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毓华 《神州》2014,(9):18-18
对一个城镇来讲,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不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就不能发挥其优势,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千城一面”、“千镇一面”。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城镇文化建设。而城镇都是由乡村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是城镇文化的根基。所以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能因为城镇的崛起而失去了发展的根脉.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这一方针为黑龙江垦区实施小城镇带动战略,建设有特色的城镇化体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的建设问题从作为“大问题”提出,到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其间经历了艰苦的探索、创新过程,最终实现了一个发展思路上的飞跃,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小城镇的恢复和发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设小城镇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城镇,而且在于通过城镇发展过程中资本的聚集和人口的集中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4.
任耘  张鑫 《旅游纵览》2022,(19):71-74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特色镇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以成都市旅游特色镇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成都市旅游特色镇主要有“健康+旅游”“非遗+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四种发展模式,提炼出开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基于问题导向进一步提出完善旅游管理体系、健全旅游治理体系、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创建旅游服务体系、构建旅游营销体系五大优化路径,以期助力成都市实现旅游特色镇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滞后、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多,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之一。今后城镇化道路的选择,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以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在做好小城镇总体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实效、严格管理,逐步实现小城镇建设跨跃式发展,推进全省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王英楠 《沧桑》2009,(6):141-142
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差别性和矛盾性。这体现出当时中国传统哲学发展水平,推动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与运用,对今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堂春 《风景名胜》2020,(1):0153-0154
传统城镇化更加重视城市的发展,资源和财力集中在相对发达的城市,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被拉大,而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强调居民的幸福感,建设“美丽乡村”成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得住乡愁”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不仅适用于城镇,更适用于乡村。从环境美学视角看,“乡愁”通于家园意识。益阳清溪村通过空间布局的自由化、民居改造的传统化与公共空间的个性化创造出蕴含家园意识的景观,为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安旭  王文泽  程荣  康佳  宋天聪 《风景名胜》2021,(2):0367-0367,0369
在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复兴的当下,特色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更加凸现。“碧霞元君”文化延续数千年而不衰,必有其价值所在。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碧霞元君”文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陷入困境之中。而思考如何使“碧霞元君”文化迸发新活力,展现时代精神风貌,则是刻不容缓的事,要积极发掘“碧霞元君”文化中的优秀内涵继续发扬和传承。  相似文献   

9.
齐淑珍 《沧桑》2013,(5):170-172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在逐步加快。德州是典型农业大市,为加快城镇化发展,采用“两区同建”的发展思路。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德州“两区同建”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和“两区同建”的启示进行探讨,以有助于加快德州的城乡统筹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0.
保守的城镇化道路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离土不离乡”的小城镇发展模式,二是“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模式。城乡二元结构富有弹性,乡土传统对城市化进程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城镇化中国道路的基本特征。从社区再造的角度来说,符合农民意愿的城镇化,可以防止乡土传统的断裂,避免因此而来的社会转型的阵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1999 ~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线性和非线性视角,分别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和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假说进行了综合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假说在中国情境中真实有效,旅游业对城镇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旅游业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不仅呈现显著的非线性门槛特征,而且其强度变化与旅游业发展水平正向相关.以上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实施“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城镇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开创了多途径城镇化的有益探索.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推行旅游业驱动城镇化战略过程中还需强调保持旅游产业政策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2.
付百东 《风景名胜》2021,(6):0052-0054
特色小镇是当下城镇化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源于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文化缺失以及特色不突出问题,以黟县西递遗产小镇城市设计研究为例,探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运用城市设计思想方法和技术路线来建构小城镇的文化内涵与特色形象。通过对现状文化内涵的研判到空间布局的构筑、建筑元素的思考以及重点建筑的表达来传承发展特色小镇,为其它特色小镇的文化发掘、提炼以及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世纪伟人、时代巨人──邓小平逝世后,国际社会进行了高度评价,称颂他“不仅使十二亿中国人民得到好处,而且使全世界都受益不浅”;赞誉这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谱写了世界历史新篇章”。全面评估邓小平对国际社会和人类历史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是一个“杰出的领导人”,“全面的政治家”;“罕见的才干”;不仅在于他改变了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的面貌,为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也是最主要之点就在于,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对此,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作了…  相似文献   

14.
赵琢  彭蓬  邹昊燃 《风景名胜》2021,(5):0023-002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小城镇建设日益升温。城镇文化特色的挖掘也显得尤为重要。城镇文化特色营造文化氛围,对城镇的发展具有深而长远的作用,是推动城镇发展的巨大且持久的动力。我们也应思考,如何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使当前城镇的文化特色、风俗保持传承与延续。本文以商丘古城为例,分析了古城的特色民俗文化和建筑风貌,并以此引出城镇文化特色在城镇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那小红 《攀登》2008,27(4):12-16
本文通过对青海城镇化建设历史变迁的实证分析,认为青海城镇化发展进程大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呈逐步提高态势,但仍然存在着规模相对小、层次较低等问题。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制度创新。然而从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使用与流转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等七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吴偲婵 《区域治理》2022,(1):177-180
根据全国特色小镇导则,我国对农业相关的特色小镇的类型定为三产融合型特色小镇.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以及城乡融合的重要载体,是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的有效形式之一,有助于高效集聚地区发展要素,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其价值链,从而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总结国内外发展水平及质量较高的三产融合型特色小镇的相关措施,明确...  相似文献   

17.
“花儿”艺术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情感的结晶。“花儿会”反映了所传唱地区的文化、历史,也是当地的特色民俗之一,不仅具有很高文学、音乐、历史、文化价值,也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以及作为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古老的艺术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严重萎缩。本文通过对“花儿”在当地居民中传承现状、保护措施、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实践调研,结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对旅游业发展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关系作出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以实景舞台剧、艺术博物馆等旅游开发模式来加强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及其演变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经勇 《攀登》2003,22(6):37-40
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是渊源于传统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民工”问题本质上仍然归属于农民问题。为了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逐步解决进城“农民工”所面临的歧视性政策问题,因势利导地还“农民工”予国民待遇,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真正转化。  相似文献   

19.
马惠娟 《风景名胜》2021,(2):0083-0084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依托跨区域的自然山水和完整的地域文化单元,培育一批跨区域旅游功能区,构建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区域旅游业发展增长极。深入挖掘和利用音乐类“非遗”资源特色优势,加强音乐类“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对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保护、传承、创新、发展音乐类“非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山西史称三晋,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大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演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魅力、在于特色、在于文化。没有魅力、没有特色,城市就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丧失了个性,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也就丧失了城市的根基。太原作为三晋首府,是三晋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节点,只有真正研究和把握了三晋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才能将这座历史古城建设成一个集三晋文脉和现代气息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