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作家石川达三以亲身采访经历,创作出揭露南京大屠杀的《活着的士兵》这部写实主义战地文学作品。但在军国主义思想控制下的日本,一切揭露侵略战争罪恶的言论都必将受到当时日本国内严格的舆论管控制度之弹压。石川达三也因此被送上了法庭。但对石川达三来说,揭露南京大屠杀只是其写实主义创作手法使然,他在思想上仍未达到对军国主义言论统...  相似文献   

2.
芥川奖述微     
1935年10月28日,永载日本文坛史,是日新进作家石川达三以小说《苍氓》登上龙门,首摘日本文学大奖——芥川奖。  相似文献   

3.
石川达三是日本当代文学中一位有着特殊经历和影响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风中芦苇》在日本战后文学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部小说曾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出版发行。我国外国文学界的一些学者对这部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部作品“暴露了战争狂人压制言论自由的野蛮行径”,认为作品中的主人公苇泽悠平“是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有良心的知识分子”。重庆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也把这部作品作为“反法西斯文学”作品收录其中。…………  相似文献   

4.
浅论石川达三的《苍氓》刘振生日本社会派作家石川达三既被日本人所熟知,也为中国读者所喜欢。他以一部描写日本为了摆脱国内困境、缓解经济危机、在神户港进行海外移民的纪实小说《苍氓》荣获第一届芥川龙之介文学奖,并由此登上日本文坛。《苍氓》的问世及获奖,给当时...  相似文献   

5.
一、《人墙》创作的起因 《人墙》是日本社会派作家石川达三的代表作之一。他创作于 1957年晚夏至 1958年春,前后共五十三回,连载于《朝日新闻》,单行本上篇于1958年5月,中篇于1959年1月,下篇于1959年7月分别由新潮社出版。该作品取材于当时日本所发生的一大事件,即“佐贺事件”。 “佐贺事件”原委如下:1957年,佐贺县当局因财政紧张的原因,出台了一项裁减教职员达二百五十九人的计划。这一计划引起了该县教育工会的强烈不满。他们组织教职员工举行了三天大罢教。可该县警察局却以他们违反了“地方公务…  相似文献   

6.
《小说经验谈》是日本作家石川达三文论代表作,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年连载于《文艺春秋》杂志,后由文艺春秋社结集出版。文章的叙述方式,颇象一部随笔,全文十二章,昔可独立成篇。作家在谈写作意图时说:旨在“以自己三十五、六年的创作体验为中心,以直感的方式,而不是逻辑的方式来记叙自己的小说观。”文论动人之处,在  相似文献   

7.
石川达三与火野苇平同为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最早到中国大陆现场纪实并将自己所见所闻形成文学作品的作家。石川达三在1938年2月完成了《活着的士兵》,但在发行的当天即被禁止出售。他本人还为此被判刑4个月缓期3年执行。几乎与此同时,火野苇平于19...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的抗日战争.发生了三次事变。第一次是日本拉开侵华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第二次是日本大举侵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七七事变”:第三次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结束——“黔南事变”。  相似文献   

9.
石川达三在南京、上海随军采访后写下的《活着的士兵》,揭露了日军进攻南京前后的种种暴行,是对南京沦陷的一种文学再现。该作品在日本遭禁,但迅速由张十方、夏衍、白木译至中国,数年间多次发行,被视作足以激励中国军民抗战的一部作品。改革开放以后,在战争历史记忆遭遇遗忘、扭曲和日本政府逃避战争责任的时代背景下,《活着的士兵》再度被译出。该书的中译本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社会意义,并满足社会需求,其翻译、出版历程彰显出译者及出版机构在抗战时期及和平年代勇担社会责任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10.
192 1年 11月华盛顿会议后 ,至 1937年“七·七”事变前 ,日本对“满蒙”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外务省与军部的“双重外交”之争、“田中外交”得逞和“关东军路线独走”。这一时期 ,也是日本法西斯主义从形成到全盛 ,从而最终决定日本对外政策 ,并控制日本政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战前,日本把“强兵”作为最高国策,依靠军事力量张扬国威,利用军事手段向外扩张。战后,日本奉行“经济第一主义”路线,从战败国到“亚洲一员”、“西方一员”、再到日美欧构造“世界新秩序”?体现了日本经济力量不断膨胀的过程。商品、资本、援助是日本经济力量向外扩展的三种重型武器,日本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对外援助作  相似文献   

