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学勤 《文博》2012,(3):13-14
2012年初新出版的《贾文忠金石传拓集》著录有妇姘爵,器形纹饰类似殷墟妇好墓器物,铭文字体更与之相近,此爵器主应即商王武丁时的妇姘,可与殷墟卜辞联系研究。  相似文献   

2.
妇姒启鼎时代为殷墟三期晚段,该器铭文为商代妇女称姓增添了新例证。综合甲骨金文及文献材料,可知商代妇女称姓,至少有六种形式。正确认识商代妇女称姓的各种形式,不仅有助于甲骨金文人名释读,而且对深入了解商代姓氏制度、婚姻制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1928年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殷墟开始的科学考古发掘伊始,就开始注重动物遗存的收集与研究,迄今已经有90年。殷墟动物考古的开始就是中国动物考古的序幕,因此殷墟动物考古的历程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动物考古的缩影。本文回顾与反思殷墟遗址动物考古90年发展的历程,对殷墟动物考古的学术史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殷墟动物考古是整个中国考古学强调科学方法和多学科研究的"殷墟传统"的一部分,并对殷墟动物考古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殷墟出土十五万多片甲骨文中,有关生育的卜辞就有一百四十多条(《殷墟卜辞综类》)。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著的《殷人疾病考》中有“产妇”这一科。温少峰、袁庭栋著的《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对于“是否受孕、是否生男、预产期的确定”的卜辞进行了分类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现在,我们通过对这些卜辞的探讨,分析其对殷代社会的影响,无疑是有益的。要谈卜辞中有关生育的问题,不能不先介绍甲骨文中的“(?)”字。从字形来看,似双手接临盆之产妇生小孩之状。郭老释为“冥”,实为(?)(娩)(《卜辞通纂》)。《说文》释为“(?),生育免身也。”也就是妇  相似文献   

5.
何毓灵  岳占伟 《考古》2012,(12):70-77,1
殷墟近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了3枚青铜印章,根据对印章的图案与文字进行的分析可证明殷墟传世印章的可信度,同时说明中国印章的起源至少可早到殷墟时期。早期印章的起源与陶印模有一定的关联,殷墟时期青铜印章的主要功能与青铜器铭文类似,用以标识主人的私名或氏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殷墟近十年发掘工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总结了在道路、手工业、家族墓地、实验考古以及传统殷墟外围考古发掘取得的新成果,认为这些新收获对于进一步深入、细致研究殷墟文化内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本文对未来十年殷墟发掘与研究提出几点建议,期望殷墟得到更好地保护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安阳殷墟孝民屯遗址半地穴式建筑群整体特征的分析,对比殷墟遗址的房基建筑,指出,这种房屋建筑形式在殷墟遗址已不是当时的主要建筑形式。半地穴式房基生活遗迹与遗物表现出与殷墟文化的不同,说明其房屋的主人与殷人有所不同。虽然这种建筑方式可能是殷商自身的传统,但在殷墟遗址内,大量聚集出现这种形式建筑群,结合分析出土陶器特征,认为其主人最大可能是来自于西北方或西方的不同族群。  相似文献   

8.
何毓灵 《中原文物》2020,(2):33-49,128
考古学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是双向的。殷墟文化在对周边区域青铜文化造成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吸纳和融合了周边区域考古学文化。本文采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简要梳理了殷墟文化中来自于北(西北)、西(西南)、南(东南)及东方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认为各区域对殷墟影响的时间、强度和方式有所不同。殷墟对待外来文化因素更主要的是进行融合与改造,成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正是与周边文化不断地交流与互鉴,殷墟青铜文化走向了顶峰。  相似文献   

9.
关于殷墟和殷都──兼与杨升南先生商讨刘心健拜读《史学月刊》1989年第5期发表杨升南先生的《殷墟与洹水》一文后,颇有所感。兹不揣冒昧,提出笔者的粗浅理解,与杨升南先生商讨。一杨先生在《问题的提出》一节的结语中,认为:"'洹水南殷墟上'的殷墟,仍是罗振...  相似文献   

