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纳西族民族文化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拉昌 《人文地理》1999,14(2):22-26
纳西民族生态文化是纳西族与自然环境相互调适的结果。本文对纳西民族的天人感应、祭天民俗、白地圣地的环境优选及宗教信仰等文化生态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三朵节     
正"三朵节"是生活在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别具风格的祭祀性节日,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三朵"是纳西族的本主神灵和最高保护神,传说是骑白马、穿白甲、戴白盔、执白矛的战神,保护着纳西人的安全,深受纳西族人信奉。纳西族先民把对自然的崇拜、祖先的崇拜、英雄的崇拜等多种信仰集中在祭祀"三朵"上,通过这个节日,不断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除了祭祀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昆明的纳西族文史工作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分所举行座谈会,就如何由本民族文史工作者发掘整理和研究本民族文学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纳西族是一个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纳西族文学,无论是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都很丰富。解放前汉族的个别学者及外国传教士曾进行过一些搜集和研究工作。纳西族女作家赵银棠较早注意了研究本民族的文学。但是,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这一工作只限于狭小的范围。解放以来,纳西族文学得到了充分重视。许多汉族文艺工作者深入纳西族地区,在纳西族文艺工作者的配合下,发掘、整  相似文献   

4.
明代,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在承传东巴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同时,积极学习和运用汉文化,取得了优异的创作成果,先后有十余部诗文集问世,得到省内外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好评.不仅使纳西族文化在纵向延伸与横向的发展中得到丰富拓展,开创了纳西族文人文化的先河;也使纳西文化渐为中原所知.<明史·云南土司传>称"云南诸土官,知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本文对这些诗文集逐一提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盐源与木里,是丽江纳西族送魂路线的必经之地.也是纳西先民自汉至唐以来一直盘桓居留的根据地;而西昌是古越郡的首府,纳西先民曾在此留下难以磨灭的足印,直到今天,古纳西人的遗民,仍然生活在雅砻江畔。因为这个原因,当年的洛克和李霖灿曾冒着生命危险进入这一地域,留下珍贵的记载。于是,大凡今天从事纳西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学者,都梦想着能亲自去寻访祖居地。然而,真正能成行的没有几个。  相似文献   

6.
纳西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这个民族向以能歌善舞,爱好劳动著称于世。他们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独特生活习俗。 纳西族共有278009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和四川省西南的金沙江上游地带。气候差别较大,但仍然宜农宜牧。纳西族居聚区不仅风景如画,而且还有大量的矿藏。森林中有各种飞禽走兽,如虎、豹、熊、鹿、獐子、野猪、雪鸡、松鼠、鹦鹉等。并有数十种树木和数百种中草药。其中较为珍贵稀罕的是雪茶。 纳西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彝语支,分东西两个语言区。有本民族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和音  相似文献   

7.
郑发云 《神州》2014,(12):221-222
本文以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东巴文化中的民族服饰为立足点,从当地独特的风情文化,地理环境,审美意识,探讨如何将纳西族东巴民族服饰有效的融入到动漫艺术设计当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东巴民族服饰图案蕴含着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的渗透、民族情感的流露和审美情趣的取向,是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纳西族的殉情悲剧,曾经震撼了多少人的心,人们为此感叹唏嘘,为那些以年青的生命殉了爱情理想的少男少女们洒一掬同情之泪。有的人在震惊之余,慨叹纳西族是个“悲剧的民族”。语虽不当,但可见纳西族的殉情引起了人们心灵上多大的震动。在那暗夜如磐的旧时代,年复一年,无以数计的纳西族青年悲怆长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纳西族人中,至今流传着这么两句口头禅:“纳西美布若”,意为纳西族是祭天的子民;再一句是“纳西美布迪”,意为纳西人古往今来看重祭天古俗。 据纳西族老东巴介绍,纳西人的祭天,分为大祭天和小祭天,大祭天在正月举行,小祭天在每年农历七月举行。两种祭天活动,虽有一些区别,但内容却是一样,气氛也一样肃穆庄重。祭天有两种形式,远古的纳西部落大多是同一个姓氏的部落共同在一个祭天场举行;居住分散的村落,则单家独户进行。纳西古部落有束、叶、和、梅四大部落,分成普督、古许、古展等若干祭天群落。无论哪个部落,祭天…  相似文献   

