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秋萍 《文博》2013,(4):46-49
陶井是汉代常见的随葬品,"东井戒火"画像陶井则为其中颇具特色者。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记载及简牍资料,从星象、巫术、神话的角度对画像铭文以及扛旗男子、禽鸟等纹样进行了考察,认为汉人利用人力、动物、植物对火灾进行预测防范,具体从画像来说,抗旗男子应是防火吏,禽鸟不是以往所说的公鸡而是"御火"鸟,这是一组含有"御火"主题的画面。  相似文献   

2.
1957年至1991年,我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先后在城区内外各个建筑工地上为国家收集零散的文物,并附带着手对出土文物的调查工作。30多年来,经我发现的汉代陶井遗址(其中也包括砖井)就有200多处以上,并多次发现汉代陶井的井围上饰有绳纹。属汉代陶制井圈的占四分之三,属汉代砖制井圈的仅占四分之一左右。汉代一口水井用砖制水井的一般在七、八层左右,每一层大约有六匹砖左右。每匹砖两头有榫眼,连接扣成一道环形的井圈。砖制井的砖长一般在41厘米,  相似文献   

3.
秦臻  李泽龙 《中原文物》2016,(4):127-128
2016年6月30日由四川美术学院与四川渠县博物院共同举办的"中国早期艺术与汉代建筑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四川美术学院召开,来自国内各高校机构相关的艺术史、考古学研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北京大学中国汉画研究所朱青生作"形相秩序——沂南墓重新调查及研究"专题演讲。朱青生以"形"和"相"概括了汉代画像的两个属性,并总结出汉代墓葬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8月12—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河西学院联合主办的"形象史学与丝路文化学术论坛"在丝绸之路重镇甘肃省张掖市举行。来自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位学者围绕形象史学与丝路文化两大主题,充分运用丰富的"形象"资料,就中西文化交流、河西史地及其他传世器物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此仅择要述其梗概。杨爱国《汉代的多面石柱》认为汉代的多角石柱大多与佛教信仰有关,是众多  相似文献   

5.
《攀登》2015,(4)
相较而言,董仲舒一直是法史研究中关注的重点,其为"春秋决狱"的开创者几乎已成为学界共识。本文认为,董仲舒不是"春秋决狱"的第一人;他只是汉代"春秋决狱"的积极倡导者之一,是汉代"春秋决狱"的重要实践者之一,是汉代"春秋决狱"的大力推动者之一。不仅如此,从与政权的紧密程度看,他对"春秋决狱"的直接影响甚至比不上公孙弘。  相似文献   

6.
东牌楼出土的几枚东汉末年"户籍简"载有"算卒"之语,整理者认为是汉代"算赋之一种";但汉代史籍中均不见"算卒"的固定称谓,此"算卒"当是指"算"(算赋)、"卒"(兵役)两种赋役名目。这几枚"户籍简"与里耶所出秦代户版、走马楼孙吴户籍简的形制、格式均不相同,既非乡户籍,亦非县户籍复本。根据汉代的造籍程序,从其所载内容均为"笃癃""九十复""甲卒"等特定名目看,东牌楼这几枚简应该就是临湘县案比民户的专门簿籍。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两汉豪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中国史学者尤其秦汉史学者十分重视对汉代豪族的研究。他们认为豪族与汉代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有密切联系 ,豪族问题关系到汉代社会性质的判断。自明治以来 ,日本学者就用“豪族”这一术语来研究中国汉魏六朝时期的历史。“可以说豪族一词是作为汉代社会史的重要概念固定下来。抛开豪族一词来谈汉代史甚至是不可能的”。① 二战以后 ,日本关于两汉豪族的研究成果显著 ,发表了许多论著。笔者就所能见到的国内外资料 ,对二战以后 (论述中有时会提及二战以前的论著 )日本关于汉代豪族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以期能对国内两汉豪族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地方志学科属性的研究,由来已久。汉代,郑玄把方志视为古国史。唐代,颜师古把方志视为地理书。宋代,多数学者认为方志为历书书。清代,形成了以戴震为代表的地方志属于地理和以章学诚为代表的地方志属于历史两派之间的激烈争论。民国间,出现了方志是“亦史亦地”的说法。对于方志的学科属性,有  相似文献   

