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海宁 《东南文化》2021,(2):119-126
东晋时期,武昌寒溪寺、建康长干寺和荆州长沙寺,先后出现三尊金铜菩萨像和佛像,造像者指为阿育王或其第四女,它们被统称为"阿育王像".从晋至唐,这批佛造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一直受到佛教史研究的关注.1995年四川成都出土梁代石质阿育王像实物之后,中外学者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但是,这批佛造像究竟是哪国铸造,与阿育王是否有关等关键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通过全面梳理东晋三座阿育王像的史料和相关考古资料,进一步利用考古学和史学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三尊东晋阿育王像皆为托名伪作,与阿育王无关.它们的出现发挥了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是为相关寺院提供了神圣性支持;其二是为东晋政权提供了合法性支持.  相似文献   

2.
2002年3月,在西安西白庙村南,即唐长安城延康坊西明寺遗址所在范围发现一批唐代善业泥,其中部分保存状况较为完好,图像清晰,为研究唐代西明寺提供了重要资料。其图像题材可以分为结跏趺坐施禅定印和施说法印的佛像、菩萨像、药师佛像、地藏菩萨像、燃灯供养菩萨像等六大类,以结跏趺坐施禅定印的佛像为主。这批善业泥是研究唐代名刹西明寺乃至唐代长安城宗教题材和宗教流派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3.
1991年,正定建筑公司在正定县西南街元件厂分厂挖灰坑时发现一处铜器窖藏,出土佛教造像及用品22件,年代多为明代,个别为清代,包括3件明代漆金铜释迦牟尼佛像及明代漆金铜文殊菩萨像、明代漆金铜普贤菩萨像等。此处原为日伪时期伪河北省省长、伪河北省警备司令吴赞周的旧宅,分析这批铜器应为其家族供养或收藏。本文分别对这批铜器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刘明虎 《收藏家》2016,(7):61-67
一.北周长安地区菩萨造像中的组玉佩纹样 2004年,在西安市未央区查家寨一口径约8米、深2.5米土坑内,出土石刻佛像18件、菩萨像13件。其中,18号菩萨像(编号:2004CHH1:18)、21号菩萨像(编号:2004CHH1:21)及23号菩萨像(编号:2004CHH1:23)三尊造像,其腰、膝盖等处刻有组玉佩纹样。  相似文献   

5.
黄夏 《敦煌学辑刊》2021,2(2):72-86
浚县千佛洞造像位于河南鹤壁市东部,现存两窟造像与少量摩崖造像,1号、2号窟内的造像保存基本完好.千佛洞1号窟北壁造像的中尊身后表现有五十二躯菩萨像,在中尊身后有五十二菩萨,可判断其主题为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通过千佛洞1号窟内的小型造像龛的造像铭,推定其完成于唐永隆年间(680-681),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的袁弘勣洞、万佛洞等造像有密切的图像关联.  相似文献   

6.
白文 《四川文物》2009,(5):79-84
陕西耀县药王山倚坐菩萨像,花冠残断,头光中布列七化佛龛,应为弥勒坐像.七佛一菩萨的组合源于犍陀罗,其组合形式多样.药王山倚坐菩萨像与七化佛的组合形式,强调弥勒信仰,将弥勒作为主尊,体现了弥勒信仰盛行的原因在于信众希望进入弥勒出世的美好世界.  相似文献   

7.
在四川唐代的摩崖造像中,《西方净土变》有三种表现形式,兹根据它们出现的年代分别论述于下。 (1)“阿弥陀佛与五十二闻法菩萨”,该图又称“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像”,或称“阿弥陀五十二尊曼陀罗”,或名“五通曼茶罗”,即以阿弥陀佛为中心,图绘五十三尊佛、菩萨像的曼荼罗(即佛一尊,菩萨五十二尊)。六朝至隋唐的阿弥陀佛为中心的“西方净土变”不少,这种组合是最早的一种净土变相。  相似文献   

8.
临海市巾山西塔于1989年落架大修,在其中发现了佛像、菩萨像、天王像、童子像、佛像砖、佛塔等北宋佛教文物。这批陶佛教造像、佛塔是反映北宋时期民众佛教供养内容的重要例证。宋代陶佛塔非常少见,这批在巾山西塔中发现的小型中空陶佛塔为宋代佛塔增添了新的类型。这批佛教文物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世俗化、平民化特征,是地域社会经济、文化、宗教信仰快速融合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正>1990年,河北获鹿县(今鹿泉市)北新城村发现一处隋代窖藏,出土残断汉白玉石菩萨像二尊,佛像一尊,可惜均残断为数段,损坏严重。其中一件菩萨立像残缺程度稍轻,尚能大体接合,但双臂已缺失(图一)。下面略做介绍。  相似文献   

10.
洛川出土唐代鎏金铜造像洛川县博物馆于1981年从本县槐柏乡杨候村征集回一组窖藏鎏金铜造像48尊,其中各类佛像12尊,菩萨像34尊,罗像1尊,天王力土像1尊。这组造像工艺精美,体态轻盈而丰满。过去曾作过消息报道,现摘要作以介绍。一、佛造像编号02通高6...  相似文献   

11.
今年四月,仁怀县在县城东郊东门河岩壁上修建旅游景点时,发现一件商周时期的大口尊,省文物考古工作者获悉后,即赶往现场,发现此处为一商周洞穴遗址,洞内埋藏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物。在县文物部门的配合下,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获得一组目前我省境内最早的专用酒器大四尊,长颈圆底壶、陶林和其它重要实物资料。这批早期酒具的出土,是我省酒史研究上的重要发现。在这组酒具中,大口尊、长颈圆底壶是酿酒盛酒容器,陶杯是饮酒器,大口尊被当时的人们有意识地放置在一个d\洞里,得以完整保存。其造型呈敞口,斜直腹,假圈足,周身饰绳纹…  相似文献   

