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794年春节,笔者在南京最繁华的市中心友谊华联大厦举办了个人书画展,一位港商被悬挂厅堂的展品所吸引,他对笔者说:“先生能否赐梅作一幅予蒋纬国先生?他是我的挚友。”笔者欣然应诺,将画好的《红梅图》交给了他。之后,他去俄罗斯,回香港,并去台湾。6月份,笔者惊喜地收到蒋纬国先生书函。这是蒋纬国先生专用信笺,通过纸面,可以照见防伪印记。这封信函,主要内容如下:1.梅画他已收到,因动大手术,正在休养与康复中,故未能及时函复,希谅。2.能得这幅梅画,又同姓“蒋”,实不可多得。3.他爱梅如命,因梅花清芬高雅,坚贞刚…  相似文献   

2.
社长总编先生大鉴: 您们好。近日偶阅贵刊创刊号上汪兆骞先生大作《蒋纬国的仕途与婚恋》,觉有舛误,现不揣冒昧,坦率陈言,以正视听。 1.家母施利聆,浙江海宁人。幼失怙恃但从未出国,哪来的“在她父亲的催促下……便被飞机载往加拿大,永远地和蒋纬国失去了联系”?!而且据我所知,台湾家大人并不是卅年代在姑苏和家慈失去联系的,而是到1949年大陆解放时才茫茫音信两不知的。他率队撤往台湾时还有一书给她催其速去。 2.我就是汪文中所谓“几十年后一位自称是蒋纬国和施利聆之子的中年人”。但记忆所及,我似乎从未“表示要到台湾寻父”。汪先生这…  相似文献   

3.
台北——合肥,远隔千山万水。台北那边居住着蒋纬国,合肥这边生活着金定国。 鸿雁传书,台北——合肥一线牵。它带来的岂仅仅是薄薄的纸,它捎来了蒋纬国与金定国割不断的手足之情。 作为异姓兄弟,高龄80岁的蒋纬国与79岁的金定国,已有半个世纪没有见面了。但金定国先生告诉笔者:“海峡两岸情切切,纬国兄的心时时与我的心连在一起啦!”  相似文献   

4.
1997年9月23日,蒋氏家族的“守护神”、81岁高龄的蒋纬国先生溘然长逝。蒋纬国生长在中国国民党的“第一家庭”,虽有一流的学识训练与政治、军事历练,但在其父兄“呼风唤雨”的时代,他很难展其才华。他是一位风趣、幽默、爽朗、健谈,在台湾社会颇具亲和力的人。特别是在他  相似文献   

5.
徐州路遇蒋纬国 1947年3月,我在徐州任陆军总司令部徐州部中校参谋,蒋纬国任装甲兵中校营长,其少校副营长蒋铎 (黄埔13期,孝感人)到总部找我,请求设法调动。我说: “你与蒋纬国同事,你姓蒋, 那还不好处?”蒋铎说:“他性情古怪,我们难以相处。”我说:“他古怪在什么方面?”蒋铎说:“我们装甲兵待遇较好,士兵夏秋军服是  相似文献   

6.
蒋纬国和他的第一个妻子石静宜是自由恋爱而结合的,两人感情很好。然而结婚不到十年,1953年3月22日,石静宜在台湾猝然去世,她的死因对世人来说,至今仍是个谜。 蒋纬国和石静宜感情很深,在她去世后,一直怀念着她,他生前曾回忆道:“我们结婚后,我奉调到青年军当营长,石静宜和我一起来到汉中军营,我们和张慕飞排长夫妇同住在一个破庙中。这么一个富家小姐,能够跟着我跑,随身只有一个炭炉子及两个锅子,一个煮饭,一个烧菜,每天做饭给我吃,她毫无怨言。” 蒋纬国在回忆中提到的张慕飞排长,以后在台湾曾任过装甲骑兵团2…  相似文献   

7.
从1944年我在青年军206师蒋纬国(蒋介石次子,历任国民党装甲兵司令、联勤司令、台湾“国防部”联训部主任、台湾“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等)营当排长起,便和蒋纬国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追随和交往。可以说,我的生活大部分是和他连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8.
张慕飞 《文史博览》2006,(10):32-33
从1944年我在青年军206师蒋纬国(蒋介石次子,历任国民党装甲兵司令、联勤司令、台湾“国防部”联训部主任、台湾“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等)营当排长起,便和蒋纬国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追随和交往。可以说,我的生活大部分是和他连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的《参考消息》曾报道蒋纬国在台北出版了他的身世自述《蒋纬国报到》,蒋纬国在文中承认他是曾任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的戴传贤(季陶)的儿子,蒋介石不过是他的寄父,戴安国才是他的亲手足。蒋纬国的说法使我记起了1943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那天戴传贤和蒋介石两人的一段话来,这段话也牵涉到蒋纬国的出生,因此我认为这倒也有些参考价值。现在我特把它写出来作为一点史料的佐证。那天中央政校在重庆小温泉举行纪念会,根据学校校委会的排定,由戴传贤来主持并向全校师生做报告。会前新闻系主任马星野通知我在中山堂讲台西…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当年创办黄埔军校时,身边有三位重要助手:蒋介石、戴季陶及我祖父金诵盘。后来孙中山先生将蒋介石、戴季陶的儿子及我父亲金政分别改名为蒋经国、蒋纬国、戴安国  相似文献   

