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蓬 《丝绸之路》2014,(11):28-41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陇西。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越使,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史记·大宛列传》 历史的呼唤 司马迁与张骞均为西汉同时代人,尽管史家讲究“生不列传”,但由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出生入死,敢为人先,打击匈奴,交好西域,当时也为惊天地、泣鬼神之壮举,故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开篇即以数百字介绍张骞生平业绩及贡献。东汉班固作《汉书》时,则把张骞、大将军李广利并列建立专节作传,使得张骞“凿空”,开拓丝绸之路的历史功勋,名标青史,永垂后世。2000年间,非但没有被岁月淹没,倒因为中西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被誉为“欧亚大陆桥”,在我国对外经济交流上发挥着重大作用。追思先贤,当年张骞不畏艰险,“凿空”丝路的精神也益发应该彰显、发扬光大,张骞当之无愧地被列为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2.
敦煌,今天世界上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部,与西域之罗布泊接壤。敦煌之名,大约在月氏、匈奴游牧河西时就存在了,由张骞在公元前138年首次出使西域时得知,所以也就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中:"始月氏居  相似文献   

3.
“汗血马”与丝绸之路侯丕勋一、“汗血马”的神奇传说汗血马是古代西域的一种神奇之马,有关它的信息,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的。张骞回国后向汉武帝报告说:大宛“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史记·大宛列传》)。张骞所谓“汗血马”之说,道出了大宛...  相似文献   

4.
和田采玉史     
和田美玉温润细腻,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至少在3000年前就被人类捞采使用,并输入中原地区。《穆天子传》、《山海经》等古籍中,都有西王母献玉和昆仑山产玉的传说。《史记》中多处有昆山之玉输入中原的记载,其中《大宛列传》中载汉朝使节张骞的副使曾到和田,“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虽然  相似文献   

5.
<正>《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到达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后,发现“(大宛)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且“(大)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从此,葡萄进入汉代中原地区人们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6.
匈奴进入欧洲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匈奴人也自称是炎黄子孙。战国时期,匈奴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常南下攻扰中原,我们所熟知的“修长城”、“公主和亲”、“苏武牧羊”、“张骞出使西域”等历史重大事件,都记录着汉与匈奴的纷争与和解。  相似文献   

7.
20世纪黎轩、条支和大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前 1 39年 ,张骞出使西域。他历经艰险 ,“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 ,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史记·大宛列传》)。这些得自“传闻”的国家主要有安息、黎轩和条支等。在公元 3世纪的《魏略·西戎传》以及公元 5世纪的《后汉书·西域传》中 ,又出现了大秦这一新国名 ,两书都说大秦其实就是汉代所说的黎轩 (“大秦国一名犁”)。现在可以肯定的是 ,安息就是伊朗高原的帕提亚 ,安息之名得自其创立者Arsaces(此名后又用作王朝的称号 )。但黎轩、条支和大秦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国内外对此问题聚讼已久 ,至今没有定论。本文…  相似文献   

8.
汉武帝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关于汉武帝第一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11月出版的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上说,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关于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该课本却没有谈,只是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张骞出使西域。”实际上,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是为了联络乌孙攻打匈奴,以斩断匈奴的“右臂”。那么,汉武帝为了攻打匈奴,为什么想到要联络月氏和乌孙呢?这当中有一段月氏、孙乌与匈奴相互关系的历史,有必要做一简要介绍。原来匈奴、月氏和乌孙都是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月氏和乌孙在匈奴的西边,他们都游牧于敦煌、祁连山之间,即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战国秦汉之际,月氏很强盛,有“控弦者可一二十万”(《史记·大宛列传》),因此也不把匈奴放在眼  相似文献   

9.
秦统一六国后,利用战国时秦赵燕西部和北部的长城做为基础,自今甘肃岷县至辽宁西部重筑长城。后世对秦这项工程,习惯称为秦始皇修万里长城。秦统一后筑长城的时间与其击匈奴的年代密切相关,要搞清秦统一后筑长城耗费了几年时间,首先需要对秦击匈奴的年代作一考察。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云:蒙恬率大军击匈奴始于秦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结束战役;《史记·六国年表》将此事记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史记·蒙恬列传》、《史记·匈奴列传》记述秦击匈奴与《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记情况基本相同,其起迄年代当  相似文献   

10.
《史集》、《突厥世系》和《伊米德史》所载之“额尔古涅一昆”指山间盆地而非河流。该地位于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天山山区。诸书所载有关遁入“额尔古涅一昆”两个人的传说属于操用突厥语的乌古斯部族,与《史记·大宛列传》及《汉书·张骞传》所载汉文帝四年(前176)乌孙昆莫猎骄靡婴幼时为狼所哺养的神奇经历以及《周书》、《北史》、《隋书》、《通典》、《太平寰宇记》等汉文史籍所载突厥先祖之传说有着同源关系,而与操用蒙古语的蒙古人无关。蒙古人(蒙兀室韦、蒙瓦)的发源地位于今中俄边界额尔古纳河东南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辨明“额尔古涅一昆”的地理方位及相关的问题,有助于深化突厥史和蒙古史研究。  相似文献   

