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民族复兴的重要时代机遇,自由主义者以"中间道路"相号召,形成了不同于国共两党的民族复兴的蓝图设计。本文以自由主义政论期刊对中共的评价为切入点,从分析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新民主主义路线、共产党的性质、共产党现行政策及其政绩三方面展现自由主义期刊中的中共形象,并以此为视角,从一个侧面彰显和印证自由主义者特有的民族复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自中共建党后,陈独秀在担任长达六年五届的中共中央最高领导职务期间,中国革命的进退行止,一直在莫斯科导演之下。先天不足的中国大革命由盛而衰的全过程,无不与陈独秀和莫斯科的指挥者密切相关。在中共早期历史研究中,抓住陈独秀与共产国际这一环节,就找到了解读许多难题的锁钥。李颖所著《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一书,对陈独秀与共产国际这一课题的研究,多有新义,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3.
    
《History of European Ideas》2012,38(8):1143-1155
ABSTRACT

Gramsci's interest in Italian politics led him to tackle a key issue in the present-day discour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oly See and the national State. Additionally, h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internal issues of Christianity, from its origins to his own times and – similar to many other socialist thinkers – he believed that there were several echoes between the early Christian experiences and contemporary socialism. From this arose his concern with the religious crisis of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 so-called ‘Modernism’ – as well as the story of the Partito Popolare (Popular Party, PPI), the organization founded by the priest Luigi Sturzo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which was marked – especially amongst its left-wing components – by its anti-fascist positions.  相似文献   

4.
共产国际、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颖 《安徽史学》2005,1(2):95-101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本文主要根据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的俄文馆藏档案、最新公布的共产国际档案以及其它相关材料,详细解析了共产国际、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In their early history, the Chinese and Korean Communists had little contact with one another. However, similar fates brought them together, and some Korean revolutionaries in China voluntarily joine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After a futile effort to establish a Communist party in Korea, the Korean Communists shifted their attention to Chinese Manchuria. Under extremely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different factions of the Korean Communist organizations either willingly or under force disbanded. However, after winning support from the Comintern, the CCP recruited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Korean Communists. Thus,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he CCP expanded its strength in Manchuria. It also shouldered responsibility for assisting the Korean Communists in their efforts to establish their own party.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in 1931 the CCP Central Committee called for an armed struggle against the Japanese invaders. The Korean Communists in Manchuria became a force to be reckoned with. After the CCP gradually shifted the focus of its policy toward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Korean Communists in China became integrated into the CCP army.  相似文献   

6.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提出了多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国家建设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获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建设目标;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立足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7.
    
Despite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since the fall of the communist regimes in the late 1980s, they still remain obscure to Western Europeans. Media information on Eastern Europe focuses mainly on politics or the attractions of holiday resorts and, consequently, the history and local customs of the countries, their cultural affairs and different cultural institutions are little know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way Bulgarian museums developed during the governance of the Bulgarian Communist Party (1946–1989). It is hoped that revealing information on their operations within a broad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 will lea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untry’s cultural affairs at a time when Bulgaria has become the latest member of the European Union. The findings are a result of PhD research.  相似文献   

8.
五四"启蒙运动"说的历史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史学月刊》2007,1(6):88-95
在各种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定性中,“启蒙运动”说无疑是最为常见的比附之一。事实上,最晚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这种比附在左翼文化人中就已经较为流行。但是,并不能简单地把“启蒙运动”阐释视为“马克思主义方案”。出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共产党人对“启蒙运动”说的认同是有限度的。而且,五四启蒙传统的丰富多元性决定了用“启蒙”来描述五四历史认识主体的复杂性,以及他们所阐释出的“启蒙”内涵的丰富多元性。  相似文献   

