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旭东 《丝绸之路》2011,(18):31-33
夯土版筑建筑是通过模板造型用生土夯筑而成的建筑。因为夯土部分主要是具有围护与承重功能的墙体,因此。又称为土筑墙或版筑墙建筑,民间俗称“干打垒”。版筑建筑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版筑技术就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建筑技术。本文主要分析了锁阳城夯土版筑建筑的特点及风格。  相似文献   

2.
泥土是古代修筑长城的主要建筑材料。保留至今的古代土长城数量很多。如何把松散的泥土变成坚固的墙体,就需要科学的建筑技术方法。夯土版筑是古代传统的筑墙方式,本文详细论述了夯土版筑的起源、战国和明代的夯筑以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南靖是闽南沿海与闽西及粤东交界的山区县份,虽然建县(1332年)的历史并不太长,但在短短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却留下了15000多座形状各异的夯土版筑土楼,并被誉为“土楼王国”。这些土楼自公元13世纪50年代延续至今,形成世界独一无二的山村建筑模式,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古代汉族建筑文化传统中独树一帜。由于地处闽西南交接处,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在这里不停碰撞融合形成一种新的闽西南双重文化,其在建筑、风俗以及宗族方面所带有的双重文化烙印,使南靖土楼成为土楼文化中最具特色地带。  相似文献   

4.
在闽西南山区腹地的南靖县.重山叠嶂。苍茫四野,一座座夯土版筑的土楼点缀在小溪旁、田野间,绿树掩映的山脚下,它并不富丽堂皇。却纯朴、宁静,千百年来,默默地承受着岁月的风雨。依然巍然屹立。  相似文献   

5.
焦山古炮台夯土成分分析及建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夯土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现今许多古代建筑的夯土成分、配比及制作工艺已基本失传,夯土的力学性能取决于夯土成分、夯筑方法等,是夯土的重要性能。研究古代建筑夯土成分及性能对于我国古代夯土建筑保护和古代夯土技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工作以焦山古炮台夯土为研究对象,使用传统配制和夯筑工艺,在水分控制、糯米汁制作等方面取得一些经验,通过力学性能对比分析、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认为4:3:3仿制夯土的各项指标与焦山炮台古代夯土最为接近,可看作古代夯土近似配比。在此配比下模拟传统夯筑工艺,应用于焦山古炮台修复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洛阳瞿家屯东周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发现有大型成组的夯土建筑基址、墙基、散水、给排水设施、池苑等遗迹,出土了大量建筑材料及少量的器物残片。主要遗迹现象均在一个特大型院落内,发掘者将这些夯土建筑基址分为二期[1]。下面结合相关的文献及考古发掘资料,着重探讨该组夯土建筑基址的第一期遗存,并对其性质进行初步的推定。一特大型院落内夯土建筑基址的分期及布局第一期是该遗址的始建期,也是繁荣期。从其整体布局来看,从南向北由两道东西向夯土墙将其分割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南面第一个庭院南北长约100米,在其北端发现了具有中轴性质的…  相似文献   

7.
汉代帝陵封土之下的堂坛是从先秦墓上建筑之下的台基发展而来的。随着墓上建筑的发展变化,它的名称从先秦时期的“丘”到汉代称作“堂坛”。东周时随着冢墓的出现和流行,中原各国王陵将原来建在墓室口上“堂”的低矮台基,发展成为大型台座之上、或直接成为在封土之上的高台建筑。战国晚期的秦芷阳陵园则将建在墓室口上的“堂”移至封土之侧,演变为“寝”,被秦始皇陵所继承。墓上建筑之大型台基的名称也随着墓侧设寝而发生变化,到西汉受先秦墓上建筑“堂”的名称及汉陵封土形状的影响,帝陵封土之下大的夯土台基的名称,就成为“堂坛”了。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两汉魏晋南北朝都城建筑的考古发现,把其分为城墙城门、宫殿官署、礼制建筑及宗教建筑四类,通过代表性的建筑基址,大致勾画出各类建筑的结构及特点。不同类型的单体建筑,其平面形制及建筑特征是不一样的,大朝正殿平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西汉时期宫殿建筑依靠夯土台基而建,在此以后,夯土台基的高度则逐渐降低。高台建筑的衰落与土木技术的进步密切关联,由此导致建筑形式从高台到楼阁及由实到虚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晋卿赵鞅创建晋阳城春秋末期,晋国正卿赵鞅命家臣董安于负责建晋阳城。用铜为柱,蒿木为墙骨,采用夯土版筑法,“城高四丈,周回四里”,城坚而厚。秦置太原郡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六国,秦庄襄王二年(前248),秦将蒙骜攻打赵国,占领晋阳,并在晋阳置太原郡。刘恒太原任代王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为防御匈奴进犯,合并太原、雁门二郡为郡国,挑选众皇子中“贤知温良”的刘恒为代王,以晋阳为都。平息“诸吕之乱”后,刘恒从太原回到长安称帝,即汉文帝,在位政绩卓著,与其子并称“文景之治”。武帝太原设并州刺史治所元封五年(前106)四月,刘彻加强中央集权…  相似文献   

