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国光 《百年潮》2014,(2):34-40
正理查德·左尔格是二战时期著名的苏联特工,被媒体列为20世纪最杰出的100个人物之一。在他的墓碑上刻的是这样的碑文:这里安息的是一位为反对战争、保卫世界和平贡献出了生命的勇者。1895年生于巴库。1933年来到日本。1941年被捕。1944年11月7日就义。  相似文献   

2.
1930年1月,理查德·左尔格以德国记者、自由撰稿人身份来到上海,开始了他三年的中国之行。他的真实身份是苏联红军总参四部(格柏乌rpy)特工,名义上是共产国际驻华代表。  相似文献   

3.
杨国光 《百年潮》2012,(2):74-78
正宫城与德(1903—1943),日本著名画家,冲绳名护人,美国共产党党员。他与尾崎秀实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传奇式人物、红色国际特工左尔格最亲密的战友。他用自己的生命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战争,是日本为数不多的为和平而献身的革命志士,并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4.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获得了统治地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在土地问题上,照搬当时苏联在农业合作化中消灭富农经济的做法,在苏区实行从肉体上消灭地主、从经济上消灭富农的“左”的政策。在“左”的  相似文献   

5.
苏联亡党亡国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剧变,从长远发展来看,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深层的三大矛盾,而苏共长期无视这些矛盾,也无力、无法解决这些矛盾,最后引起三种危机,苏共急剧转向右,导致亡党、亡国。亡制(社会主义)。在1936年以前的过渡时期,苏联还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过渡时期结束后,苏联于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开始出现了新的矛盾。苏联社会存在哪三大矛盾呢?第一个矛盾:过左的路线与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同社会主义社会要求高速健康发展生产力、发展民主自由的矛盾l、过左的路线。苏共执政74年,从…  相似文献   

6.
《百年潮》2013,(11):77-77,76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原定左支队去苏联学习的决定,改为就地学习。左支队遂迁到迪化东门外的一座营房里,开始了正规的学习生活。西路军左支队的番号取消,编制成立总支队,对外称“新兵营”,共有成员420人。  相似文献   

7.
1929年7月10日,东北当局悍然以武装抢占中东路,封闭苏联驻哈尔滨的机关,并陈兵中苏边境,挑起了震惊中外的中东路事件。在中东路事件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连续发出"反对进攻苏联"、"拥护苏联"、"武装保卫苏联"等口号,并依照上述精神制定了相关方针政策。"左"倾中央的这些行动引起了陈独秀的注意,他以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的立场,发现了中东路事件的症结所在,提出了与当时中央不同但却是符合中国革命利益和中华民族利益的策略口号。结果,引起了陈独秀与当时的中央在中东路事件上的争论。  相似文献   

8.
杨国光 《百年潮》2012,(7):67-71
正王学文是中共七大代表,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是《资本论》研究的大家。但是,他的革命传奇生涯,尤其是从事地下革命情报工作的故事鲜为人知。近年,随着一些档案资料的解密和一些国际友人回忆录的出版,王学文在秘密战线的工作逐渐被揭开神秘面纱。实际上,他是著名红色国际特工左尔格为数不多的中国合作人之一,与著名日籍共产党员中西功等关系密切。新中国成立后,他与陈伯达在经济学问题上的那场辩论,足见其敢讲真话、追求真理的秉性,不由让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9.
1967年初,中国一批留欧学生在向列宁墓敬献花圈时,遭到前苏联军警的疯狂镇压,发生了“一·二五莫斯科红场流血事件”。 岁月匆匆,沧海桑田。今天,中国已从“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迈开了现代化建设的大步;苏联亦解体、分化。抚今忆昔,回首自己亲身参加的这件往事,豪迈和愧疚一起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疆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联系的交通要道,苏联通过新疆的国际运输线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进行了大量军事援助.在苏联的斡旋和盛世才的邀请下,党中央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选派2批共产党人进疆,和先期进疆的西路军左支队部分共产党人,共100多人,被新疆省政府分派到新疆各级政府工作,其中林基路、蒋连穆、...  相似文献   

11.
有些清史著述在论及开国名臣额亦都、图尔格“尚主”问题时,均以《玉牒》未著而不详其人。今细检额亦都家传及《清实录》记载,确知额亦都、图尔格父子所娶乃同为努尔哈赤第四女和硕公主穆库什。关于穆库什,《玉牒》载称,生于明万历二十三年,与清太祖第九子巴布太、十一子巴布海同是庶母嘉穆瑚觉罗氏所生,万历  相似文献   

