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在概述胡念贻、潘啸龙得出的《招魂》之作是宋玉、《大招》的作才是屈原,并揭示宋玉《招魂》的创作背景和词旨的基础上,试图揭示宋玉《招魂》的创作时间、屈原《大招》的创作动机及反映的思想,并建议将屈原的“招魂词”恢复其原名《招魂》,而将宋玉的“招魂词”改用其曾用名《小招》。  相似文献   

2.
我们研究《楚辞·招魂》的作者及所招的对象是谁,只能从《招魂》原文中探求,因为每一文学作品无不打上时代和人物的烙印。我们先撇开前人提出的“宋玉招屈原说”、“屈原自把说”、“屈原把怀王生魂说”、“屈原招怀王亡魂说”、“屈原招顷襄王”等说法,单从《招魂》涉及的时代、地理状况、人物来探求《招魂》所处的时代及地域,从而推论出《招魂》的作者以及为谁招魂的结论来。一“江南”“梦”地沿革考《招魂》“乱曰”是全文的总结,叙述了作者于“献岁发春兮洞吾南征”的途中作《招魂》,地点在“与王趋梦兮课后先”的“梦”地,原因…  相似文献   

3.
招魂葬是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丧葬风俗。唐代招魂葬的实施和礼俗,即折射出唐代社会浓厚的灵魂观念、政治压力及社会因素,并对后世的丧葬习俗产生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招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辞《招魂》涉及楚国历史,研究《招魂》必定要研究什么是招魂,为什么要招魂。只有研究了这些,《招魂》的一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一招魂分两类:招生者之魂和招死者之魂。本文只探讨招死者之魂。招死者之魂,古书上称为“复”。《周礼》:“夏采掌大丧,以冕服,复于大...  相似文献   

5.
“魂啊魂,回来吧,快回来! 我的武器,早已飞向四面八方,飞到大森林的岩洞,飞到白云笼罩的山顶,飞到阴间和天层,四处去寻找你……”——《叫黑姑娘魂》这招魂的歌词,这南国的巫音,凄绝,幻绝。在这里,我们似乎听到了《楚辞》的遗韵绝响。这是收入《傣族古歌谣》中的招魂词之一,它的出现,不仅为解决《楚辞招魂》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同时也为探讨《黄庭经》的体内神信仰以及与之有关的“存想”方术的起源问题,提供  相似文献   

6.
<正>虽然知道宋玉研究文献并不算少,但当看到刘刚教授编纂的《宋玉研究资料类编》时,还是不禁有些吃惊,厚厚的一部大书,竟有50余万字之多!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现在学界做资料搜集、编纂的越来越少了,原因可能有三种,一是现代科技发达,使检索查询变得容易而方便,在很多人看来,资料的搜集和编纂既不见"真功夫",也算不得"真学问",当然也就没人愿做;二是在学术研究越来越  相似文献   

7.
宋玉生平考     
宋玉是汉赋的始祖,楚辞的殿军.他首倡的伤春和悲秋两大文学母题,贯穿着整个文学史.不幸的是,宋玉在身前身后二千多年间,竟始终是一位怀才不遇的人物形象.关于宋玉的生平,由于史无详载,以致于有人要否定其人其文的真实性.本文对宋玉的考证,旨在摒弃“扬屈抑宋”的历史偏见,还历史以一个完整的宋玉形象.一,宋玉是楚籍宋人宋玉的国属,最早的记载有两处: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司马迁《史记·原贾生列传》  相似文献   

8.
楚辞研究历来是古代学界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新时期楚辞研究的学术增长点主要集中于献的发掘与研究方法的拓展。前夯实了研究的基础,增强了学科的厚度,后拓展了研究的视野,提高了学科的广度。中青年楚辞研究专家吴广平先生潜心宋玉研究十余年,校注的《宋玉集》42万字,校注精审,胜义纷披。2001年出版后,《船山学刊》、《古籍新书报》、《湖南日报》、《潇湘晨报》、《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以及国学网、荆楚化网、  相似文献   

9.
清代摘引、著录或结集宋玉作品的文献有七部,与清以前同类文献相比,著录作品的数量最多,著录宗旨追求全备,大多影响广泛.因此,我们认为,自《宋玉集》亡佚之后,清代对宋玉作品空前的,带有总结性的摘引、著录、结集,将宋玉作品的传播推向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潮.  相似文献   

