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避讳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所特有的现象,其流弊足以淆乱古代书籍,为历史研究带来诸多不便。然而,利用避讳学则可对古书中的年代、人物、地名、官名、书名等进行考证,解决古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避讳盛行于封建时代,多是为体现帝王权威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而在古人言谈和行文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称谓方式.秦汉以后,地名避讳变得越来越复杂.避讳的对象也由之前的单避帝王名讳,而逐渐扩展至被皇帝追赠的祖宗以及皇后、皇太子甚至外戚、重臣也加入了避讳之列.避讳的地名包括郡县、集镇、山川、河流、街坊、殿宇、庙堂、陵墓等等名称.  相似文献   

3.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现象,然而,关于辽朝初期是否存在避讳制度,学界仍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根据历史文献,结合近年来新发现的石刻资料,对辽代避讳制度建立的时间、避讳的原则与方法及研究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不但揭示出辽太祖、世宗、穆宗、景宗及义宗、章肃皇帝的汉名均是辽圣宗在澶渊之盟后追加,而且发现由于国书、使节、牒檄往来,皇太后、皇后也一度起过汉名。出使宋朝方面的契丹官员,也多临时起过汉名,导致《辽史》在记录出使经过时经常与《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所载契丹官员名字产生冲突。通过对辽代避讳制度的研究可以复史之旧,订史之误,补史之阙,有助于解决辽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历代避讳用例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避讳习俗后来成为一种制度,在中国持续实行了数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王朝易手,皇位换人,但避讳制度却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清王朝灭亡,避讳制度才完全消亡。避讳的研究自古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比较重要的成果如清代周广业的(经史避名汇考)、现代学者陈垣的(史讳举例)等,都是避讳研究的经典性著作,其他的论述更多。这些论述在探讨避讳起源、历代避讳的应用及其影响方面都有许多精采见解,可是也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即对历代避讳用例缺乏量化分析。由于缺乏量化分析,人们对历代遗讳制度的实行情况就没有…  相似文献   

5.
钟书林 《文博》2008,(6):36-40
上博简楚竹书<诗论>的出土,刷新了以往的<诗经>研究,其中要数马承源先生提出的"邦风"避讳说影响最大.马先生认为,<邦风>才是<诗经>十五<国风>的初名,汉代因为避刘邦讳才改成现名.针对这一说法,文章从研究汉代避讳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出土的汉代文献,对照今本<诗经>,最后得出结论认为马先生的说法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6.
敦煌文献发现后,古代避讳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断代方法用于写卷抄写年代的判定,但结论的可靠性往往要受到自身残损形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敦煌写卷的残缺对避讳信息有效利用、避讳断代结论推定的影响,进而指出避讳断代应适当顾及残损形态、并与其它断代方法共同使用,以使断代结论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
辽、金、元是三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关于这三个朝代的避讳情况历来研究得较少。本试图对辽、金、元的避讳发展作一简要的论述,并揭示其在化与社会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存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作为附着在封建社会肌体上的痈疽——避讳,也随之土崩瓦解。避讳陋习随着首义的枪声虽已湮灭在烟波浩渺的时光深处,但回眸因袭了数千年之久的避讳“潜规则”。仍令人不寒而栗。心惊肉跳。  相似文献   

9.
避讳在历代中的地位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讳,是中国古代十分突出的文化事项,有一套严密的规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避讳”释为:“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长辈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古代的社会风习、心理、意识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尊古卑今等等。  相似文献   

10.
十年寒暑磨一剑─—评《太平天国避讳研究》华强避讳是太平天国的一大特色。太平天国避宗教讳,避家讳,避诸王讳……,避讳十分繁琐与复杂,众多的避讳,往往令初涉太平天国史者望而生畏。研究避讳学是一件费时费力、枯燥无味而又难出成果的工作。近十年来,吴良作先生在...  相似文献   

11.
诸家对于俄藏敦煌Ф242《文选注》写卷注者、抄写年代多有论列,其论皆据避讳以为说,但结论分歧甚大。又此写本不避唐高宗李治讳,故诸家皆否认它产生于唐高宗李治时期。但结合其它唐写本的讳例及唐代避讳制度与习惯来分析,这个写本符合唐高宗时特殊的避讳实情。再结合写本内容来看,可论定这个写本必是产生于唐高宗时的李善注本,而前此诸家所断之年代皆不可从。  相似文献   

