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屯田是北宋西北地区守边宋军的一项重要后勤补给方式,因此,屯田的发展与宋夏战争的进程密切相关。康定、庆历时期,宋夏之间接连爆发了几次大规模战役,在这几次战役中,西北沿边屯田的分布与规模直接决定了夏军的进攻方向以及战役的爆发地;战斗结束后,战局结果又反作用于沿边屯田,大大促进了战役发生地区后勤经济的发展。后勤补给地理与战争进程的互动关系在这一时期的宋夏战争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在宋夏战争中,引兵就粮是北宋政府所采取的重要后勤补给措施之一,其具体办法是将沿边士兵由原驻地回撤到后方粮食聚集地以获得后勤补给。本文认为,由于受到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影响,北宋就粮兵原驻地与就粮地之间存在着固定的对应关系,即某路宋军固定到某地就粮。此外,就粮措施的实施与战争形势密切相关,宋夏战局的发展使引兵就粮逐渐出现了就粮兵移动范围增大和就粮人数增多等情况。在肯定就粮措施重要意义的同时,本文也注意到引兵就粮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即守边军队回撤就粮削弱了沿边地区的军事力量。为此,北宋采取了分番就粮和分时就粮等办法来弥补其缺欠,这使引兵就粮得以长期实施,并在宋夏战争的后勤补给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补给在战争中至关重要,十字军战争中尤以食物和草料为重。东方复杂的战场环境下,给养物资供应运输形势严峻,面临重重困难。自尼西亚到安条克,是第一次十字军战争战事最残酷、激烈一线。在拜占庭和亚美尼亚人的积极支持下,十字军才得以维系生存,继而获得了继续进军的可能及动力。在安条克一役,拜占庭帝国补给支援的重要性体现得尤为明显。补给是巩固十字军同拜占庭帝国关系的关键要素,在双方合作、互相牵制、乃至偶有冲突的复杂态势中,维系着互为同盟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胡雅琛  王建伟 《神州》2013,(35):274-274
国外经验和实践证明,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减少部队非战斗减员,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战斗力。面对当前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心理干预缺乏统一管理和基层部队机构缺失的问题,要抓紧研究和构建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相似文献   

5.
中日甲午战争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由日本首先发动,战争中一直处于主动地位,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国战败仅仅是因为失去了主动权?本文就甲午战争中海战部分失利原因进行简单讨论,主要论述失利原因如下:一、军队装备及思想观念落后;二、军队素质低下;三、海军体制不健全;四、战略战术失当;五、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导致后勤补给不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等各种新兴电子媒介的出现以及应用,对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部队在维持地方秩序、进行抗洪抢险以及抗震救灾等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电子媒介的关注,同时需要通过电子媒介进行追踪报道,所以电子媒介对非战争军事行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下面就简单的对电子媒介、非战争军事行动进行阐述,并分析、探讨电子媒介与非军事行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两汉与周边各族都进行过战争,但对匈奴、西域、西羌的战争战略问题最值得研究。这是因为,匈奴、西域、西羌在反汉问题上是三位一体的,其中当然是以匈奴为主,西域、西羌则为其"右臂",故两汉王朝对三族的战争既分步骤又综合考虑。在战争中所施行的战略措施,有屯田、扩大骑兵、选将练兵、对敌分化瓦解及招抚、残酷镇压等,其中大部分战略都是成功的,唯有斩尽杀绝的战略是失败的。两汉对匈奴、西域、西羌的战争结果,拓展了疆域,加速了民族融合,开辟了丝绸之路,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堡寨是北宋对夏作战中重要的防御工程。探讨其军事功能对于研究宋夏战争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堡寨守军性质前后变化的论述 ,力图展示北宋西北堡寨军事功能演化的阶段性 ,并在重新审视传统观点的同时 ,指出宋方堡寨的军事功能是与西夏争夺边境地区的人口和土地资源 ,以满足宋军的后勤补给需求。  相似文献   

9.
杨国宇 《神州》2009,(1):41-45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不顾自身疾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为部队运送后勤补给。在气势恢宏的淮海决战前线和广大后方,各解放区人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在各解放区通往前线的十几条运输线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战争奇观。后方人民的全力支援,为解放军夺取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强的后盾。  相似文献   

10.
历代经营西域,首重驿传邮政。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千年不衰,至今传为美谈。可见交通在历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从驿传到邮政的历史沿革 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八世纪的西周,穆王姬满率领大队人马西巡西域,使西域人民了解了许多祖国内地的情况信息,西汉武帝刘彻为了配合军事行动,先把传递信  相似文献   