12.
试析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珍愚 《安徽史学》2004,(3):101-103
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分歧;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大力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出现偏差并日趋"左"倾.中苏关系的这一段曲折历史为世界各国正确处理国际事务提供了前车之鉴,国际关系只有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拥有和平有序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沙尘暴     
撒哈拉沙漠,一队骑着骆驼的旅行者在尔格谢比(Erg Chebbi)的沙丘中穿行。 远处的沙尘暴如电影场景般震撼来临  相似文献   

14.
1950年,中共组织工作者代表团、中共宣传工作者代表团先后访问苏联。向往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心理上强化了代表团成员建设新中国的使命感;苏方高规格接待,细致周到地安排参访和生活日程,热情的仪式活动以及双方互赠礼物的积极互动酿出代表团成员友好、愉快的心情;通过考察苏联的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工业大生产、集体农庄等,代表团成员感受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与苏联社会的美好,坚定了向苏联学习的信念,“苏联的道路,就是我们的道路”成为他们当时真切的心声。这样的心理、心情与心声共同构成了中共代表团访苏的情感体验并作用于代表团成员学习苏联的活动中,促进了他们确立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为学习目标,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了他们回国后传播苏联知识与移植苏联制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刘友田 《沧桑》2013,(5):40-45
改革的失误,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屡次丧失改革机遇,使苏联社会逐步陷入困境;经济改革不成功,使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政治改革走邪路,导致苏联最终解体。苏联改革失败有复杂原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性,是苏联改革失败的可能性原因;西方国家的颠覆渗透活动,是苏联改革失败的外部原因;苏联领导人的素质问题,是苏联改革失败的关键因素。苏联解体的改革原因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社会主义国家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客观情况的变化对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及时进行调整、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有符合实际的改革战略和灵活的改革策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选拔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的宪法文件,它的颁布统一了全国红色区域的领导,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以后进行政权建设提供了思路。但是在《宪法大纲》中也存在着诸如政权的局部性、分散性以及照搬苏联模式,推行了部分"左"的政策的不足和局限。  相似文献   

17.
雅尔塔协定和美国的远东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2月11日,在欧战行将结束前夕,美、苏在安排战后世界的雅尔塔会议上,背着中国,签订了划分远东势力范围的雅尔塔秘密协定。协定规定,将中国的大连商港国际化,保证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旅顺港由苏联租用为海军基地;中苏合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苏联的优越权益必须给予保证;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划归苏联;维持外蒙古的现状等。以此换取苏联在战胜纳粹德国之后二、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并表态只支持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而不支持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张丽 《世界历史》2007,(1):154-156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邀请,阿妮·富尔格(Anni Fuorcaut)教授于2006年9月15日至19日在世界历史所进行为期4天的学术访问。富尔格教授从2000年起担任法国巴黎一大20世纪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巴黎一大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法国社会史,尤其是法国城市问题、妇女问题。目前重点研究19—20世纪法国城市政治的起源、新城市中多数人的决议及其代表等。发表的主要作有:《法国的高层建筑》(2004年出版)、《1926—1960年的郊区》(1992年出版)、《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工厂女工和福利负责人》(1982年)等。她在世界历史所讲座的题目是“现代法国城市史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初步探讨了苏联因素对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影响,认为苏联的建设成就使毛泽东坚信,只要真心实意学苏联,中国经济就能获得高速发展;通过借鉴苏联模式,毛泽东探索出了"大跃进"的发展方针;通过批判苏联领导人的"老子党"和大国沙文主义作风以及通过打破苏联模式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毛泽东使党和人民清除了民族自卑心理,振奋了民族精神,从而全面投身于"大跃进"运动.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80年代末,史学成为解构苏联意识形态,乃至苏联国家的利器。诚然,最早对意识形态发难的不是史学家而是政论家;在苏联历史上的多数时期,史学并不直接回应现实问题;但史学对意识形态的支撑作用巨大,苏联史学与意识形态几乎同型、同构,对于解构苏联的意识形态来说,解构其史学几乎是釜底抽薪。苏联解体的猝然性,导致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史学和意识形态的重构都滞后于政治进程。相比之前苏联只有一种统一的官方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