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学界一直有文明启蒙和侵略启蒙两种评价。这一状况需要从对福泽思想全盘分析加以统合。在福泽思想的深处,由于接受西方国家条约体系,所以形成了其作为后进国启蒙主义特征的思想体系。为了完成国家“独立”,即日本国家的最高利益,在主张全盘接受西洋文明的同时,蔑视亚洲文化传统并强调模仿西欧的亚洲政策,是其自然的归宿。  相似文献   

2.
近代列强与西藏地方的关系是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其中学界围绕英国沙俄侵略西藏展开了颇具建树的研究①,而对日本染指西藏的研究则鲜有涉及,即便从日本侵华史的角度来看,学界关于日本图谋西藏的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②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史料匮乏和获取的困难.秦永章的<日本涉藏史--近代日本与中国西藏>(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一书的问世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缺憾.  相似文献   

3.
日本学术界长期重视对中国与俄罗斯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两国在黑龙江流域地区的历史问题,被日本学界视作近现代中国东北地区一系列历史问题的源头,形成了众多的研究分支。尽管我们对日本学者的一些观点不能苟同,但对其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管窥日本学界的研究视角、观点、方法和兴趣所在,进而为国内的相关问题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祥  塚濑进 《史学理论研究》2022,(6):68-80+158-159
侵华战争研究一直是日本学界的研究热点,其中存在一条可以视为环境史趋向的研究脉络。大体而言,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在二战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中,日本学界只是将环境作为历史事件与社会演变史的一个背景因素,或是研究中提及的一个侧面;20世纪8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开始在侵华战争研究中建构“环境与社会”的关系,进而将环境元素作为侵华史研究的重要问题意识之一;21世纪后,随着一批学者吸收或采用环境史研究方法,从跨学科、多维视角研究侵华战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环境对后续中国社会的影响。梳理日本学界在侵华战争研究长期存在的环境史趋向,能够推动中国学界从环境史视角加强对侵华战争研究的学术反思。  相似文献   

5.
日本对海南岛调查之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学界关于抗战时期海南岛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海南抗战、日军暴行和日本资源掠夺等领域,对日本在海南岛调查活动的研究则鲜有涉及,笔者根据日本投降时残留于金陵大学的部分资料和台湾总督府外事部相关资料,撰成此文,拟就日本近代对海南岛调查之动机、调查之机构、调查之分期、调查之内容等作一综合性探讨,以期引起学界埘此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近代日本自1874年入侵台湾到1945年战败投降,其侵华历史计有70余年。在战后70年的今天,作为深化与提高中国抗战史研究的重要一环,有必要对于日本侵华史研究进行一番回顾与思考。一中国学界的日本侵华史研究,开始于民国初期,迄今历时百余年。王国维先生曾云"凡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但中国学界的日本侵华史研究,却呈现出与时代脱节的滞后性。甲午战后30年,日本的研究最为活跃,成果丰硕,而中国学界未能跟上时代步  相似文献   

7.
刘岳兵教授的《"中国式"日本研究的实像与虚像》一书,着重从学术史的角度梳理和回顾了1949年以来尤其是近三四十年间中国学界的日本史研究,对了解和把握中国日本史研究的基本脉络,促使中国学界进一步思考与探讨日本史研究乃至日本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都很有帮助。该书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但大致可以将其归纳为如下几个问题,即"如何看待实证研究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学术性与致用性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构建日本史研究中国学派"。在今天提出并探讨这些问题,对中国日本史研究来说,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三角缘神兽镜所见古代日本对江南文化的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坚 《东南文化》2000,(1):69-72
三角缘神兽镜的研究是中日两国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认为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吴镜传统在日本的延续,它是经南路进入日本的吴地铜镜本土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省内日本政治研究经纬刘荣回顾吉林省学界日本政治研究的发展轨迹,确有一种似早还晚,似晚还早之感。说其早,是因为早在30年代日本侵华初始,我省就有一些爱国的志士仁人,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我国东北的斗争需要出发,对当时日本的对华政策及其扶植的傀儡政权伪满...  相似文献   

10.
有关朝鲜半岛的国际关系研究日渐高涨的现象,并不仅见于一向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史的日本历史学界,而且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学术动向,与朝鲜半岛具有悠久密切的历史关系但在研究方面却相对滞后的中国学界也不例外。权赫秀编著《近代中韩关系史料选编》一书便是在近代史研究方面反映上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史学名著评介》新版五卷本,是在1990年版三卷本基础上修订完善而成。这次修订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原有86部史学名著的评介文章,进行校刊修改;二是补写了古代和近代14部史学名著,又新增了与史学有关的22部著作,包括笔记、目录、史学工具书、类书、丛书等;三是增补现代部分史学名著70部,遍布于史学研究各领域,分成四、五两卷。选入书目,主要考虑该书在史学界的地位、影响,或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必要的史学知识。  相似文献   

