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平泉县小吉沟辽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7年春季,平泉县台头山公社小吉沟大队四队社员在西山根坡地距地表半米深处发现一座石砌券顶墓。此墓有主室和两个耳室,都是石券顶。墓底铺片石。主室长宽均5、高4.5米;耳室长宽均1、高1.33米;墓道宽1.5米,长不详。墓道距主室3.3米处用石片垒压封堵。各室之间没有封石。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金胜村第六号唐代壁画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三月中旬,在太原市西南郊三十里金胜村西,距村约一里的基建工地发现了砖室墓一座,墓顶一侧被挖土机挖穿,发现墓内满绘壁画并有其它随葬品,当即停止取土,报知省文管会,由文管会作了清理。墓室结构墓座北朝南,北偏东15度,墓道在墓室的南端,墓为单室,平面正方略带弧形。墓用单面绳纹砖砌成方錐顶,高2.48米,东西宽2.2米,南北长2.18米。墓底横砌铺地砖一层,北边有砖砌棺床,宽1.26米,高18厘米。棺床上有两具人骨架,为仰身伸直葬,巳腐朽。墓门起券,高90、长34、宽60厘米,用长34、宽16、厚8厘米的长条砖封闭。竖井墓道,长2.24米,宽76厘米,距原来地  相似文献   

3.
1987年5月,在山西长治西郊发现两座古墓,我馆闻讯后进行了发掘清理。两座墓均为唐墓,墓主一为李度,一为宋嘉进。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李度墓墓葬在长治西郊的建华小区内,东距长治市区约1公里。墓葬为穹隆顶砖室墓,方向205度,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道未清理。墓门在墓室南面,券顶,进深1.06、宽0.86、高4.74米。墓室为圆角方形,四壁外凸,南北长3.9、东西长4.12、高3米。墓顶距地表  相似文献   

4.
武昌石牌岭唐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2年12月,武昌石牌岭湖北省轻工业学院,在平整运动场时,发现一座古墓。武汉市文物处闻讯后即派人进行了清理。兹将清理结果简述如下。(一)这座古墓位于该院运动场中部小土丘南麓,墓底距现地表约三米左右。是一座砖室墓,平面近似凸字形。方向为南偏西60度。此墓前端及墓顶均已残缺,现在残长7.2米,宽2.66米,残高约1.2米左右。墓内遗有较多楔形砖,推测原为券顶。墓内分甬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石羊乡新加坡工业园区宋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成都市新加坡工业园区位于该市南郊的武侯区石羊乡,东距石羊场约400米,北距机场路约600米。1995年7月,在道路施工中发现一座古墓葬。我队闻讯后前往清理,了解了墓葬结构,出土了一批随葬品,此墓编号95CSMI(简作MI)。现将有关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概况此墓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合葬墓,由封门培、墓室、壁龛组成。通长3.34、宽2.77、墓底距地表1.83米,墓向南偏西36度。左、右二室以砖墙相隔,共用一道封门培。封门墙用条砖平、丁相间砌至墓顶,宽2.77、厚0.36、高1.43米。墓室长2.76米,左室宽0.87米,右室宽0.9米。两室同…  相似文献   

6.
江西赣州汉代画像砖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10月,赣州市南郊蟠龙公社武陵大队社员,在距市区约10公里的章江南岸狮子岭台地上发现一座画像砖墓。赣州市博物馆进行了清理。该墓为竖穴单室,平面呈长方形,墓长2.82、宽1.23米。墓向南偏西45度。墓顶早  相似文献   