10.
孝民屯东南地铸铜遗址是近年殷墟发掘工作的一项重要收获,对研究殷墟铜器铸造工艺和殷墟布局具有重要意义[1]。伴随殷墟晚期陶器出土的大量陶范为殷墟铜器分期和商末周初铜器断代提供了难得的材料,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安阳以殷墟闻名于世。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更使得安阳的知名度大大提升。“洹水殷墟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郭沫若的诗句不仅揭示了殷墟的历史地理价值。还间接指明了殷墟之于安阳的重要性,没有殷墟的发掘和认定,就没有安阳在国内外响当当的名头。但是,殷墟的发掘不仅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传奇,更是中国考古学成为一门学科的起点。殷墟的发掘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过程.今天我们重新回顾这一过程,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洹北商城与殷墟的路网水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次一布局研究的分期与年代基础二道路与池渠遗迹的考古发现三路网水网与都邑布局商王朝后期都邑殷墟是中国考古史上发掘时间最长、揭露面积最大的遗址。殷墟的布局问题始终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虽取得诸多成果,但也存在不足。特别是忽略了诸如路网、水网等人工遗迹的探索。洹北商城发现后,殷墟文化分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许多道路和池渠遗迹被发现并认定,从而为殷墟布局的认识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文利用殷墟文化分期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殷墟北徐家桥制石工匠墓地中14座随葬有南方文化因素器物的墓葬进行研究,指出该人群在墓地内分布零散,历时较长,并同样从事石器生产或管理。他们虽已高度融合于殷墟本地文化之中,但还保留有部分自身文化传统,显示出作为都城的殷墟所具备的文化多样性与复杂性。故殷墟应仍有不少类似人群,需要今后更加深入的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商代后期殷墟气候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商代后期殷墟气候研究,是商代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历年来的研究,注意到有关气候波动的研究尚未深入。通过筛选殷墟文化各期与地下水位变化有关的发掘材料,制成简表,确认殷墟文化一至四期之间地下水位有剧烈波动的事实。据此推断殷墟气候干湿变化的轨迹。参考文献中记载的有关气候干旱的材料,与地下水位变化简图对比,发现二者大体吻合。同期的甲骨文气象记录中,也发现了与干旱有关的现象,进一步确认了关于气候波动的推论。  相似文献   

15.
铜方尊是起源于商代晚期殷墟青铜文化的一种青铜酒礼器,最早出现于殷墟青铜器第一期,方形的设计与方鼎、方爵、方卣及陶方形圈足器、方尊形器有关,与圆形铜礼器相比,方形铜礼器的使用者等级更高,身份更尊贵。殷墟青铜器第三、四期,随着殷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交往,以及商末周初的战争与民族大迁徙,铜方尊传播至周边地区,西周早期,出现新的器形与装饰风格,西周中期发展至顶峰,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6.
安阳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的一座重要都城遗址,历经数十年的考古发掘,殷墟出土了许多马的遗骸。对这些马的来源进行追溯,将为进一步探讨该遗址先民与其它地区之间的交流,乃至殷商文化与周邻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信息。本文采用锶同位素检测技术,通过测定殷墟遗址出土的猪与马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首先得到了殷墟遗址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在0.711739~0.711319之间。据此锶同位素比值范围,可以推测殷墟遗址出土的10匹马中有5匹马可能不是在当地出生的,而且其来源各不相同;还有5匹马可能为本地出生。  相似文献   

17.
更正     
《中华遗产》2005,(3):142-142
3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了河南安阳殷墟申报项目审查.把殷墟作为2006年中国惟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列入审议日程。今年8月底,联合国有关专家将对殷墟实地考察。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始于2001年4月。2001年9月河南省人大通过的《安阳殷墟保护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古文化遗址保护的专项法规。  相似文献   

18.
刘思镯 《南方文物》2022,(2):226-233
青铜钺分布于殷墟遗址的各个区域,主要出土于墓葬中,随葬铜钺1至7件不等。殷墟青铜钺有夹内钺和銎装钺两种,夹内钺分为A型无阑钺和B型有阑钺两大类型,年代从殷墟文化一期延至殷墟四期。殷墟墓葬中出土的铜钺是墓主人军事统率权的象征物。使用者包括4个等级:高等级、中高等级、中等级、低等级。其中高等级和中高等级使用者的身份可与商代军事系统中的“亚”、族军队首领相对应。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殷墟出土铜爵的铸造痕迹以及殷墟铸铜遗址出土的爵范、爵芯等实物资料为依据,比较全面地考察了殷墟铜爵的铸造工艺,基本揭示了殷墟铜爵的铸型分范、鋬及鋬上兽头的制作、柱帽的制作、范与芯的组装、浇口的位置等铸造工艺。文章对前人的研究做了一些修正和补充,并有新的发现,推进了殷墟铜爵铸造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要进步,必须从历史中寻找智慧,一门学科要求得发展,同样需要从本学科的历史出发,不断地总结、反思。由夏鼐先生生前亲自提出设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5位长年从事殷墟考古工作的学者联袂编撰的《殷墟的发现与研究》一书,是一部综合研究殷墟的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回顾殷墟发掘历史,总结既往成果的著作。该书出版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当今学术界关于殷墟考古工作的最有力度的研究和为我们全面了解殷墟的发掘及研究现状提供了方便,更在于它使我们能够更为系统地反思过去,检讨得失,规划未来,促进殷墟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