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史天地》2012,(8):95-95
三宫六院是指清代皇帝及嫔妃后宫起居各处。三宫:指故宫内廷中路的三大宫殿,即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六院:有东路六宫和西路六宫。东路六宫: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西路六宫:储秀宫、翊坤官、永寿宫、长春宫、威福宫、重华宫。  相似文献   

2.
明世宗常居西苑始于嘉靖十八年,与"壬寅宫变"无关,而且宫变就发生在西苑仁寿宫。跟随皇帝入直西苑者有亲信文武大臣、司礼监系统的宦官及中书官。文武又可分为勋武臣、亲臣、阁臣及尚书,特别是礼部尚书,他们是此期的政治核心层。文武中各类人物有显著的前后接替关系,表明世宗一直着意维系此格局。这种核心圈的构成,与明代其他时期不太相同。世宗迁居后的核心政治空间一直是中海西岸仁寿宫所在区域。入直的文武及中书官居于仁寿宫南门外的无逸殿,仁寿宫和无逸殿被围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通过面东的迎和门与外界沟通。内外廷沟通路线随之调整:千步廊各官署官员多经授权入西苑门,横渡太液池至仁寿宫迎和门,于此交接本章或承旨。  相似文献   

3.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废除帝制40年后,上海的一个小混混居然做起了“皇帝梦”,还有模有样地册封了文武大臣,后宫嫔妃。  相似文献   

4.
袁帅 《神州》2012,(19):85-87
随着电视剧《甄嬛传》的热播,后宫争斗这一经久不衰的话题再次被推到了收视热点,同时还带动了"甄嬛体"的网络走红,究竟是什么让人们对宫斗戏情有独钟?"宫斗"一枝独秀2011年可以称为宫斗戏的大年了,从年初开始的《宫2》,紧接着《后宫》《太平公主秘史》《甄嬛传》。此外,在宫斗戏中犹如开山鼻祖一样存在的《金枝欲孽》的续篇《金枝欲孽2》也会亮相。帝王将相、后宫佳丽、太监  相似文献   

5.
明光宗死后 ,东林党人对政局缺乏冷静的分析 ,忽视了后宫空虚的特殊性 ,没有利用唾手可得的有利条件去尽量巩固宫府一体的机制 ,而是简单地将李选侍推出政治舞台 ,直接造成了后宫无主的局面 ,客观上促使朱由校迅速地依靠客氏、魏忠贤一伙 ,不意为宦官专权扫清了障碍。“移宫”后 ,政局出现连锁反应 ,魏党反过来借“移宫”罗织罪名 ,又“因移宫而并成挺击、红丸之罪” ,东林党人被一网打尽。本文指出东林党人政治上的失误以及明代后宫制度的弊症 ,说明极度强化的皇权最终会削弱其本身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表现后宫题材的电视剧极为火热。而巅峰之作则是最近根据网络同名小说改编的《甄嫒传》了。有人评论说,这部剧实为后宫剧的极品。去年极其火爆的清宫穿越剧《宫》在此剧面前也要自惭形秽,以至于《宫》2竟然要尊《甄嫒传》为“小主”,将自己降格为“甄嫒前传”了。  相似文献   

7.
清代对太妃太嫔等女性的尊封起于顺治九年,此后经历由择位尊封向普遍尊封,由加封号向晋位次的两个转变,逐步形成的尊封办法与仪制,遵循又丰富了清代后宫尊封制度。按惯例,太妃太嫔随居皇太后宫,然自咸丰朝新辟寿安宫作皇祖辈后宫居所,至同治朝,皇太后等前朝后宫移居同一区域的惯例不复存在。太妃太嫔得到后世皇帝的有序尊封,是清代维护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对后宫女性及其家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武灵王(前340~前295),名雍,战国时赵国第六代国君,公元前325年至前299年在位。他执政以来,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大胆推行“胡服骑射”,远攻林胡,近灭中山,使赵国迅速成为战国后期的中原强国。为了集中精力谋划统一大业,他提前退位称“主父”,传位于次子何(惠王)。公元前298年,与何出巡沙丘宫(今河北广宗县大平台村)。原太子(长子)章发动政变,大臣李兑及公子成(奉阳君)率兵平叛。赵章败逃主父宫,李兑搜宫杀章,因惧怕主父降罪而继续围宫三月余,赵武灵王饿死沙丘宫,逝年45岁。此即历史上的“沙丘宫变”。  相似文献   

9.
陈蓉 《文史月刊》2009,(9):43-43
人们常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那么,何为“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呢? 三宫即: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其中,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坤宁宫是皇后住的地方。从乾清宫往北一直到神武门,被称为“内廷”。是皇帝和嫔妃们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古时,天子之正妻曰”后”。秦汉以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皇后历有“国母”之尊,居中宫,主内治,统率各官嫔妃,地位极崇。清朝从一六三六年四月皇太极改“后金”国号为“大清”,到一九一一年宣统皇帝逊位,共经历了十一代皇帝。其中,清亡  相似文献   

