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5年,江苏淮阴市博物馆征集到商代铜鼎1件。据发现者说,铜鼎出土于沭阳县万匹村,同时出土铜鼎一大一小,小的一件已损坏丢弃。经调查,万匹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遗址,遗存丰富,曾发现一些商周墓葬。此鼎可能是墓葬遗物。鼎口微敛,方直耳立于沿上,弧腹,圜底,三柱状实心足,下端稍小。腹上部呈带状凸起,上饰简化的饕餮纹三组,细窄鼻梁,圆眼突出。通高24.5、口径18、足高10  相似文献   

2.
1998年8月,河北丰润卢各庄村民在村南还乡河中取沙时,发现1件铜鼎。该鼎通高43.3、口径35.3、腹径34.8、壁厚约0.6厘米,重11公斤。为侈口,圆唇,直耳,束颈,三柱形足,器底外部三角形范痕明显。颈部饰弦纹三周。外底部有烟炱痕。器底有一直径0.4厘米的沙眼(图一)。该鼎的形制有明显的商代青铜器特征,与河北唐山地区,青龙河流域等处发现的商代晚  相似文献   

3.
郑州新出土的商代前期大铜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5,(6)
1974年9月,在河南省郑州市张寨南街施工过程中,出土了两件商代前期大铜鼎,这是近年来郑州商代文化遗址中又一重要的发现。一张寨南街位于商城西墙外约三百米"杜岭"土岗的南段,地势较周围高起四米左右。大铜鼎出土在地下深约六米处。两鼎均为方形,青铜质。出土时两鼎东西并列,口沿平齐,端正地放置在一起(图一、五)。根据  相似文献   

4.
宁夏固原发现汉初铜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年8月,宁夏固原县古城公社古城大队二队社员在黑土梁取土时,从距地表不到2米深处,挖得一件铜鼎。此鼎失盖,素面,通高23、口径17.5、耳高7、腹径23.5、腹深13.2、足高9.2厘米,腹部饰凸棱纹一周。鼎身刻有铭文三段:  相似文献   

5.
1985年5月,郎溪县文物部门征集到一件铜鼎,据调查,此鼎出土于宣郎广茶场的山地里。鼎为直口,深腹,圜底,扁锥形三足。耳呈綯索形立于沿上。沿下饰云纹一周,沿三足中部至口沿,各有一条扉棱。通高28、口径27.5、耳高4、腹深15.5、两足高  相似文献   

6.
迁安县发现商代器物1992年10月,迁安县夏官营镇马哨村村民李贵和黄官营村村民钱军,在马哨村南500米处拉取沙土时,于离地表0.5米深处,发现了两件青铜器,铜鼎和铜簋。县文管所得到消息后,将两件铜器征集回所,并进行了小面积清理,又出土了三件陶器,别无...  相似文献   

7.
1976年3月,六安县孙岗区思古潭乡义仓村高塘队在一荒岗的西北部挖灌水沟时,于离地面深约0.6米处发现铜鼎2件。经调查,与铜鼎伴出的还有陶罐4件(已坏),这  相似文献   

8.
新公布的宜昌万福垴鼎,在整体造型、纹饰布局以及足部上端的兽面纹方面具有自身的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安徽地区所见的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的土著风格铜鼎,说明万福垴鼎与这类土著鼎之间具有亲缘关系。这些土著风格铜鼎上的特征,可以作为我们日后识别长江中游土著青铜器的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9.
河北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1973年的重要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的重要发现,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给历史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中的重要发现就是其中的一例。一、1972年发现的铁刃青铜钺和所谓"鄂尔多斯"式的青铜匕早在1965年9月,位于冀中平原滹沱河南岸的藁城县台西村,社员在村西北半华里的"西台"南侧取土时,就发现过成组的商代青铜器和一件长达39厘米的大玉戈,原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派人做过调查。1972年11月,当地群众在农业生产热潮中,在"西台"同一地点的最低层又发现了青铜鼎、瓿、斝、觚、匕、刀、戈、矛、蹲和玉  相似文献   

10.
湖北随县发现商代青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7年8月间,在距随县县城南10公里的浙河公社三大队(图一),社员们在平整耕地时发现古代青铜器。公社文化站干部赶到现场察看,因地层扰乱严重,已难以辨认是否属于墓葬。县文化馆随即派人前往协助,将文物收集入藏。这次出土的青铜器,有酒器、生产工具和兵器共计十三件。  相似文献   