7.
1978年12月20日,辽宁锦县右卫乡的农民在农田基本建设时,于昌盛村北发现大型石室墓一座。锦州市博物馆有关同志闻讯后立即会同锦县文化馆刘兴东同志前往清理,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地理位置与结构该墓西北距大凌河镇19公里,北距京沈线石山站13公里,西距右卫乡3公里,西南距大凌河4公里,南距昌盛村仅100米。墓室东西长4.7米,南北宽3.4米,方向100度.墓深2.2米,墓顶距地表1.5米,墓东侧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1 0月 1 5日 ,河南省新郑市薛店镇修公路时发现一座唐墓。新郑市博物馆对此墓进行了清理。墓室结构简单 ,仅由墓道、墓室和头龛组成。墓顶为穹窿形 ,墓道长 4 5米 ,宽 2 5米 ,高 1 8米 ,墓底平整 ,墓门用 2 1米× 2米的青石板封堵。墓内有尸骨一具 ,完好无损。所出  相似文献   

9.
1976年3月,孝感市白沙区花西乡大湾古村农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座北宋砖室墓。市文化馆闻讯后,派员前往调查清理,并收回了失散的遗物。现将清理情况简报于下。一、墓葬概况此墓为长方形双室墓,墓向270°。墓顶距地表25~30厘米。双室并列,大小相同,长3.3、宽0.88、高0.96米。四壁用青砖错缝平砌,砖长30、宽15、厚4.5厘米。至0.8米高处垒砌红石条一周,石条宽15、厚20厘米。墓顶用24根红石条横向并列封顶,石条长1.58、宽0.3、厚0.27米。双室间以隔  相似文献   

10.
唐河县电厂汉画像石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3年6月14日,唐河县南关发电厂在扩建厂房工程中发现汉墓一座。这座汉墓位于该电厂院内,南距针织厂汉画像石墓约300米,西距唐河500余米,地势平坦,过去常有古墓发现,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墓葬区。在清理表土时,发现塌毁的宋墓一座,宋墓打破了画像石墓的前室墓顶,因而,前室的券顶一部分被破坏,东西主室券顶相交的前部亦被打破一角。  相似文献   

11.
1985年6月13日,安康新城的东部与江南电影院遥遥相望的安康地区农机公司修建水塔取土时,在距地表1.60米深处发现砖室古墓一处,安康地区文博部门闻讯后,立即奔赴现场进行考察清理,参加古墓清理的有:地区博物馆李启良、李厚志、叶军同志及笔者四人。一、墓葬形制此墓位于安康地区农机公司东南部,墓座西向东,结构为长方形砖室拱券顶墓,墓长3.5米,墓宽1.46米,墓深1.75米,拱  相似文献   

12.
1986年7月,我馆在山西长治县宋家庄砖场取土前进行了钻探,发现了几座唐墓,并清理了其中一座。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墓葬形制墓葬方向190度,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道在以前取土时被破坏,情况不明。墓门开于墓室南壁,券顶,高0.92、宽0.92、进深0.18米。墓室平面长方形,四角圆弧,四壁微外凸。南北长2.3、东西宽2.12、高2.4、墓顶距地表1米。墓室用长34,宽18、厚6厘米  相似文献   

13.
1983年7月,安徽省无为县虹桥乡发现一座古墓。我所得知后,经上级同意,对这座墓葬进行了清理。有关情况简报如下。一虹桥乡政府位于无为县城南10公里,东面是地势低平的圩田,西面是起伏的土丘。墓葬就在乡政府两面不远的一个土丘上。墓向163度。墓顶南端距地表0.5米,北端距地表2.5米。填土较厚,并被晚期墓葬叠压。墓为双穴石室,长4.4、宽3—3.5、高1.5米。用条石压缝平砌九层。条石大小不等,一般  相似文献   

14.
湖北江陵雨台山21号战国楚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年,为配合荆(门)沙(市)铁路工程,我们先后在江陵县雨台山清理了数十座古墓葬,其中21号墓出土4支有音律名称的残竹律管。报道如下。墓葬形制21号墓位于江陵县纪南区雨台村的一处台地上,西距纪南城东城垣约1公里,南距1975年发掘的雨台山墓群300余米。是一座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方向195度。墓口距地表0.8米,口大底小,上口长4.7、宽4米;墓底长3.2、宽2.04米;深5.16米。墓坑上部  相似文献   

