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张家山汉简中《盖庐》一文系通过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君臣二人的对话,记述兵阴阳家的学说。本文从《盖庐》与黄帝家言、阴阳五行、实战理论、古代刑法四个方面对其文字内容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2.
春秋后期,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等人辅佐下,励精图治,实力大增,使吴国崛起于东南,开始了争霸之业.但是,公元前496年,(木隹乃)李一战,吴军大败,阖闾也被越军击伤脚趾,不治而死.于是,夫差即位,继续乃父事业,终于打败越国,并登上了霸主的地位.人们普遍认为夫差是阖闾的太子,是法定的王位继承人,其根据是《史记·吴世家》及《史记·伍子胥列传》中的一节话:阖闾“十一年,吴王使太子夫差伐楚,取番(即鄱阳).楚恐而去郢徙都”.但是,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实际上夫差登上王位是经过  相似文献   

3.
伍子胥献"三分疲楚"策略,吴国以小搏大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自率领3万精锐部队伐楚,五战五捷,长驱直入,一度占领楚国郢都。楚国上下在灭顶之灾中团结起来,反抗吴军暴行,秦哀公发兵援楚抗吴,吴国内部发生了夫概叛乱,还受到越国重兵袭击,结果吴军大败而归。关于伍子胥向吴王阖闾奉献的攻楚之策,《左传·昭公三十年》记载,吴王阖闾问伍员:"‘伐楚何如?’对曰:‘楚执政众而乖,莫适任患。若为  相似文献   

4.
苏州别名多     
苏州古城,始建于周敬王六年,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相传吴国都原在无锡梅李,传到诸樊时迁都到苏,城市周围只三里左右。吴王阖闾登位后就谋国政于伍子胥说:“吾国僻在东南,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内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廪不设,田畴不垦,为之奈何?”子胥回答:“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必先立城廓,设守备,实仓廪,治兵革,使内有可守,而外可以应敌。”阖闾称善,就委  相似文献   

5.
阊门女人     
据苏州市2005年版《金闾区志》载:“吴国阖闾元年(前514),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筑都城,于城西偏北开辟阊门。”因此有人说.苏州古城的历史有多久,阊门的历史就有多久。关于间门的人和事,已经有了许多的著作,但见诸史籍的阊门女人则是凤毛麟角。本文辑录了几位阊门女人.与读者见见面。  相似文献   

6.
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年建城史的城市。从春秋吴王阖闾下令伍子胥督造阖闾大城到北宋名臣范仲淹首创苏州府学,苏州经历了尚武到崇文的转变。苏州是"吴门画派"的发源地,"明四家"之沈周(长洲相城人氏)、文徵明(长洲人)、唐寅(吴县人)、仇英(太仓人)全部出自苏州地区。明代苏州,更是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增长,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生活的日趋繁华,孕育了文化的大繁荣之势,当时的苏州可称为  相似文献   

7.
周敬王六年(前514),伍子胥奉吴王阖间之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在姑苏山东北三十里,选地设计建造了周围四十七里的闽间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到2012年已有2526年的历史。阖间大城陆门八、水门八,东曰娄门、匠门,南曰蛇门、盘门,西曰胥门、阊门,北日平门、齐门。世称“阖间大城”。别名是人物或者城池、地区正式规范名称以外的名称。“阖闾大城”堪称苏州的第一个别名。唐白居易《登阊门闲望》诗中就有:“阖阎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说明白居易也知道苏州旧称为“闽闾大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演进和各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苏州除了名为“阖间大城”外,还曾经拥有过繁多的城名,有吴、句吴、会稽、吴郡、吴州、苏州、平江等;苏州还有别称吴都、吴门、吴中、吴县、吴会、东吴、长洲、茂苑、姑苏、吴下等。  相似文献   

8.
论张家山汉简《盖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山汉简《盖庐》篇,不仅使我们看到已佚《伍子胥》一书的原貌,而且对研究吴越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崭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苏州园林,秀甲天下,源远流长.春秋时代,阖闾建部苏州,称雄东南.吴国王室先后建有多处苑囿别馆,吴王夫差更是“一夕之宿,台榭陂池必成、六畜玩好必从.”(《国语》)最早的苑囿当推夏驾湖,在今日吴趋坊西,《吴地记》:“夏驾湖,寿梦盛夏乘驾纳凉之处.凿湖为池,置苑为囿.”宋朝湖已不存,宋人杨备有诗咏道:“可怜风物还依归,曾见吴王六马来.”阖闾和夫差治事的吴宫有“前园”和“后园”.“前园”多梧桐,史志皆称“梧桐园”;“后园”高树参天.吴宫之园汉代犹存,朱买臣曾载故妻到此,“置园中,给食之.”(卢熊《苏州府志》)姑苏台,在姑苏山上,始建于阖闾,  相似文献   

10.
伴君如伴虎卷四十《渐江水》经“北过余杭,东入于海”注云:“昔子胥亮于吴,而浮尸于江,吴人怜之,立祠于江上,名曰胥山。……文种诚于越,而伏剑于山阴,越人哀之,葬于重山。”这里说的是吴王夫差杀伍子胥和越王句践杀文种的故事。伍子胥是楚国人,由于楚平王枉杀了...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代吴大城位置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吴国后期都城——“吴大城”(又称:“吴越城”、“阖闾大城”),主要借重于《吴越春秋》和《越绝书》,其中又推《越绝书》为冠.《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载:“阖庐之时,大霸,筑吴越城.城中有小城二…….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百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阖庐所造也.吴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吴小城,周十二里…….伍子胥城,周九里二百七十步.……”.先后出现城门名称为阊门、娄门、平门、蛇门、巫门、地门、近门,胥门、齐门等.  相似文献   

