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英 《满族研究》2004,(4):77-82
清代帝王陵寝,均择圣地为万年吉壤。在陵寝的建造上也相当奢华。采用大量砖瓦木材与石材。随着石材工艺的成熟,这些石件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更具装饰性。装点着帝王陵寝的地官、建筑的坐基、陵寝的神道。精湛的石雕技艺,精美的地官,高耸的须弥座,威武的石雕群,含概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丰富的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秦汉陵墓的考古资料与研究成果出发,讨论陵寝制度与象征研究中的思路与方法问题。秦汉陵寝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陵寝制度也就是陵墓制度,狭义的陵寝制度指陵侧出寝的建筑制度,多年来两方面都进行了深入讨论;秦汉陵墓实行独立陵园制度,对于陵园的象征有若都邑说、若宫城说;近年在此思路基础上,出现了将地下陪葬坑与秦汉帝国职官架构比拟的新思路,这种思考还需要从理论与考古实践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建筑遗产的保护,对明显陵陵寝门修缮工程的个案进行分析,并发掘钢结构这种现代建设手段在文物保护与修缮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途径。修缮方案实施后,证明此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兼顾历史真实性与现代结构成功应用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4.
关中古代帝王陵寝众多,选址与分布受地理因素影响较大。在自然地理方面,华夏始祖陵寝呈散点状分布在关中北部地区,这是生产力低下,被动适应当时自然环境的一种表现。第一,关中地理位置居中、封闭、易守难攻、面积大、水热条件良好、物产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全国是十分独特的,是冷兵器时代封建王朝难得的最佳生存场所,历史上多次建都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第二,政治地理中心迁移对帝王陵寝建筑分布也有重要的影响。第三,人口的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商业的发展等经济地理因素,为关中古代都城及帝王陵寝建设提供了保障。第四,传统风水理论、天人合一思想等文化地理方面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北朝陵寝制度发展最初阶段以金陵制度为代表,其特征是以拓跋鲜卑丧葬礼俗为主,兼采部分华夏文明丧葬制度.方山永固陵则对上述两者进行了初步整合,开始了北魏陵寝的创制阶段.洛阳模式,则达到了以华夏陵寝制度为模板,创立本朝陵寝规制的融合程度.东魏、北齐主要是对洛阳模式的继承和发展,西魏、北周则从关中地域文化出发,补充了若干新因素.同时,随着皇权逐步排除原始部族残留因素的制约,北朝陵寝制度也在上述发展过程中逐步建构皇权主导下的丧葬等级体系.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为深入了解秦始皇帝陵的整体布局和当时的陵寝制度,对陵园及道路、门阙、墙垣等进行了系统勘探,对K9901、陵寝建筑、从葬墓及兵马俑一号坑等进行了发掘。这些考古工作为认识秦始皇帝陵丧葬礼仪与建筑结构体系等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依据一些“一史馆”及“省档案馆”新发现的档案,对清陵寝员役制度作了剖析,并从员役数量的多寡、官员级别的差异及守陵人在不同时期的待遇等变化中,阐述了清陵寝员役制度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清代盛京昭陵的建筑、管理、沿革所构成的历史文化风貌与清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昭陵初建,其工程时间之短、建筑规模之小,反映了清初国力之有限以及满族早期的节葬与火葬习俗。清入关后定鼎中原,随着国力的提升,对昭陵进行了“积累式”的补建修缮,使陵寝格局逐渐完善,陵寝景观庄严壮丽,民族特质别具一格,建立起完善的陵寝管理体系。清末在列强的蚕食鲸吞中,清政府虽然屡次表达出对盛京陵寝的关注与重视,但实际上却透露出“弱国无外交”的无奈窘态,反映出其腐朽无能的本质。清朝灭亡以后十余年间昭陵仍然依照“清皇室优待条件”予以保留,直至1927年被开辟为公园。透视清昭陵建筑群的历史变迁俨然是一部清王朝的兴衰历程。  相似文献   