11.
关于蒋纬国的身世,多年来众说纷纭,蒋纬国自己也曾表示:“对自己究竟是蒋介石之子或是戴季陶之子之谜,迄今亦无法证实”,并“希望能多找点资料弄清楚”.  相似文献   

12.
张传厚 《纵横》2009,(12):24-28
新闻界的老报人也许还记得南京报坛有办报兄弟俩,哥哥张友鸾曾在多家报社任过总编辑,后自办了《南京人报》,报界习惯称他为“张大先生”。弟弟张友鹤在南京创办了第一家晚报《南京晚报》,人们称他为“张二先生”。他们是我的伯父和父亲。  相似文献   

13.
逃出长沙     
1945年冬天,党把我从川北的西充县调回重庆,决定我回长沙工作。到南方局青年组报到时,宋语今同志只是简单地对我说:“此行是去占领文化阵地。”那时我虽已27岁,但仍未成家,生活简单,只有一个藤条手提箱子,一个铺盖卷,说走就走,于1945年12月18日搭乘民生公司的“民意”轮东下,23日抵宜昌。 到了武汉,我去《大刚报》找了我的老朋友、总编辑王维冰兄。我告诉他此行是回长沙去。畅谈别情后,他写了一封信介绍我去长沙《新潮日报》看望总编辑董祚楷先生。我与董虽是初识,但畅谈甚欢。最后他一面逗趣,一面含有考试的意思说:“你从陪都来,一定有  相似文献   

14.
大约十年以前,我在《南方周末》发表《开明绅士刘少白》以后,在引起读者兴趣的同时,也遇到一些麻烦,其中最主要是一位当事人的后代对我的动机产生怀疑。其实我写这篇文章,一是因为我与刘少白先生曾是邻居,而许多人对这位被毛泽东称之为“开明绅士”的老人并不了解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与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的关系,一直困绕着喜爱探索历史之谜的人们。关于蒋纬国的身世,社会上有各种传说,2007年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查阅蒋介石日记,曾试图查找出关于蒋经国和蒋纬国的身世的答案,但是,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不过从日记审视蒋介石的亲子情,可以发现蒋介石深爱着他们,相比之下,蒋介石爱蒋纬国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16.
<正>蒋介石与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的关系,一直困绕着喜爱探索历史之谜的人们。关于蒋纬国的身世,社会上有各种传说,2007年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查阅蒋介石日记,曾试图查找出关于蒋经国和蒋纬国的身世的答案,但是,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不过从日记审视蒋介石的亲子情,可以发现蒋介石深爱着他们,相比之下,蒋介石爱蒋纬国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17.
一、说形 甲骨文中有一个写作从辛从殳的字,辛字写成长三角形,是辛字构形的最早形态。①孙诒让释为“报”,又怀疑“为设之省”,②王襄“疑古酌字”,又疑为“凿”字,③郭沫若“疑是毁字”,④于省吾先生从孙诒让说释为“设”,认为字所从之辛乃言字初文,后变为从言,与兢字、燮字本从辛,后变为从言的  相似文献   

18.
隔陕遥望情依依, 燕语相对泪凄凄。 本是炎黄同根生, 缘何骨肉两分离。 千秋功过任评议, 恩仇一抛更亲切。 主义犹可存异同, “一国两制”俱相宜。 港澳回归已在望, 台陆同胞盼统一。 振兴中华话题新, 国共合作今胜昔。盼祖国早统一──遥寄同窗蒋纬国先生@吕鸿  相似文献   

19.
蒋纬国与石静宜是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一见钟情结为夫妻的。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石静宜随跟丈夫蒋纬国去台。1952年,正值青春的石静宜突然辞世。消息传出,人们对其死因众说纷纭,一时间在台湾闹得沸沸扬扬。由于是蒋“总统”的家事,谁也不敢去深究。随着蒋氏家族退出历史舞台,封尘40多年的石静宜之死因内幕终于被披露,其真实原因,牵涉到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 火车上邂逅,喜结良缘 1940年底,蒋纬国从德国慕尼黑军校留学回国后,奉父亲蒋介石之命,来到西北胡宗南麾下任步兵二营少尉排长,驻守潼关。 潼关…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挚友情深三张一赵留佳话友鸾先生交游极广,朋友甚多,而交往时间最长、相知最深、情谊最厚的是张恨水、张慧剑、赵超构。他们都是当年活跃于新闻界的著名报人,人称“三张一赵”。1935年,友鸾、恨水二位同在上海《立报》工作,且同住德邻公寓。当时友鸾先生有个创办《南京人报》的计划,但苦无资金,恨水先生正想举家由北平迁居南京,便拿自己的稿费当资金参加办报。《南京人报》于1936年最初筹备创刊时,原本约了南京另一位办报能手张慧剑共同经营。上海《晶报》事先刊出新闻,题为“三张共肩人报”(作者署名“神獒”,是秦墨哂笔名)。后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