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赓 《文史精华》2012,(7):30-35
一 自1971年“九一三”林彪叛逃事件之后,社会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文化大革命”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1893—1988),广西桂林人,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是中国现代思想家和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因为1953年与毛泽东公开"争论"而  相似文献   

3.
散木 《百年潮》2007,(10):75-78
中共十大前后,毛泽东多次提出要把批判林彪同批判中国历史上的孔子和儒家联系起来。1974年1月,全国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毛泽东意图借宣传历史上法家坚持变革、批判儒家反对变革来维护“文化大革命”。而“四人帮”却用“批林批孔”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指使他们控制的写作班子发表大量所谓“批孔”文章,影射周恩来是“现在的儒”。在这场运动中,有几位学者曾红极一时,杨荣国是其中之一。斯人已逝,其功、其过皆已化作尘埃。不过,其前车之鉴,这倒是我们后人须多加体会的了。  相似文献   

4.
从1963年秋至1966年夏,全国广大农村中掀起过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四清”)。它的声势之猛(由中央直接办点到大行政区及省、地一把手下乡蹲点、轮番上阵)、范围之广(第二年且由农村扩展到城市)、为时之久(原计划用六七年时间完成),  相似文献   

5.
《文史博览》2014,(6):42-43
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今年全国又有16.7万多名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被选拔上了大学.这些大学生中许多都是原单位“批林批孔”的积极分子,是抓革命、促生产的骨干。  相似文献   

6.
黄波 《文史天地》2004,(2):28-31
梁漱溟、冯友兰是中国现代文化史、思想史上两个耀眼的名字,两人有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年龄相近,冯友兰生于1895年,梁氏长他两岁;同为蔡元培主持下的“北大旧人”,梁漱溟1917年受蔡元培之邀入北大教印度哲学,冯友兰则在此前两年考进北大学习中国哲学;同为  相似文献   

7.
『打板子』     
《湖南文史》2009,(6):1-1
一人按头,一人按脚,打的人郑重其事,挨的人逆来顺受。相比于诸多酷刑,打板子算是几千年来“老爷们”让“刁民”俯首、让“顺民”自缚的一项“温柔创举”。如今,“老爷”的时代一去不返,而国人的屁股则变得安全多了。  相似文献   

8.
“中山”舰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代名舰,自它加入中国海军以来,历经“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和“武汉保卫战”等五大历史事件, 是我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国民革命史上的重要历史见证物。  相似文献   

9.
1865年4月14日星期五晚上10时15分,在度过了四年残酷内战的美国,在南军将领罗勃特·李将军向北方格兰特将军投降后的第5天,美国总统林肯来到华盛顿的福特剧院看表演,凶手布斯潜入没有守卫的总统包厢,在距离不到两英尺的后面,用一把大口径手枪向林肯的头部开枪,第二天凌晨,美国总统林肯去世。  相似文献   

10.
被抽调修铁路 1959年正是“大跃进”运动时期,也是国内最饥荒的岁月。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工,我被下川东(由重庆主城沿江而下,所经涪陵、丰都、忠县、万州、云阳、奉节、巫山等一大片现在称为库区的地方,过去称为下川东——编者)奉节县政府抽调出去修铁路。先是内昆铁路,然后成昆铁路,再转移到川北旺苍县修广旺铁路。  相似文献   

11.
有一句成语或一句话我们很熟悉:就是“刮目相看”,或“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但典故出自何处,那就不一定人人都知道了。  相似文献   

12.
牛汉,这位19岁就以《鄂尔多斯草原》引起文艺界注意的诗人,生活却和他开了太多不愉快的玩笑:1955年因蒙冤案,与绿原、冀汸等“七月派”诗友一道被打成“胡风分子”;“文革”中,从1969年9月到 1974年12月,又戴上“现行反革命”的帽子,只身一人下放到鄂南向阳湖劳动改造, 他的妻子吴平原是铁道部的干部,后也被“轰”出北京城,调到汉口铁路中学,一儿一女分别在北大荒当知青和甘肃当工人……  相似文献   

13.
1943年春,延安开始了“抢救运动”,这场“运动”由康生主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含义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但古代所有朝代都不以中国为国名.又都以中国为通称。实际上中国这个名称早在先秦时期的周武王、周成王时就已经出现,但指的并不是一个政治实体,也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尚书-梓材》中有对周成王的追述:“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意思是说皇天将中国的土地与人民交给周武王治理。其“中国”显然是  相似文献   

15.
周钢 《史学月刊》2005,(9):108-116
1878年发生在新墨西哥领地内的“林肯县战争”,是美国西部开发时期一次非常重要的牧区战争。它的爆发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原因。这次长达5个月的流血冲突,是圣菲集团支持下的墨菲派与竞争对手麦克斯温—滕斯托尔派争夺对林肯县经济和政治控制权的必然结果。战争结局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分赃,确保了墨菲家族在林肯县的垄断地位。“比利小子”在这场流血冲突中只不过是麦克斯温—滕斯托尔派雇用的一名枪手,但在后来的许多传说中,他却成了“林肯县战争”的主角。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比利小子”的历史著作、小说、电影、歌曲和传说不计其数。“圣徒比利”取代了“魔鬼比利”,“林肯县战争”却被人淡忘了,即或有人偶尔记得它,也是从“比利小子”的出场背景中得知的,“林肯县战争”的真相则完全被“比利小子”的传说湮没或扭曲了。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蒙特利尔西南20公里有一个小镇叫LACHINE,翻译成中文的名字叫“中国”。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很奇隆,“中国”的英文名称不是“china”么?的确,一直以来西方就以china来称呼中国,与“瓷器”的英文单词是同一个。  相似文献   

17.
记忆中的第一个家——广元县衙1904年11月25日,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的李公馆新增了一名男丁,这个男孩被取名为李尧棠,字芾甘。“尧”是李家这一辈的排行,“棠”和“芾甘”取自诗经中的《召南·甘  相似文献   

18.
襄樊有两件“国宝”级的物,一件是2004年被鉴定为国家一级物的明代承恩寺皇经,一件是世界化遗产第一峰的襄阳真武仙山。为了使这两件“国宝”能完好地保存下来,家父杜棣生进行了努力,结果却截然不同,很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肖枫 《百年潮》2009,(8):46-52
对耿飚同志,我习惯叫他"耿部长".耿飚是在中联部干过大事、为我们党立过大功的人.老中联部人没有不晓得他的.他1971年来中联部,1979年离开进入中央,在中联部足足干了8个年头.耿飚在中联部这8年里,正是党和国家最危难的时期.  相似文献   

20.
李晓航 《炎黄春秋》2003,(10):55-61
在1967年3月至8月间,北京出现了一个秘密组织“首都五·一六红卫兵团”(简称“五·一六”),其宗旨是“打倒周恩来,砸烂旧政府(指国务院)。”这个组织人数不多,但能量很大。中央《“五·一六”通知》公开发表后,他们提出:“《通知》的发表是第二次文化大革命的开始,要揪出新的黑线、黑帮”等口号,组织策划了一系列的反周活动,引起了“无产阶级司令部”的高度重视,最终导致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集团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