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神州》2006,(3)
北大鼓、皮影戏、喇叭戏、满族大秧歌、二人转……对辽宁人来说,都是经常听说的词儿,但是,如果细问起来,又很少有人能说出个究竟来。这些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技艺,在老人们的记忆里,都是藏在回忆里最生动的那部分。但是,对年轻人来说,或者应该说对大部分人来说,它们或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期在整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物库房时,从厚厚的一摞藏品袋中发现3幅带有宋庆龄签名的彩色宣传画,分别是《给打击者以打击》《光荣出征》《侵略者造成的流亡群》,馆内档案记载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物,由中国福利会拨交而来,保存状况较为完好.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的大西北,有许多雄浑壮美的山川和沃野田畴。千百年来,在这片浩荡的舞台上,曾上演过无数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也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叹的历史遗迹。不管是行走在戈壁荒漠还是草原绿洲,不经意间也许就会踏进一座千年故城,与古人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交流。从河西走廊到天山南北,那些裸露于地表之上和沙埋土掩的故城看上去残破而又荒凉,但却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静待今人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老宅     
卓斌 《神州》2020,(5):13-13,16
一以往山爷爷一天到晚端着个长杆烟袋,嘴里吞云吐雾,在老宅前的那棵老梨树下的躺椅上一歪,摇着芭蕉扇,那是“活神仙”;响午再到马胖子的熟食店撕一盘热狗肉一盘花生米,喊上禚老信,一喝就是一下午,逍遥自在。可现在不行了,新农村规划,老宅要拆迁,老梨树也要砍伐!山爷爷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中国文博事业蓬勃发展。"5·18国际博物馆日"确定了"博物馆与记忆"的活动主题,中国"文化遗产日"又将主题明确为"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和成果,正越来越多地融入人们的生活。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曾说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将在第二天,向世界、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这么多的东西怎能压缩在一天之内看完呢?当然只能通过参观博物馆。"博物馆里短短的一天,能阅尽世界的万古千年,这何等夸张,却又如此真实,因为博物馆是收藏记忆的最佳场所。博物馆的收藏储存了真实、连贯、完整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6.
《中华遗产》2011,(5):158-159
建筑还有精神功能?建筑,除了个别类型如纪念碑之类的以外,都具有韧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古代住宅也一样,人们在住宅内生活起居这是物质功能,  相似文献   

7.
<正>一路风尘一路歌、远离喧嚣,忘掉寂寞,触摸历史风雨、纵观岁月山河。一次次远行,一篇篇旅记,铺满了走过的记忆,记录着行者的执著。行在风里,写在路上,就这样尽情品味那心灵的每一次收获……编者  相似文献   

8.
正广西桂林临桂区历史上人才辈出,自唐代以来共出了5名状元、2名榜眼、291名进士。李宗仁就诞生在这块宝地上。李宗仁故居位于临桂区两江镇,坐落在气势雄伟的马鞍山下,由两江镇往西走约4公里,有个李姓人家聚居的村子,村名十分特别,头一个字""由"木+田+木"组成,读音同"浪"即"浪头村"。村口那座堡垒式大宅院就是李宗仁故居。从"安乐第"到"三进客厅"李宗仁祖上耕读传家,过着优裕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南京梧桐     
我老觉得,一个城市没有树,便如丢失了灵魂般,再没有了活力,吸引不了人。和水一样,树也是城市里不可少的活物。曾经去过深圳。车行驶在深南大道上,我的眼光一直被行道树吸引着。那时正值夏日,路两边尽是密密满满的树木,你可以想象得到那是怎样的浓郁和阴凉啊。我认得的树不多,不过可以猜测,诸如榕树、木棉、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光明巷45号是一座百年老宅,一辈子没结婚的花甲老人李振亚自1944年出生一直住在这座老宅,在几十年坎坷遭际中小心地守候、呵护着这里的一切。  相似文献   

