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8年一战结束之际,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在给国务院的密电中指出,在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如果中国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引发一场新的世界大战。这个战争预言,不仅是芮恩施本人的看法,也代表了当时在华美国侨民群体的主流意见,反映出一战结束之后美日两国在华利益竞争已经到了非常尖锐的地步。芮恩施的战争预言,揭示出二战的东方缘起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战前后,芮恩施既是“门户开放”政策的重要阐释者,也是美国威尔逊政府对华政策的实际执行人,其基本思想是“联华制日”。至冷战初期,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转变,芮恩施的“联华制日”外交思想才逐渐被美国政府所摈弃。  相似文献   

2.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各主要交战国都在中国占有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使中外关系呈现极其复杂的局面,而日本乘机侵略山东,更使中国主权及领土受到战争的侵犯。在美国的怂恿下,中国最终对德宣战,站到了协约国一边,中国参战与美国的关系极大,但中国参战却并不符合美国政府的初衷。何以出现这种令人费解的现象?只有对一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及中日关系及美日关系等进行考察,才能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19世纪以降的中美关系史上,同时拥有学者、外交官和跨文化者三种身份经历者不乏其人,如卫三畏、柔克义和司徒雷登等人。由于时代的差异,芮恩施的三种身份经历显得与众不同。在中美关系史上,他的跨界经历是进步主义时代美国学者从政的缩影。作为学者,芮恩施的学术思想为20世纪初美国远东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他利用美国政治学会对中美关系施加学术影响;他利用学者和外交官的双重身份,来处理一战时期处于危机中的中美关系,并因此陷入身份认同困境;作为跨文化者,芮恩施虽有促进中美沟通的良好愿望,但他是以美国强势文化的姿态来"帮助"中国的弱势文化,结果适得其反。在担任驻华公使前后,以芮恩施为代表的美国政治学会学者群体活跃于中美外交舞台上,并致力于建构一种带有浓厚学者气息的中美关系。需要指出的是,芮恩施鼓吹的"平等"与"自由"等道德价值,实质上仍是代表美国强势文化的西方价值。  相似文献   

4.
北京政府参战问题再考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于参战案的探讨,以往较多集中于府院之争、派系之争、南北之争上,对参战一事颇多贬斥。从外交史的角度来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实有必要。欧战爆发之初,北京政府宣布中立。这一政策看似稳妥,但在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境况下却蕴藏着危机。虽曾有人提出对德采取积极进取政策的建议,惜未被采纳。1915年末,北京政府暗中与协约国有接洽之举,但在日本的反对下退缩。1917年,转机出现。围绕着中国是继续保持中立还是对德绝交宣战,外交家、政治家、军事将领及社会各界都卷入了争论。总体而言,主张对德绝交的力量超过了主张中立的力量。北京政府不仅希望通过参战获得战后处分权这一远期利益,还希望获得延付庚款、提高关税等现实利益。以参战为筹码,北京政府与协约国列强展开了并不轻松的谈判。中方的要求获得了部分的满足。可以认为,参加欧战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从消极到积极的一个重大转变,北京政府后期的积极外交可说由此而发端。  相似文献   

