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锡五与“刘巧儿告状” 抗日战争时期,马锡五是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兼边区高等法院分庭庭长,是非常有名的资深法官,他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这种审判方式是在庆阳成熟并得到推广的。这个审判方式就是要深人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调解为主,就地解决,实际上是司法为民的一个非常好的传统。  相似文献   

2.
看过《刘巧儿》的人们,都会记得剧中的“马专员”,他那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对刘巧儿婚姻案件的正确审理和判决,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个故事的基本情节,就是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一桩真实案例。“马专员”,就是当时陕甘宁边区陇东专员公署的专员马锡五。他当时成功地审理了华池县封捧的婚姻上诉案,以及其他一些缠讼多年的疑难案件,创立了著名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为陕甘宁边区和抗日根据地的司法工作树立起一面旗帜。为民做主,“马青天”明断封捧婚姻纠纷1899年1月8日,马锡五出生在陕西保安(志丹…  相似文献   

3.
朱未 《沧桑》2012,(2):72-74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巡回审判制度,主要指的是马锡五同志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时所创造的群众路线审判方式,即马锡五审判方式。它是抗日民主政权创立的一种把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运用到司法审判工作中的审判方式,这种审判方式在边区政权所辖范围得到了普遍地推广。马锡五审判方式在陕甘宁边区普遍推行后,对当时的司法体制造成了巨大而积极的影响。它改变了旧司法传统的弊端对抗日根据地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清除了离开实际、离开群众的教条主义的思想和作风,使得抗日根据地的司法制度能够更进一步地适应当时的历史环境,从而能更好地服务抗日战争。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出现不仅对当时的司法制度造成了重大影响,还对现今的司法工作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0月长征到达陕北,中共中央于1937年1月进驻延安,7月12日即成立了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毛泽东、林伯渠及曾担任过边区高等法院院长的董必武、谢觉哉、马锡伍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关于人民民主司法的著名论述。创造了影响深远的“马锡伍审判方式”。我担任过马锡伍的书记员,深感荣幸。  相似文献   

5.
1958年,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主演的以争婚自由、反对父母包办和买卖婚姻为内容的评剧戏曲电影《刘巧儿》上映后,在全国引起了巨大轰动。那么,《刘巧儿》中的“刘巧儿”原型是谁呢?她就是甘肃省庆阳地区华池县悦乐乡张湾村农民、今年77岁的封芝琴。 40多年前,《刘巧儿》这部戏曲电影是家喻户晓的,但那毕竟是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作品。而现实生活中封芝琴的经历尚有不少情节,至今仍鲜为人知。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拜访了当年的“刘巧儿”、女中豪杰封芝琴。 封芝琴高挑的个头,长方形脸盘,虽然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但身板硬…  相似文献   

6.
胡永恒 《近代史研究》2012,(1):63-78,160,161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档案显示,边区各级法院于1942年至1943年上半年较为经常地在民事审判中援用六法全书,之后则停止了援用。所援用的法律主要是民事诉讼法和民法。援用的原因,主要是边区自身立法不足,民事审判缺乏法律依据,加上这一时期中共实行统一战线政策,营造了较为宽松的政治氛围。同时,一批具有专业法学知识和较高文化素质的干部走上司法岗位,为边区援用六法全书提供了技术支持。边区对六法全书的援用有一定的原则,但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在实践中,对六法全书的援用存在与当地社会脱节的问题,并存在与中共的阶级立场相悖之处。整风运动过后,六法全书在边区实际上被废止。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在运行中,司法审判权不能划一行使呈现出"审出多门"的怪状。文章将中国古代"审出多门"表现具体总结为会审机关的审判、监察机关的审判、军事司法机关的审判、特权机关的审判及皇权的审判,并结合"审出多门"的影响,反思当今我国司法需要走出"审出多门"的历史巢臼,汇入"审出一门"的时代潮流。借古鉴今,这对促进当今的司法制度改革,加快现代法治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苏区反革命罪的立法及司法,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层面处理反革命问题的首次实践。反革命罪的审判具有四个明显特征:(1)司法审判中的反革命罪构成要件前期以"政治判断"为主,后期以"法律规定"为主,具有相对确定性;(2)在量刑方面,实行革命重刑主义与特定情形减轻处罚相结合原则;(3)在审判方面,实行一级审判制与二级审判制相结合、依法裁判与重视群众意见相结合以及裁判委员会指导、主审制与陪审员制结合原则;(4)在诉讼权利方面,嫌疑人有一定限度的辩护权和上诉权。苏区反革命罪的司法原则对共产党主导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刑事司法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书城 《炎黄春秋》2005,(11):65-67
刘定安,曾用名刘奠基、刘定庵。生于1898年,卒于1984年。山西崞县人(今原平县)。新中国建立后,他一直供职于农业部,并且作为特别邀请人士和无党派爱国人士,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三、四、五、六届委员。他是晋察冀边区政府创始人之一,为晋察冀边区的合法存在,为华北抗战,为巩固和发展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边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詹姆士一世与普通法院法官柯克争论的焦点是,国王是否有权干涉司法审判。争论的起因是教会法院与普通法院有关什一税诉讼案件的管辖权之争,詹姆士一世是苏格兰人,不了解英格兰的传统,他以君权神授的理念执政,认为国王有最高司法权。柯克以中世纪的观念坚持"王在法下"。但这场争论发生在英国社会转型时期,因此具有现代社会的宪政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上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的反腐败斗争中,创造性地设计了"群众法庭(同志审判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实行群众路线的工作传统在司法工作方面的反映,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的阶级本质。这种工作方式是一种先进的、极具实效和创新意识的制度文明,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中央苏区的"群众法庭"——"同志审判会"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开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2.
"公正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任何司法效率都要以司法公正为前提,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提高司法效率。没有公正,效率没有任何意义;没有效率,公正就有可能失去固有的价值。而"公正与效率"是审判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肖扬说,司法为民重点在"司法",核心在"为民"。八十年代,肖扬在检察院任职期间,致力于反贪事业。他深知人民群众对贪官疾恶如仇。他多次强调贪官不除,难以立党;污吏不除,难以立国;腐败不除,难以立信。他亲自倡导建立了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使许许多多"有理无钱"的农民、下岗职工、残疾人等,平等地享受到了法律的阳光,打赢了官司。"公正,只有公正,才是大法官永远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3.
正在十年"文革"期间,张春桥是被毛泽东看好的一个。据说,"九大"召开之前,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就已查清查实了张春桥的历史问题,但是,毛泽东仍对他网开一面,保留了他的出席资格。他是"四人帮"的主要成员,也是"四人帮"中的狗头军师。十年"文革"期间,张春桥的罪行很重,但他很狡猾,后来在特别法庭调查审判他时,他自始至终一  相似文献   