11.
周舟 《黑龙江史志》2021,(6):41-43,61
宫女是古代社会中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深居后宫,其生平事迹鲜为人知.新乡市博物馆馆藏大量唐代宫女的墓志拓片,是研究唐代宫女的重要材料.这些宫女墓志有着明显的格式化书写方式,这种书写方式体现出唐代后宫的管理制度,也反映出唐代宫女身上共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大中二年张议潮充分利用了吐蕃王廷内乱以及河陇地区边将混战、各族百姓思归唐朝的形势,率众起义归唐.张议潮等沙州起义骨干人员都是原吐蕃政权中的敦煌本土出身的官员,他们与政治主张相同的吐蕃鄯州节度使尚婢婢结成同盟,联手抗击不得人心的论恐热,驱逐其在瓜、沙、肃、甘等地的统治势力,收复了沙、瓜、肃、甘、伊等州,并遣使将包括尚婢婢部将控制地区在内的河、湟十一州图籍进献唐廷,建立起归义军政权.随后张议潮又在尚婢婢部众的协助下收复凉州,并向唐廷奏报婢婢部将拓拔怀光等击败论恐热,进献战利品的消息.此后归义军政权一直与尚婢婢部众及其后代保持着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选秀"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形成制度也近2000年了。"选秀"是近代的说法,古代叫"采选"。指通过正式规范的途径,从民间挑选貌美色丽、素质上乘的女子入宫服侍皇帝皇族。采选的制度是东汉首开其端。在此之前,历代朝廷充实后宫,或强夺,或挑选,时间不定,  相似文献   

14.
《收藏家》2014,(1)
<正>命妇,是封建社会中一特殊的女性群体,泛指有封号的命妇。历代封建王朝妇女的封号皆从夫官爵高低而定,唐以后形成制度。此后,虽经历了数次的改朝换代,但命妇制度始终沿用。明清时期,命妇可以分为内命妇和外命妇,内命妇指宫廷中的妃嫔,外命妇指外廷官员妻、母。有关皇后及后宫嫔妃的冠服在文献中记录系统全面,且有保存在故宫博物院中的明代帝后及清代帝后的画像作为佐证,此处暂不做累述。外命妇(下文简称为命妇)的冠服,尤其是礼服在明清两代的史书典籍  相似文献   

15.
“选秀”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形成制度也近2000年了。“选秀”是近代的说法,古代叫“采选”。指通过正式规范的途径,从民间挑选貌美色丽、素质上乘的女子入宫服侍皇帝皇族。采选的制度是东汉首开其端。在此之前,历代朝廷充实后宫,或强夺,或挑选,时间不定,规矩不一,随意性很强。  相似文献   

16.
意象与本真:明清“义婢”现象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的“义婢”是指那些遵循“主婢之义”并忠实于主人甚至甘愿自我牺牲的那类婢女。“义婢”表现形式各异,且集“主婢之义”和“女性之义”于一身,成为重“义”的教化典范。这与官方的渲染、推崇有关,但更与婢女主观层面的自我认同、自我变异和自我满足感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上,王昭君(生卒不详)是一位民族团结友好的使者。她名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人(即现在湖北省秭归县)。这个美丽的民家姑娘,年纪很轻的时候就被汉元帝选进宫,成为一名普通的宫女。封建社会里,皇帝有三宫六院,嫔妃美人数以百计,因此,有很多被选进宫的美女,一辈子也见不到皇帝。王昭君入宫以后,也和那些不幸的宫女一样,忍受着深宫的寂寞和凄凉,几年也没有见到皇帝。她悲怨,嗟伤,痛苦,身在禁宫。  相似文献   

18.
那是个不寻常的夜晚。1048年正月十八,宋仁宗正在皇后寝宫里休息,一声凄厉的惨叫却撕碎了夜空。侍卫叛乱,闯进后宫杀人。这让习惯了文治的皇帝多少有些紧张,倒是曹皇后先镇定下来,吩咐严守宫门,保护皇帝,又派心腹去调救兵、预备救火——这一点非常聪明,正是她的预见,叛贼们纵火烧宫的计划流产了。这一夜之后,曹皇后在史书上留下了生动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收藏推荐     
《收藏家》2005,(4)
诗婢家创立于一九二零年,店名来源于“世说新语”中东汉大儒郑玄家婢女皆精通诗书的典故,其店招由清末御史赵熙所题(赵熙乃郭沫若、吴玉章之师)。诗婢家经百年风雨,历抗战战火,遭文革浩劫,在成都春熙路经营至二零零零年。今迁入琴台路。诗婢家虽经营笔墨丹青,传承华夏文化仍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20.
社社 《南方人物周刊》2013,(19):105-105
“人人部有一张嘴,所谓的是非从来管不住,”新版如妃说。当《后宫·甄嫒传》把宫斟刷的水准提升到生存智慧指南之后,《金枝欲孽》第二部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它是无线对念念不忘的观众的一次回礼,堪称旧梦重圆。该剧的拍摄手法相当先进,多机位拍摄,镜头干净陕速,也鲜少出现一镜到底的情况,彻底杜绝了韩剧式拍法,不拖沓,不哕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