10.
韩明 《民俗研究》2020,(4):96-104
作为礼仪图像的一种类型,鲁西南地区木版套色年画《单钱灶》是一个由信俗、礼俗和审美三重维度建构起来的"精神结构体",该类灶王图在民俗语境中承载了"九世共爨"和"天缘配"等民众的朴素价值观念。在礼俗实践中,供奉者借助图像媒介与神灵之间通过膜拜、观视行为完成精神的"对话",图像的信仰功能、礼俗意义与审美价值在致祭过程中得以横向展开,有效带动并持续激活文化记忆代代绵延赓续。从图像释读与礼俗实践视角出发,对《单钱灶》图像相关口头记忆、礼俗实践、历史文本与图像本体关系进行梳理,能够有效阐释根植于民俗社会的礼仪图像所依赖的民俗语境与礼俗传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商代祭天帝的火祭“帝”、“”、“”谈起 ,在考察商、周祭祀承继关系等基础上 ,论证了《周礼·大宗伯》所载“”、“柴”、“燎”都是周人的祀礼 ,认为《周礼·大宗伯》的有关文本不存在任何问题 ,认为周礼柴祀日月星辰是西周“天”的观念产生以后的产物。并对柴祀可能为古东夷的“特产”提出了怀疑 ,否认了《周礼》“柴”与《楚辞》“些”同义 ,否认了《楚辞·招魂》中“些”可能是“柴祀”之“柴”的说法 ,重申了《招魂》“些”只是一个语辞 ,认为在楚俗招魂中 ,“些”声音的运用比它本身的词义重要  相似文献   

12.
《白鹿原》是陈忠实先生以关中平原白鹿村为背景,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和厚重的史诗分格。描绘了诸多传统文化习俗信仰,其中就有巫术信仰。笔者应用人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对白鹿原上的神秘巫术行为进行探究,试图指出巫术行为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13.
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形形色色、神秘隆重的丧葬就成为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而对于历史文化久远的中国而言,丧葬更有其独特的重要性。从史前的祖灵、祖先崇拜发展到殷人的尚鬼事神,丧葬礼俗达到极盛,丧葬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特别是制礼作乐的周人就对丧葬礼仪作了种种严格规定,由孔子及其弟子收集整理成册的《周礼》、《仪礼》、《礼记》等书中有专门的篇章加以讨论。不仅如此,士大夫们还把自己的思想观念渗入到丧葬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所  相似文献   

14.
楚国的巫文化环境对于屈原的影响极深,屈原的所作的《九歌》就是用于祭祀,而这种巫文化同样也会影响到屈原的其他作品。屈原最伟大的作品《离骚》便随处可见巫术所带来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巫师身份的介入、象征手法的借用以及语气的借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辨析唐墓中明确采用招魂葬的墓葬实例,结合相关文献,可观察唐代招魂葬的基本面貌。研究表明,唐代招魂葬不埋葬尸骨,但有“替代形体”在场,招魂葬广泛流行于不同阶层中,且成为部分人群的主动选择。中古时期招魂葬由俗入礼的过程,反映了晋唐之间生死观念的变迁,传统“形神异制,墓庙大分”的观念淡化,墓葬藏形与藏神并存。此外,招魂葬的流行也反映了时人在情理之间所寻求到的平衡,在“以孝治国”的大背景下,制定和调整礼制的过程中,人情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读《周代礼俗研究》孟世凯我国古代史上的各个工朝都有一套礼仪制度。传统礼仪最多而纷繁的是先秦时代。近十多年来也有一些著述从文化史、社会生活的视角去探讨先秦时代礼的起源、演变和作用,不少的研究成果令人深受教益和启发。近读常金仓先生的新作《周代礼俗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陈荣军 《神州》2013,(10):19
宋玉是战国时期一位重要的赋作家,其作品中体现出了浓烈的道家思想,为文由是出发,从多方位探讨其道家思想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敦煌巫术与巫术流变——中国民俗探微》一书,是南京大学中文系高国藩教授继他的《敦煌民俗学》、《敦煌民俗与民俗流变——中国民俗探微》之后,又一部敦煌民俗研究的力作。该书填补了敦煌巫术研究的空白,是敦煌民俗研究的新突破。同时,该书也弥补了中国巫术研究的不足,开辟了巫术研究的新领域,对中国民俗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就其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而言,该书都颇具特色。 以往的巫术研究,或局限于对现有少数民族巫术的描述,或囿于对古代某个巫术的简单摘取,往往挂一漏万、内容狭隘,不能概述巫术的全貌。不但对中国巫术的源流缺乏辨别,而且对敦煌巫术更是涉猎甚少。该书作者打破框框,以敦煌巫术为轴心,基于自己对巫术的科学分类,对各主要巫术类型及重点巫术从古至今的流变,作了全面细致探讨,使得该书在内容上较以往任何一部巫术研究著作都显得系统全面。 首先,作者对历来混淆不清的巫术与巫师概念作了总体考察,提出自己的巫术分类体系。将  相似文献   

19.
李梅田  李童 《江汉考古》2019,(4):95-103
招魂葬主要盛行于东晋和唐代,是一种针对非正常死亡而遗体不可得者的特殊葬式,以特殊方式体现了墓葬的藏形和安魂功能。墓葬功能的改变是招魂葬出现的重要原因,汉代以后墓葬和宗庙、祠堂一样成为安魂之所,墓葬既可藏形,亦可安魂。招魂葬在图像配置、礼仪空间以及墓志等方面存在一些有意而为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文艺民俗是文艺和民俗的交叉和结合,它们的联结在民间语言艺术中,较之专业文学艺术的显现更突出。《格萨尔》的文艺民俗还另有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氛围,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不可避免地运用了宗教文艺——巫术艺术的表达方式。不过,其层次已不同于原始巫术。巫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各民族的各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