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岷江上游的文明记忆羌族碉楼与村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富政 《中国文化遗产》2008,(4):M0001-M0001
羌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是兴起于中国西部最原始的部落之一(《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最早过着游牧兼农耕的生活。殷商时期,主要活动在西北和中原地区,以河湟地区为中心。自秦献公时始,由于同处河湟地区的秦人对羌人施以严酷的军事压力,导致部分羌人开始向西南及西北大迁徙。有的去往青藏高原,有的则向四川西北部岷江上游及大渡河、安宁河流域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由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曾作过重要的贡献,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缔造统一的多民族祖国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又都是祖国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早在秦汉时期新疆就有塞种、月氏、汉、羌、匈奴、乌孙、吐火罗、丁零等众多部落和民族繁衍生息。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都曾创建了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又都影响并吸收了其它民族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的民族融合或部分融合了别的一些民族,有的民族又被别的民族所融合,组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无论新疆的古代  相似文献   

3.
乔虹 《中国土族》2013,(2):52-54
动物崇拜源于万物有灵观念,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曾广泛存在于世界上所有的原始部族.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从新石器时代起,青海地区多支考古学文化都发现以鸟作为艺术形象的文化现象,其中一些鸟纹极富地方特色. 羌,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西北地区的黄河上游及渭水上游一带,古籍谓之羌,或谓之氐羌.古羌人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传说时期共工壅防百川、神农教民耕织、大禹疏导治水,到华夏族的形成,都与古羌人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就有关于羌族的记载。 古羌民族骁勇善战,在中国历史上曾一度辉煌,也创造了历久不衰的民族文化。但由于战争和灾荒等各种原因,羌民族不断迁徙,变迁,到今天为止,总人口只剩下不到30万,主要居住在青藏高原西南,岷江上游地区。此地区海拔高,生存条件恶劣,但羌族这个多灾多难而又坚韧的民族却用他们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生活。无论是从他们的歌声,还是舞蹈,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们那源自祖先的灼热灵魂在不断舞动。  相似文献   

5.
从出土汉简看汉代羌族部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是自古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羌的部族构成比较复杂,史书上对其有所记载。20世纪出土的汉简中有一些关于羌族的简文,丰富了我们对汉代羌族的认识。特别是其中所反映的羌人部族,有的史有所载,有助于我们对相关历史的认识;有的为过去所未见,可以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汉简中有关羌人部族的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党项是我国古代众多羌族部落支系中的一支,又称"党项羌"。据汉文史籍记载,约在南北朝时期,在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古称析支的地方,开始有党项人活动。魏晋以后  相似文献   

7.
王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中国边境上还生活着诸如匈奴、羌、高句丽、乌桓、句町、焉耆等许许多多的非汉民族。王莽对这些民族实施了哪些特殊民族政策以及实施这些民族政策背后的原因,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西南边疆乌蛮源流考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蛮在西南边疆民族发展中的地位极为重要,上承氐羌系统的昆明、叟等民族,下启现代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各民族,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民族群体。乌蛮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西南边疆民族的分化与融合。  相似文献   

9.
藏人体质     
魏东 《华夏地理》2007,(2):142-143
藏族是一个很晚才形成的民族.藏人的祖先是秦汉时期开始向高原迁徙的羌族中的两支--发羌和唐旄.在进入高原后,与当地的土著发生了混血.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和民族的原因,在陇南的地域文化中,石文化在内容、形式诸方面都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陇南原是古代氐羌民族的世居地,在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过仇池、宕昌、式都、武兴。阴平五个氐羌民族的地方政权。历时280多年后,这五个政权被吞灭,民族被融合,然而,氐羌民族的民俗文化却传承至今。尤其在古氐羌民族后裔聚居地的文县、宕昌等山区,居有石屋,行有石栈,耕有石田,葬有石棺,祭有石寺,有石器的民俗成为陇南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 古风犹存羌石屋 陇南地区有好多地名都是以石命名的,如…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巴、蜀是先秦时期的两个重要诸侯国,境内生息着不少兄弟民族,其中最强盛的一支,就是氐人。这支民族在古蜀国内居于统治地位。在我国历史上也是较大的民族之一。他们特别活跃于两汉及南北朝时期。氐人,在五胡十六国中曾先后建立了前秦、后凉两个政权。又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了“仇池园”、“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封建割据政权。隋唐以后,吐蕃兴起,白马人居住地区处于唐蕃争夺的中间地带。此后,史书记载氐人的活  相似文献   