11.
白光 《文物春秋》2001,(3):21-26
春秋时期活动在燕国北部的山戎民族已经发展得相当强盛。强大、剽悍的山戎为了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时有“病燕”、“伐齐”的战事发生。《左传》载:“冬遇于鲁济,谋山戎也,以其病燕故也。”《史记·匈奴列传》记:“山戎越燕而伐齐,齐 公与战于齐郊。”山戎民族的逐渐强大与时时扩张行为,使周边民族不得安宁,伐戎的战事也不断发生。《春秋》庄公三十年“齐人伐山戎”;《谷梁传》“桓(公)内无因国,外无从诸侯,而越千里之险,北伐山戎”。 《史记·匈奴列传》载:“自陇川西有绵诸、绲戎、翟 之戎,岐、梁山、径、漆之北有义渠、…  相似文献   

12.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中,最早记载西域诸国人口的是《史记.大宛列传》,可惜多语焉不详。如称大宛国“众可数十万”,乌孙国“控弦数万”,康居国“控弦八九万人”,奄蔡国“控弦十余万”,大月氏国“控弦可一二十万”;条支国“人众甚多”,大夏国“民多,可百余万”之类。这些应该都是张骞首次西使归国後向汉武帝所作报告中的内容。张骞首次西使在前129年左右,这些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帕米尔以西中亚地区的人口情况,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云冈石窟的艺术成就,往往要涉及沿革地理方面的一些问题。根据近年学习所得,理成三事,书供研究与爱好者参考。大同与战国云中郡战国、秦汉时期今大同并不属于云中郡。《史记·匈奴列传》载公元前300年:“赵  相似文献   

14.
永登县汉代长城遗迹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史籍记载,汉武帝时为防范匈奴,曾在河西地区设置边塞亭障。《史记·大宛列传》云:元狩间"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令居,在今甘肃永登境内。但是在这一地区是否存在汉代长城,它的走向和具体建置怎样,多年来史学界和考古界都存在着较多的争议;历史地图绘制者亦不敢贸然推定。自1984年以来,我们结合文物普查,多次对永登县境内的汉长城遗迹进行了实地考查,现将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甘泉县城北距延安市40公里,地处关中通往陕北的咽喉要衢,历史悠久。夏商时,为雍州西河地,周为白翟所居。据《史记·匈奴传》记载,春秋时“晋文公攘戎翟,居于河西圁洛之  相似文献   

16.
汉长城称塞、塞垣,《史记·匈奴列传》:“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史记·朝鲜列传》:“复修辽东故塞。”《后汉书·乌桓传》:“秦筑长城,汉起塞垣。”西汉初多沿用秦代长城,武帝时才在新的疆域修建长城。此后用兵较少,与边境诸国关系缓和,故多修少建。东汉由于实力局限,新建较少,仅初期对西汉长城或烽燧修缮;后实力减弱,开始内缩。因此今日所说汉长城,主要是西汉长城。  相似文献   

17.
<正>《大宛列传》是《史记》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历代不少学人,从各种角度出发,对其有关问题多有探讨与研究。对本传命名、位置、性质等也有过附带性评述,但专门性探讨,就笔者所见则没有。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非洲之间很早就开始了友好交往。笔者曾写过一篇短文,介绍了古代到过非洲的中国人(载《今昔谈》1982年第6期)。这里再来介绍一下古代到过中国的非洲人,以作为续篇。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约在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亚洲西部的安息国(今伊朗)曾派遣使臣到中国来,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汉书·张骞传》中也记载了这件事,只是将“黎轩善眩人”写作“犛靬眩人”。“黎轩”与“黎轩”读音相同;据考证,就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眩人亦称幻人,也就是善于变戏法的魔术师。这位魔术师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可以说是从非洲来到中国的第一个杂技艺人。到了唐代,随着中西陆路和海上交通的发展,到中国来的非洲人便日益增多了。《新唐书·南蛮传》记载:咸亨至开元年间,室利佛逝国(在今印  相似文献   

19.
近年开展的《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研究,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南方实际存在着一条佛教由印度经缅甸、云南、四川(早期)传入的路线,即所谓“蜀·身毒道”.对此,我曾就有关的基本中料进行认真的考(?),感到有些问题还难于作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它牵涉到此次讨论的根本问题——中国南方早期佛教造像的传播途径,无法回避,故检要点质疑.一中国史籍最早记载蜀、身毒道并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和大宛列传,其《西南夷列传》称:  相似文献   

20.
河西走廊遗存的两座月氏故城李并成史载战国至秦汉之际,月氏人称雄于河西走廊地区。《史记·大宛列传》:“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凉、甘、肃、延(瓜)、沙等州地,本月氏国也。”月氏在河西地区遗存有哪些遗迹?史籍未详,研究者亦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