9.
从 1 95 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 1 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 2 0多年里 ,我们党经历的巨大成功与巨大挫折错综交织的情况 ,正是党的理论与实践正确与失误交替发生的反映 ,也是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刚踏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艰难探索的写照。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从解决当时的急迫问题入手 ,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探索 ,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这期间也发生不少失误 ,有些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对探索中发生的经验教训及其根源进行分析 ,对于我们今后继续求索的漫长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评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大革命的路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大革命是在联共政治局和共产国际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在此期间 ,联共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中国革命问题 1 2 2次 ,做出了 73 8个决定。指导中国大革命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几乎全部来自莫斯科 ,并且由莫斯科派驻中国的代表、顾问亲自执行 ;只有一小部分是在他们的代表严密监督下由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执行。 1 92 3— 1 92 5年 ,莫斯科提出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 ;1 92 5年秋开始发生右倾化的转变 ,最后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Soon after its formati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Great Britain (CPGB) was tasked by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with assisting their Irish comrades to develop their organisation.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British and Irish communists from 1920 to 1941 and argues that, notwithstanding the selfless work of some British communists, the CPGB on the whole exhibited a patronising and paternalistic demeanour towards the Irish that failed to consider the latter’s perspective on an equal footing to its own, even in their own affairs. This attitude, combined with its position within the heart of the British Empire, is indicative of ‘cultural imperialism’.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国共两党曾共同高举反帝旗帜,但由于源自不同的政治理念与思想资源,双方对反帝口号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在合作过程中对于反帝问题也时有摩擦。在一个相同的政治口号之下,国共两党实际上执行着不同的反帝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这两件关系中国命运的大事相隔10年,看似巧合,其实有着必然的联系。这是因为,辛亥革命要通过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复兴的路没有走通,所以使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复兴中华民族大业的历史舞台。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辛亥革命的未竟事业,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4.
陈永祥 《安徽史学》2005,10(6):55-61
以成立中国电影文化协会为标志的中国电影文化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运动从兴起到抗战全面爆发,始终得到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和直接领导,无论是电影创作与生产,还是电影理论批评,都显示出中国电影发生了巨大转变.很多本身即为共产党人的左翼文艺工作者,通过与电影界的交往、合作,广泛吸纳电影界人士加入左翼阵营;而当时的电影演员也大多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这一运动,他们通过发表电影评论,开展电影创作,使左翼电影深入社会各阶层,大大传播了中共的主张,发扬了进步电影艺术,推动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显示了中共夺取新的文化阵地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善于革命的党,而且是善于执政的党。在沿着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并全面执掌国家政权后,中国共产党依靠先进的执政理念、科学的执政体制、成功的执政方略、坚实的执政基础,自觉地抵御执政风险,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执政成就,为继续长期执政奠定了坚实基础。认真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徘徊中前进时期在党史、国史上都是容易被人忽略的时期。实际上,通过大量的史实可以发现新中国从"文化大革命"结束跨向伟大转折的开端离不开这段时期各方面的准备,理论准备就是其中的必要准备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实现工作重心、对内和对外方针政策的伟大转折,与党在这一时期的理论准备密不可分,对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认识、分析、撰写党在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所犯的错误,很重要的一条是正确分析和评价毛泽东同志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这不仅是尊重历史客观的需要,也是正确总结教训、以资今日之鉴戒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战略、资源配置方式、资金与人才来源等工业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也都是由中国共产党解决的。不仅如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业化还取得了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发展速度,为现代化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业化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和忠实代表;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期间,大小不等的地下抗日组织在东北各大中小城市的秘密战线进行抗日斗争。大体可分为四个系统:共产党地下抗日组织、国民党地下抗日组织、无党派地下抗日组织、以无党派人士为主而各党派人士参加其中的地下抗日组织。上述地下抗日组织的斗争目标是一致的,但其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则不尽相同,有侧重情报的,有侧重支援配合抗日武装部队的,有侧重抗日宣传和积蓄力量、潜伏待机的,有组织、发展实力,准备武装抗日的,有专事某项活动的,有各项工作兼做的。他们在危险的环境中,在敌人的残酷镇压下,不屈不挠,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高风亮节。东北地下抗日人员虽然属于不同的政治派别,持有不尽相同的政治信仰,在如何进行抗日地下斗争方面的见解、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大敌当前,他们有着同样的战斗任务——抗日救国,怀着同样的爱国心,因此,在关键时刻和生死关头,相互救助,手足情深。  相似文献   

20.
观察新中国的一个视角——试析龙须沟治理与新中国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以后,北京市人民政府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治理落后地区作为施政的切入点,在百废待兴、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克服众多困难,花费巨额资金治理龙须沟和进行相关建设,明显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凸显了人民政府的新形象,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新国家的热情。作为新旧社会转交的象征,龙须沟治理具有长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