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北是汉画像石墓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出土有大量题材丰富、构图精美的汉画像石,这为我们探究汉代时期陕北地区的社会形态提供了珍贵的信息和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李阳 《文博》2011,(2):46-51
陕北是我国汉画像石集中分布的地带之一,陕北的汉画像石发现较早,数量众多,内涵丰富,题材多样,艺术表现力强,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本文主要从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分析出发,对画像石所反映的陕北地区的建筑结构、生活场面及神话故事等画面作了论述,以此凸现陕北地区独特的地域风貌。  相似文献   

3.
历史与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海登·怀特为代表的“叙述主义”历史哲学背景下 ,历史与故事间纪实与虚构的关系值得深思。在超出单一语句的叙事话语结构的层面上 ,史学与文学叙事分享共同的叙事模式与情节编织手段 ,这揭示出史学叙事内在的虚拟维度。然而 ,超越以实事为全部历史真实的朴素真实观 ,所谓虚构并不等于虚假 ,它也许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历史的本真实在。从根本上说 ,故事历史乃是人类在一逝不返的时间进程中意义建构的独特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4.
汉画像石是汉代绘画和雕塑艺术的重要载体和主流艺术文化,对其开展相关研究,需以考古学发现作为基础,涉及艺术学、美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内容的深化交融,要采取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提炼。文章主要围绕汉画像石的造型主题和艺术审美特征进行了总结研究。  相似文献   

5.
顾雅男 《神州》2013,(3):200-200
汉代曾经是我国封建王朝经济、文化、艺术比较发达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内形成的各种艺术样式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舞蹈艺术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分析徐州地区的汉画像中呈现的舞蹈形象,论述了汉代舞蹈最为典型的审美特征,并结合当时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情况,进一步分析了该特征形成的原因,以期能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历史故事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历史课堂更有趣味性,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还具有实用性。本文从教育学和心理学、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两大角度,探讨了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接着从课堂导入、教学过程和课堂结束三个阶段论述历史故事在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最后说明了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的意义,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等。  相似文献   

7.
陕北地区是汉代画像石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目前所发现、发掘的画像石墓已达数十座,这些墓葬不论在形制、随葬器物,还是画像内容、雕刻技法,均表现出极强的地域特征,反映出汉代陕北边地独特的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8.
李凯 《文博》2008,(3):70-74
陕北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中,不乏反映其时社会流行的体育娱乐活动的画面,而且常处于画像石墓最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体育娱乐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忽缺的.画像石中展现的体育娱乐项目包括:骑射、搏击、博戏、乐舞百戏、斗兽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真.能够让今天的人们追根溯源去找寻中国古代体育的脉络,回味两千年里各项体育娱乐活动的发展演化,为祖先坚强的精神体魄与高超的体能技巧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9.
郑燕欣 《神州》2011,(7):113-114
任何的历史遗留都是见证或者一部历史文献,汉代画像石的图像无疑就是一部文化阶段的生动的见证或活的文献南阳两汉画像石刻内容丰富,题材繁多,在全国画像石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反映汉代社会生活的"活化石"。本文从音乐图像学的角度,从汉代画像石入手,试谈中国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郑燕欣 《神州》2011,(14):113-114
任何的历史遗留都是见证或者一部历史文献,汉代画像石的图像无疑就是一部文化阶段的生动的见证或活的文献南阳两汉画像石刻内容丰富,题材繁多,在全国画像石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反映汉代社会生活的"活化石"。本文从音乐图像学的角度,从汉代画像石入手,试谈中国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自然灾害给人们所带来的灾难在汉代徐州地区尤为明显,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相反也促进了汉代灾异思想的发展,作为思想载体的汉代画像石也深受其影响;汉画像石同时作为墓葬装饰艺术,也蕴涵着极为丰富和极为宝贵的生态意识。对此进行专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董仲舒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他的"大一统"思想是在汉初社会危机加重、阶级矛盾尖锐的历史背景下,为迎合汉武帝统治时期的政治和缓解社会矛盾的需要而形成的。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社会新秩序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同时,对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内在脉络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有关中国社会经济史区域研究的论越来越多,许多年轻的史学研究在步入学术之门时,所提交的学位论,常常是有关区域研究的作品。曾经困扰过上一辈学的区域研究是否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区域的“微观”研究是否与“宏观”的通史叙述具有同等价值之类带有历史哲学色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的重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其历史教育呈现出专业化、普及化和通俗化基本特征,而且唐代历史教育为统治者提供了治国借鉴,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治国人才,对于推动史学的繁荣与文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桂诗洋  曹姗姗 《神州》2014,(12):35-35
《奥瑟罗》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无论是紧凑的结构、特殊的题材,还是主人公的刻画,甚至是配角伊阿古的精彩和不可多得,都具有着它典型的悲剧艺术特征。作为人文主义戏剧家,莎士比亚试图通过对人性矛盾的揭露,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一位创下惊天动地伟业之人,然而,他在日常生活中,却平凡简单至极,从无特别要求,从不贪求享受,堪称奉献最多、索取最少的楷模。他对衣食住行表现出的俭朴率真、不拘俗套,特别是在戴帽子方面表现出的崇尚自由、不愿受束缚的个性,愈加彰显了他与众不同的气质。这一点,有些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调查和访谈资料为依据,阐述了印尼棉兰华人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棉兰华人因受周边华人社会影响,兼及殖民种植经济传统与移居型城市特点而形成的独有社会特征:政治参与具有华人社会传统特性;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并吸收了西方文化、土著文化;闽南语或普通话日常使用较普遍;经济上居于印尼社会和华人群体的边缘,实力有限;与其他族群相处较为融洽;以横向分化为主的华人社会,各群体间互动频繁,边界较为模糊。  相似文献   

18.
郝利荣  杨孝军 《文物世界》2012,(1):10-16,25
在古代人们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不灭,还会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其饮食起居一如阳世,而墓葬就是死者灵魂的住所;据考古发掘,在汉画像石墓葬中,祠堂与墓室均发现饮食的画像,分别为祠堂和墓室的"祭案"、"庖厨"图。  相似文献   

19.
杨青山  刘继斌 《人文地理》2005,20(6):111-114
本文先论述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接着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变化进行组合,用来反映不同的区域发展类型,根据可持续发展原理将这些类型划分成五大类,逐个分析各大类的特征;最后就这些类型进行区域性分析,按照各种不同类型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先后次序进行组合,揭示不同区域发展现象的本质,从而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 ,大量移民迁入陕北地区 ,组成不同类型的村庄。来自山西大槐树的传说 ,其背景是国家掌握了开发陕北的控制权。清代前期 ,陕北宗族一系列仪式、制度逐渐确立和规范 ,这是当地儒生实践儒家伦理的自觉行为与封建国家以教化为手段控制地方社会相契合的结果。同时 ,陕北宗族发展中表现出宗族与村庄紧密结合的特征 ,也反映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