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947年9月18日,坐落于哈尔滨的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九一八”纪念邮票,是我国唯一一套国耻纪念邮票。这天是“九一八”事变16周年。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从此,东北的大好河山与3 000万同胞遭日本帝国主义奴役达14年之久。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  相似文献   

2.
从九一八、一二八到七七、八一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九一八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它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动手用武力征服中国,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这是一场局部的侵华战争,短短几年,到七七、八一三就发展成全面的侵华战争。厉史已经证明,有了九一八,就必然会有七七:当日本军国主义制造柳条湖事件、进攻奉天北大营时,它也就向通往卢沟桥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今天,在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时,很有必要回顾一下这条路是怎样一步紧接一步走过来的,里面颇有一些教训。  相似文献   

3.
193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三个月之间,我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广大土地和同胞完全沦入日寇的铁蹄之下。“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是日本垄断资本集团一贯坚持侵略中国的所谓“满蒙政策”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它灭亡中国的严重步骤,终于导致了1937年7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一场空前的浩劫。从战争进程和范围看,“九一八”事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的抗日战争.发生了三次事变。第一次是日本拉开侵华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第二次是日本大举侵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七七事变”:第三次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结束——“黔南事变”。  相似文献   

5.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明目张胆的侵略。其中,货币侵略是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华期间对中国实行经济掠夺的一个重要手段,使中国人民遭受到多次浩劫,损失无法估计。  相似文献   

6.
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世纪以来,关内向东北移民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潮流。这潮流,在20年代末和40年代初出现过两次高峰:一次是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前的1927年——1930年间,一次是在“九一八”之后的1939——1943年间。从现象上看,这两次移民高峰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有着相似之处;从实质上看,两次移民高峰却有着巨大的差异。以“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为标志,深入地研究这两次移民高峰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比较其特点,对于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认识“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犯下的罪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九一八”事变前,关内向东北地区移民的概况、原因及其特点。 关内向东北地区移民,历史悠久。纵观其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20世纪以前的自由时期或自然时期;二是清末民初以来,尤其是20年代的自觉时期;三是“九一八”事变之后,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时期的强制时期。 为了研究“九一八”事变对关内向东北移民的影响,必须首先回顾一下“九一八”事变之前关内向东北移民的概况。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施大陆侵略政策,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就不断向中国东北移民与侵占土地.“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与土地掠夺虽然不是很多,但它是其后的“武装移民”及“国策移民”的先声与基础.文章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对“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东北的土地掠夺进行剖析,对日本采取种种无耻手段攫取民地、公地、陵地等土地的使用权与所有权的罪行予以揭露.  相似文献   

8.
正"九一八""七七""八一三"……对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来说,这些数字看似普通,却刻骨铭心。因为正是在上述这些日子里,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故意制造事端,继而攻城略地、烧杀奸淫、抢夺财富,无恶不作,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累累罪行。我中华儿女岂能容忍侵略者恣意妄为,必定要进行坚决反抗,给敌人以痛击。本文介绍的即为打响我全面抗  相似文献   

9.
王恩宝 《百年潮》2006,(12):65-69
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日)晚10时许,日本帝国主义驻中国东北关东军第二师团和铁道守备队突然起兵,向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及沈阳城发动攻击,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近年来,有人提出: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掩盖其侵略中国东北的阴谋,最早提出"九一八事变"一词,我们已被欺骗了70多年,仍沿用、重复日本帝国主义的"协和语",现在不要再上当了.他们认为"九一八"不是事变,是侵略战争,应将"九一八事变"改称为"九一八战争",并要求媒体也如此宣传并正式使用"九一八战争"一词.其实,"九一八事变"这一历史名称,并不是在1931年9月18日日军以武力侵略和占领沈阳城之后立刻形成的,它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实力悬殊的中日对阵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硝烟顿时弥漫整个东北。在这一背景下,1931年10月26日出版的《时代》,选择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作为这期杂志的封面人物。在他们之前,10月12日,日本负责处理“九一八”事变的外相币原率先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及日本的借口。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左右,沈阳东北方向一声巨响,几个日本军人将南满铁路二米长的一根钢轨炸断了,随后枪杀几个中国乞丐,给他们换上中国士兵军装。指挥这次行动的是日本驻沈阳特务机关长花谷正少佐。  相似文献   