12.
《新疆钱币》2005年第1期《一枚有趣的红钱》一(以下简称《趣》),由于中所载阿克苏局咸丰当十钱钱“咸”书写成“ ”,所以,《趣》作认为这是一枚“避讳钱”。笔认为,“避讳钱”称谓欠妥,特提出一孔之见。以与《趣》作及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13.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现象,然而,关于辽朝初期是否存在避讳制度,学界仍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根据历史文献,结合近年来新发现的石刻资料,对辽代避讳制度建立的时间、避讳的原则与方法及研究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不但揭示出辽太祖、世宗、穆宗、景宗及义宗、章肃皇帝的汉名均是辽圣宗在澶渊之盟后追加,而且发现由于国书、使节、牒檄往来,皇太后、皇后也一度起过汉名。出使宋朝方面的契丹官员,也多临时起过汉名,导致《辽史》在记录出使经过时经常与《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所载契丹官员名字产生冲突。通过对辽代避讳制度的研究可以复史之旧,订史之误,补史之阙,有助于解决辽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见有一些汉字在使用中可以相通替换,这是汉语用字构词的一种方式。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同音通用,指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另一个字,此类通用字大多是借音表义的通假字;二是同义通用,指某两个字不仅语音相近相同,而且在某一意义上也相同,因而可以替换使用;三是古今通用,指某两个字本是古今字关系,后来在某一意义上常用今字,但有时也仍用古字代替今字。其中较难把握的是同义通用字,很容易被人认为是通假字、古今字、同源字、异体字。甚至还有人用避讳说来曲解这种同义通用的文字现象。  相似文献   

15.
关於《辽史》所见道宗“寿隆”年号,自钱大昕以来,学界虽早巳认定此为“寿昌”之误,但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文的研究表明,文献所见“寿隆”、“寿昌”之纷歧,并非一个简单的孰是孰非问题,它牵涉到一桩久已湮没无闻的金朝避讳“寿昌”事例,这一发现不仅可为金代史讳增添一个新的例证,更为我们解开《辽史》“寿隆”年号的谜团提供了一把关键的钥匙。  相似文献   

16.
甲骨文、金文、简帛等出土先秦两汉文献里有一些反映避讳心理和人名避讳的材料,它们可以用来进行文史考证。但由于秦汉时期避讳不严、传抄等原因,在利用避讳字考证时还需其他相关材料印证,进而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确证。如果找不到其他材料验证、仅有避讳字材料时,也可"大胆立论,慢慢求证"。即使不严整的"此避彼不避"之文字避讳,对文本断代也有价值。分析出土文献中的避讳材料,结合传世文献,我们认为,俗讳(畏惧、憎恶、迷信心理形成的避讳)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敬讳(礼制、政治原因形成的避讳)萌芽于殷商,形成于西周,风行于秦汉及其以降。  相似文献   

17.
正古代人讲"避讳",而皇帝的避讳更是神圣不可侵犯,结果造成了许多让人喷饭的笑谈。晋文帝名叫司马昭,那么"昭"字别人谁也不许用,于是,连古代的王昭君也得改名,叫"王明君"。唐高宗叫李治,"治"字就变成皇帝独有的字,而且和"治"同音的字也得改。在行文中凡是遇到"治"的字都改写成"持""理"等同义词的字。唐高宗的太子叫  相似文献   

18.
《篆隶万象名义》义项释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篆隶万象名义》是日本空海和尚在南梁顾野王《玉篇》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一部重要字书。本文是在对《篆隶万象名义》进行全面整理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其义项中的避讳、连读、案语、点号等问题,为《篆隶万象名义》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秦郡问题历代聚讼纷纭,当下依然是研讨热点①。陈松长先生曾评介岳麓书院藏秦简若干涉及秦郡的律令条文②。综合纪年、避讳等因素,可大致认定岳麓秦简律令部分的抄写年代下限在秦二世时期③。本文采用法律史学研究方法阐释岳麓秦简若干秦郡史料,结合传世文献,在学界丰硕成果基础上试析秦定陶郡、陇西郡、泰山郡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古代文献及铜器、石刻、钱币等文物为依据,论证了“歷”、“曆”二字的起源及分合演变的历史。对在此分合演变过程中传统习惯和封建避讳制度所造成的复杂现象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