12.
姑胥鱼城     
<正>苏州胥门的名字缘何而来?始终说法不一。今天,在胥门百花洲公园北,有一尊伍子胥雕像巍然屹立,表明他与胥门有关。雕像的背景,是一组描绘苏州二千五百年历史的砖雕。显然,伍子胥不仅是为吴国立下赫赫功劳的能臣,更是苏州古城的总设计师。《吴地记》的记载:"胥门本伍子胥宅,因名。石碑见存",印证了胥门与伍子胥有关。当年,吴王夫差信任奸臣,不听  相似文献   

13.
论吴王阖庐     
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了解古代奴隶主,中世纪封建主等等的历史必然性,因而了解他们的历史正当性,承认他们在一定限度的历史时期内是人类发展的杠杆,”春秋晚期的吴王阖庐(闾),是吴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君王,也是当时历史发展的“杠杆”。 阖庐,名光,吴王寿梦之孙,诸樊或夷昧之子。在做吴王之前,称为公子光或王子光;在做吴王以后,称为吴王阖庐或吴王光,或简称吴光。自春秋初期至晚期的将近三百年间,周王室衰微,各大国争霸,阖庐则是其中很著名的一个霸主。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有的把他与齐桓公、晋文公并列,说:“古者有以王者,有以霸者矣,汤、武、齐桓、晋文、吴阖庐是矣。”也有把他与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并称为“尊师”的“六贤  相似文献   

14.
一些史家认为,春秋时越王勾践在兴越灭吴中,实行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计划或谋略,事实不是这样.若果有此事,有关史书一定会有所反映.然《国语》、《战国策》、《竹书纪年》、《墨子》、《吕氏春秋》、《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等涉及吴越史迹的典籍中未提及,可见此事并未发生,但我意它亦非后人虚构,盖因于引用史料失当所致.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一语,出自《左传》哀公元年,话出吴国老臣伍子胥之口,显然,它并不是越国的兴国计划;第二,伍子胥言“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时在吴败越、越提出求和之际,当时,越王勾践还未入吴为奴,自然就谈不上越国后来的兴越灭吴的计划了,而伍子胥更不可能提前道出数年后越国实施的计划;第三,伍子胥言“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是“退而告人曰”,这种私下对人所谈的话,断不会为越国君臣所获致,自然也就不可能作为越国的兴国计划.由此可见,“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乃是吴国老臣伍子胥在吴王夫差不听其谏言,轻率地同意与越国讲和的情形下,从内心发出的哀叹,实非后来越国君臣所为.  相似文献   

15.
楚昭王十年(前506年),吴王阖闾和伍子胥等率军伐楚,大败楚军于柏举,连战至楚首都——郢,王慌忙逃离郢都,渡过睢水,《左传·定公四年》这样记道:“针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杜预注解释说:“烧火燧系象尾,使赴吴师,惊却之。”杨伯峻主编的《春秋左传辞典》采用此说。最近有人把它当做古人用动物参战的一事例(见杨成《中国古代史上用动物参战种种》,《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3期),由此可见其影响之  相似文献   

16.
西周春秋吴都迁徙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周至春秋时期 ,吴都共有四次迁徙。周康王时 ,虞侯被封在江苏邳县加口 ,称“俎侯” ,春秋时为“”地。从康王时到西周晚期 ,吴国一直以俎为其国都。春秋初期 ,吴取邗国而建都于邗 ,即今扬州一带。邗为吴都一直到吴王诸樊时代。第三次和第四次迁都在吴王诸樊之后。诸樊与阖闾之都为秦时“吴县” ,即今无锡市西南 45里的闾江乡一带。吴王阖闾时所筑并所迁之都在今苏州市 ,其地本名即“姑苏”、“苏”。至夫差亡国之时苏州一直为吴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存最古的私家著述《孙子兵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古发现促成 70年代孙子其人其书研究的突破 ,可是对《孙子兵法》以外 ,预测晋国六卿孰先亡、孰最后胜利的《吴问》的撰成年代 ,至今学人意见仍有分歧。本文从《孙子》书中涉及的军队及战争规模、“五行相克”、“黄帝伐四帝”等专题论证《孙子》全书的春秋属性。现存《孙子兵法》和《吴问》都是撰就于吴王阖闾召见孙武之年 (前 5 1 2年 ) ,前者成于召见之前 ,后者成于召见之后。我国现存最古的私家著述成书年分之得以确定 ,不能不归功于《左传》高素质的纪年  相似文献   

18.
公元前515年,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吴国发生了动乱,吴王姬僚在一场政治阴谋中被刺身亡,幕后主谋公子光趁势登上了王位,自号阖闾。阖闾执政后,内治乱象,外御强楚,国内政局安定,百姓和乐。然而每当阖闯想到姬僚之子庆忌时,就感到不寒而栗,忐忑不安。  相似文献   

19.
张艳涛 《湖南文史》2012,(10):65-65
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为了麻痹吴王夫差,来到吴国给夫差当奴仆。吴相国伍子胥看出勾践的计策,劝吴王杀掉勾践以绝后患,但吴王不听。  相似文献   

20.
吴越争霸     
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在春秋期时的“诸侯争霸”部分,谈到吴越争霸的史实,但太简略。本文仅作点补充,以便读者参考。吴王阖闾(庐)十九年(前496年)夏,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之后,越伐吴,败吴师于姑苏(吴地,今江苏苏州),伤吴王阖庐指,病伤而死,子夫差立。夫差二年(前494年),发举国精兵伐越,敗越军于夫椒(山名,在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勾践以甲兵五千被困会稽(今浙江绍兴),使大夫文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