9.
《文博》2016,(5)
汉阳陵博物馆藏有"东织■官"铜印一枚,出土于汉景帝阳陵封土东北侧21号外藏坑,发掘者释为"东织寝官"。本文从玺印篆刻书法的角度对■字进行考证,认为此字应释读为"染"。"东织染官"应是少府属官"东织令"的所辖官员,负责"缯染"皇帝和皇后"天地宗庙群神五时"祭祀所穿祭服的丝帛织染工作。该枚印章的正确释读,有助于推进汉阳陵外藏坑的性质与内涵的研究,亦为研究汉代官职制度和手工业技术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2006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新乡市风泉区老道井墓地东同古墓区所占千渠墓群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9座,为该地区汉墓的研究增添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1.
《论汉代的内朝与外朝》(劳幹)出自《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中的《制度与国家》这一专题论文集。论文既找出了汉代中央机构决定权所在,又找出了汉代宦官和外戚所以能够掌权的关键,论证严密,为研究西汉内朝制度的奠基之作,故在学术界具有很高的评价。本文试图对文章的内容、特点、价值以及不足之处做一简单评析,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相似文献   

12.
<正>六朝时代,享有"六经三史"之称的《东观汉记》,它成于东汉刘珍等众多学者之手,是馆局分纂史书之始祖。在此之前执掌史书的职官是兰台令史(如班固等),实行世官制。东汉章帝、和帝之后,史书之撰写与世官分离,图书逐渐集中到了"东观"。劳干《魏晋南北朝史》谓  相似文献   

13.
在秦汉史研究中,物价问题很早就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南宋时期的王桥是较早关注秦汉物价问题的学者,他在《野客丛书》卷三中依据文献资料,对汉代的酒价、田亩价、米价、金价进行了探讨。清代学者王鸣盛也注意到汉代的米价问题(《十七史商榷》卷十二)。  相似文献   

14.
汉代的陶钱树座与陶灯座之间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因而会出现被误认的情形。本文通过对两件目前被学者们认为是"钱树座"的陶器座进行观察和对比,初步认为它们都应该是东汉晚期组合式陶灯的一个组成部分——陶灯座。由此看出,汉代某些单体陶器与组合式陶器的某些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地方,需留意这些器物的独特之处,以便复原其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古代丧葬史上,厚葬之风长期处于主流地位(陈华文:《丧葬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两汉时期,厚葬之风更是盛行。在探讨汉代厚葬的各种具体原因时,一般都会把汉代的厚葬之风与当时的孝观念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汉代重视孝道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说汉代"孝道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表现在丧葬上就是  相似文献   

16.
"五祀"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祭祀,但自汉代起"五祀"应祀"行"还是祀"井"就一直争论不休。从考古资料来看,先秦时期的"五祀"祀"行"不祀"井","五祀"祀"井"始自汉代。汉代"五祀"的变化,是腊、蜡这两种祭祀在秦汉时期的混同造成的,造成这一变化的还有社会思潮、社会环境、语音相近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杨伯达在20世纪80年代曾设想在丝绸之路之前应有一条和田玉输入内地的"玉石之路",后又称之为"昆山玉路".有学者认为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玉门关",来历与和田玉的东输入有关,但也有学者对此表示怀疑[1].  相似文献   

18.
对史道德墓志及其族属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超 《文物》1986,(12)
《文物》1985年第11期《宁夏固原唐史道德墓清理简报》(以下称《简报》)介绍了仪凤三年十一月八日唐给事郎兰池正监史(道德)府君墓志,并就该墓的发掘情况提出了几点看法。拜读之后,觉得有些问题尚可商榷,谨提出以就正于方家。《简报》认为:"史道德可能是昭武九姓中史姓胡人的后裔,其埋葬用覆面这一不同于当时中原的葬俗,井随葬西方传入的金币等,似乎也暗示着这一点。"《简报》把史道德为史国胡人当作一个基本观点,并以  相似文献   

19.
汉代乐浪郡的位置是东北疆域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针对汉代乐浪郡在今辽河以西说进行了反驳,认为汉代乐浪郡在今清川江以东,朝鲜半岛的北部,即以今平壤为中心的大同江流域。同时,作对乐浪国的有关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下半叶,西方学者对全球史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有一批这方面的大部头著作问世.在我国,打倒"四人帮"后,随着著名学者吴于廑先生关于世界史是"由分散到整体"的历史的界定出台,这方面的研究也渐成潮流.我个人甚至认为,如果仅仅从横向发展去理解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概念,西方的这类新全球史堪称目前最好的世界史.但能不能像西方全球史论者所主张的那样,把"全球史"提升为一个与"世界史"并列的学科,进而完全用"全球史"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世界史"呢?这就成了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