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的身份等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建新 《世界历史》2001,3(6):54-66
日本学界将社会结构中的等级制度称为身份制。所谓社会等级是由一群具有同样身份的人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身份即是等级,或者称之为身份等级。身份等级所反映出的差别主要是指一个社会中,人们在法律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上的权利等差。在阶级社会中,  相似文献   

2.
《攀登》2021,40(3)
本文利用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流入地归属感、长期居留意愿、入籍意愿、身份转变四个维度测量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结合logistic回归探究了流动人口的主观社会地位对其身份认同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对流入地身份的认同水平不高,不同维度存在较大差异;认同水平随测量维度的深入而降低;主观社会地位对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作用因流动者的户口类型和受教育水平而异。建议,为提高流动人口对流入地身份的认同水平,除了改善客观的生活条件,更应注重其主观感受,尤其是主观的社会地位认知。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分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夫妻称谓,这些称谓的内涵反映了夫妻双方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也折射了中国女子的社会地位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事件·文本·解读——以民国时期“双烈女事件”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16年发生在天津的双烈女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报刊、碑刻、诗词的解读,剖析双烈女事件在民国时期天津乃至中国社会所引起的反响,重新探讨该事件在历史演进中呈现的意义.通过文本解读,力图揭示不同文本作者在书写中所体现的不同社会身份,探讨作者、人物及事件与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审视民国初年普通女性的地位及文本背后所隐含的特定的性别意涵.  相似文献   

5.
“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日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日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日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相似文献   

6.
保人参与到入堂厝棺、义园埋葬、棺柩归籍,以及归乡、就医、领养等各类同乡组织救助中,是整个救助体系得以循序运行的关键,是救助成立必不可少的条件,且为受助者承担着担保责任。“熟”是选择保人的关键因素。以熟作保,在当时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伦理观念、法律制度之下,成为了最便宜有效的构建救助组织与受助者之间关系、实现救助目标的方式。以熟作保在城镇各类事务中的广泛存在,显示出传统乡村熟人社会在城镇的延续和发展,映射出传统乡村关系网在城镇的迁移和复制。而从保人参与和身份来看,同乡组织并不能完全复制一个乡土熟人社会,保持如乡土熟人社会中的明确边界。经济关系中保人强调的是“保”,在保人身份的选择上,侧重于保人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即代偿能力和信用度。而在同乡组织救助中,保人强调的是“人”,即更看重保人的熟人身份,更多的是为得到一种确认。  相似文献   

7.
郑婉卿 《人文地理》2019,34(1):63-71
“接触假说”认为,群体间的接触和交往越多、偏见越少。这个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使用香港社会动态跟踪调查2013年的数据,分析了受访者跨境流动频率对“中国人”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流动的频率与“中国人”身份认同有显著的关系。跨境流动刚开始确实可以提升香港居民的“中国人”认同;随着流动频繁,“中国人”认同转而趋弱。结果表明,跨境流动对香港居民“中国人”身份认同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当流动频率超过某个节点,认同就不再增强甚至转而下降。研究结果揭示出身份认同是在寻求相似性和差异性两者的互动中形成的,并因应不同的社会情境而发生改变。香港与内地的差异体验越深,不同的身份认同越难合一。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和心理等层面的融入,而价值观、身份的认同是社会融合的最终体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在社会生活和心理上的彼此排斥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张勇 《攀登》2005,24(12):27-29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化、有序化而叉具有高度包容性的社会。所有成员的身份都是平等的,但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以维护真理、民主为原则,形成良好的秩序化环境。和谐社会,一定是具备了被大多数公民所认可的社会认同。反之,不具备社会认同的社会几乎不可能达到和谐的目标。具备了社会认同,构建和谐社会就具备了最坚实的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杨新欣 《攀登》2009,28(4):37-41
我国已经进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胃标,仅仅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制度体系还远远不够,必须在此基础上促进城市和乡村真正深层次的融合,重塑城乡之间积极的社会认同,包括身份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建立城市居民和外来群体在身份、制度和文化层面上的相互认可、融合和整合,保障城乡居民获得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曹荣 《民俗研究》2012,(5):146-151
“灵验”是天主教切入乡土社会的重要方式,在天主教信仰与乡土社会的传统、乡民的心理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灵验勾连着两个具有不同象征符号及行为实践的信仰体系。灵验与奇迹的实际功效,契合了乡民的心理,也使得天主教在乡土社会中获得了一定的灵力资本。灵验事件的生产和讲述强化了教友的身份认同。通过对京西斋堂川地区一个天主教村落的考察,可以探究灵验之于乡村天主教信徒日常生活的意义,以及天主教嵌入乡土社会的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2.
倪世光 《世界历史》2006,1(3):101-107
骑士身份的辨认,仍是学术界探讨的问题。骑士与贵族是两个不同概念下的群体,应区别对待。较为精良的装备是骑士军人身份的突出表现,准入仪式在多方面标明了骑士的社会身份。骑士集团以世俗贵族为主体也包括一些其他社会成员,他们居于社会的强势地位,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曾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1978年末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己发生深刻变化,而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促使社会阶层发生结构性改变。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均发生显著的分化。于是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职务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这些迹象表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新的阶层结构的出现,且正处于稳定之势。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种变化的基本特征,则是从以社会身份区分社会地位,向以职业身份区分社会地位转化。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社会阶层共分十种。  相似文献   

