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7年7月10日,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陶希圣,应蒋介石邀请,离开炮火连天的北平,乘火车南下,赴庐山参加谈话会。  相似文献   

2.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1.陶希圣在"和平运动"初期是一个不可或缺之人。由于陶希圣的存在,形成了这样两个链条:一条是周佛海等"低调"者通过陶希圣、胡适,将意见转达给蒋介石劝其和谈,陶、胡由陈布雷引见给蒋介石;另一条"低调俱乐部"通过陶希圣与汪精卫交换意见;2.陶希圣参与筹建艺文研究会,从事"和平"理论的宣传;3.追随"和平运动"领袖汪精卫离开重庆之后,陶希圣虽然认为"主和无罪",但反对另立政府,并不断规劝汪精卫,成为"和平运动"中的少数派而被孤立;4.从陶希圣萌发去意到逃离"和平运动","高陶事件"的意义。展现1937年7月到1940年1月初,作为"和平运动"理论的提出者和积极实践者之一的陶希圣参与与退出"和平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不久前,中央电视台十频道"讲述"专栏播放了近代著名学者陶希圣之子陶晋生忆述其父当年叛离汪伪集团、揭穿日伪密约的全过程,观后使人感触良多。多年来,因陶希圣一度误入汪伪集团,又因他与蒋介石的特殊关系(长  相似文献   

4.
正新星出版社2017年版,58元。本书为第一部大陆时期陶希圣的传记,分为"政治活动篇"和"思想学术篇"上下二篇。上篇细腻地刻画了陶希圣从学者转为政客的历史:1940年之前,陶希圣基本属于汪派人物,他先后以教师、国民党左派、改组派、北大教授、知名学者的身份为国人所知,他参与"和平运动",又以震动全国的"高陶事件"最有力地揭露"和平运动"的降日卖国真面目;1940年之后,他渐成蒋介石的重要幕僚,掌控《中央  相似文献   

5.
江风塔影     
陶希圣 《江淮文史》2010,(4):147-158
本文系陶希圣早年旧作。陶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蒋介石侍从室第五组组长等职,一生治学、从政、为文皆有所成,深得蒋之信任,时人谓为蒋介石“文胆”,是国民党的理论权威。本文由安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健初先生代从光复会领导人徐锡麟之子徐乃达处约得,讲述陶希圣早年在皖执教经历,旧日风情,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6.
陶恒生  叶德英 《纵横》2010,(11):33-37
陶希圣,名汇曾,字希圣。1938年12月随汪精卫逃离重庆背叛蒋介石国民政府,曾任汪伪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兼中央宣传部部长。后与汪伪集团成员高宗武一起反正,披露汪日签订“密约”内容。陶恒生为陶希圣先生次子,9岁时跟随父亲与汪精卫一起逃到河内,亲历汪蒋决裂及“高陶事件”过程。  相似文献   

7.
1959年12月50日,日伪双方签订了《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及《秘密谅解事项》,简称日汪密约。密约签订不到一个月,这一卖国条约就全文披露在香港《大公报》上,揭露这一阴谋的就是汪精卫集团的重要角色高宗武、陶希圣,史称“高陶事件”。“高陶事件”是国民政府隐蔽战线的杰作。而帮助和劝说高、陶脱离汪精卫集团,返回蒋介石阵营的关键人物,就是黄群。[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郭炜 《文史月刊》2009,(5):26-27
主持北伐胜利祭灵大典——蒋介石哭了 1928年7月6日蒋、桂、阎、冯四系联合北伐奉系取得胜利后,决定在北平举行四总司令祭灵盛典,召集国民党军政要员、各集团军总司令、总指挥,都到北平参加盛典。  相似文献   

9.
1937年7月7日,北平芦沟桥事变起,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称:“如果战端一开,则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一改昔之秀曲求全之态.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抗日军兴.国民政府下达国家总动员令,建立战时体制,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时我任南京中央军校政训处上校政治教官,并  相似文献   

10.
1935年5月至7月之华北事变,是日军企图侵占华北的重要一环,蒋介石由"委曲忍让"而"隐忍至此"。一方面,他要集中精力解决西南问题而对日"委曲忍让",由何应钦出面对日交涉。他指示何应钦对于日军提出的于学忠等人撤职、中央军撤出华北等一系列问题以"自动实行"方式加以接受,不能给予"任何书面之承诺",出现了特殊的外交文件《何梅协定》。另一方面,蒋介石只能"隐忍至此",对于日军要求将停战区扩至平津地区、华北人事等附带事项须按照日方意思处理等问题拒绝接受,并考虑下"最后之牺牲"的决心。何应钦比较忠实地执行了蒋介石的处理方针,日军因基本企图得逞而表示河北问题"告一段落"。蒋介石认为自己有效地应对了华北事变,并认为比起处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来说较易些。  相似文献   