12.
杨峰涛 《收藏家》2012,(11):50-54
1999年5月,甘肃省宁县县城所在地新宁镇新宁村一村民在维修窑洞崖面时,在距地表下2米处发现一批佛教石刻造像及残块。接到报告后,县博物馆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进行了抢救清理。经整理拼对,这批石造像共有基本完整者89件,包括佛头像、菩萨像、背屏式造  相似文献   

13.
桐城出土春秋时期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3月,安徽省桐城市高桥镇长岗村一村民在自家门前护理土埂时,发现一批青铜器。经文物部门派员实地调查,这批文物属一窖藏。出土时矛、钁全部放在尊内、鼎倒置于尊上。文物部门对四周进行了清理,未发现其他遗物。现将出土器物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4.
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的两尊南朝石刻造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巍 《文物》2001,(10)
四川大学博物馆是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为华西大学博物馆,创建于1914年。馆内现收藏有各类文物4万余件,其中包括成都地区发现的一批石刻造像。在这批石刻造像中,有两尊造像为具有明确纪年的南朝时期佛教石刻造像。由于过去对这两尊石像均未加以刊布,为便于学术界对我国南朝造像作深入的研究探讨,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 1.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释迦像红砂岩质背屏式造像。上部已残,残高  相似文献   

15.
<正>参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下文简称宾大博物馆)的观众一定无法忽视三尊醒目的造像?两尊菩萨像和一尊类似僧人的雕像[图一],它们高高耸立于圆形展厅内,似俯瞰着其他珍品。三尊造像对面不甚明显之处有一件破损的浮雕残段,中间刻一香炉,两边各有一只狮子(见图十一)。另外,  相似文献   

16.
1999年5月,甘肃宁县新宁镇出土一批佛教石造像,基本完整者89件。以北朝造像为主,还有少量隋唐作品,其中立姿菩萨像、背屏式造像和造像碑最具特色。这批造像是继山东青州、临朐出土大批北朝石造像后,又一批集中出土的北朝至唐造像,其时代、题材及造型和雕刻技法等,与山东的几批造像既有某些共同特征,又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是西北地区早期佛教造像的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17.
灵石寺塔整修中的4000余件文物,除大量钱币外,绝大部分为宗教文化艺术品和供养品.从质地分类有金银铜铁、陶瓷琉璃、玻璃珠宝、石雕木刻、泥塑彩绘、丝织纸品、药材砖刻和舍利子等20余大类.其中重要的有形制美观,釉色滋润光泽的镂孔瓷熏炉(属黄岩窑产品);纤细线刻,工艺高超的佛像、菩萨、天王像铜镜(参见本期灵石寺塔出土文物报告附图,以下均同,不另加注);造型别致,色彩鲜艳的泥塑彩绘佛像;塑模粗犷而富有情趣的陶佛像和用工精湛的石雕佛像(图一);形制素雅别具风格的金盒银盒;富有宗教和民俗价值的《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墨书白描603厘米长的手卷;线条流畅,充满生活气息的阴线深刻砖画佛像、历史、戏剧人物像和花鸟图案.民间艺术风味浓厚的线刻文字砖等.它们各具美学价值,值得作专门研究.本文意在抛砖引玉,以求得国内外专家对这一批佛教艺术品的重视.这批佛教艺术品多以造型、线刻、写意来表现.造型,主要是指泥塑、模铸和陶瓷烧制者.线条,指铜镜、砖头上的纤细线刻人物像、动物花鸟等.写意则指泥塑佛像的彩绘,丝织品墨书  相似文献   

18.
于飞 《文物春秋》2013,(6):58-62,F0003
2013年4月,笔者考察时发现,山西省高平市伯方村文庙主体建筑墙基的6块长方形石条上有线刻图,经辨认、分析,并与伯方村总圣仙翁庙中的《唐玄宗封禅图》壁画对比,认为其所刻内容同样为唐玄宗泰山封禅大典,创作时间晚于壁画,约为宋元时期。  相似文献   

19.
2009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查果西沟摩崖造像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考古调查,现存的7尊造像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包括大日如来与二菩萨、一供养人在内的4尊造像具有明显的吐蕃造像特征,时代为公元9世纪初期;第二组的1尊高浮雕造像与第三组的2尊线刻造像时代可能为公元12世纪甚至更晚,显示了查果西沟及周边地区佛教的发展及延续性。  相似文献   

20.
北京西直门外大慧寺大悲殿内现存一堂佛教造像:殿内中心位置的主尊是千手观音菩萨立像,其旁有童子和龙女像,其前有两尊对称的协侍菩萨立像;殿内北壁及东、西两壁下共有彩塑造像28尊。为了研究这批造像组合的性质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文化内涵,就需要先确认它们各自的准确名号。经查,这批造像中有多尊造像存在着同一尊造像的名号与以往公开的材料中并不一致的问题,而且鲜有专门的定名研究成果进行说明,现有的研究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本文希望通过进行文物鉴定工作来确认各尊造像的身份。文物鉴定包括鉴别真伪、确定时代、确定名称等。在文物鉴定中会广泛的使用"标准器比较法",但在使用这一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使用条件,即作为"标准器"的参照物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诸多因素。本文以北京大慧寺的28尊彩塑为例,在探讨文物定名的同时一并浅谈使用"标准器比较法"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大慧寺28尊彩塑是二十诸天像与天龙八部像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