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南文史》2008,(3):37-37
“转”,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它的形状象个轮子。印度古代有一种传说,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转轮王,他出生的时候,空中自然出现此轮,预示他的前途无敌。这里以轮来比喻佛所说的法。佛的法轮出现于世,一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破碎无佘,所以把这种说法叫做转法轮。  相似文献   

2.
《碛砂藏》是佛藏的一种。《藏经》一般可分佛藏和道藏两种,也可泛指佛藏。它是古代文化遗产的伟大宝库,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蔡元培先生高度地评价了佛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七佛、七佛窟与七佛信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佛、七佛窟与七佛信仰魏文斌十六国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尤其是石窟造像中有一种十分流行的题材———七佛。七佛造像源于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阿育王曾皈依佛教,极力弘扬佛教,使之成为世界性宗教。他在位期间(前271—前235年),颁布了许多石刻佛教...  相似文献   

4.
李艳蓉  杜平 《文物世界》2005,(5):111-112,107
塔并非中国固有之建筑,它是于东汉初期由古印度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传入中国的。古印度文称之为堵波、浮图、浮屠、佛图等,译成中文称作塔或塔婆。塔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建筑和民族文化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塔。中国的塔种类繁多,造型各异,它们特殊的形制既体现了人们对佛的尊崇,又体现了古代匠师们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更综合地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建筑美学、雕塑美学、绘画美学、图案美学、书法美学、地震学、力学、几何学等,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艺术载体。其中几何学是构成任何建筑的基础,它是研究空间图形的现状、大小…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阿拉伯文献《中国印度见闻录》中有一段关于阿拉伯商人与中国皇帝的对话,其中提到了关于世界诸王以及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许多问题。这类记载在古代阿拉伯文献中还有许多,大都是以伊拉克王为中心,包括中国皇帝、突厥王、印度王和拜占庭王在内的"五王说",它反映了古代阿拉伯人的世界观念。在古代印度、中亚及中国也流传着类似的"四天子说"。这种观念最早出现在印度,它认为世界是由人主、马主、宝主和象主四位天子所统治,分别对应着中国、突厥、拂菻(拜占庭)和印度,而印度则是世界的中心,它反映了古代印度佛教的世界地理观。在中亚地区和中国也流行着类似的说法,大都是受其影响。从阿拉伯的"五王说"与印度的"四天子说"可以看出,古代两河流域诸王朝与古代印度在有关世界认知观念中的相互影响。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一种"世界观念"在古代亚欧大陆流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佛郎机铳佛郎机铳是明代对某类火器的命名。它出现于明代中叶,大盛于嘉靖之后,到清朝建立后,便逐渐消声敛迹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杂集》里都有关于制作佛郎机铳的记述,他可能是我国最早记载制作佛郎机铳的人之一。他把佛郎机铳称为“佛狼机”。关于铳的长短,书中有二种不同系列的数据。一是:“二尺、  相似文献   

7.
目前寻得的中国材料显示,根据《圣曜母陀罗尼》及相关仪轨创作的曼荼罗出现在12-13世纪,而星曜佛母形象则至迟出现在14世纪上半叶,尚存于15世纪上半叶西藏江孜白居寺祖拉康与吉祥多门塔绘塑等作品中。图像分属两个体系,可追溯到不同的传承,在西藏还出现新的面貌。星曜佛母法事的根基在于诵咒供养诸曜,祈世寿平安。该咒常与数种陀罗尼合抄,而作为陀罗尼化身的星曜佛母则因此与其他同样职司护佑的女神形成多种组合。继续往前追溯,在更早的印度文化中或可发现其原型;而向后发展,她与中国内地崇奉的斗母又有所牵连。其创造与改造的历程,是当时神系演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的确有玄奘这个人,但他的人生经历与《西游记》中的玄奘(即唐僧)有明显的不同。玄奘在印度生活学习了十四年,得到了很多印度高僧的指点,因此,他的佛教思想很接近于印度佛学。而很多佛教流派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都作了相当的改变,以适应当时的中国国情,因此与印度佛教有较大的不同。他克服种种困难,去印度取经,他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佛教的发展、对外交流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文史天地》2008,(12):71-71
“卐”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特洛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后来被古代的一些宗教所沿用。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吉祥的标志。随着古代印度佛教的传播,“卐”字也传入中国。这个字梵文读“室利踞蹉洛刹那”,意思是“吉祥海云相”,也就是呈现在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  相似文献   