9.
金皓 《文物世界》2006,(4):57-61
中国古代陵墓的观念、制度、形态是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历来都倍受重视,可以说事死如生。中国墓冢形成和墓前石刻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程。中原地区最初墓葬是没有冢丘的,殷周时代“不封不树”。长江以南的安徽、江苏发现了一些西周墓葬筑有冢丘,中原地区则至春秋晚期始出现。战国中期到西汉时期,逐渐形成一套等级分明的陵寝制度,墓前石刻就是随着陵寝制度和丧葬习俗的发展而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明十三陵 沧桑回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麓,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从1409年开始营建长陵,到清初建造思陵,十三陵经历了二百余年的建设。其陵寝建筑规模宏大,体系完备,保存较为完整。陵区内共计葬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皇妃。除皇帝陵外,陵区内还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监墓1座,以及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十三陵具有陵区建筑整体性突出,陵寝建筑制度独具风貌,自然环境幽稚壮观,保存较完好等特点。其历史遗存不仅是研究明朝陵寝制度,丧葬典制,祭祀礼仪,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考古发现的商代高等级墓葬的墓上建筑遗存,文章认为这些墓上建筑就是陵寝制度中"寝"的起源,同时也可能兼备"堂"的功能,从而确认陵寝制度的渊源可上溯至商文化时期。另外,文章认为,殷墟西北岗发现的大批祭祀坑,虽然是商王室的公共祭祀场所,但也应该是针对墓主的,因此可以确认商代时期应该已经存在墓祭。  相似文献   

12.
张卫星  陈治国 《文博》2010,(4):17-21
本文将秦始皇陵北侧的鱼池水体和周边的遗存作为一个整体,统称为鱼池遗址。通过对K0007、动物坑、吴中吴东建筑遗存内容的分析,特别是结合近年鱼池水体范围的考察认识和水体西侧夯土道路遗存的考察成果,鱼池遗址的整体性质应该少府所属的一处苑囿在秦始皇陵陵寝制度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依据最新考古发现,东汉陵寝制度相比较西汉时期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表现在圆丘状封土、一条长斜坡墓道的地宫、外藏系统消失以及陵寝建筑位于封土东侧或南侧、盛行同穴合葬等。洛阳北魏时期的陵寝制度除旧有习俗的因袭,很大程度上受到东汉陵寝制度的影响。考察引起这些变化的历史原因应当是东汉前期尊崇汉统而又别于汉统的双系情结以及北魏政权汉化政策的强力实施。这些都可以视为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上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旅游纵览》2007,(5):77-77
<正>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界于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秦皇岛之间,西距北京125公里,南距天津150公里,东南距唐山100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清代皇家陵寝建筑群。占地80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清朝帝、后、妃及皇子公主们。  相似文献   

15.
《旅游纵览》2007,(7):88-88
<正>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界于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秦皇岛之间,西距北京125公里,南距天津150公里,东南距唐山100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清代皇家陵寝建筑群。占地80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清朝帝、后、妃及皇子公主们。  相似文献   

16.
《旅游纵览》2007,(12):35-35
<正>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界于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秦皇岛之间,西距北京125公里,南距天津150公里,东南距唐山100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清代皇家陵寝建筑群。占地80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清朝帝、后、妃及皇子公主们。  相似文献   

17.
《旅游纵览》2007,(2):59-59
<正>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界于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秦皇岛之间,西距北京125公里,南距天津150公里,东南距唐山100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清代皇家陵寝建筑群。占地80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清朝帝、后、妃及皇子公主们。  相似文献   

18.
《旅游纵览》2007,(3):88-88
<正>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界于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秦皇岛之间,西距北京125公里,南距天津150公里,东南距唐山100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清代皇家陵寝建筑群。占地80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清朝帝、后、妃及皇子公主们。  相似文献   

19.
《旅游纵览》2007,(9):49-49
<正>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界于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秦皇岛之间,西距北京125公里,南距天津150公里,东南距唐山100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清代皇家陵寝建筑群。占地80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清朝帝、后、妃及皇子公主们。  相似文献   

20.
《旅游纵览》2007,(8):54-54
<正>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界于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秦皇岛之间,西距北京125公里,南距天津150公里,东南距唐山100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清代皇家陵寝建筑群。占地80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清朝帝、后、妃及皇子公主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