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慎之(1923-2003)去世已经十年了。我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启蒙思想家,为的是将他与以下两种与启蒙相关的人区别开来。一种是所谓的"纯文化启蒙者"。他们倾向于把古今中外的启蒙资源仅仅当作学问来研究,甚至以批评启蒙的政治化来强化这种"学术"。这类人的特点是把启蒙这种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思想文化运动,变成  相似文献   

2.
以赛亚·伯林和其他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把启蒙与反启蒙运动塑造成了两种对立的文化。反启蒙是从启蒙内部而起的批判,因此在许多方面两者是重叠的。不过,在关于时间的看法方面,两者是相互冲突的。启蒙的时间更多倾向于年代学意义上的,可以被打上"空洞的"标签。而反启蒙对时间的感知却是"具体的"且与历史时间如出一辙。这两种不同的时间必然造成了在同时性问题方面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史桂芳 《安徽史学》2016,(1):118-123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期,政府通过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掌控舆论,控制国内产业团体、国民组织,掌控生活必需品等方式,把国民卷入战争体制,纳入支持侵略战争轨道。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在一些重要的节点,日本国内都出现"举国一致"支持战争的"狂热"场面。从不谙世事的孩童到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从退伍军人到公共汽车售票员,或"捐款",或写慰问信,或到神社祈祷日军胜利进军,以不同方式表示对局势的关切,表达所谓的"爱国"情。不明真相的日本国民支持战争,是日本侵华战争延续14年之久的社会基础。在讨论日本战争责任时,我们将日本政府与国民区分开来,强调日本国民是战争受害者,这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因此完全忽视战争的另一个方面,日本国民是战争受害者,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支持战争,某种程度上也是"加害者"。检讨战争体制下日本国民对战争态度,可以看到历史复杂的一面,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战争,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4.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在国民精神动员与战争宣传的需求下,战争的始作俑者日本展开了以"支那事变周年纪念"为名的七七纪念活动,通过创造以"圣战"理念为核心的话语宣扬战争的正当性,以获取国民对战争的持续支持。以七七纪念为载体的精神动员,在"圣战"话语的支配下成为凝聚与鼓动人心、为国民提供精神慰藉的重要活动与手段,同时也造成日本国民缺乏对战争残酷性与加害行为的偏颇认识与反思障碍,为战后不能彻底正视战争责任提供了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5.
郭丽 《史学集刊》2017,(1):87-95
二战中,日本"国民皆兵"、"举国一致"疯狂对外扩张侵略,国民也是战争参与者和责任主体。对于中国等被侵略民族而言,日本国民是战争加害者;在日本国内,国民则是战争受害者。日本国民的战争加害者角色及受害者境遇,一定程度上是由强调"忠君爱国"、以培养对天皇等权威绝对顺服的"忠良臣民"为目标的近代教育灌输所致。教育及教育工作者沦为军国主义、极端国家主义势力的工具和帮凶,对对外侵略战争负有间接而重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董根明 《安徽史学》2002,3(4):60-64
从热衷个人冒险行为、否定民众运动到倡导思想启蒙和国民运动;从反对党派政治到致力于民众基础之上的政党运动,陈独秀民众运动现的这种嬗变过程是近代中国思想界不断推陈出新、紧扣时代脉搏的产物,也是陈独秀个人勇于创新、孜孜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刘超 《安徽史学》2011,(5):30-37
教科书编写过程是政府与学界共同制造知识的过程,双方在生产一种"合法"知识过程中充满了文化与政治的矛盾。清末政府希望新教育培养既能维护清朝统治、又能振发国民志气的新式国民。作为学校教育主要载体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与政府教育目标有所分合:在振发国民志气方面有相同之处,能够配合政府实现培养新式国民的教育目标;但对"忠君"与维护清朝统治有不同看法,更多反映的是编者对培养新式国民的理解。学者们在编写教科书时,一方面会在某种程度上配合政府的教育目标,一方面又与国家意识形态有所疏离,这使得教科书和政府与学界的期许都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影响到通过学校教育而形成的民众知识观念,也蕴含着社会意识演变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刘兵 《史学月刊》2007,(9):15-18
近代启蒙是近年来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鉴此,本刊特约请国内一些富有思想深度的学者,共同探讨"历史学语境中近代启蒙的反思"问题。学者们或者站在历史的情境之中,解读卢梭的"公意"学说和自由思想及其对于近代启蒙的意义,从而回答"什么是启蒙运动"问题;或者以康德的启蒙学说为切入点,深入剖析20世纪中国两次启蒙的缺陷;或者考察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向学说的前瞻性与历史局限;或者通过对启蒙限度的考究,凸显正当信仰的重建在科技理性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组笔谈注重史实,富有历史使命感。本刊相信,在倡导科技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组笔谈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谈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南京大学历史系于文杰博士的协助,在此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9.
近代启蒙是近年来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鉴此,本刊特约请国内一些富有思想深度的学者,共同探讨"历史学语境中近代启蒙的反思"问题。学者们或者站在历史的情境之中,解读卢梭的"公意"学说和自由思想及其对于近代启蒙的意义,从而回答"什么是启蒙运动"问题;或者以康德的启蒙学说为切入点,深入剖析20世纪中国两次启蒙的缺陷;或者考察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向学说的前瞻性与历史局限;或者通过对启蒙限度的考究,凸显正当信仰的重建在科技理性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组笔谈注重史实,富有历史使命感。本刊相信,在倡导科技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组笔谈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谈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南京大学历史系于文杰博士的协助,在此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10.