11.
1993年10月,福建省明溪县王桥原坊九队搞基建推土时,发现一座古墓葬,县文物于部赶赴现场时,墓葬已遭破坏,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的安放位置及葬式已无从知道。后从民工手中收缴到五件器物,其中陶器四件、石器一件。现简报如下:l、豆:泥质灰硬陶。敞口、方唇、喇叭形高自足月足上有三个楼孔。素面。口径16、底径12.5、高9.5厘米。2、釜:泥质灰硬陶。敞口,圆唇、束颈、鼓腹、因四底,饰细绳纹并遍及回凹底。器物内外施有黑色用衣。口径12、底径5、高9厘米。3、罐:夹砂灰陶。直口、圆唇、矮领、鼓腹、回四底。肩部饰有一周弦纹,弦纹…  相似文献   

12.
甘肃庆阳发现商代玉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9,(2)
1977年11月,庆阳县董志公社野林大队瓦畔生产队社员在挖窑时发现一件玉戈,当即送交庆阳地区博物馆收藏。玉戈保存完好,呈青白色,有少量褐斑。通长38.6、厚0.6厘米。援呈三角形,  相似文献   

13.
1982年7月,山东省沂水县黄山铺公社信家庄大队社员在村南平地时,发现铜爵、觚、剑各1件,即送交县文物管理站。经现场调查得知,铜器出土在一个深80、口径65厘米的灰坑中。在填土中杂有红烧土块、残碎铜片、铜兵器残锋和1件陶簋碎片。铜爵侈口,长流尖尾,短柱,菌状  相似文献   

14.
山西洪洞县发现商代遗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华 《文物》1989,(12)
1982年5月,洪洞县双昌乡上村村农民盖房挖地基时发现商代青铜鼎、爵、戈及玉刀、金耳环等文物,共6件。现介绍如下。铜鼎 1件。通高15.7、耳高2.4、口径13.6厘米。鼎壁较薄,口呈盘形,直沿,沿内两侧直立素面环形附耳,底部内外分裆明显,腹内三足处尚有凹窝,三锥形足。腹部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平谷县发现商代墓葬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77年8月,北京市平谷县南独乐河公社刘家河大队社员在村外取土时,发现了一批青铜器。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和平谷县文教局文化组共同进行了勘查,通过现场观察及器物分析,认为这是一座商代中期的墓葬。刘家河村位于平谷县城东北十四公里  相似文献   

16.
山东滕州市发现商代青铜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年3月,滕州市水利局在官桥镇轩辕庄村南100米处施工时,距地表1米深处挖出青铜器、玉器8件,滕州市博物馆闻讯后,即派员前往调查。经调查,器物出于一座墓葬,墓葬为东西向,头向东。铜器位于头骨北侧。铜箭  相似文献   

17.
1972年1月,岐山县京当公社京当大队社员在该村打麦场边先后发现几批青铜器,其中五件是在一个用圆石头砌成的窖穴中发现的。我们曾到铜器出土地点进行过调查,石头窖穴已被拆掉,在断崖上有红烧土痕迹,据发现人反映:"没有见到骨头",因此,它们可能是一个窖穴中出土的。现将这五件铜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六年二月,应城县巡检公社群力大队八生产队社员,在村旁挖水塘时,出土了一件罕见的珍贵文物一青铜鸮卣。此器呈椭圆形,带盖有提梁,底部有四矮蹄足。通高(带提梁)25.9、短径12.3、长径15.2、腹深14.0厘米,重3.3公斤。器形为二鸱鸮合体背立式,方向相反。二喙四目四毛在盖上,盖柄呈菌状,四翅在卣身。整个器物铸造精美,体态庄重,立体感强。其形制与山西石楼二郎坡、安阳殷墟大司空村M239,湖南长沙东山镇等地出土的商代鸮卣相仿,其年代亦应为商代晚期之  相似文献   

19.
1971年4月,在邹县化肥厂基建工程中出土了一批商代铜器,有觚、爵,觯、戈、削、弓形器等六件,共存的尚有陶器十件(见《文物》1973年5期第3页)。继化肥厂出土这批铜器之后,1973年5月小西韦大队生产队平整土地时又发现了商代铜器爵、觯各一件,出土地点距化肥厂很近,只有一河之隔。铜爵(图一)通高20、腹深9、足高8.5厘米,腹部饰三道弦纹,鋬内有铭文三字(图四)。第一字右上角笔划中断了一点。  相似文献   

20.
江西永修发现商代青铜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4月8日,永修县燕坊乡四联村的砖瓦窑场村民土时,发现两件青铜铙(图见封面、封二),他们当即报告了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省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县化馆物管理所对现场进行了清理发掘,随后在发掘点周边进行了小规模物普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