文献   

7.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王士性在其地理学名著《广志绎》中对贵州风貌有详细论述.王士性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不仅翔实地记载了贵州的历史人文地理,包括贵州的历史、行政管理、交通、物产、民风等,而且还记载了贵州的自然风貌,并且做出了精彩论述,体现出比较先进的人文地理思想.这不仅为研究明代贵州人文地理及自然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同时也有助于今天贵州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在我省的古籍文献中,《黔诗纪略》是一部搜罗宏富的诗集,这部诗集搜集了从明代到清初诗人在贵州所作的古体和近体诗二千四百余首,由遵义黎兆勋采诗,独山莫友芝传证。“传证”部分祖述了事迹的前志与实证,它为贵州保存了大量的文史资料,是一部珍贵的地方文献。为了配合我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兹摘录该书溶洞部分,以飨读者。贵州多“喀斯特”地貌,不断有溶洞发现,其中包括洞穴、消坑、断岩、阴河(伏流)、  相似文献   

9.
正"江南西道"是唐开元年间所设立的十五道之一,包括今天的湖南、江西两省全境,以及贵州的东部、安徽南部和广东北部一小块局部区域,地处长江流域中游,拥有湘水、澧水、赣水等多条长江支流水系,是唐宋时期全国的财赋重地。刘新光《唐宋时期"江南西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把唐十五道之一的"江南西道"作为一个完整的区域实体,横跨唐宋长时段,围绕着自然环境、政区沿革、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地缘形势多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是唐宋江南西道区域研  相似文献   

10.
近日,由省政协文史委主办的《贵州文史天地》1997年第六期“亮相”因特网。这是我省第一家文史类刊物进入微机国际互联网络。《贵州文史天地》自1994年创刊以来,立足政协,面向社会,走向世界,以其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特别是关心贵州、研究贵州的有关专家学者认为是既有可读性、知识性,又有收藏价值的高格调、高品位文史刊物。上了因特网的(贵州文史天地),将使贵州历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宣传,为宣传贵州、树立贵州新形象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世界了解贵州 《贵州文史天地》进入因特网@又奇…  相似文献   

11.
古代的巴蜀疆域很大,包括今天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西南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诸地区。按今天我国的地域划分,则基本属于西南地区。长期以来,两晋南北朝时期巴蜀地方史研究,一直是整个巴蜀通史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而这一时期的巴蜀道教史研究,则更是弱中之弱。  相似文献   

12.
《文史天地》2011,(10):95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特刊,汇集了贵州史学界及省外部分学者对于辛亥革命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在辛亥革命中有突出贡献的贵州人士的生平和主要事迹,讲述了辛亥革命时期在贵州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一本了解、研究贵州辛亥革命史的重要资料。本特刊还特设了"黔外"栏目,有选择地介绍了辛亥革命时期有突出贡献的  相似文献   

13.
《居延汉简甲乙编》简介赵诚一从现有的文献来看,长期以来,我国古代中原地区的民族或部落和西方、西北方、北方的民族或部落,常有侵扰、争夺和战争,如殷商时代的商和羌方、方、土方之间,西周时代的周和羌、犬戎、鬼方之间,春秋时期的中原各国和胡、戎之间,秦汉时期...  相似文献   

14.
马年春节前夕,香港大公报和澳门日报分别以“贵州山水乡土情”和“版画水墨水彩画尽现贵州风情”为题,报道了我省《文史天地》和《贵阳文史》美术编辑·青年画家杜宁个人展在港澳的展出盛况。 杜宁画展是受商务印书馆、香港贵州联谊会、三联书店、香港画家联会和澳门文化广场之邀而前往港澳举行的,两地展出时间共九天,展  相似文献   

15.
《黔诗纪略》,又称《贵州诗纪传证》,是我省清代著名学者莫友芝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丰富的贵州历史文献宝库中,《黔诗纪略》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收录莫氏主要著作的《独山莫氏郘亭丛书》中,《黔诗纪略》赫然居于卷首。本文拟就《黔诗纪略》的编辑意图、体例、内容、特点以及文献价值等略加讨论,以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6.
贵州发现了旧石器和人类、熊猫、大象、犀牛、黄牛、水牛等化石,这说明在上古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贵州还发现新石器,如磨光的石斧、石锛等物,这是原始社会的用具。夜郎王传说生于大竹,为洗衣女子所得,这就是说夜郎族也经过了一段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苗族和其他一些兄弟民族,都有兄妹结婚(伏羲、女娲)和洪水滔天的传说。这些原始社会的故事,在贵州兄弟民族中流传,说明贵州也和其他地区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这个社会到何时才出现阶级,很少明文记载。殷武丁伐鬼方(虎方),妇好伐巴,春秋时期齐桓公九会诸侯,与会的有牂柯国,当时这些国家究竟是氏族部落国家,还是奴隶  相似文献   

17.
论《播雅》     
《播雅》是我省历史文献中的一部地方诗歌总集,它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编纂者郑珍以他对乡邦文献孜孜搜求、不遗余力的热心,以他广博的学识,严肃认真的编辑态度,更以其史学家的过人识见,历时二十余年,个人独立完成了这一工作。《播雅》仿元好问《中州集》“以诗存史”之意,继承并完备其诗史体例,把明清时期遵义地区的诗人诗作和山川疆域、耆旧人物、政治学术、议论著录、要害名胜、风俗物产比较完备地记录了下来,其内容网罗之丰富、体例创设之完备、社会触角之深,都是我省历史文献中前所未有的,这使它成为遵义地区明清时期诗写的历史,并为后来贵州集部著作的编纂提供了优秀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凌惕安是民国时期贵州著名学者,藏书家。对凌惕安的学术成就,贵州学界至今未有文章论及。《威同贵州军事史》是凌惕安的一部重要著作,他酝酿十年,笔耕四年而完成,全书共六十万字,详细记载了成同时期贵州54起起义事件,收录了与成同起义时期有关亲历者所写的资料,该书对研究贵州咸同起义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贵州在历史上从来都没有跻身中国的前列。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沃野千里,声威震动殊俗,局促在贵州的夜郎王还不知道自己与汉朝皇帝谁大谁小;三国鼎立之际,成都平原已是天府之国,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仍称贵州为“不毛”;唐代的长安是万国宾客,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里依旧说“播州非人所居也”。直到今天,贵州还有不少个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话说到这儿,总会有人理直气壮地说贵州地处偏远,向来不被中央王朝所重视,山高水深、土地贫瘠,限制了贵州的发展。如果我们从历史上考察,除了发现过去的事实未必尽然以外,还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启示。历史…  相似文献   

20.
贵州及其附近地区,在夏代以前称赤水。为《夏书·禹贡》荆州西南裔(贵州东部地区)和梁州东南裔(贵州中部及西北部)的荒服地区。殷商时称鬼方。春秋战国时为牂牁、夜郎、且兰、漏卧、句町、靡莫等国地。并为楚黔中郡,秦黔中郡(秦占楚地),同时也有百越、百濮人所占地区。秦朝时为黔中郡、象郡地,并有且兰、夜郎等国在郡中。汉时,为武陵郡、犍为郡、牂牁郡地,并有夜郎、句町等小国在郡中(对上称县)。后为牂牁、兴古、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