清朝"大一统"的疆域范围广阔、疆界清晰,其统治体系大体包括"省"与"非省边疆"两大区域。文章围绕学界对清朝在非省边疆地区的法制建设及臣民(国民)意识统合研究进行评述,并指出清朝非省边疆地区法制建设与臣民(国民)意识整合对清王朝的政治认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启蒙是近年来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鉴此,本刊特约请国内一些富有思想深度的学者,共同探讨"历史学语境中近代启蒙的反思"问题。学者们或者站在历史的情境之中,解读卢梭的"公意"学说和自由思想及其对于近代启蒙的意义,从而回答"什么是启蒙运动"问题;或者以康德的启蒙学说为切入点,深入剖析20世纪中国两次启蒙的缺陷;或者考察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向学说的前瞻性与历史局限;或者通过对启蒙限度的考究,凸显正当信仰的重建在科技理性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组笔谈注重史实,富有历史使命感。本刊相信,在倡导科技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组笔谈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谈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南京大学历史系于文杰博士的协助,在此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12.
当代启蒙及其历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启蒙是近年来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鉴此,本刊特约请国内一些富有思想深度的学者,共同探讨"历史学语境中近代启蒙的反思"问题。学者们或者站在历史的情境之中,解读卢梭的"公意"学说和自由思想及其对于近代启蒙的意义,从而回答"什么是启蒙运动"问题;或者以康德的启蒙学说为切入点,深入剖析20世纪中国两次启蒙的缺陷;或者考察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向学说的前瞻性与历史局限;或者通过对启蒙限度的考究,凸显正当信仰的重建在科技理性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组笔谈注重史实,富有历史使命感。本刊相信,在倡导科技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组笔谈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谈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南京大学历史系于文杰博士的协助,在此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13.
二战中,日本"国民皆兵"、"举国一致"疯狂对外扩张侵略,国民也是战争参与者和责任主体。对于中国等被侵略民族而言,日本国民是战争加害者;在日本国内,国民则是战争受害者。日本国民的战争加害者角色及受害者境遇,一定程度上是由强调"忠君爱国"、以培养对天皇等权威绝对顺服的"忠良臣民"为目标的近代教育灌输所致。教育及教育工作者沦为军国主义、极端国家主义势力的工具和帮凶,对对外侵略战争负有间接而重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中国,“身体变革”成为早期启蒙思想家应对内忧外患的一种诉求。他们大都将新民的身体建构视为解决国难的根本之道。而为了应对新中国初建所面对的压力和困难.在毛泽东时代再次兴起了一场强健身体运动,即广播体操运动。毛泽东以“体”为基础的新民观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从此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激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矛盾一起爆发出来。毛泽东就成长于这样的时代环境中,目睹了国家的贫弱与民众的知识缺乏、智力低下、乃至精神沦落。通过阅读梁启超的《新民说》,毛泽东确立了自己救国救民道路的起点。他非常认同梁启超对中国陷入危亡的分析.并认为相较于最腐败的政府而言。最弱散的国民是更根本的原因,于是提倡“新民”以复兴民族。他说:“国民全体是以国民个人做基础,国民个人不健全,国民全体当然无健全之望。”即认为“新民”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毛泽东早期的新民观主要受梁启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0年的国民体质监测有两个"最",即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覆盖人群最广。监测结果出来后,媒体形容,这是"中国国民体质大透底"。到2005年,有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5年间发生了什么?如果以2000年的统计结果为基数100,那么到2005年,国民身体形态综合指数为99.14,  相似文献   

16.
杨紫晴 《神州》2013,(7):230-230
"学堂乐歌"作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一个特殊产物,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它的宗旨在于改造国民的品质,培养和提高国民的音乐素质,用音乐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学堂乐歌"为我国现代国民音乐教育的推动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学堂乐歌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其对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民参政会召开与抗战前以中间派为主体的宪政运动分不开。第一次宪政运动以"五五宪草"为背景,围绕开放党禁、强化国民大会议政会权利问题;目标与内容是战前宪政运动的延续,更多体现了中间派的政治主张,也体现中间派对国民党、对国民参政会态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与国民终身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终身教育"的理论为基础,从高校图书馆在人类文化和思想交流中地位和作用、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国民终身教育之现状、高校图书馆在国民终身教育中的职能四个方面的论述,对高校图书馆参与国民终身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谢丽 《史学月刊》2014,(9):107-115
清末民初在上海先后出现了两份《女子世界》。1904年创刊的《女子世界》(丁初我主编)以"振兴女学,提倡女权"为宗旨,积极构建女国民之革命世界,传达出坚决而明朗的反传统指向;1914年创刊的同名刊物《女子世界》(陈蝶仙主编)在选择对时代潮流疏离的同时,专刊闺秀著作及关于女子启蒙的文字,意在传统文化与新文明之间打造优美高尚之才女世界。两份刊物以其各自独特的形式和话语记录下了建构女子世界的轨迹,其反传统与被传统的迥异面目既体现出编者主体的价值期许和文化取向,也传达出历史结构调试的客观诉求,反映了近代女子世界建构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20.
俄灾赈济会是在一战后中国思想界重新肯定精神文明价值、国民外交意识增强的背景下成立的。当时各"文明国家"积极赈俄,中国政府则助赈不力,赈济会呼吁国民应以"中国人"的意识担起赈灾之任。时论认为救济外国灾荒实际上是国民"善力"的体现,为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够塑造国民形象,使中国成为道德上的强国。而且"善力"还能够推动国民外交,昭示国民力量。赈济会募捐过程中面临官商群体捐款不积极、仅有无资财的学生积极捐款、自身公信力受质疑等困境,募捐结果远低于预期。其中,国力不强是其根本原因。赈济会期待的以国民外交促进中俄政府外交的愿望未能实现,俄方也没有归还中东路。"道德强国"最终成为一场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