10.
《旅游纵览》2014,(4):9-10
<正>中和养生地,生态云丘山,云丘山景区自然景观独特奇异,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景区内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古村落群。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使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为突出。云丘山的千年古村落有10多个,分别是塔尔坡古村、康家塔尔坡古村落塔尔坡古民居院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的居住理念。以土崖挖洞的穴居、石料构筑的窑居和夯土版筑的抬梁结构为主要的建筑形式。土窑洞是依山构造,挖凿土窑。石窑洞是利用当地的石材,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和2009年,山西省考古所等对山西右玉汉中陵故城进行了考古钻探、调查和发掘,了解了城墙、马面、瓮城、护城河的概况。在西城内探出一条南北向道路和部分夯土建筑基址,并发现了十几座窑址和部分灰坑。东城内也发现少量夯土建筑基址、窑址和灰坑。城内采集到了瓦当、砖、瓦等建筑材料和陶片。  相似文献   

12.
论郑州市小双桥商代前期祭祀遗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最近,河南电视台和一些书刊和报纸连续发表了郑州小双桥祭祀遗址的报导和文章,引起历史考古界人士的关注。小双桥遗址位于郑州市西北20公里的石佛乡小双桥村西南的河谷台地上。遗址面积较大、东西800米,南北1200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在1989年和1995年先后两次发掘的18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商代二里冈上层白家庄期的夯土建筑台基、夯土基址、灰坑、壕沟、灶面、墓葬、祭祀坑等遗迹以及铜构件、石祖、石圭、特磬、原始瓷器、人骨架、牛头、象头、象牙、猪骨、狗骨、鹿骨、鹤骨、朱书文字(缸片)等遗物。其中遗址西部的夯土基址的性质与《礼记》中的宗庙相近,基址周围发现的铜构件,应是宗庙建筑的附属物,石祖、石圭、特磬应是宗庙祭祀的遗物;遗址东面的夯土建筑台基(“周勃墓”)可能是《周礼》中祭天“燔柴”的遗迹,台基顶部的红烧土堆积正是燔柴的文化遗存;遗址内面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南部闽粤赣交界处的群山之中,生活着一群合族聚居的人群,他们多生活在同一栋巨大的夯土建筑内,常常是几十户上百口,彼此间有着血缘关系。他们的祖先是在动荡的年代里从中原辗转南迁的汉人,为与当地人相区别,他们自称“客家人”。刘敦桢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中提到,客家住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型院落式住宅,如五凤楼;另一种是平面方形或圆形的土楼,如和贵楼、承启楼等。土楼主要分布于福建境内,江西、广东部分地区亦有分布。"福建土楼"作为一个专属名词,代表了以福建为主要分布地区的客家人居住的具有极强防卫减灾性能的方形、圆形夯土建筑。  相似文献   

14.
马圈古城遗址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堡子村六组西1公里处的荒草滩上,由大城和小障两部分构成。大城底基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56米,分布面积24586平方米,城墙现已全部倒塌成土梁,宽4-5米,残高0.2~0.3米,夯土版筑。小障位于大城内西南侧,底基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56.5米,分布面积3192.5平方米,墙  相似文献   

15.
南湾遗址发现大面积夯土,采集到一批建筑材料。结合地理位置和遗物时代特点,初步判断应为一处重要的秦汉宫殿建筑遗存。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就建筑技术角度而言,高台建筑是夯土与木构架相结合,聚合许多单体建筑在一个土台上的建筑形式。其主体为敦实的夯土台(间或辅以承重的夯土墙),墙内无专为承重用的木柱,而是围绕夯土墙内外加壁柱,如未央宫椒  相似文献   

17.
先秦墓上建筑和陵寝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山王陵《兆域图》铜版的出土,引起了考古学界对于先秦墓上建筑的重视。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殷代墓地上已有建筑出现,有些殷墓上有夯土台基和柱洞、砾石柱础等建筑遗迹,例如安阳小屯的妇好墓(即小屯5号墓)和大司空村的311号、312号墓等等。当时墓地上还没有高起的坟丘(封土堆),建筑就在墓圹上面和填土相连的夯土台上。西周、春秋时代墓上建筑遗存还没有  相似文献   

18.
郑州商代城内宫殿遗址区第一次发掘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 1955年秋,我们在郑州白家庄附近进行考古发掘时,揭露出一段商代二里岗期的夯土墙。1956年初,我们沿着这段夯土墙的走向进行考古钻探,得知上述夯土由白家庄西侧向南,与郑州老城东墙内的夯土相连;由白家庄向西穿过紫荆山到杜岭街北端折而向南,与郑州老城西墙内的夯土相接;郑州老城南墙内也发现同样的夯土墙。上述几段夯土墙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周长约7公里的纵长方形夯土建筑遗迹,这就是著名的郑州商  相似文献   

19.
从考古学研究角度分析,取“王城岗”之名弃“望城岗”之俗称,并不等于该岗上的龙山文化时期城堡就一定是王城了。从城址规模上看,王城岗城堡在龙山文化时期并不具备中心地位。王城岗城堡的夯土遗迹不足以说明,当时城内存在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王城岗遗址出土的青铜 残片,时代尚有疑问。王城岗城堡的使用期相当短暂,仅存在于王城岗龙山文化二期。把文献记载的禹居阳城(或都阳城)与王城岗城堡联系起来,还存在着诸多未能解决的问题。王城岗城堡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史前考古没有城堡的研究空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郑州商城和小双桥遗址发现的不同建筑类型的夯土材料(城墙、高台基址、建筑基础、水井等)为对象,利用显微观察、拉曼光谱分析、粒度分析、磁化率测定、烧失量测定等科技方法,结合形貌特征比对开展综合研究。研究初步探析了郑州地区商代各类型夯土材料的结构、组成和物性特征。通过土壤微形态分析等方法有效识别了夯土的微观结构、组分和微构造,揭示了先民夯筑行为对原生土壤的改造现象,进而探讨了夯土在建造和使用时期的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