5.
《李顿报告书》发表后,国际联盟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第十五条第三项,希望中日两国达成和解.十九国委员会制定了一份决议草案,规定和解工作以《李顿报告书》为基础,邀请美国和苏联成立委员会,与中日两国一起进行谈判,并明确指出不承认伪满洲国.中国愿意接受决议草案,要求和解谈判不损害中国对东北地区的主权,并希望国联从速解决争端.日本拒绝接受该草案,排斥第三国尤其是美、苏两国介入和解谈判,且不接受《李顿报告书》,要求修改草案中与维持并承认伪满相违背的内容.国联内部,以英法为首的大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企图以绥靖政策安抚日本,促使其接受国联的调解;一些小国则希望国联将日本作为侵略国进行判决与处置.起初,在大国的主导下,国联对日本一再让步.但日本政府采用"焦土外交"策略,坚持要求国联完全采纳其对决议草案的修改意见.国联判断日本无意和解,态度转向强硬,询问日本是否会坚持伪满独立.日方作出肯定回答,最终使国联放弃和解工作.国联主导下的中日和解,是在最低限度维持自身权威的前提下,寻求对日本妥协方案的过程.日本坚持既定侵华政策,破坏集体安全机制的根本原则,导致和解工作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莫理循自始至终为中国参战不遗余力地奔走呐喊.莫氏通过为中国政府出谋划策、向西方列强传递有关中国参战的各种信息、游说日本政界高层人物等多种途径,对中国参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历史证明参战对中国利大于弊,莫氏的这一行为应该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7.
孙闻浪 《文史春秋》2004,(11):13-15
肩负使命访问中国1941年初,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连天,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最艰难的时刻。此时美国政府尚未参战。但是由于美国在远东有着巨大利益,所以它对日本在中国的侵略非常关注,很想寻找一个合适的人去调查一下中国政府的抗日状况,以确定美国的对华政策。1941年2月,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妻子玛莎·盖尔荷恩受美国《柯里尔》杂志派遣要去远东采访,盖尔荷恩鼓励丈夫一起去。海明威是个冒险家,曾经去过非洲等世界许多艰险地区,还到过西班牙参加国际纵队反抗法西斯。他对古老神秘的中国非常感兴趣,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和阿…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9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主办了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世界史)二战后东亚与欧洲历史反思与和解进程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承办,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中国日本史学会协办。来自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波兰、匈牙利、捷克12个国家的7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们就二战后德国与日本对本国侵略历史的态度、东亚与欧洲和解进程的差异及其原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就如何汲取战后欧洲国家反思与和解的积极经验,推动日本的历史反思与东亚的和解进程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本期的圆桌会议栏目选择了四位与会学者的发言在这里刊登。宋志勇的文章从整体上对德国和日本战后历史反思的不同态度做了勾画;鲍尔康泊和依田3家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两个国家对其在二战中所犯罪行的反思程度;李薇的文章则从战后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宽阔视野、日本近代的思想文化和当前国际政治较量的角度,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为什么日本不能正视自己所犯罪行的原因。通过这些文章的发表,我们希望能够推动这一专题的讨论与研究,有...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9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主办了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世界史)二战后东亚与欧洲历史反思与和解进程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承办,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中国日本史学会协办。来自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波兰、匈牙利、捷克12个国家的7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们就二战后德国与日本对本国侵略历史的态度、东亚与欧洲和解进程的差异及其原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就如何汲取战后欧洲国家反思与和解的积极经验,推动日本的历史反思与东亚的和解进程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本期的圆桌会议栏目选择了四位与会学者的发言在这里刊登。宋志勇的文章从整体上对德国和日本战后历史反思的不同态度做了勾画;鲍尔康泊和依田3家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两个国家对其在二战中所犯罪行的反思程度;李薇的文章则从战后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宽阔视野、日本近代的思想文化和当前国际政治较量的角度,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为什么日本不能正视自己所犯罪行的原因。通过这些文章的发表,我们希望能够推动这一专题的讨论与研究,有...  相似文献   

10.
晚清以来,美国在东亚一直奉行“门户开放”政策,而日本自吞并朝鲜后,一直试图独霸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在华势力崛起,两国的战略必将发生冲突。在威尔逊的对华政策之下,美国在华外交官、传教士与报人参与到国际政治事务中。美国在华反日舆论的形成是上述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过程可以从美国参战与对华宣传的启动、美国在华报人的反日情绪、日本的反美舆论及美国人的应对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该活动不但成为当时中国抵制日货运动的组成部分,而且对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场舆论战,就美国而言,使其在中国的新闻事业与政府联系起来,促进了在华美国系报纸的迅速发展;就日本而言,促使其进行调整以往对华政策并注意到舆论等文化力量在外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9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主办了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世界史)二战后东亚与欧洲历史反思与和解进程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承办,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中国日本史学会协办。来自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波兰、匈牙利、捷克12个国家的7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们就二战后德国与日本对本国侵略历史的态度、东亚与欧洲和解进程的差异及其原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就如何汲取战后欧洲国家反思与和解的积极经验,推动日本的历史反思与东亚的和解进程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本期的圆桌会议栏目选择了四位与会学者的发言在这里刊登。宋志勇的文章从整体上对德国和日本战后历史反思的不同态度做了勾画;鲍尔康泊和依田3家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两个国家对其在二战中所犯罪行的反思程度;李薇的文章则从战后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宽阔视野、日本近代的思想文化和当前国际政治较量的角度,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为什么日本不能正视自己所犯罪行的原因。通过这些文章的发表,我们希望能够推动这一专题的讨论与研究,有...  相似文献   