11.
正1946年5月4日,五四运动27周年之际,傅斯年在北平就任代理北大校长。他的"代理"之职,实际上是为胡适归国后就任北大校长做准备。6月1日,胡适从美国启程,经海路归国。7月4日下午三时,胡适乘坐的海船抵达上海吴淞口外,此时距他奔赴美国从事国民外交工作已经整整九年。7月29日晨七时三十分,已经在南京、上海逗留数日的胡适,由上海乘机飞往北平。当天下午一时左右,胡适携其长子胡祖望飞抵北平。  相似文献   

12.
1928年初,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身份,联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准备重新北伐。蒋介石自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北伐军光复北平后,蒋、桂之间表面上似乎还平静,彼此礼尚往来,但暗中内讧之象不断,矛盾日益加深。蒋介石想消灭李、白桂系势力的野心蓄谋已久,成为"路人皆知的事"。北伐时,白崇禧是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北伐胜利后任北平政治分会主席,表面上集军政大权  相似文献   

13.
何嗣珈 《纵横》2010,(9):20-22
抗战前夕,时任私立北平中国大学代理校长的父亲何其巩曾应蒋介石之邀赴杭州会晤蒋介石。父亲谢绝了留在南京做官的邀请,决定留在北平继续办学。抗战爆发后,杨秀峰向父亲转达了中共中央的意见,建议中国大学在北平继续办下去,希望父亲留在沦陷区为人民做些工作。父亲临危受命,承担了坚持地下斗争的重担,并当即请杨秀峰向中共中央表示“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14.
“高陶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时任国民政府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的高宗武和汪伪政府宣传部部长的陶希圣,在跟随汪精卫的过程中认识到其真实面目,于1940年1月3日,在杜月笙的秘密协助下乘船逃离上海。抵达香港后,遵照蒋介石的指令公开披露了《汪日密约》(《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及其附件),从而以第一手的铁证擦亮了中国军民的眼睛。在这一历史事件中,表现得最为可歌可泣的,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陶希圣的妻子万冰如。  相似文献   

15.
张北根 《民国档案》2017,(4):122-130
1942年7月20日至8月7日,美国总统行政助理居里第二次访华,与蒋介石进行了14次会谈.会谈涉及的范围很广,除中美关系外,还包括中英关系、中苏关系、领土问题、全球战略、战后国际关系、英印关系及史迪威的双重地位等.蒋介石的应对策略是:从7月20日至27日,“以刚毅之气应之”;从7月29日至8月7日,“以宽和无求与毋必毋固之心对之”.总体来看,蒋介石应对居里访华“始刚终和”的策略比较成功,捍卫了国家尊严和国家利益;中美“斗而不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紧张关系得到了缓和,美国继续援助中国,对中国坚持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47年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无视战场形势的逆转,强行召开了“全国国民代表大会”,准备实行宪政,颁布宪法,选举总统。为了粉饰太平和伪装“民主”,极力拉拢一些党外著名人士参政议政,借以掩盖其一党专政之实。为此,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北大教授、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傅斯年等都先后入阁。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享誉海内外的名流学者胡适,自然也成了蒋介石延纳的对象,蒋介石频频许诺他国府委员、考试院长、行政院长以及总统候选人,胡适或拒绝,或犹豫,或欣然允诺,都在当时引起过不小的轰动。1947年1月15日,蒋介石请傅斯年吃饭。蒋介…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4月29日,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讲座"系列之四在北大历史学系举行。美国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莱佛士人文讲座教授杜赞奇(Prasenjit Duara)作了题为"南洋离散华人的孔教与公民权:比较的视角"的讲座。杜赞奇教授生于印度,在德里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后,前往美国继续深造,师从孔飞力(Philip Kuhn)教授,在哈佛获得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期间,杜赞奇教授曾担任历史学  相似文献   

18.
黄文弼传略     
黄文弼,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是为开辟我国考古事业奋斗终身的杰出斗士和学者.(湖北)汉川人.生于1893年4月23日.于1966年12月18日受"四人帮"迫害逝世,卒年73岁.黄文弼幼而颖悟.清末民初就读于汉阳府中学堂,弱冠负籍京师,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翌年入该校研究所国学门工作,专研历史及考古学.历任北京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教授、西北联合大学教授、西北大学历  相似文献   

19.
有话说李敖     
蒋介石的母亲死后,没有葬在丈夫 墓旁。蒋介石曾撰文赞扬他母亲,说她自 己要葬在另处是为了“勿扰先父之灵”。 李敖在2004年7月15日凤凰卫视资讯 台嘲讽说,这是老蒋为美化母亲而“误 解”其意。因为蒋介石的生母王氏是蒋父  相似文献   

20.
柳秋荣 《百年潮》2015,(2):30-34
1946年7月14日,蒋介石乘坐"美龄"号专机,由南京飞抵九江,随即在江西省主席王陵基的陪同下登上庐山。这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首次上庐山,距离1937年12月的离开,蒋介石与庐山分别了将近九年。九年前,国民党军政要人齐聚庐山,共商抵御外侮之计,蒋介石曾在这里发表著名的抗战宣言。与当时热闹的情景相比,此时的"夏都"庐山,除了清冷之外,触目皆是遭受日军破坏的痕迹,秀美的庐山已是满目疮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