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作为“中兴三大名臣”之一的胡林翼因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以及经营湖北而名噪一时,学界对他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段,而对他在黔的七年却很少有人提起,研究也不够系统。事实上,胡林翼在黔的七年是他日后功成的起点,在黔的七年经营也为他日后的抚鄂作了初步的探索,因此对这一阶段作一梳理,对更全面地认识胡林翼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我在卡罗尔学院执教的两年中,结识了一些美国朋友,万·海茨玛教授便是其中之一。他曾去日本讲学一年,回国时他和夫人曾顺便到中国游览,在北京、桂林等地停留了几天。除对北京的空气污染略有微词之外,对中国印象很好,打算再来中国作较长时间的居留。我一到卡罗尔,他就主动找我交谈,邀请我和我妻子去他家观看幻灯片。这是他在中国时拍下的风景和民情风俗的照片。当晚他还邀请了一些邻居,介绍我们跟他们见面。看完后他夫人又以苹食饼相款待。海技玛是英语系的资深教授,讲英美文学。我去时,他在一个班讲第三世界文学,选7巴金的《家…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山茶》2011,(5):6-6
在菩提迦耶,据说佛陀于其下豁然大悟的那棵菩提树不远处.我遇见一名托钵僧。每天天色微明时分.就能看见他捧着巨大的铜钵,袒右肩,低头,赤足站在路旁。那几天寒流正袭击比哈尔邦。我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发现他正瑟瑟发抖.钵盖和钵身也因此相互撞击.响作一团。僧人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他的钵里似乎有人放了些生米。我在菩提迦耶停留了三天,每天清早都会碰到他。等到天光大亮,大批香客涌来时.托钵僧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4.
这是我做的一个噩梦:我女儿跟一个家伙回到家里,跟我说:“老爸,我们要结婚了。”那家伙是个说唱歌手,满口大金牙,头戴说唱巾,胳膊上大块肌肉风起云涌,一副流氓无赖样。更可怖的是:你还没回过神,已经听到小脚板的啪嗒啪嗒声——他们的后代降临了。那声音长驱直入我的起居室,在我的生活里四下乱撞,把我淹没在自己的虚伪声音中,因为我年轻那会儿也曾是这么个傻瓜蛋,沉迷于我自己的音乐、自己的声音。为此,我诅咒看见他脸的那天,那张脸简直就是我的翻版;我悔不该在那天听见他的名字,因为我惊恐不安地明白过来,一种似乎没有旋律、情感、乐器、歌词、和弦、没有序曲、没有尾声、没有高潮的音乐,一种根本就不像是音乐的音乐——说唱,统治着世界。那不再是我的世界。那是他的世界。而我生活在其中,生活在一颗嘻哈行星上。  相似文献   

5.
梁琼 《丝绸之路》2011,(14):92-93
卢梭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卢梭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哲学和社会见解,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的同时,在音乐美学领域也有许多著述,并对音乐的本质、内容和形式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文根据卢梭在这方面的主要著述,对其音乐美学思想作了初步整理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杰出者”     
正"杰出者"是指在某些方面有卓越才能的人。我们家就有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杰出者",他就是我的堂弟——小杰。你想了解他吗?且听我慢慢说来。小杰的拿手好戏是弹奏钢琴。只要他一坐到琴凳上,不弹奏一曲,是不会起来的。你瞧,他微闭双眼,身体轻摇,那美妙的音符从他的十指间行云流水般流淌出来。他完全陶醉在音乐里,仿佛整个世界都融化在了他的琴声当中。我也听得如痴如醉,不由自主地摇晃着身子,遨游在音乐的海洋里,与一条条"节奏鱼",一只只"旋律虾"追逐、嬉戏。音乐戛然而止,可我的耳畔还依然回荡着动人的旋律。中国象棋也是小杰的强项。我自认棋艺不错,一直不太  相似文献   

7.
陈桥驿 《河洛史志》2000,5(1):18-20
1988年7月,《中国六大古都》电视系列片拍摄工作会议在洛阳召开,我是此片顾问,又是《中国六大古都》一书的主编,到洛阳出席会议,得以对这个古都作了全面而细致的考察。时隔12年,当我展读《洛阳市志》第五卷时,溯昔抚今,真是不胜感慨。  相似文献   

8.
胞兄马万里早年享誉江南,被称为书画篆刻艺林三绝。我和他女儿马慧先在他逝世后的10多年间,呕心沥血,历尽挫折,终于在荣宝带出版了他的书画篆刻集。胞兄泉下有知,当抚髯微笑。他生前曾镌有一印“名是无穷寿”,(这颗印章前年曾在《中国书画报》刊登,是一位素昧平生者具名文章中加以称颂的),于此应矣。徐邦达曾为他的遗作展题字“万古长存”,亦于此实矣!同年广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又出了一本《马万里三代书画选》,启功署。艺林各界,奔走相告,互相告慰。 胞兄幼年尤酷好染翰,刻印画画,夜以继日,精益求精。“梅花香自苦寒来…  相似文献   

