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代“德方”说刘桓一《书·尧典》载:“舜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关于这段文字的句逗和意思,前人曾有不同说法。兹依孔颖达《尚书正义》引郑玄注:“舜生三十,谓生三十年也;登庸二十①,谓历试二十年;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谓摄位至死为五十年...  相似文献   

2.
克劳德·斯坦利·乔勒斯死了——随着他的死,一段历史逐渐尘封,一个时代彻底结束。  相似文献   

3.
16年前的情人节,父亲乘风而去。十年生死两茫茫:于死者,魂魄已虚无缥缈;对生者,怅惘却未有尽头。  相似文献   

4.
王振武 《丝绸之路》2011,(13):15-19
胡杨,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中国大西北的骄傲。“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既是胡杨精神的高度浓缩,又是人们恩赐给胡杨的三顶桂冠。世人之所以崇拜胡杨,除了惊叹其坚强不屈的生存本能外,更羡慕其在秋风萧瑟中饱含激情、尽情挥洒出来的美妙绝伦的片片金黄。金秋十月,正是观赏胡杨金黄娇颜的最佳季节。为了满足这向往已久的愿望,我在金秋涉足西部大漠,专诚去寻觅胡杨踪迹,一睹胡杨容颜,借以了却多年的积愿。  相似文献   

5.
浩劫没有使我绝望(下) 一天,有位好心的梨园姐妹惶恐地跑到厕所来,一见我就吁了一口气说:“怎么,伯华,你还没有死?外面都风传你自杀了。”我笑了笑,说道:“好姐妹,你应该相信我,我是不会轻易自杀的。要死,早几十年我就该寻死的,现在,就是被整死,我也不会自杀的,我要活着登台演出呢!”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一年全国大水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1年发生的全国大水灾,让处于多事之秋的中华民族几近于“九死之绝境”。  相似文献   

7.
德国大使馆南京留守处的沙尔芬贝格,是39名见证南京大屠杀的西方人之一。1938年6月18日在应邀去日本总领事馆赴宴后,结果第二天即因食物中毒而离奇死亡。对此德国档案馆中存有文字资料记载,但没有材料显示他的死曾引起过德日两国之间的外交纠纷。德国大使馆南京留守处负责人乔治·罗森博士家人口述的历史,有助于揭开沙尔芬贝格之死的...  相似文献   

8.
《湖南文史》2012,(4):43-43
日本孝明天皇是明治天皇的父亲,他于1867年突然去世.死时年仅36岁。孝明天皇死后.  相似文献   

9.
1636年清为了解除“后顾之患”,对朝鲜发动第二次征讨,并抓来几十万战俘,其中有很多女战俘,朝鲜女战俘被牵至沈阳,供满清贵族取乐之后,还要以高价赎还。结果有银可赎,而无银潜逃或以死抗死,更可悲的是,赎还女归国之后为朝鲜社会所不容,处于被抛弃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
明代到了崇祯十七年(1644),李白成打进北京,崇祯帝朱由俭上吊之后,算是基本结束了,但其“尾声”却拖了十七、八年,到1662年南明永历帝死,才划了完整的句号。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被捕后伤重身亡。这位“革命领袖”的死意味着,利比亚长达8个月的内战结束,也标志着阿拉伯国家历时最长的独裁统治终结。  相似文献   

12.
姚毅 《贵阳文史》2012,(4):72-73
我们很好奇,向寨子里的人一打听,都说死人了,问为什么死的,说是吃糠拉不下大便死的,或者说是饿死的,估计那年冬天至第二年春天,寨子死了四五十人。  相似文献   

13.
牛震宇 《史学月刊》2022,(7):129-132
<正>明嘉靖二年(1523年),自日本前来朝贡的大内与细川使团先后到达浙江宁波,双方互争真伪,引发冲突。大内方追杀细川方使者,拒敌官军,掳走宁波卫指挥袁琎。这一事件国内学界称为“宁波争贡”,日本学界称为“宁波之乱”。事后未能脱逃的日人遭到羁押,细川方使臣宋素卿也在此列。嘉靖四年(1525年),宋素卿以谋判罪论死。多数文献的记载仅止于此,而《明世宗实录》《明史纪事本末》等称素卿即时就戮,《殊域周咨录》《明史》等则认为其瘐死狱中。  相似文献   

14.
1968年5月,无法忍受迫害的邓朴方,只能以死抗争。从三层楼上一跃而下,他的脊骨第一腰椎和第12胸椎骨折断了。因为得不到及时治疗,邓朴方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造成了无可挽回的高位截瘫。  相似文献   

15.
《贵阳文史》2008,(5):96-96
蒙恬,参与灭楚之战,北驱匈奴,修建长城,驻屯边疆。他力挺太子扶苏,胡亥不得不找茬让他死。以蒙毅的事为源头,经过充分发挥,让蒙恬背了个大大的黑锅。据说在其死前曾自谓“吾何罪?获罪于天”,又一想,自言“吾修长城,自临洮起万余里,或断人地脉,互固宜也”。正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死法:赐死;罪名:连坐。  相似文献   

16.
《批评家之死》是个噩梦,虽然它能让人笑得前仰后合。它的反讽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于闪烁出预言的光芒。它还没正式出版,作者却差点入狱。 犯罪嫌疑人:马丁·瓦尔泽,1927年生,德国“四七社”元老,排名紧随海因里希·伯尔、君特·格拉斯之后的3号人物。受害人: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1920年生,雄霸德国文学评论界近半世纪,人称“文学教皇”。罪名:涉嫌以恶毒笔法将受害人活活“写死”,毫不顾忌其犹太遗孤身份。  相似文献   

17.
生死胡杨     
<正>世间生命最坚毅之树木,莫过于傲立在大漠中阻挡风沙、抗衡干旱、捍卫绿色的胡杨。"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一奕生平与著作奕,字扑庵,号退潜居士,九思堂主人,满族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七子。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9月21日。咸丰元年(1851)封为醇郡王,1859年受命在内廷行走。1861年参与慈禧太后所策动的与肃顺等八顾命大臣争权的祺祥政变。得到慈禧信任,迭授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神机营。同治十一年(1872)9月,过封醇亲王。1875年初,同治帝死,无子,慈禧太后选立奕之子载油继帝位,即光绪帝。共晋封奕设为世袭罔替亲王。在道光的九个儿子中,被封为世袭罔替亲王(即世代父死子袭之“铁帽子王”)爵位的只有奕诉(恭忠亲王…  相似文献   

19.
特约作者     
《中国国家旅游》2012,(8):14-14
高柏伟摄影师我来自台湾,喜欢到处流浪,从2005年自助旅游开始,就爱上拍照,最喜欢探索不同地方的历史文明,尤其是佛教文化,为此还曾学习过半年泰文,只为了更深入了解泰国的宗教文化。毕生心愿就是耍走遍与佛教文化相关的国家与遗迹,所以我染上了“不去流浪就会死”的病。  相似文献   

20.
薛定谔的猫     
箱子里有只猫和一点镭。镭如果衰变,猫就呜呼;镭保持克制,猫还喵呜;你打开箱子的前一瞬间,镭总是处于衰变/不衰变的叠加状态中,因而猫既是死的又是活的——这只不死不活、又死又活的猫,就是著名量子理论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