12.
在迎接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我脑海里频繁出现两个永远忘不了的历史画面:一是“八一五”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那一天我的直觉感受;二是紧接着我亲历芷江受降的那一幕。那时,我是23岁的小伙子;如今,我已经是83岁的老头子了。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抗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1931年“,九一八”日本铁蹄踏上我东北三省时,我才9岁。但是,我永远也忘不了:停在南京江边的日本军舰的炮声隆隆震得我们家的玻璃窗直发响。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我15岁,初中刚毕业,就跟着父母开始过逃难的日子。一家大小十来口人,从南京逃到武汉、长沙而重庆,被日本飞机…  相似文献   

13.
本组外交文件主要为美国驻华公使约翰逊于“九一八”事件前后致美国国务卿的电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叙述了该事件,其中包括事件背景为“日本国内政治应该对目前中日关系中的危险方面负更多的责任,而不是中国就此案做了什么或是没做什么”.在美国外交官看来,日本对“九一八”事件起因的解释不可信,因为“日本进入中国人的领土行动太突然,太协调一致,不像是由于在晚上10:30南满铁路的爆炸所引起的”.另外,此外交文件也证实,对日军不抵抗的命令不是蒋介石而是张学良下达的.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华北移民动态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立君 《史学月刊》2002,1(4):108-11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日伪对我华北移民出关采取了限制的措施,这使出关移民大减。更为主要的是,它使20年代以来的移民运动被纳入了日本侵略的战争轨道,不能自由发展,因而这一时期的移民运动呈现出与事变前不同的特点。“九一八”事变后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实质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劳动力的强制性掠夺。  相似文献   

15.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与西方大国之间围绕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和远东危机的处理,展开了一场侵略与遏制、勾结与绥靖的错综复杂的角逐。“国联”是进行这一角逐的主要阵地。决定派遣国联调查团对事变进行综合调查,是国联在“九一八”事变的处理上迈出的影响全局的关键性一步。由于调查团的派遣,英法等操纵国联事务  相似文献   

16.
1916年8月13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郑家屯事件,是日本趁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妄图以军事暴力压迫中国承认其二十一条,进而吞并“满蒙”,所实施的一个严重的侵华步骤,是15年后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的一次预演。在这次震惊中外的中日交涉中,时任奉天省督军兼省长的张作霖对于日本  相似文献   

17.
日本从20世纪初开始在中国东北进行鸦片贸易并从中获利,尝到利益甜头的日本便着手用毒品来侵略中国。"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毒化政策便从中国东北开始全面实施。而在此过程中,毒化政策几经演变,从专卖到断禁再到全面放开鼓励种植,隐藏其背后的是日本为了配合侵华政策而不断改变毒化政策、虚伪贪婪、巨大利益驱使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8.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全境.整个东北地区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日本的扶植下.伪满洲国政权于1932年7月1日设立满洲中央银行,强行统一币制,发行伪满洲中央银行券。与日元等价行使.独霸东北金融市场。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此项伪满券最终发行额高达13583317984元之巨,掠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财富。  相似文献   

19.
赵贤发 《收藏家》2005,(9):19-22
日本画与日本民众的生活、建筑环境紧密相关,据有关资料记载,在隋代日本文化就已经与中国有过交往,但真正同中国文化的交往则始于初唐。从那时起,中国文化开始系统进入日本。确切地说,日本美术从造型的感觉和内容的构成上完全继承了唐代的文化特点。日本画全以初唐美术文化为基点和核心,同属于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绝不是"听命中央"而是想保存实力,寄希望于国联的调停。张学良与日本政客有暗中交易,希望通过收买日本政客,进而放缓或者阻止日军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也是其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