11.
姜涛 《中国现代史》2022,(10):135-146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符合近代化军事理念的后勤体制。战前军队军粮通常就地征发,战时则由后方办理,向前方部队补给。与此同时,军粮配拨权力逐渐收归中央,更便于统筹与调剂。理论上,各级兵站与军粮局设立后,军队可专心练兵、作战,不必参与军粮的配拔、征集、移交、补给诸环节。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地方粮政部门、军粮局、兵站以及各部队间难以协调,在体现军事近代化的后勤体制下,国民党军军粮补给反陷入困境。国民党军队后勤补给运作的失灵,使前线部队士兵温饱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严重影响国民党军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第5号探方所出简牍材料中有一批简文集中反映了王莽时期一次发生在车师的战争。前人多认此役为天凤三年至四年(16—17)的王骏征伐西域战争之结尾。文章对此说提出了商榷,大致推定此役实与王骏征伐西域战争无关。  相似文献   

13.
西汉王朝的边疆经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建立后,匈奴袭扰不断,成为困扰西汉政权的一大问题。武帝时,凭借强盛起来的国力,采取重大军事行动,基本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又通使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各族间的联系。同时,兴兵南越,击西南夷,稳固了南部边疆。自此,边疆地区置于西汉政权的直接管辖之下,为现代中国的疆域奠定了初步基础,促进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援越抗美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援越抗美的军事行动 ,从 1 96 5年 6月开始到 1 973年 8月结束 ,共经历了两个阶段。中国先后派出了高炮、工程、铁道、扫雷、后勤等部队 ,总计 32万余人 ,最高年份达到 1 7万余人 ,执行了反空袭作战、筑路、构筑国防工程、扫雷及后勤保障等任务。援越抗美部队的将士们与越南军民一起 ,以劣势装备战胜了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武器装备的美国侵略者 ,使越南人民赢得了抗美救国战争的光辉胜利 ,谱写了中越两国人民友谊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霍旭初 《丝绸之路》2013,(15):44-45
被誉为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的鸠摩罗什,公元344年,出生在龟兹。父亲鸠摩炎是印度人,母亲耆婆是龟兹国王之妹,鸠摩罗什自幼聪慧,初学小乘佛教,后改宗大乘。至青年时,鸠摩罗什在大乘学上成就斐然,他"道震西域,名被东国"。鸠摩罗什的巨大声望,成为中原前秦皇帝苻坚发动西伐龟兹战争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豫湘 《湖南文史》2012,(10):5-9
1937年,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为彻底征服中国,日本在强力推行其军事行动的同时,还在经济领域对中国发动了另一场战争——伪造法币,瓦解国民政府经济。由此,中日之间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  相似文献   

17.
堡寨是北宋对夏作战中重要的防御工程。探讨其军事功能对于研究宋夏战争意义重大。通过对堡寨守军性质前后变化的论述,力图展示北宋西北堡寨军事功能演化的阶段性,并在重新审视传统观点的同时,指出宋方堡寨的军事功能是与西夏争夺边境地区的人口和土地资源,以满足宋军的后勤补给需求。(摘自《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论北宋西北堡寨的军事功能@成龙  相似文献   

18.
程龙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27(3):113-121,159
河北安抚使路是北宋在宋辽边界地区设立的军政区划。本文就河北安抚使路划分的原因从军事地理和粮食补给两个角度进行剖析,合理解释了河北各安抚使路的整体布局和形态差异,突出了军事交通地理和后勤补给运输路线在影响安抚使路划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考古资料所见的唐代胡人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瑾 《文博》2010,(3):26-31
考古资料较为少见的唐代胡人女性却屡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她们作为俘虏、贡人或商品来到唐朝,成为西域服饰传播者、西域饮食制作者、西域乐舞表演者、西域习俗实践者、丝路贸易参与者或经历者、军事战争体验者、政治礼物传承者、民族宗教坚守者等多重角色,对唐朝乃至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底,巴基斯坦政府军对南瓦济里斯坦的塔利班武装展开了清剿行动。此次军事行动有着复杂的深层次原因,其与巴基斯坦塔利班对巴政府的巨大挑战、塔利班对巴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以及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都有很大关联。尽管此次军事行动短期效果明显,但是由于诸多结构性矛盾的制约,战争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