9.
我和朱偰先生(1907-1968)在上世纪60年代有过两次交往,一是他曾在江苏人民出版社为我审阅书稿;一是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和深入聊天。交往的媒介都是与太平天国史有关。虽然我与朱偰先生的交往频率不算高,但他的金玉良言让我铭刻难忘、受益匪浅。朱偰先生于1968年十年动乱期间冤屈谢世,令人惋惜。斯时因笔者也正蒙受灾难,故未能前往吊唁。如今我已是耄耋之年,抚今思  相似文献   

10.
漫话     
《南方人物周刊》2010,(14):18-18
在公益和奉献爱心的道路上,如果我死了,是上天对我的恩赐。 ——香港义工黄福荣在玉树地震中为拯救孤儿院的儿童和教师而罹难.这是他说过的一句话 我并没有尝试过融入主流。我来自民谣音乐的传统,那是我的母语与原型美学,是我创作的动力。就算我再怎么努力也没法写流行歌。不管流行音乐的风潮是什么,我当时做不到,现在也做不到。——鲍勃·迪伦在接受《Esquire》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1.
吊星海     
吊星海郭沫若我对于音乐是门外[汉],星海兄在音乐上的成就是怎样,我不能够说出什么有斤两的话。但他的为人充分具有着建立新音乐的素质和教养,我是可以断言的。他是站在人民立场上的人,他要把音乐服务于人民,让自己成为人民响亮的号手;这种立场和志愿便足以保障着...  相似文献   

12.
<正>一我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花儿,阿姐的歌》这部剧本的。不得不说,我被传奇的剧情和飞扬的文采所感染,享受了一场阅读盛宴!这部集音乐、诗歌、美术、话剧、舞剧等多种艺术元素为一体的舞台剧本,让我看到了一位诗人巨大的创作能力。这是一部恢弘之作,令人震撼!  相似文献   

13.
记得是在1995年8月24日的上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专程到汉口台北路高知大楼拜访了年届88岁、湖北地区健在的最后一位黄埔一期老学长苏钦先生,深感欣慰。虽然他已于次年离世,然而他那爱国爱民的高尚品德和谆谆教诲,使我深受教益,今犹在耳。  相似文献   

14.
我的儿子似乎天性就比较害羞,在人多和陌生的场合不爱说话,别人主动和他搭话,他也是用最简单的词语作答,有时还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有时却是一种漠然的沉默,让问的人尴尬。有的朋友就把这和我的离婚联系起来,把这和他在学校寄宿联系起来,担心是不是他心理受到了伤害,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亲情,才有这样的表现。儿子的奶奶在儿子小时带过他,隔了几年见儿子,他也有些沉默,老人家就和我的朋友一样担心了。  相似文献   

15.
王劼音 《世纪》2023,(2):84-87
<正>父亲王允功于新中国成立前创办了上海音乐出版社,这或许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专营音乐书籍的出版社。但由于出版社规模不大,他同时又长期在中学、大学从事音乐教学工作,便比较容易被音乐界和出版界所忽略,或许只有老一辈的音乐家(绝大多数已谢世)或他的学生(年龄也至少在70岁以上)还记得他。  相似文献   

16.
祸兮?福兮?     
偶尔从一本杂志上读到一篇《青蛙实验》的短文,使我联想到一些人的遭遇和命运,于是引发出这篇文字来。我想到读初中时教我们音乐课的一位教师──叶森老师。那是五十四年前,即一九四五年秋季,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叶老师从四川受聘来正安中学任教,当时我读二下。他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课自然是他的专长,但他不仅教音乐课,初中的任何课程他都能教;缺少教什么课程的老师,他都能顶上去,而且都教得好。他教了我们不少抗日进步歌曲,又组织全校的文娱演出活动,经常举办晚会和班级之间的歌咏比赛,一时间使学校充满生气,整个县城也…  相似文献   

17.
张哲 《神州民俗》2010,(4):34-36
在音乐文化发展里程中,中提琴的运用已是广泛的,多种多样的。中提琴被熟悉的主要原因是其声音的优美品质,而声音也是中提琴在演奏时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音乐的处理。中提琴不同于小提琴那样技炫、音亮,也不同于大提琴那样深沉、醇厚,更不同于其它任何乐器。中提琴有自己独特的音响效果。因此,本文通过介绍中提琴声音的特点和掌声握中提琴右手发音的基本问题,浅略地谈谈自己对中提琴发音问题和发音练习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每天早上我走进病房时,基督徒都会说:“nurse安,Good morning!”我也对他说,Good morning! 我们的发音不英国也不美国,我们说的是成都本地英语。星期一,如果他说我是上帝的女儿,星期二也许会改口,说我是魔鬼的女儿。关键是看他的心情好坏或我的表情好坏。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一首歌或一支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为此,我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对关于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以音乐情感,促进思想道德素质作了一些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李翰 《羊城今古》2005,(4):25-26
国庆节前,蒙陈锦鸿副主编厚爱,赠我一大摞《羊城今古》。灯下翻阅。在2005年第1期上.见到文友韩伯泉教授写的《广州流行有关“鸡”的熟语》。先读为快。受益。之后,文思涌起,遂有这篇续貂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