10.
路洞石窟降魔变是龙门石窟唯一的一铺.它创造性地引入地神图像.和古代印度中亚地区的降魔变相比,其地神图像没有完全遵循佛传经典,而是依照<金光明经>的记载,借用了早期呈托举姿势男性化的地神造型.其创作的背景是:一是当时翻译出的佛传经典没有关于地神形象的具体描写;二是强调地神图像的降魔变粉本没有传到云冈和洛阳等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寻佛像的诞生,需要回顾没有佛像的时代。这个时代在印度美术史上称为古代初期,相当于佛教美术的最初阶段,大体上是从释迦牟尼佛灭度至公元2世纪前半期。这个时期的艺术品几乎大部分是佛教内容,其特征是没有佛像。关于释迦佛灭度的年代,说法不一,这里采用通俗的说法,即公元前480年前后。八塔的建立释迦佛在世时,佛教造像不详。释迦佛灭度后,佛教造像以建造八塔为开端。据早期佛教经典记载,释迦佛灭度后,笃信佛法的八国国王均分舍利,分别在其国内各造一塔。佛塔是用砖或石块砌成,形状像馒头或者覆钵,顶置一箱形平台,台上设伞盖(九…  相似文献   

12.
危岩佛影     
李凯军 《风景名胜》2009,(2):128-135
是谁,让一位来自印度的天神披上了中国古代武将的盔甲?是谁,把大足石刻的造像艺术推向了极致?又是谁,让佛、道、儒三教在这里走向了融合?重庆大足石刻,以上千年之积淀,展示了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中国石刻艺术的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通往中亚、欧洲的陆上通道和通往东亚、东南亚、西亚地区海上航线的总称,它拓宽了古代中国人的国际视野,加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和联系。儒佛文化圈是当今世界四大文化圈之一,位于东亚和东南亚,以汉字为传播媒介,以中国本土的儒学和古印度大乘佛教相结合的思想作为伦理基础和宗教信仰,其范围包括东亚的中国、韩国、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的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家。在儒佛文化圈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丝绸之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英国占领印度后,当时还没有东南亚这个地理名词。古代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在他的名著《地理学》一书中,把现在缅甸、泰国、印度支那一带统称为恒河以外的印度。英国较早研究东南亚的著作,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职员、水路学家阿历山大·  相似文献   

15.
弥勒崇拜与乐山大佛的建造干树德乐山大佛是在隋唐时期弥勒崇拜盛行的历史背景中建造的。弥勒系印度大乘佛教兴起时期产生的“未来佛”。据《弥勒上生经》载:他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释迦佛弟子,先佛入灭,上生兜率天内院成了候补佛。《弥勒下生经》则载:当释迦死后5...  相似文献   

16.
大唐玄奘印度求佛学法,引得长安佛光一片,佛教一时成为中国最吸引朝鲜半岛和日本岛的先进文化的典范。于是,朝鲜半岛和日本岛上的求佛学法之人,纷纷跨海进入中国学习。更有胆识过人之士,学习玄奘西行印度求取真经的样子,毅然从中国出发,西航印度,在海上连缀出一条朝鲜至中国、日本至中国、中国至印度的学佛求法的海上航路。这类学佛求法的航路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7.
李约瑟在其力著《中国科技史》一书中,以其聪明才智展现出文明古国——中国的基本特点和成就。同时他对于文化之间思想和实践传播现象所做的思考也是颇有见地的。他对中——印在天文学、数学、炼金术和其他科学领域的交流研究尤其引人注目。虽然李约瑟对印度科学的了解基本是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来进行,但是他封印度科学的看法还是令人耳目一新,由于他对古代印度科学的某些方面有独到见解,他的著作对印度科学史学者非常有价值。事实上,李约瑟严谨的系列著述,以其丰厚的学术内涵,已成为印度科学史学者的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18.
菩提树原是产在印度的毕钵罗树,桑科,榕属,本是一种很普通的树。菩提,梵语bodbi,即觉、智、知的意思。据说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这种树底下悟出佛道,所以在印度和斯里兰卡一带,许多寺庙的前后左右都遍植菩提树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19.
宋丙玲 《四川文物》2006,(2):59-63,70
“ ”字纹饰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纹饰之一,在古代埃及、波斯、希腊、印度、欧洲、西亚等地区都有所发现。在中国,“ ”字纹饰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既是一个图形符号,又是一个音形义具备的汉字。本文作者拟根据考古发掘出土的资料,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初步将绗字纹饰划分为先佛阶段、佛化阶段、世俗化阶段,其中后两个阶段并行存在,相互影响,然后初步总结和考察了其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21,(6)
正塔的全称叫做"卒塔婆"或"窣堵坡",最早出现在印度。公元前5世纪,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后,佛教徒为了保存他的"舍利子",于是兴建"堵坡",这种建筑比较简单,是在一个不太大的台基上,修起半圆形的坟冢,加上一个尖顶,这就是早期的"塔"。当然,其形制在印度后来也有发展。公元1世纪前后,佛教传入我国,我国古代建筑师在古代原有高层建筑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墓塔的建筑形式,创造出具有中国风格的新建筑—塔,不过早期不称作"塔",而是称之为"浮屠"或者"浮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