12.
保罗·芮恩施是美国第一任驻中华民国公使(1913-1919年),他在近代中国第一家中美合资银行——中华懋业银行的成立过程中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是其门户开放思想的一次实践。通过他在中华懋业银行成立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看中当时美日在中国的争夺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1934—1936年间中美关系中的白银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政府 193 4年通过的《购银法》造成世界银价飞涨。作为银本位大国的中国深受其害 ,白银大量外流 ,金融出现严重危机。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艰苦交涉 ,最后与美国达成了白银交易 ,先后三次向美国售银总计 1 44亿盎司 ,并利用售银所得的外汇改革和稳定了中国的币制 ,实现了中国多年来一直追求的货币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9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主办了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世界史)二战后东亚与欧洲历史反思与和解进程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承办,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中国日本史学会协办。来自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波兰、匈牙利、捷克12个国家的7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们就二战后德国与日本对本国侵略历史的态度、东亚与欧洲和解进程的差异及其原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就如何汲取战后欧洲国家反思与和解的积极经验,推动日本的历史反思与东亚的和解进程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本期的圆桌会议栏目选择了四位与会学者的发言在这里刊登。宋志勇的文章从整体上对德国和日本战后历史反思的不同态度做了勾画;鲍尔康泊和依田3家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两个国家对其在二战中所犯罪行的反思程度;李薇的文章则从战后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宽阔视野、日本近代的思想文化和当前国际政治较量的角度,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为什么日本不能正视自己所犯罪行的原因。通过这些文章的发表,我们希望能够推动这一专题的讨论与研究,有...  相似文献   

15.
现今有人提出的抗美援朝得不偿失论、中国政府在当时还有更好的选择等观点在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就已经出现了.然而美国占领朝鲜不会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观点不能使中国政府信服.因为美国占领整个朝鲜半岛本身就是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美国政府作出的不会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口头承诺无非是为了掩盖其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企图.美国政府将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使得中国政府领导人不能相信美国的口头承诺.中国政府领导人主要是从国家安全这一出发点作出出兵朝鲜的决策的.出兵朝鲜以后,又特派伍修权到联合国申述了中国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不得不出兵朝鲜的理由.对于中国政府和人民来说,抗美援朝是捍卫国家安全所能做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6.
牛大勇 《世界历史》2005,22(3):32-42,144
20世纪60年代初期面对中国人民连年遭受的粮食饥荒,美国朝野人士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考虑应采取什么对策。美国政府内部曾研讨过各种方案,并向中国伸出试探的触角。中国政府不接受美国政府的“施舍”,但谋求通过国际贸易渠道从美国民间购买粮食。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女士要求肯尼迪总统批准她访问北京和台北,沟通各方面的关系,不仅将美国的粮食提供给中国灾民,而且促进中美两国和台海两岸找出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案。肯尼迪政府权衡各种利害,最后在国内政治和台湾的牵制下放弃了松动对华贸易限制的打算。冷战政治压倒了人道主义,中美关系失去了一次缓和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崔巍 《民国档案》2016,(3):102-110
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后,中日间战云密布.国民政府希望由在华有重大经济利益的英国出面调解中日关系,为中国争取抗战准备时间.而此时日方也希望改善英日关系.英国则因在远东的力量有限及欧洲局势紧张,虽不愿得罪日本,但为了保住在华经济利益,于1936年上半年先从华北走私问题为切入点,继而在中国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对中日关系进行了深度调解,终因日方的强硬态度而失败.这显示出通过外交斡旋已无法避免中日战争的爆发.  相似文献   

18.
李超 《文史月刊》2012,(11):47-49
1963年1月,法国和德国签订了《法德友好合作条约》,标志着曾经为世仇的法国和德国最终实现了历史性和解。这种局面的出现,除了法德两国本身的努力外,还与美国的相对强大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关系。从美国的角度看,法德和解是美国无心插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美国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琛 《史学月刊》2002,6(1):89-97,120
美国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反应与它的南亚政策息息相关。从印巴分治直到中美和解前夕,美国的南亚政策始终有服务于全球冷战的两个目标:力促印巴和解以防止共产主义集团乘机介入;以一切可能的手段使印度放弃中立政策并加入到西方集团。中印边界冲突在美国政府的南亚政策渐入困境时发生,给了美国决策者以莫大的期望,他们企图以其所谓的天赐良机达至以上主要针对中国的冷战目标。然而,中国正确政策及出神入化的实践大大强化了美国在南亚地区既有的结构性困境,使肯尼迪政府利用中印冲突的图谋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20.
张愿 《史学月刊》2012,(7):83-88
苏德战争的爆发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政治格局,而且对远东地区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政府在苏德战争爆发以后,不仅密切关注着远东局势,而且立刻做出了防止日本北进苏联的反应。更重要的,苏德战争爆发促使远东局势进一步趋向明朗,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对日本推行更为强硬的威慑政策。首先,它进一步冲击了远东原已摇摇欲坠的力量均势,迫使美国更积极地介入到远东事务中来;其次,它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战场在美国远东政策筹算中的地位,美国必须更重视中国的态度;再次,美苏结盟增强了美国对抗日本的决心和信心;最后,援苏政策的确立使得美日妥协的希望更加渺茫。1941年下半年不断升级的美日矛盾正是在苏德战争的背景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