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齐玫 《收藏家》2009,(6):51-58
四.乾隆朝制玉工匠:乾隆时期玉器之所以能达到古代制玉的最高水平,除乾隆帝爱玉玉料质优量足外,与一批技艺超群的宫廷玉匠及相关的富廷画家、刻字匠等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清代的南玉匠是一群因技艺高超而被选入内务府造办处应役的宫廷玉匠,他们主要来自苏州地区,是制玉匠中的精英。本文依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从南玉匠的选拔、技艺和待遇三个方面,探讨了他们在宫廷玉匠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乾隆朝宫廷玉器制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乾隆时期是清代制工的高峰期。乾隆皇帝爱工如命,为能拥有一件好的玉器不遗余力。因此,这时期的宫廷玉器堪称我国古代玉器制作艺术的经典,从选材、雕刻技术以及纹饰图案和器物造型的设计等方面都是历代玉器无法相比的。乾隆时期的制玉材料十分讲究,主要以新疆的和图玉为玉材。尤其是在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以后,新疆叛乱彻底平定,清政府完全控制了主要的玉材地——新疆和解河。这就为制造精美的宫廷玉器提供了条件。新疆和闻玉分为白玉、青玉、碧玉、青白玉等,还有较为罕见的黄玉、墨玉等工材。从玉材上讲,乾隆时期所用的玉材…  相似文献   

4.
乾隆皇帝对玉器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不仅亲自指导当时玉器的生产制作,而且倡导兼收并蓄,治玉时吸收古代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挥地方工艺特长,制作了大量的时作玉和仿古玉,将宫廷玉雕推向了集大成的历史高峰。我们常常称这一时期的宫廷玉雕为"乾隆工"。本文重点剖析了乾隆时期宫廷玉雕的工艺特征,诠释了"乾隆工"玉器的概念及其在玉料、工匠和设计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乾隆宫廷玛纳斯碧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纳斯碧玉与清代宫廷玉器制作的关系问题是清代玉器史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相关的研究一直十分薄弱。不少研究者倾向于清宫玉器收藏中存在着玛纳斯碧玉作品,而且数量不少,却苦于找不到一条文献材料证明这些玉器的原料就是来自于玛纳斯,因此,玛纳斯玉也成为玉器史的"迷思"之一。本文以文献记录、清宫档案和故宫博物院的收藏为依据,对清代新疆玛纳斯碧玉的开采进行探讨,对清代宫廷利用玛纳斯碧玉制作玉器的情况详加解析,尝试勾画出清代玛纳斯碧玉开发利用的真实图景。作者认为,玛纳斯碧玉是乾隆时期宫廷玉器制作重要的原材料之一,与清代宫廷玉器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查禁玛纳斯碧玉的指令由乾隆帝发出,查禁期间大量玛纳斯碧玉原料进入宫廷,并利用这些原料琢制了大量玉器作品,宫廷成为此一时期内玛纳斯碧玉唯一的合法利用者。  相似文献   

6.
李宏为 《收藏家》2013,(6):37-45
宫廷制玉机构清代宫廷制玉机构,有京城内务府造办处的制玉作坊,还有京外织造、盐政、关务监督等“八处”。乾隆在位60年,其中有59年每年数次下旨承做玉器,只有最后一年因即将退位和身体状况不佳,而没有再下旨承做玉器。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玉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约一万年前,玉器就已脱胎于石器,成为祭祀用品及装饰品。玉器的制作由商周发展至明清,深入社会生活各层面,历久不衰。汉代是玉器雕刻的黄金时代,而清代则是中国玉器的另一巅峰。清代,随着新疆回部、准部的平定,和田玉供应不绝。清代皇帝喜爱精致艺术品,尤其是乾隆朝,由于乾隆本人对玉器的偏爱及其深厚的美学修养,玉雕工艺经过漫长的成长与发展,至此臻于圆熟。此时期的宫廷玉器,在玉材、工艺、纹饰、造型等方面都是  相似文献   

8.
清代大型玉器的雕制工艺和技术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尤其是凿錾制玉技术在宫廷中的运用问题,以往的研究虽偶尔提及,但几乎无人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依据清宫档案资料,以乾隆皇帝所谓"秦中所产钢片"为切入点,基本上理清了在清代宫廷大型玉器雕刻过程中火镰片这种新工具的属性和使用情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凿錾制玉技术的发展脉络,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清代大型玉器制作的工具和工艺技法等悬而未决的学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两汉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玉文化发展进程中,两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玉器的神秘作用在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和商周的发展之后达到了巅峰。汉玉的一大特色是走向极端迷信化的葬玉,而这也是玉器神秘化在汉代达到巅峰的标志。这之后的玉器,佩玉逐渐融入了现实生活,葬玉逐渐消失,进入了中国玉器发展的新阶段——世俗化发展阶段。因此可以说汉代是葬玉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0.
王秀玲 《收藏家》2005,(12):3-10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与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玉器的制作在中国已有八千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的国家,新石器时代晚期即有玉制工具。至殷商时代已大量制作礼仪用具和各种佩饰。随着社会的发展,玉器种类越来越多,加工也越来越精细。到明代,玉器制作更趋完美。宫廷内专门设有制作各种宫廷御用品的机构名为“御用监”,下设有玉作,雕琢专供宫廷用的玉器。玉器专家在总结明代玉器时指出:明代初期的玉器留有元代厚重古朴的玉雕风格。至永乐迁都北京后,形成工整细致、一丝不苟的风格,尤以御用监制作的玉器更为典型。明晚期玉器…  相似文献   