15.
1971年2月,方城县古庄店公社金汤寨大队社员在距县城东10公里的金汤寨内西南的高地上发现一座宋墓。我馆作了调查和清理。墓为砖砌单室墓。南有墓道。墓室长5.5、宽4米。后壁有径约1米的盗洞。由于墓顶早被损毁,墓室全貌不明。墓砖有四种:1.小薄砖,长28.5、宽14、厚3.5厘米,用于封堵墓门。2.方形砖,素面,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年四月,我市西郊西王村公社大里大队四小队在村东犁地时,发现一座唐初处士墓葬。该墓距市区约十公里,南临卫河,在新乡至合河公路北八十米处。这是近年新乡市清理的第二座有明确记年的唐墓。清理时,墓顶已塌陷,但形制仍清晰可辨,为单室券顶,竖井式墓道,南北向,长约三米,宽约二米,墓底平铺小薄砖,未发现葬具痕迹。出土器物,经室内整理,有比较完整的  相似文献   

17.
1987年6月,绵阳市中区杨家镇农民在龙王洞山挖土时,发现崖墓2座,并取出一些文物。绵阳市博物馆闻讯后,当即派员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龙王洞山,距杨家镇约200米,位于绵阳至中江的公路右侧,山下为农田,崖墓就凿造在山腰上。距地表约150米,距山顶约20米;两墓相距10米,均凿有墓道、甬道和墓室。M1保存完好,墓向正北,墓道长2.25、宽1.1米;甬道平面呈梯形,长1.2、前宽0.78、后宽1.08、高1.17米。过甬道即为墓室,系单室券顶,平面亦成梯形,长3、前宽1.62、后宽2、高1.6米。砖棺置于  相似文献   

18.
1985年10月,距扬州市西北15公里左右的邗江县甘泉乡六里村太平队窑场,在取土时发现一座东晋砖室墓,扬州博物馆当即于10月6日至12日进行了清理。墓葬编号YGM109。 一、墓葬形制 墓葬系竖穴券顶墓,座东朝西,墓向东偏北10度。距现地表1.5米深左右。墓葬由甬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平面呈刀形。总长6.30、宽2.50、高2.56米(图一;图版三,1,此图见238页)。  相似文献   

19.
山东嘉祥纸坊画像石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年3月。嘉祥县纸坊镇敬老院的职工修建花园时发现一座石室墓,出土一批汉画像石。此墓坐落在上五岭的北山坡上,东南距武氏祠约5公里。墓门西向。墓葬由墓道、墓门、前室、后室组成。前室长3、宽0.7、残高1.8米,后室长2.4、宽1.7、残高1.4米。后室底部比前室高0.2米。墓顶全部被破坏,顶石落入墓中。遗物荡然无存,仅有一些碎骨堆在前室。墓内的画像石多已被群众拆乱,故原砌筑位置不明。据回忆,墓底、墓壁、墓顶都嵌有汉画像石,有些画像石画面向外或倒置。墓内共出土画像石二十三块,部分已被古代盗墓者砸毁。现将较为完整的十五石介绍如下。第一石:纵111、横45—46、厚18厘米。  相似文献   

20.
1990年3月中旬,在尤溪县第一中学的后门山上发现了一座宋代壁画墓.福建省考古队受命会同县博物馆共同对这座古墓作了清理.此墓坐落在尤溪一中后门山的山腰处.墓顶距山坡地面约2—3米.墓向朝东,略偏南10度.墓葬形制为长方形时室基,墓顶盐石板.墓室长3.25、宽1.08、高1.15米,是用长方形青砖砌成.墓底则铺砌两层方形青砖.除盖顶的石板(墓室顶)无装饰外,墓室四壁均绘有壁画并嵌有砖雕.(图一)墓室壁画绘于白灰面上.东、西两壁壁画描绘出墓主生前的房屋建筑.东壁虽因进水使画面漫漶严里,但仍可隐约看出是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