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的宫廷绘画,继承宋代画院余绪,洪武、永乐为初期阶段,宣德至弘治时期达到兴盛繁荣。当时画家人材济济,成就显著,画风也颇具特色,在明代前期画坛形成一时的主流,其盛况几乎可与宋代的宣和画院相媲美。对这时期的绘画,过去画史记述简略分散,很少有专文论述。本文拟就明代宫廷绘画的组织特点、主要画家作品及其风格作些探索。一、组织概况明代宫廷绘画的组织情况和前代不同,从史籍记载看,未见设有专门的画院机构,其隶属关系比较复杂。许多画家被封为武官职衔,受内府衙门的管辖,分别在几处殿内供奉。作画称旨者,皇帝随时可以授封官  相似文献   

2.
正清代宫廷绘画,以康、乾两朝最为兴盛,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画家,其中有专在内廷所设画院机构供职的宫廷画家,也有兼任官职的大臣画家和院外卓有成就的画家。康熙年间有焦秉贞、冷枚、唐岱等人。乾隆年间有丁观鹏、金廷标、徐扬、张宗苍等人。还有一批外国传教士画家如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潘廷章等人。他们以不同的技艺,受到皇帝的重用,图绘为皇室服务的题材。也正是因为这些外国传教士供职于朝廷之后,使得这一时期在宫廷绘画发展上,呈现出中体西用的新风格。具体内容大致分为描绘人物肖像画、宫廷生活画、历史纪实画、山水画、花鸟画等这几类。今就天津博物馆馆藏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清代初期绘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时代,我国关于绘画的题材已经相当广泛;如:道释人物、山水、畜兽、花鸟、龙鱼以及墨笔梅竹、界画楼台等等门类很多;在以后很长的时期里,各个门都有专擅名家,但是到了明代的晚期,由于国家内外多事,前代"画院"的设置渐归停顿,专业画家已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加以政治腐朽,以士大夫为主的画家们的颓废思想不免影响到画风,绘画题材显示了畸形的发展。自此以后,除去山水和花鸟之  相似文献   

4.
杜恒伟 《收藏家》2015,(4):3-12
中国的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自中晚唐兴起之后,一直到明代都为宫廷画院所垄断,成为帝王贵胄表现其雍容华贵的富丽气派的手段。明中期,随着文人画势力越来越大,一些画家尝试着花鸟画创作。如吴门画派诸大家,以简洁、潇洒、充满文人意趣的风格,显示出与宫廷画的明显区别,与吕纪、林良辈之院体水墨花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5.
《武职选簿》是明代兵部记载全国各卫所军官官职袭替情况的登记簿,其中包括不少明代宫廷画家家族官职袭替的情况,对研究这部分宫廷画家的籍贯、生卒年、家庭出身、官职升迁及袭替、存世作品创作时间,以及明代画院制度、宫廷画家来源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为订正明清以来画史中对相关画家的错误记载亦提供了第一手的可靠材料。  相似文献   

6.
《武职选簿》是明代兵部记载全国各卫所军官官职袭替情况的登记簿,其中包括不少明代宫廷画家家族官职袭替的情况,对研究这部分宫廷画家的籍贯、生卒年、家庭出身、官职升迁及袭替、存世作品创作时间,以及明代画院制度、宫廷画家来源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为订正明清以来画史中对相关画家的错误记载亦提供了第一手的可靠材料。  相似文献   

7.
史树青 《收藏家》2003,(2):57-59
我国画院之制,盖源于五代,西蜀、南唐时期。北宋初建,成立了“翰林图画院”。对绘画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画院中院体画,多为画院待诏作品,少数为非宫廷画家而效法院画风格之作。清代沿袭宋、明制度,仍有画院之设,而称“如意馆”,集中了绘画、文史、雕刻等专门人才,为内廷服务,后来由于朝廷的逐渐重视,宫廷画家多受优遇。如意馆的绘画活动除绘制一些记录朝廷政绩的历  相似文献   

8.
由于以往研究的不足,目前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一些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仍有一些明代宫廷绘画作品未被正确鉴别出来,由于不了解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实为明代宫廷画家,使作品的价值长期以来未得到正确的认识。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明代宫廷绘画所具有的丰富多样性,其绘画风格并不是单一且一成不变的,以往将"院体画"与明代宫廷绘画等同起来的观点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21,(4)
正新年伊始,国家博物馆将专题展览"中国古代书画"的全部书画展品进行了换陈。此次"中国古代书画"专题展览仍以时间为主线,共分为宋元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明代的绘画与书法和清代的绘画与书法三个单元。展览通过52件(套)宋元名家的珍品名作和明清各派的代表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示出宋元以降画坛书界的发展风貌,可谓丹青留美、翰墨淋漓。一宋元时期,宫廷画院创立,绘画题材多样,士大夫绘画形成潮流,"文人画"对笔墨和意趣的强调,促进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林良、吕纪生平考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良和吕纪是明代宫廷画家中以花鸟画著称的两位大家,他们各自创立的水墨写意和工笔设色花鸟画风成为明代宫廷花鸟画中最具影响的两派(图版二、三),追随者众多,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然而,关于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其他历代宫廷画家一样,记载甚少。出自文人之手的画史,传记或其它史籍都不甚重视这批为皇家服务的职业画家,记述俱只有寥寥数语,而且时有舛误。他们本人以画为业;又极少留下诗文集,应旨所画的作品,也很少署有年款或题上诗文。因此,对他们的生平经历和创作  相似文献   

