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民国史的研究逐步有了明显的加强。而民国档案的日益开放,也促进了民国史的研究工作。现在不仅专门的历史研究机构、党史军战史研究部门、大专院校历史研究部门、抗日战争史研究部门、档案部门,而且还有海内外、国内外的专家、学、学生、艺工作以及其他单位,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我希望爱你很长,希望春天很长、夏天很长、秋天很长、冬天也很长,我希望你的梦很长,梦里能嗅到荷花香。我和女儿运运骑着从五家渠青格达湖景区租来的双人自行车,这是两人都要奋力蹬的自行车,沿着青格达湖溜了一圈又一圈,不知道疲惫。荷花池边的工作人员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她估计见多了那种三心二意,兜兜转转。  相似文献   

3.
《民国档案》自1985年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它作为中国专门刊布民国历史档案文献和发表民国史学术论文的史学期刊,在推动和繁荣民国史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国内外广大民国史、现代史、革命史教学与研究者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4.
万安 《民国档案》2004,(2):37-37
以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教授为首席专家,由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的民国史专家共同承担的2 0 0 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国史研究》,近日已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立项,项目批准号为0 3JZD0 0 9。该项目自2 0 0 4年至2 0 0 6年6月完成,第一批计划共1 1册,每册5 0万字,分别是《民国史研究三十年》、《民国城乡家庭生活方式研究( 1 91 2—1 937)》、《国民政府五院制度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外关系研究》、《民国军制研究》、《1 92 7—1 937期间的中…  相似文献   

5.
正盛世收藏,以物证史。拙作《民国陕西铜元研究》~([1])从实物的角度,首次发现和确定了汉中孙蔚如、赵寿山制造(以下简称"汉中造")民国陕西二分铜币的传承脉络和制造特征;在这个基础上又确定了镇巴王三春制造(以下简称"镇巴造")民国陕西二分铜币的系列和特征,据此推断出川陕苏区仿造民国陕西二分铜币的具体系列;根据川陕省苏维埃铜币的制造风格和工艺特征,进一步确定了川陕苏区仿造民国陕西二分铜币的具体系列  相似文献   

6.
1998年4月30日下午,本刊记者就民国史研究的现状问题,采访了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教授.现将张教授答本刊记者问记录稿择要整理发表,供民国史学者及爱好者参考.记者:民国史属于前朝史.我国有一个良好传统,就是一个新的朝代开始,总要给刚刚被推翻的朝代修史.朱元璋登基当年(1368),就筹备编修《元史》.次年二月正式下诏纂修,当年八月修成.洪武三年下令续修,当年七月告竣.作为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是很重视为前朝修史,借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提出研究民国史的任务,还是比较早的.当然对民国史的重视程度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对如何研究民国史,有一个摸索过程;这一研究所必须的外部条件,也是经过了多少年方才具备的.90年代以来,民国史研究进展很快.张教授,能否请你谈谈近年来学术界对民国史的研究有何新的成果、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华民国史研究已经走过了30多年历程。30多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经历了一个由“险学”到“显学”的发展阶段。①随着中国学者思想禁锢的解除、资料占有的全面、研究方法的多元和理论视野的拓展,国内涌现出一批出类拔萃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发表的论文或专著,在国际汉学界居于学术前沿,这也是民国史研究逐渐成熟的标志。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民国史研究室编撰的《中华民国史》(36册)全套出版,民国史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8.
近30年来,中华民国史(1912-1949)的学术研究在大陆地区从无到有,有了巨大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成果丰硕、相对完整的学科。大陆民国史研究的主导史观大致经过了从革命史观到民族主义史观、现代化史观的历程。进入21世纪后,民国史研究更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表现为新研究领域的开拓与新史料的运用。民国史研究若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对研究对象与范围进行重新界定,构建新的解释体系与加强国际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9.
本刊 《民国档案》2021,(1):F0002-F0002
与会学者以民国档案与民国史研究为主题,围绕民国史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王奇生、陈谦平、王续添、张皓等专家教授分别就他们目前所承担的重大课题与相关研究动态,阐述了各自的学术观点,引发与会学者的广泛共鸣,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10.
王卫东 《民俗研究》2000,(2):188-190
清末河套地区出现了一种奇特的黄河河神祭祀仪式,到民国年间这种祭祀仪式就消失了,其间经历的时间很短。这一仪式系河套地商王同春所创,曾在河套地区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当地的农民对其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11.
郑会欣 《世纪》2022,(1):47-51
<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学术界的思想也日益解放,许多过去不能或不敢接触的禁区也慢慢被打破,其中一个最具标志性的现象,就是民国史研究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然成为目前史学界著述最多的学术领域之一。而在民国史研究的发展历程中,最初在南京召开的两次学术会议,即1984年5月的"全国首届民国史学术讨论会"和1987年10月的"民国档案与民国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推动民国史研究深入发展、组织和培养民国史研究队伍逐渐成长等方面,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教育是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列的一种教育形态。自民国始,学界对社会教育表现出极大热情,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1949—1977年间社会教育研究受挫,1978年开始复苏。到目前为止,社会教育研究逐渐走向深入,但从整体上看应有的重要地位仍未被充分认识。梳理并评述民国以来中国社会教育的有关成果,可以提示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以民国代表性华侨著述的序、跋为切入点,分析阐述了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的背景和民国南洋华侨文献的出版特征,进而对民国公众认知中的"南洋观"进行了辨析。认为经济因素是民国南洋华侨研究热和出版热的内趋动力,经济话语贯穿南洋华侨研究文献始终。在"南洋作为常识"的出版热中,大众"南洋观"逐渐形成并呈现出流变性,即从我族中心主义转为基于经济互惠前提的平等合作、共存共荣的全新视角。目前呈散点分布状态的民国南洋华侨研究专题文献,亟待整合建构,由此发掘在大中国民族主义整一性视域下被遮蔽的辨证的"南洋"认知,有利于从源头破解历史上南洋华人与土著、中国与东南亚在各自的民族主义强势话语影响下形成的刻板成见,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史及华侨(华人)史研究。  相似文献   