11.
齐玫 《收藏家》2009,(5):51-56
“盛世藏玉,乱世存金”,盛世人们对玉的尊崇、欣赏、渴求,使玉器在清乾隆时期长足发展,乾隆玉成为中国古代玉器发展进程中最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17,(8)
<正>乾隆皇帝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最为酷爱玉的一位君主,他爱玉,藏玉,研究玉器,还参与玉器制作的部分环节。他的诗文中有玉,日常生活中有玉,赏赐臣下馈赠外国国王的还是玉。他对玉的痴迷,促使"乾隆玉"成为18世纪中国玉的代名词,以至于到现在,只要是留存下来真正的乾隆御制玉器,都是我国古代精工精美玉器的代表。乾隆玉的特点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是在玉器上铭刻,包括刻款刻识,题诗作文,使玉器不仅质  相似文献   

13.
综观我国的用玉历史,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而玉器的使用是与其制作工艺密切相关的,因此对制玉工艺的探究也是玉器研究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关于玉器的制作工艺,文献中有不少记载,目前学术界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对制玉的流程有了较为清晰而完整的认识。不同的制作工艺都会在玉器上留下一定的痕迹,通过对玉器上残留的制玉工艺痕迹的分析研究,可以对玉器的鉴定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由于清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玉器,乾隆时期玉器工艺水平非常高超,宫廷玉器造型规矩,琢磨精细,被誉为“乾隆工”,受其影响。民间制玉业也相当发达,尤其是苏州的专诸巷,可谓民间玉业的中心。因此,在鉴定传世玉器时,除了镌刻“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等款识,对一些玉器、做工俱佳的玉器,一般也多定为清乾隆或清中期。  相似文献   

15.
清代是中国铜镜日趋衰落的时期,但宫廷内府制作铜镜具有特殊性。其中,仿古铜镜是宫廷制镜的重要构成,尤以乾隆朝最盛。本文基于乾隆朝三个宫廷仿古铜镜个案,探讨其形制纹饰设计的种类与来源,分析了制作仿古镜的机构与程序,以及宫廷收贮方式与贮藏地点,认为乾隆朝内府制仿古铜镜的设计与制造既崇古又创新,具有独特细腻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红山文化玉器作为物质文明的载体,记录着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发达的玉工艺制作水平,但古人是如何制玉的,特别是玉器块口是如何切割的,切割面呈现何种状态;玉器的孔是如何钻的,钻孔后留下何种微痕,这些一直是研究红山文化玉器制造工艺的课题.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地证明红山文化时期,人们已掌握了娴熟的线切割技术和钻孔技术,而且这种技术对中国和东北亚、东南亚地区玉器制作技术均有一定影响,对研究古代人类工艺技术和科技发展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明代后期,中国南方和北方出现了两个制玉中心,北方以北京为中心,南方则以苏州为中心。在苏州,以"子刚"款玉器作品最为著名。"子刚"款玉器源于当时的制玉高手陆子刚,在玉器上署制作者姓名的,甚为罕见,陆子刚可谓开此先河。陆子刚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活动于苏州一带著名的琢玉工匠,制玉技艺高超,玉雕作品非同一般,被誉为"吴中绝技"。《苏州府志》称:"陆子刚,碾玉妙手,造水仙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  相似文献   

18.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玉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特别是乾隆、嘉庆年间(主要是乾隆二十五年至嘉庆十七年)的玉器制作,数量宏大,工艺水平高超,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故宫博物院藏的数万件清代玉器中,大多为这一时期的作品。对这些藏品进行整理、分析,无疑是研究我国玉器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仅就故宫藏清乾嘉时期宫廷玉器的造型艺术作些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14,(1)
<正>中国玉器制作源远流长,在长达七八千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连绵不断,相沿不衰。先民们相信,透过通灵的美玉能汲取神明的智能,与天地交流对话。由最初以"苍璧礼天"帝王贵族专属的神器,再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士大夫们的佩饰玉,发展成为宫廷陈设、书房摆设的把玩用玉。沈阳故宫院藏40余件青玉雕刻玉器,多为清代宫廷制玉,玉料十分讲究,主要以新疆和田玉为材质。本文仅从院藏清宫玉雕工艺品中撷取几十余件青玉制品,就其材  相似文献   

20.
“妇好墓”玉器材料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玉器是历史文物的一个重要门类,研究古代玉器对于了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以来的社会面貌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夏鼐先生曾指出:“全世界有三个地方以玉器工艺闻名,即中国、中美洲(墨西哥)和新西兰,其中以中国的最为源远流长”。从目前资料来看,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如浙江河姆渡遗址就有为数不多的小型玉器装饰品出现;大汶口晚期已能制作较精致的玉铲、环、笄以及人面饰等玉器;龙山文化和略晚时期除有小型装饰玉制品出现外,还能制作玉石礼器;到了商代,制玉工艺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同时青铜工具在制玉工艺中的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