14.
正严格来说,中国古代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司法"。但若将"司法"宽泛地视作以诉讼和审判为中心的法律实践,那么其不仅是中国古代各级官府最为繁重的政务之一,亦是社会秩序得以构建的基础。学界历来重视对中国古代司法进行研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法律史研究"从实体规范转向程序和过程,从法典转向审判"(梁治平《法律史的视界:方法、旨趣与范式》,《中国文化》2002年第1期),这一领  相似文献   

15.
《百年潮》2017,(7)
正20世纪40年代的陕甘宁边区,被称为全国的"民主模范区",其突出的特色,除了政治民主,就是十分完善的社会建设。边区通过大生产、劳模运动等方式,使绝大部分群众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这在全面抗战的大背景下,是殊为不易的。在边区的各种社会建设中,"十一运动"广受关注。"十一运动"不是"十个一",而是边区开展乡村社会建设的"十一项"举措,大致可分为区乡、村、户三  相似文献   

16.
刘志博 《攀登》2004,23(2):91-94
行政审判方式改革是我国行政诉讼活动的一场重大变革,涉及行政诉讼模式的转变和整个诉讼运行机制的改革。行政赔傣诉讼的调解制度作为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一项内容在司法实践中已被广泛采用,但审判方式的改革则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因此,本从审判方式的角度,着重分析了行政赔偿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7.
崔敏 《炎黄春秋》2012,(8):34-39
"审判独立"又称"司法独立",它是人类法治文明的普世价值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如何对待审判独立以及执政党如何领导司法工作,始终是一个严肃而又十分敏感的话题。下面,按照时间的顺序,把若干不同的提法、做法和相关的纷争,作简要的梳理。(一)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我国的法制建设从1954年步入正轨。1954  相似文献   

18.
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又想到了直接参与二次大战日本甲级战犯审判的吴江籍人士倪征。2002年上半年,我开始酝酿写三集广播连续剧《东京大审判》,通过关系,我找到他在吴江松陵的侄女,从而要到了倪征家里的电话,由此开始在电话里跟他"神聊"。首先我觉得他的名字很有意思,""一拆两,就是个"日"字和"奥"字,可以简单涵盖他一生重大法事审判。"日"字,参与对日战犯的审  相似文献   

19.
正武则天统治时期大肆任用特务诛杀异己,大臣人人自危。可是那时却有一个敢于和酷吏斗法、维护良善的著名"法官",他就是徐有功。一、与武则天当庭辩驳徐有功(640—702年),出身书香门第,年轻时以"明经科"出仕。先是担任蒲州司法参军(主管司法审判辅助官员),任内以爱民著称,不曾判过一个死刑。判处笞杖刑罚的,受刑人也没有一个事后口出怨言的。在武则天称帝的前一年(689年),他被调到朝廷任司刑(大理)丞,以后就长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妥善解决环境资源纠纷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我国推行将环境刑事案件、环境民事案件和环境行政案件归口到同一个审判庭审理的"三审合一"集中审判运行机制。设置环境资源审判庭,推进环境司法专门化实践,是人民法院保障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应当从司法机关的审判职责范围、审判队伍建设、审判层级设置三个方面加以完善,最终使司法机关在环境司法实践中,积极构建司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和谐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