11.
何文珺 《神州》2012,(7):12-13
徽州,曾经是安徽的文化图腾。史海沟沉,古徽州已在地图上消失,只作为古地名留存在尘封的历史里。徽文化,曾与敦煌学、藏学形成掎角之势。一个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一个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的宗教废墟,一个富可敌国人文荟萃的桃源世界……  相似文献   

12.
常江  李自省 《中华遗产》2006,(4):152-152
1936年6月12日,考古学者王湘和石璋如带领着考古队,在小屯村东北地的灰土圆坑中发掘出了一个直径约为1.8米、重达数吨的甲骨片堆。由于长期在地下封存和积压,甲骨片严重地被泥土粘连,甲骨层变成了灰土柱。为了将这个庞然大物运走,考古队员们不得不制作一个长、宽均1.8米,厚1.1米的大木箱。经过四昼夜的奋战,人们终于将内含甲骨的灰土柱装于木  相似文献   

13.
在浙江省博物馆建馆80周年之际,作者走访了博物馆的老领导、老职工,翻阅了一些老照片和出版物,为编纂博物馆的发展史做准备。在这过程中,作者每每被那些尘封的历史所感动,然而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能编进馆史,现整理出几则笔记片段,以补馆史之缺憾。  相似文献   

14.
尘封献陵     
韩升 《旅游》2000,(3):13-13
天蒙蒙亮,我们就出发了。 以前来过西安,旅游线上的景点都去过,反倒增添几分迷茫。道路平敞,油漆光鲜,使人难以感受到悠远的古朴,也许历史总是被封锢于现代包装里。但我还是想苦苦找回当年的真实。于是,我特地选定了尚未开发的唐高祖献陵。 的士朝东北通过灞桥,往日依依不舍折枝送别的含烟绿柳是看不见了,所以,我们也马不停蹄地向前赶路,才琢磨清楚旅游图的线路标识,车已经进入三原县境。 问了好几位当地人,谁也说不清献陵在何处。从西周到唐绵延两千年的岁月,这里从来是国都的首选之地,周围不知道埋葬了多少帝王将相,直让…  相似文献   

15.
八廓街的每一个老房子,都有属于它的房名。在旧西藏,没有现在的诸如某居委会,某某门牌号之类的行政区域划分和名称,老房子的房名就成了某一行政管辖区的标志符号或参照物。如果需要找一个地方,只要说出这地方附近一处贵族或富豪宅府的名称,基本就能找到。尤其是贵族的房名,在当时名声特别响亮,几乎人人皆知。  相似文献   

16.
梧桐的泪渍     
我喜欢站在梧桐树下,站在被它的树杈过滤下的阳光碎片中,然后握紧双手用朝圣的姿势对着太阳落山的地方,在心中默默地祈祷。梧桐是世间最神奇的植物。它的身躯庞大,枝叶繁茂,远远观看是伟岸的战士。但它主干上褐褐的斑衣,丫杈上破碎的暗黄色叶片,让人静静聆听出慈母的宽容与哀愁。我爱梧桐,因为爷爷爱梧桐。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喜欢带我去他精心栽培的梧桐林玩儿。那是一片偌大的林子。我依旧记着那儿不完整但纯净的阳光,不高大但坚强生长的梧桐。爷爷就在那儿教我学走路,给我讲故事。那一年,我六岁,不知道林子里的危险,一个人在傍晚走了进…  相似文献   

17.
梧桐花开     
马亚伟  木子 《旅游》2014,(5):44
  相似文献   

18.
王府井步行街北端十字路口的东北角,有一条幽静的西堂子胡同。这条胡同路北有几处近300年的老宅,其中的33号、35号院曾是基督教北京女青年会的会所。上世纪90年代,笔者曾在此工作了整整10年,对这里左邻右舍的几处老宅的历史变故和院落结构颇感兴趣。  相似文献   

19.
早餐后,我们乘车由法兰克福出发前往海德堡,一个小时之后,不知不觉已驶入了古城。  相似文献   

20.
<正>上世纪50年代初,面对朝鲜战争、印度支那冲突和海峡危机构成的钳制包围,为了打破西方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核垄断,抵御外来侵略,防患于未然,党中央毅然作出了发展核工业、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