14.
港台及海外冯玉祥研究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港台方面总的来说,台湾对冯玉祥的研究并不很深入,这主要同台湾的政治气候有关,由于民国史上蒋介石同冯玉祥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貌合神离,甚至大动干戈。令蒋介石更为恼火的是在他日薄西山的时候,冯玉祥却在美国大肆抨击他。因此,冯玉祥的研究在台湾很长时间一直是一块禁区,除了在《中外杂志》、《春秋》、《艺文志》等杂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有很多关于民族主义的文献研究资料,但经济民族主义却在很长的时间里被忽略掉了。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冷战结束,各国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起着越来越基础的作用,经济民族主义也日益凸显。本文旨在对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历史及其未来走向作以研究,以便形成系统的理解和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民国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曾经历过艰难的历程,现在开始繁荣起来了。在中国的现代史当中,恐怕现在研究民国史的人是最多的了,出版的资料与著作也不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繁荣的现象呢?当然,首先是因为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了拨乱反正,使科学事业的发展有了空前良好的环境,没有这一条繁荣是不可能的。同时,我们这些搞民国史研究的工作者,一直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一点对民国史的繁荣,恐怕也还是有一点作用的。从五十年代反右派以后,民国史就成了禁区。五六年,规定要写民国史,但是五七年  相似文献   

17.
春熙路是成都市商业区的代名词。其实,它的历史并不长,仅81年。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杨森任四川督理委任其第一师师长王缵绪筹建时,只把它作为一条“马路”修筑,并未作为商业街道修建。为什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就形成了商业中心呢,它的“源”在哪里?确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持之《中华民国史》12卷本的完整出版,应该是近年来中国大陆民国史研究的盛事。这套书从立案到陆续出版,前后超过30年,这是一段不算短的时间,当年参与其事的前辈学者已有多位故世,青年学生已成为中年学者,不久前又将尚缺的5卷补齐,以全套出版,且在纪念辛亥百年之际,自然引发各界注意,相关报道不断。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国史研究在中国大陆起步于1972年,兴盛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历经40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中国历史学研究中最具活力、成果最为丰硕、研究队伍最为广大的学科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是民国史研究的开创者,由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主持编纂的《中华民国史》是民国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和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2011年7月,《中华民国史》系列研究成果,包括《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史人物传》、《中华民国史大事记》,共计36卷,由中华书局出版,引起海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几位在民国史研究领域造诣高深、学养丰厚的研究专家,就《中华民国史》出版的学术意义、其成就与不足、尤其是就民国史学科的当下发展及其未来走向,贡献他们的意见,俾可引发学界更多的思考与讨论,将民国史研究继续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民国文献保护研究对于民国文献的保护现状、民国文献保护方法、民国文献保护个案分析,专门民国文献的保护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大有裨益。在研究中研究者能够从版本学和古籍的角度来进行,拓展了此问题研究的角度。民国文献保护研究应该进一步向纵深深入,突出个案中的"特性",同时还应加强合作保护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