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乾隆《重修岱庙记》碑为岱庙现存唯一一通满汉合璧碑刻,碑文为乾隆皇帝御制御书,对清代未行封禅之举的原因做了交代;在考证岱庙创建历史的基础上,高度评价了岱庙在历代皇家的地位,并阐明了重修岱庙的原因。岱庙所在地区并非满族集聚区,也不是政治权力中心,乾隆皇帝在此敕建满汉合璧碑的目的显然不仅仅是为了民族交流,而且蕴含着深远的政治意图,折射出满族统治者的民族心理、民族意志、民族关系策略等多方面的信息。乾隆《重修岱庙记》碑是清朝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2.
《满文原档》是清入关前后以满文书写纪录的政务簿册,除了老满文、过渡时期满文及新满文以外,《满文原档》部分档簿以蒙古文或满汉合璧形式书写,这不仅为新老满文的字母符号与书写规则,以及满文发展完善历程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而且为清早期多民族语言接触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满文原档》之满语以口语形式为主,并未经过文人修改,在语音、形态、词汇等方面与清中后期满语相差较大,可真实反映满族入关前后的早期满语状况。  相似文献   

3.
1984年2月,承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田中谦二先生盛情介绍,有幸获见满汉合璧讲唱文学《温凉盏》写本。此后,曾与山大教授关德栋学兄多次话及此书,他认为这是极其重要的发现,屡屡敦促加以介绍,于是不揣孤漏,略述愚见。 一 难得的珍本 所以说满汉合璧《温凉盏》是难得的珍本,因为在《子弟书总目》、《弹词宝卷书目》、《曲海总目提要》、《小说考证》、《小说丛考》等书中,均未见著录。德栋兄还说:  相似文献   

4.
乾隆帝本人及乾隆时期宫廷与古琴之关系,是清代宫廷史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本文自现存乾隆朝宫廷藏琴实物入手,以《活计档》、《奏销档》、《陈设档》等清宫档案及《清高宗御制诗》等文献为凭,还原了乾隆皇帝对宫廷藏琴的整理、鉴赏、评级、著录过程,以及宫廷古琴陈设、制作与使用情况。此外,作者考订了《乾隆御题琴谱册》实为乾隆朝宫廷藏琴著录;论证了宫廷琴人唐侃与斫琴家唐凯实为一人。期使学界对这些文物、人物有更为丰富、深入的理解,为乾隆帝与古琴、礼乐制度关系的深入研究打下史料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满汉合璧《满洲实录》中的满、汉语气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可视化分析,对满汉合璧《满洲实录》中满、汉语气词进行对比整理并建档,从保护我国濒危语言角度出发,提出满语语言建档的必要性,探究当前满语语气词建档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尝试建立用于翻译经典满汉语料的满、汉语气词对照语料库,以期为我国濒危语言保护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汉满合璧《折奏成语》清代是少有的专门收录各类奏折用语的辞书,由奉恩将军阿昌阿编著,曾收入《清语摘钞》.其所收汉文词条均为形制统一的四字成语,相应满文词条的语言结构和形式也高度统一、反映了这一时期满文高度成熟的状态,颇具特色.该书汉满互补,体量虽小、却字字珠玑.对于后世研究者研究清代满汉公文成语与翻译整理满文史料大有裨益,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7.
晓春  春花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6):102-107+111
自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清朝具有268年的历史,期间使用"西洋法"、"大统法"、"回回法"编纂满、蒙、汉文《时宪书》颁发给各级官员。本文根据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历年三种文字的《时宪书》,参阅《大清会典》、《奏案》、《黑图档》、《奏销档》等史料及清代各种笔记,总结了蒙古文《时宪书》的颁发经过。  相似文献   

8.
满族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的民族,虽然历史上她给人的印象是武功卓著而略输文采,但是它有着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并将其融汇进本民族传统中的特点。满族的民族文化,就是带有这种特点的文化;我们要谈的满文诗,也就是带有这种特点的历史文学的典型。 满文诗的创作高潮是在清代前期,从皇帝、官僚到文士、兵丁都有作品流传下来。顺治、康熙、乾隆等几位著名的皇帝,不但政绩显赫而且文学亦见优长。尤其是乾隆帝,他那为数众多的御制诗赋可谓集满汉合璧韵文之大成。其中的《盛京赋·颂词》,就是乾隆帝满  相似文献   