12.
论浮田和民《史学通论》与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史学家浮田和民所著《史学通论》,是一部广征博引西方诸家之说,同时又有自己识断的;以进化史观为指导的较为系统的新史学理论著作。梁启超在《新史学》等专论中所阐述的基本史学理论,实际上主要是从浮田和民的《史学通论》中有选择地移植过来的。20世纪初的梁启超在新史学的理论建设方面,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创见,因此,将其视为中国新史学理论的奠基人或创立者,是不准确的。当然,梁氏的移植并非完全照搬照抄,而是有所归纳,并结合中国旧史弊病有所演绎,这就使其《新史学》等专论所宣传的新史学思想更条理、更易为中国学界所接受,并且有了针对性。正因为如此,梁氏在中国新史学发展史上,有着无人能够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概述了鸦片战争以前中文出版物对英国介绍的概况,然后集中介绍罕为人知的<大英国统志>.<大英国统志>出版于1834年,全面地介绍了英国的情况,举凡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政治制度、军事制度、贸易、物产、文化设施、宗教、民情、风俗、殖民地情况,无不述及,堪称一部简明的英国历史,是鸦片战争以前介绍英国最为详细、最为准确的一部书.此书出版以后,不知何故,至今罕有人提及,其叙述方式也有特点,实有必要介绍给学术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日本近现代古文献学大师长泽规矩也的《支那学入门书略解》之得失略陈管见。文内先从三个方面论述该书之优点 ,再从四个方面指出该书的不足之处 ,然后得出结论 :瑕不掩瑜 ,从总体而言 ,该书仍是一部高质量的汉学入门书指出。  相似文献   

15.
《五洲地理志略》是王先谦晚年在学术研究方向转变之后所撰的一本比较成熟的史地学著作。作者以传播、普及中外历史地理知识为宗旨,向人们介绍西方史地学知识,并且将忧国意识与传统的史学方法融入撰写内容之中。作者对中外相关书籍认真比较后,广搜博采,严密考订,尤其关注于新近出现的人文地理大事件。作者重视探讨救亡途径,故而该书的撰述还体现出经世思想与忧患意识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建国后十七年,史学界实际存在着两种学风,一种是教条主义学风,在1958年以后一度盛行;另一种是倡导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学风。范文澜恰恰是后者的代表人物,他作为正直的史学家,十几年如一日潜心治学,精心修订和重写《中国通史简编》这部巨著;作为近代史所的创建者,他卓有成效地提倡和培育了全所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他在领导中国史学会的工作中,更是贯穿了高度重视扎实的史料基础和提倡严谨学风的指导思想,当教条化的错误潮流袭来时,他挺身而出进行抵制,表现出捍卫历史学的科学性和尊严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17.
《满洲建国溯源史略》为伪满国务总理郑孝胥所作,是为"满洲国自古以来乃独立自主国家说"寻根的"史学著作"。《史略》在成书的思想缘由、伪满建国史观的发挥、乃至对伪满"三千年史"进行考证的表述中,体现出一定的结构性特征。可以认为,对该书的解读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an international oral history collaborationinvolving the "translation" of the American book, Atomic Fragments:A Daughter's Questions, by Mary Palevsky, into the Japanesedocumentary film, Memories of the Trinity Bomb, directed byYoshihiko Muraki. The author utilized oral history and personalnarrative to chronicle her inquiry into the legacy of the atomicbomb in the lives of its creators. Japanese scholar, KayokoYoshida, translated Palevsky's summary of Atomic Fragments intoJapanese for Muraki, working with the filmmaker throughout theprocess. For the film, the author conducted interviews withManhattan Project scientists and was interviewed in sites ofpersonal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underlying three essential featuresof this transnational proje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audience,from American to Japanese;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um, frombook to film;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ntity,from researcherand author of a book to subject of a film.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对“历史”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李大钊著的《史学要论》,标志着李大钊的史学思想已经走向成熟。在此书中,李大钊提出了历史的完整的定义。他的这个定义是有两个形成的过程的。他曾经思考过诸多国内外历史学者对于历史的定义,但在接受了唯物史观以后,他才真正明确了历史的概念。他对历史的定义,是他的史学思想中很有价值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晚明的东南地区出现了不少有特色的私修志书,杨德周《玉田识略》是其代表之一。此志刊成于崇祯七年(1634年),而不是崇祯六年(1633年)。至于纂修之因,主要是受万历中叶正史纂修、地方人士积极修志影响。《玉田识略》是研究明代古田县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杨德周治理思想的第一手资料,收录了作者本人不少诗文作品。《玉田识略》给人的启迪是,私修志书可以不求全,且以文献为主,像这样有个性的志书不嫌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