11.
明代宫廷画家的官职、称谓不一,任职混杂,史料记载零散、简略,给宫廷画家身份的辨认造成一定的困难。从宫廷内部管理状况来看,画家的官职多样且分散,涉及多个职官体系,官职中有相当一部分为虚职,在具体管理方面权归内廷太监。本文力图从明代职官体系和内廷隶属等方面切入,区分辨别宫廷画家的官职与称谓,从而进一步认识明代宫廷画家的身份定位,了解明代宫廷绘画创作的运作状况。  相似文献   

12.
贾德江 《收藏家》2013,(12):J0066-J0067
花鸟画中的水墨和小写技法都从元代开始流行,以明代早中期宫廷画家林良、吕纪和吴门画派沈周、文征明等人的不断发展,到明代中后期的陈淳、徐渭,终于完成了向水墨大写意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明代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绘画和书法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引导出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这对中国绘画的发展起到划时代的作用。石锐是明代初期著名的宫廷画家,钱塘人,字以明,官至画院的仁智殿待诏。但是,石锐的绘画作品传世极少,据资料统计仅《探花图》卷,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另一件《金碧楼阁山水轴》,日本《友娜明画宝鉴》曾影印,现藏于何  相似文献   

14.
正最早的画院起源于五代时期的后蜀,至宋徽宗时期达到鼎盛。宋徽宗虽然不是位雄主,却绝对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在他的主持下,画院画家在后蜀黄荃富贵工细的画风基础上,结合了吉祥昌盛的寓意和写实记事的功能,画风庄重、典雅,遂成为中国之后几千年来延续在宫廷绘画之中的固有特征。自南宋之后,朝代更迭,虽再未设立图画院,但是宫廷绘画的活动并未停止,而被各个统治者以各种名目保存下来。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画家供职于宫廷,为皇室服务,这才使得宫廷绘画制度得以延  相似文献   

15.
论南唐画院     
南唐画院作为我国古代最早建立的宫廷画院之一,无论对当时还是以后的绘画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均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本文意在对南唐画院兴起的原因、组织机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等方面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早在周朝,王宫里就已有了专门奉旨作画的宫廷画家,他们的画风应是院体绘画的雏形,公元943年,后唐四川节度使孟知祥灭王蜀称帝,次年(明德二年)在蜀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专司绘画的内府机构——翰林图画院(简称画院),宫廷画家们变成了群体性的有机整体,在艺术上,统一受制于皇室的审美意识。此后的南唐、两宋的翰林图画院、金代和明清两朝类似画  相似文献   

17.
沈骅 《收藏家》2013,(7):75-79
林良,明代著名宫廷画家,弘治间供奉内廷直仁智殿,官锦衣卫指挥,以擅画花鸟著称。林良的花鸟画,延承南宋画风,工水墨写意。取材多是各类禽鸟及古树枯木、寒塘芦荻等山野江湖景色,以表现大自然中的野逸之趣。构图壮阔,用笔沉着痛快,水墨淋漓,充满激情。开水墨写意画之先河,是明代院体花鸟画变革的代表画家,亦是岭南画派的始祖。一.林良"四时花鸟大中堂"的去霉修复  相似文献   

18.
宫廷收藏对宫廷绘画的影响:宋徽宗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宣和画谱》进行细致的梳理以探求宋徽宗的收藏标准和审美趣味,排列出宋徽宗对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画家的喜好以及对不同类型绘画作品的品评。指出宋徽宗利用丰富的宫廷收藏多方位地擢用、培养本朝宫廷画家,从而对宫廷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现存明代画兔之作,至少有15件。从绘画题材及造型、兔的数量、绘画意境、绘画技法、作者身份、画的形制、创作时间和画家的郡望等多方面可看出,这些画大多为职业画家创作,且多有应节、应景之需。明代画兔的作者,大多集中在商业经济极为发达的江南地区。在天时地利的语境下,以“玉兔”为主题的、雅俗共赏的绘画自然也就受到追捧对于明代“玉兔”画作的考察,不仅是对花鸟画分支的微观探究,更是对其时审美时尚与文化背景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满族宫廷画家唐岱王洪源清康乾年间(162一1795年),是清代社会安定、繁荣时期,绘画艺术也呈现兴盛景象。北京、扬州成为当时绘画艺术发展的两个大中心。清宫皇室笼络了一些文人画家为其服务,清代宫廷绘画因而得到迅速的发展。据清内务府档案记载:清代国家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