9.
蔡宏 《满族研究》2022,(4):70-75
全文以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满汉合璧《费英东谱牒》为研究对象,从费英东及其评价、费英东先祖考、《费英东谱牒》同《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所载内容和对比研究、结论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其现实意义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家族文化,弘扬民族文献资源中谱牒文化,促进未来的谱牒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双山 《满族研究》2012,(1):97-98
满语书面语lorin的词义为"骡子",该词主要出现在清代编纂的《御制增订清文鉴》、《五体清文鉴》等辞书和现代满-通古斯语族个别语言材料里,但在清代第一部大型满汉对照词典《大清全书》和明代四夷馆在永乐年间编的《华夷译语》中的《女真馆杂字、来文》(简称《女真译语》)以及我国境内满通古斯语族多数语言口语材料中都未找到。由此可见,该词很可能为一个古老的词语。  相似文献   

11.
张建斌 《文献》2024,(2):192-206
奏折是君臣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其形成过程受制于多方因素。清末两江总督端方所上《均满汉以策治安折》,从起草到上奏历经两年,期间几经改动,与政局变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形成的不同版本侧重不一,反映出上奏者端方身份变更前后政治决策与运作的调整。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收录的端方《请平满汉畛域密折》广为学界引用,实际并未上陈。该折撰稿人熊希龄随端方出洋考察,期间暗中联络梁启超撰写考察团回京奏陈,亦受梁氏思想的影响。光绪三十三年(1907),革命党人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皖案发生,促使端方对此折做出大幅度修改,形成《均满汉以策治安折》上陈,与袁世凯有着直接关系。奏折这类文献的形成与出台是动态的过程,将其放在时局赓衍中考察,每封奏陈都是一个“生命体”,构成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王敌非 《满族研究》2012,(1):99-102
佛教经咒类文献是在佛教发展的漫长历史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指的是以佛教经文和咒文汇编而成的文献,其内容博大精深,除佛教教义外还涉及政治、伦理、哲学、文学和习俗等方面,是人类历史上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清代满族宗教信仰以萨满教为主,随着与其他民族的日益交往并制定相应的民族政策以达到统治目的,清朝皇帝逐渐开始礼佛并大量翻译佛经。满译《往生咒》是最为重要的满译佛教经咒类文献之一,颇具代表性。对满译《往生咒》中梵文、满文以及汉文对音的研究,不仅可以直接准确地考证梵文字母的读音,揭示满译佛经咒语的规律,同时对研究佛教在整个清代宗教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国治,字阶平,号瑶峰,一号丰山,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朝进士,初授修撰,历任兵部侍郎、湖北巡抚等职,官至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性好学爱才,为政清俭,著有《敬思堂文集》,卒谥文定。封面书影即为乾隆三十四年皇帝任命时任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梁国治为湖北巡抚的敕谕。敕谕为黄色纸质,长172.5厘米,宽54.4厘米,边有双栏墨框,5.8厘米宽双栏框内印有四爪云龙花纹,正文为满汉合璧,左满文右汉文,满、汉文中间钤有两方满汉合璧篆文玺印“敕命之宝”,印文满文为“heseitacibureboobai”。原件现存辽宁省档案馆本期封面书影乾隆皇帝…  相似文献   

14.
王纯忠 《满族研究》2023,(3):89-96+105
出身于清廷内务府上三旗(booi ilan gūsa)乌津哈哈(ujin haha,汉译世仆家生子)的曹雪芹,于乾隆九年(1744)开始,历时十余年始成椎心泣血之作《红楼梦》。书中以汉夹满、满汉合璧的语言形式,多处有京旗豪门世情生活的满礼旗俗和满洲方物俗称之描述,本文对书中数则名物释名作出满汉对译考辨注释。  相似文献   