12.
日本帝国主义通过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旅大地区建立了“关东州”殖民地。为实现其侵略需要,日本在“关东州”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完整而严密的殖民统治体系,其机构设置先后多次变化,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本文主要从三个时期六个阶段对“关东州”殖民统治机构进行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序言中扼要介绍了日本现代史学中的两种传统观点 ,分析了 2 0世纪70和 80年代日本学术界对传统观点的质疑以及 90年代后这种质疑发展为三种强调日本战时和战后体制存在连续性的理论———“总体战体制论”、“现代日本经济体制源流论”、“1 94 0年体制扼要论”的根本原因 ,然后分四个部分阐述了这三种理论的立论宗旨、方法论原则、基本内容以及这些理论对日本现代史研究各个领域的广泛影响及遭到的批评。在余论部分 ,作者评析了这些理论。  相似文献   

14.
王小娟 《攀登》2006,25(4):58-62
本文对日本“55年体制”进行了解读,阐明“55年体制”是在保守政党和革新政党各自整合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进而分析了“55年体制”的三个特点及其对战后日本经济、政治、国家安全战略诸方面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战后日本的政党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5.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自此“开始了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东北三省的大片国土和三千万同胞,在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和“绝对不抵抗”的反动方针之下,三个月之内被日本帝国主义全部侵占.反对日寇武装侵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要求和最紧迫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于是年9月20日发表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宣言,22日又专门作出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提出“发动群众斗争”,“组织东北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以打击”的口号.在中国  相似文献   

16.
温家宝总理对日本的“融冰之旅”,使人们再次关注中日关系。中日关系趋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干日本官方的态度,而长期以来,日本官方的态度又受政坛三派势力的左右。这三派的立场、实力如何,还是让我们先看看这三位“帮主”。  相似文献   

17.
从民国初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近40年里,在北京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军队里,派系众多,山头林立。其中,有三个因军校而得名的著名的派系:“士官系”、“保定系”、“‘黄埔系”,号称“陆军三大系”。这三个派系的成员分别毕业于三所著名军校:日本士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黄埔军官学校。 日本士官学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培养陆军初级军官的学校,1874年成立于东京,后迁至神奈川县,1945年日本战败时停办。日本军队的尉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统称“士官”,因此,士官学校实际上就是军官学校。该校学员来自日…  相似文献   

18.
今年8月,日本“日中学生会议”访华团一行20余人,在日本外务省、日本“日中友好协会”的协助下,对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校进行了友好访问。“日中学生会议”是由日本大学生组成的民间团体,自1987年成立以来,已是第五次访问中国。参加这次交流活动的中国大学生代表团,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三校分别组成。8月15日,是日本战败投降46周年纪念日,日本“日中学生会议”访华团在南京,与南京大学学生代表团一起,举行了“日本侵华战争”讨论会。会议期间,双方代表还参观了江东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次讨论会围绕着日本侵华战争这个主题,两国学生代表进行了坦诚的思想交流。讨论会的议程分为基础报告、分组讨论和联组总结三个阶段。与会代表首先听取了双方报告人提交讨论会的基础报告。中方代表林江(南京大学代表团团长)在报告中强调,中日两国间的友好交往有着悠  相似文献   

19.
日本民族的相对主义价值观具有飘忽不定、趋炎附势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日本民族善于随机应变、相机行事;第二,日本民族对自己、他人及人类的责任意识淡薄;第三,日本民族的价值判断往往建立在“他者指向”的基础上,这是受集团归属意识的影响而产生的特殊结果。日本民族的相对主义价值观对日本当代政治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追求成为所谓“普通国家”;第二,否认日本的侵略历史;第三,出现军事大国化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声音     
《中华遗产》2013,(9):8-8
“对汉学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对日本自身的研究。”日本著名汉学家町田三郎谈到自已关注中国文化的初衷时说:“恕要研究口本的思想史,就绝不能仅仅研究日本的种道、神社等,而是必须将日本思想史放到中幽占代思想在东亚的传播这一大背景中去加以研究。毕竟没有了汉文,日本的历史也就无从写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