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第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经济增站点中,旅游业异军突起成为朝阳产业,也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点。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导游人才的培养与训练,是我们当前的当务之急,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导游人才的培养和训练。这其中包括知识的培养与能力素养的培养,还有人文知识的培养,将导游人才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广博知识技能,具有很深的人文修养,具有独到眼光与审美见解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王瑞红 《旅游》2003,(12):32-33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1年底,我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597,072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2980万人;全国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的人数达15万,取得导游员等级的达2.5万人,取得出境旅游领队资格的0.4万人。至2002年底,取得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的人员数量已达到了20万人。  相似文献   

3.
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稳定增长的居民收入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2012年我国旅游宣传主题"中国欢乐健康游",如何提高游客的旅游质量,实现和谐旅游进而达到实现欢乐健康游,作为旅游从业工作中的核心环节的导游人员的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从德育的视角看如何通过加强导游人员培养工作的德育环节来实现和谐旅游。  相似文献   

4.
杜长淳 《旅游纵览》2012,(1):147-148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推进,导游业人才教学体系也应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需要而调整、创新,建立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导游人才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曾莉莎 《旅游纵览》2012,(1):155-156
生态旅游给我国旅游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是否拥有具有生态意识的旅游业人才,成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旅游业一线的人才,导游的生态意识更是至关重要,本文从导游生态意识的重要作用,以及现况存在问题出发,尝试从内在影响力量和外在促进力量培养导游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发展势头迅猛,从事旅游行业的人越来越多。但旅行社普遍认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曾有旅行社登出招聘广告,以月薪10万招一名优秀的导游人员,但最终也无法招到。当前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培养导游人才成为迫不可待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旅游行业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经济发展行业之一,在我市旅游行业的发展已经十分壮大,随之而来出现的人才缺乏现象也是比较严重,在此种种导游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了我市旅游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此过程当中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通过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这一相关论题展开相应的论述过程,为我市旅游行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希望我个人的观点能够为我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优质的旅游服务无疑是保持我国良好形象的重要条件。具有纽带、标志、扩散、反馈作用的导游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人才实践的应变能力,培养合格的导游工作者是旅游管理专业急需解决的任务。导游人员是旅游服务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要素,这一要素的培养直接关系着我国旅游业的生命力。在旅游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要要转变职业技能的教学观念,从的实际出发,加强技能培养,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导游职业技能。一、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9.
文佳 《旅游纵览》2013,(2):252-253,256
新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涉外旅游市场发展态势良好。本文欲通过对本地区日语涉外导游人员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日语涉外导游现状及旅游企业的用人需求,找到人才素质和用人需求的矛盾点,以期改进日语专业旅游方向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徐昕 《风景名胜》2011,(10):172-172
朋友从内蒙古玩回来,一见面就跟我抱怨说,导游导游,顾名思义.应该是把好玩的地方介绍给游客,可一路上他们遇到的导游却是,哪儿不好玩就偏带他们往哪儿扎,简直成了“反导游”。  相似文献   

11.
导游员道德危险的防范与控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梁智 《旅游科学》2001,(3):43-46
导游员的道德危险是近年来困扰着旅行社行业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分析其道德危险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其危害,并提出防范和控制导游员道德危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对导游用工涉及的法律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传才 《旅游科学》2008,22(5):74-78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劳动合同法》颁布前后导游与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认为导游与旅行社或导游服务公司之间成立劳动关系,原先受民法调整的劳务关系将渐渐从导游执业中淡出,导游权益的保障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旅游资源新论——基于游憩需求变化与技术进步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宇明  钱磊  吴文佳 《旅游科学》2010,24(1):9-16,24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有关旅游资源的认知与研究始终没有间断。为规范旅游资源的认知和界定,国家先后颁布了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的技术标准。在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过程中,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类型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外延拓展的倾向。实际上,旅游资源是游憩需求变化与科技进步的函数。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对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外延展开进一步的学术讨论,对促进旅游业发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旅游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德利 《旅游科学》2012,26(2):85-94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人力资源出现了严重短缺局面,与此同时,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却受到政策、生源、行业和自身发展水平等制约,步履维艰。为适应旅游业大发展,必须调整职业教育结构,理顺高等职业教育支持政策,提升旅游业就业吸引力,提高旅游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旅游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和教法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曹国新 《旅游科学》2009,23(1):67-73
我国旅游专业研究人员普遍关注旅游实践教学研究,在课程、教材和教法方面分别形成了若干理论流派。这些理论流派的产生既缘自研究者对旅游实践教学现状的体认和他们的教学理念,又受到现行高校体制的影响。开展交叉研究、实证研究、中外对比以及改善旅游实践教学的制度环境,是提升我国旅游实践教学研究的基本办法。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的成立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因而课程改革被提上了日程。经过改革,高校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教育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课程目标与方向逐步建立起来,课程的内容、结构、方法等也逐步摆脱陈旧的模式,理论与实际一致、师生互助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此次课程改革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关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研究,从1992年至今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并呈现出逐步深化的态势.研究之初的侧重点主要在于对其内容的梳理和分析,并联系现实问题与历史经验,着力澄清某些不清楚或不正确的观点,以推动思想解放之潮;研究中期的特点是联系实际来考察"南方谈话"的真理性,并上升到哲学高度阐释其内涵,进一步认识其在指导意义上的普遍性;2002年以来,研究的角度更加多样,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既增加了"南方谈话"与"七一"讲话的比较研究,又对"南方谈话"历史地位及其重大意义的探讨有了理论上的新突破.今后的研究,应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研究发展的基本动因,采取多种方法拓宽研究视角,并强化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肖宗志 《史学集刊》2007,(2):36-42,49
有清一代,政府比较重视试用、学习行走等形式的对官员的实习培训,但对官员的教育培训有所忽视。新政时期,为了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清政府开始设立一些专门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对官员进行教育培训,如建立馆、堂,招收官员入学,派遣官员游历游学等,并使之经常化和制度化。教育培训官员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对澄清吏治、提高官员素质、解决专门人才的缺乏及推动官员的职业化和专门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鸦片税收与清末练兵经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增合 《史学集刊》2004,2(1):34-42
晚清鸦片税厘的财政意义随着土产鸦片泛滥而日渐凸现 ,日俄战争以后 ,清廷亟亟以编练新军为急务 ,洋土药税收大量用于新军编练 ,军费赖其支持甚大。 1 90 6年鸦片禁政开始实行 ,尤其是 1 90 8年下半年各地实行缩期禁烟政策 ,土产鸦片税收缩减甚巨 ,练兵经费的筹措面临危机 ,各省与中央、度支部与陆军部等因军费筹解困难而迭生矛盾 ,政争不断。鸦片禁政本属良政 ,却因此造成财政和军事经费的困境 ,其影响之复杂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女性教育的成果、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的教育状况是衡量女性在社会中地位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新中国建立后制定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新的教育体制的确立以及开展的女性扫盲运动、女性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实践,使中国女性在提高了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同时,也提高了文化知识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教育是立国之本,而女性教育更关系到民族的兴亡和国家的盛衰.占中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女性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曾对建国以来的社会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并将继续对21世纪中国科技、经济、社会的走向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