15.
纪立芳  方遒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10):166-179+346
裱作工艺研究是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之一,裱作的工作主要包括内檐棚壁糊饰与装饰性书画糊饰两部分。作为造办处的重要匠作,裱作所涉及的活计与帝王的生活起居密切相关,清代《内务府奏案》、《内务府奏销档》、《内务府活计档》记录了养心殿区域的裱作资料,总量多达八百余条。本文根据档案记录,参照清代裱作则例,并结合现场勘查及旁证案例,对裱作所涉及养心殿区域的活计分类、匠役管理、裱匠薪资、物料来源、糊饰风格等内容进行概述,冀以还原养心殿糊饰的历史原状。  相似文献   

16.
卢经 《清史研究》2001,(1):100-104
《清史研究》 1999年第 4期刊载陈维新先生“关于《光绪朝朱批奏折》二奏片的疑问”一文,作者因对中俄关系史实比较熟悉,敏锐地发现了第 111辑第 437、 477号二奏片的具奏人和卖报时间的错误,他利用已出版的档案文献《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筹办夷务始末记》相对照,推测出二奏片的具奏人和奏片朱批日期。作为一个档案编纂的工作者,笔者有责任和义务,利用现有条件,对上述问题作一个清楚的交待。 一、奏片误考 笔者将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称本馆)所藏清代军机处随手登记档、录副奏折等档案相互核对,证明二…  相似文献   

17.
仁钦桑布大师法体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钦桑布(959-1055)出生在古格境内的旺热那渚村,据称他两岁时即能背诵梵文声的咒字,并能在地上作画,被认为是“班智达”的转世者。长大成人之后,他被古格国王益西沃选中,与其他21位古格青年一起被派往印度学习佛法。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不能适应印度的气候和生活条件,相继客死异乡, 只有仁钦桑布和另一位名叫勒巴喜绕的青年学成佛法回到故多。古格国王在托林寺为仁钦桑布建立了专门的译经场所。大师在这里一共译出十七种经、三十三种论和一百零八种佛教密乘的坦特罗(Tantra)以及有关医药、文法、工艺等方面的著作, 并对吐蕃赤松德赞时期一些旧的佛经译本作了重新修订。由于仁钦桑布的成就,后人给了他“大译师”的尊称,并将在他之前西藏所译出的佛经称为“旧密咒”,而将他所译出和重新修订的佛经称为“新密咒”。仁钦桑布还从克什米尔迎请了一批精通佛教绘画、雕塑和建筑等方面的艺术家,在古格建立了最早的一批佛教寺院。在西藏佛教史上,仁钦桑布被视为后弘期佛教的开山祖师之一。  相似文献   

18.
打开《清宫扬州御档》第六册,有两份奏折是记载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有关扬州挑浚城市河道及护城河情况的。分别是乾隆二十四年三月初三日《奏为商捐挑浚扬州市护城河事》以及十月十三日《奏为验收扬州护城河等工并立法禁止商民倾泼淤垫河道事》。它告诉我们,当年耗银万余两,扬城官、商、民齐心协力挑浚护城河以及嗣后加强河道管理的那段往事。  相似文献   

19.
《明史》把设置于河、湟、洮、岷地区的河州、西宁、洮州、岷州等"番族诸卫"合称"西番诸卫"。本文结合文献资料,论述了由于河湟洮岷地区的战略地位,复杂民族成分及北方蒙古的威胁,明代在河湟洮岷战略要地建立了西番诸卫。西番诸卫的建立,既解除了北方蒙古对明朝的威胁,实现了明朝建立卫所的最初目的,又客观上增强了明政府对西番诸地的控制力度,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开放利用明清档案,根据社会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对利用档案的要求,继档案出版社影印出版《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八册、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雍正朝汉文来批奏折汇编》四十册之后,《光绪朝朱批奏折》亦即将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该书是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光绪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而成,所有折件皆据原档影印。共辑录了自光绪元年至三十四年间,满汉官员的奏折近10万余件,约6千余万字,是光绪朝一套完整系统的原始历史档案文献。这批珍贵档案的影印出版,必将为研究清史和中国近代史提供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所谓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