10.
纳西族与汉族交往的历史很早。早在蜀汉经营定稚一带的时候,就有大批汉族进入纳西族地区,把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化也带到了纳西族地区,促进了当地经济化的发展。明代,丽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纳西族对汉、藏等先进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并以“知书诗”称。当时的木氏土司热衷于学习汉化,其中的不少人能用汉写诗作赋,且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而这又与汉化的影响密不可分。汉族对纳西族的影响,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是汉族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千年盐井     
李旭 《华夏地理》2001,(6):68-77
盐井的大多数居民仍认同自己是纳西族,仍以最原始的方式进行着传统的晒盐生计,盐井也就成了整个西藏唯一的一个纳西族民族乡.  相似文献   

12.
生息之地 从玉龙雪山上流淌的一脉涓涓碧水,它清澈甘醇,奔流不息,哺育了一个优秀勤劳的民族,也孕育了他们古老而神秘的文化. 追寻着玉龙雪山的踪影,我们驱车从大研古城向北行进,一路青山相伴,白云相随.在行至约8公里时,来到了雪山下一个叫做白沙的纳西族古镇.白沙古镇是纳西族人进入丽江盆地时最初的聚居地,也是丽江木氏土司家族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3.
韦伊 《旅游纵览》2015,(2):198-199,201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的传统文化,本文剖析了东巴文化在在文化经济时代,在文化旅游的助推下的快速商品化过程。以东巴文化为内涵文化商品受到消费者偏好的制约和影响,在旅游凝视的作用下,东巴文化的真实性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书讯     
《中国西藏》2005,(2):80-80
《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该书系西南民族大学赵心愚教授博士论文的扩展篇。作者根据汉、藏、纳西的文献、民族志、考古资料和他近年在纳西族地区进行社会历史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藏族和纳西族族源关系进行多侧面深入研究,认为两族族源由于古羌人这一联结环节而存在关系;并对7-20世纪间两族关系、相互间出现的融合及其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进行探讨,论证了西藏纳入中国版图和中央王朝统治的不断深入对两族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该课题促进了对两族历史关系的研究,对两族史的研究也是一个良好的补充,同时对中国民族关系史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也具有重要意义。大32开,270千字,定价38元,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5.
《崇搬图》是纳西先民的文化"遗留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学研究价值,它是研究古代纳西族社会历史、哲学思想、宗教习俗、伦理道德、婚姻家庭、民族关系的重要资料。本文从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母题的独特意义,人神关系,婚姻形态,哲学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解读与阐释,还原《崇搬图》在历史文化语境中的本来面目,并探讨其在当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纳西族是聚居存我国滇西北及其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恢,主要分布在金沙江、雅砻江流域,包括自称"纳""纳西""纳日""纳罕""阮可""玛丽玛莎"等族群,在史料中也被称为"么些""麽些""摩沙"等。纳西族地区分为东部和西部方言区。以永宁为代表的云南宁蒗  相似文献   

17.
《山茶》2011,(1):34-36
纳西族源于上古氐羌集团在汉、晋时演化出来的摩沙族,唐时被称为“磨些蛮”.元代又有“么些族”的叫法。当代民族学家徐杰舜在《中国民族史新编》一书中提到.“摩”、“磨“.“么”可能是古纳西语“牛”的音译.  相似文献   

18.
在红军走过的地方——长江第一湾丽江,居住着勤劳勇敢的纳西族人民。在这里,广泛地流传着“美女的星星落在塔城,唱歌的星星落在娥蕊”的传说,赞美了塔城姑娘的勤劳美丽,娥蕊人的能歌善舞。到过丽江的人都知道,纳西姑娘是勤劳美丽的,纳西人是唱歌跳舞的能手。千百年来,纳西人民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创作了丰富多采的民歌,这些民歌独具一格,旋律单纯而质朴,粗犷又悠长,象一面镜子,把这个民族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反映了出来。所以,纳西族的歌手说:“你要了解我们的民族,就请先听听我们的歌唱。”纳西族的民歌大体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一、山歌当你一跨进丽江境内,就会听到一阵阵  相似文献   

19.
钱龙 《福建旅游》2004,(8):21-22
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纳西族。这个只有30万人口的民族,勤劳智慧,至今保存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东巴文化。  相似文献   

20.
宗云燕  陈春芬 《旅游纵览》2014,(4):73-74,91
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旅游接待地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另一方面它也会给当地社会文化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考察纳西族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分析其变迁的实质,有助于更好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