14.
汉画像石刻画的图像内容极其丰富,其中刻画儿童形象的画像可大致分为历史故事类、生活图景类、生业图景类、神话传说类等。其中历史故事类画像刻画儿童形象较多,此类儿童往往具有一定身份象征意义,对于表达历史故事内容完整性而言不可或缺。观察不同题材汉画像石中的儿童形象,可探析汉代社会的实际生产生活情况和汉代人的精神信仰。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献的东周女性史研究往往强调女性在东周时期社会地位逐渐式微。然而从考古学视角观察,女性贵族社会身份地位在东周时期却并非单向的跌落。春秋早期,女性贵族墓葬随葬器物延续西周以降的趋势,与男性贵族存在一个显著等差;春秋中期后,女性贵族墓葬随葬青铜器物组合层阶有了明显的提高,逐渐向异穴合葬男性配偶墓葬靠拢;春秋晚期,"夫妇同庖俎"(即合卺)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社会现象,女性贵族身份地位有了一个质的提高。这标志着贵族家庭婚姻制度及财产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显示社会基本构成由大家族向核心家庭转换。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华南社会是一个移民社会。这些古代侈民红定住、繁衍过程中如何确立自己在定住社区的身份和地位,如何塑造家乡,是当今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奉拟结合田野考察和历史资料,重构广东省梅县松口镇郊区的社会历史与化,探讨传统社会中宗族、墟市、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探泔传统松口人如何塑造家乡,华侨如何塑造故乡,从而加深对传统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正>"文书是社会机构、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中为从事或解决某些实际事务活动而制作的程式化的书面记载。"(徐国利:《徽州文书的理论研究与整理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4期)文书因事主的身份和内容不同,可分为公文书(官府或政府文书,如鱼鳞图册等)、私文  相似文献   

18.
从“杨月楼案”看晚清社会伦理观念的变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873年上海租界发生了一起良贱为婚案件,此案引起民间人士在《申报》上展开了一场争论。这一争论反映出当时人们在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动中,关于良贱等级身份观念、乡党关系与宗族观念以及法律公正观念的变化,揭示了社会平等观念、家庭独立观念及依律执法观念等近代趋向的社会伦理观念的演生轨迹。生活方式的变动是这些观念演生的社会基础,非正统的民间伦理是其内在源流,而把西方作为富强榜样,则使这种观念变动与学习西方的近代社会变革相联系,反映了与西方近代社会伦理观念相汇合的趋向.  相似文献   

19.
考察我国古代刑法中的身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将我国古代刑法中的身份分为五个方面:(1)基于生物学特征之身份。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年龄和疾病;另一类是妇女和孕妇。(2)基于职务、职业之身份。(3)亲属身份。具体包括亲属相犯、亲亲相隐、族诛与缘坐、亲属相奸等方面。(4)社会等级身份。具体包括等级特权和良贱相犯。(5)共同犯罪中的身份。其中,唐律的有关规定最为细致、完备。  相似文献   

20.
认同的悲剧——《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玲艳 《沧桑》2009,(2):240-241
本文以祥子特殊身份的转换:破产农民——市民——流氓无产者为线索,采用身份认同的理论研究祥子想摆脱农民的身份进入市民阶层失败,最终成为流氓无产者的悲剧。文章通过对祥子悲剧成因的具体分析,阐明了这样的结论:祥子由于自身的迷失导致社会身份认同的失败,最终走向精神的堕落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