12.
大月氏西迁后保南山羌的余部小月氏于西汉时崛起,霍去病破匈奴后,旧居于祁连和敦煌间的一部分小月氏向湟中地区移动,东汉时因"世居卢水"地望而被称为卢水胡,小月氏和卢水胡同族同源。董卓之乱使其所领的河西屠各匈奴和小月氏胡散居内地,直至曹魏政权把入塞匈奴分为五部,羯胡就分布在属于五部所在之一的河东并州上党地区,羯胡说到底是一种杂胡,其刚形成时期就包含了羌化月氏胡、西羌、屠各等,但其主要成分是羌化月氏胡和与其杂处的西羌。前秦《邓太尉祠碑》中"支胡"(小月氏)与"卢水"(卢水胡)并列可见其部落种属还是有区别的,就好比碑文中同时出现的"黑羌"和"白羌"一样,同源却异流,故卢水胡与羯胡在正史文献记载中一直同时出现到北魏时期,直至北魏之后才不见于文献中,取而代之的则是由卢水胡和羯胡与其他种族不断融合形成的居于河东并州的山地杂胡稽胡。  相似文献   

13.
藏人体质     
藏族是一个很晚才形成的民族。藏人的祖先是秦汉时期开始向高原迁徙的羌族中的两支——发羌和唐旄。在进入高原后,与当地的土著发生了混血。藏族起源的神话传说中,土著被描绘成丑陋的猕猴,羌人则是仙女,两者婚配繁衍出了藏族。这些传说不仅在布达拉宫的壁画中有所体现,在《玛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的文化历史总是在与多民族的融合发展中进行的,尤其是氐、羌等民族。根据文献资料记载,中华古羌之种有姜氏戎、先零羌、烧当羌、钟羌(钟存羌)、勒姐羌、卑喃羌、当煎羌、罕羌、且冻羌、虔人羌、牢姐羌、封养羌、乡姐羌、烧何羌、巩唐羌、全无种羌、黑水羌、卑禾羌、塞外羌、保塞羌、河曲羌、发羌、婼羌、西夜、蒲犁诸羌、阿钩羌、牦牛羌、参狼羌、青衣羌、白马羌、白兰羌、可兰羌、宕昌羌、邓至羌、汶山羌、党项羌、白狗羌、哥邻羌、悉董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阿拉善盟、河西走廊和腾格里沙漠的地理位置,历史时期休屠城与武威郡治的关系,匈奴入居河西走廊地区的几条沙漠绿洲路线的探讨,说明从阿拉善盟到河西走廊地区的古代沙漠绿洲路,是在当时政治形势、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以及民族迁徙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历史时期匈奴入居河西走廊地区的理想路线,即石羊河流域、额济纳河流域的两条古代沙漠绿洲路和北匈奴与南羌人的联络路线,也就是从阿拉善盟到河西走廊地区的三条古代沙漠绿洲路。  相似文献   

16.
从齐家文化起,甘青地区的史前文化进入到了青铜时代,而马家窑文化及之前属于新石器时代。在时间上,齐家文化约在距今4000年左右,时间跨越约在夏代前后;四坝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其早期分别约在距今3000多年,兴起于商代前后,都延续至较晚,有的约至周代了。沙井文化基本上处于东周时期。这些甘青地区的史前文化与中国远古历史大致可以对应起来,提供了探讨华夏民族和羌民族起源,探讨中华民族多源一体关系,探讨中华文明和羌文化的关系等学术课题的具有研究价值和重大学术意义的一个时空框架和古文化的系统。通过对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出土牙齿和西宁陶家寨汉墓出土牙齿进行的古DNA采样和测序分析,发现其人群在遗传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与现代人群比较发现,实验样本与羌族人群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早期羌文化可以上推到齐家文化时期。  相似文献   

17.
王俊峰 《沧桑》2009,(4):6-8,45
羌人和氐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古老而神秘的族群,甘肃陇南曾是其主要聚居地和活动区域。羌氐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族群一道在陇南文明史上写下了多姿多彩的优美篇章。秦厉共公时兴起的爰剑部的一支“参狼种武都羌”,在岷江、白龙江、白水江一带生息、繁衍,强盛时人口有数万之众,南北朝时期,宕昌羌、邓至羌等相继兴起,均“受南北两朝封爵”。公元前111年,汉攻灭氐王,置武都郡,后又设陇西郡、阴平郡、广汉郡、蜀郡等,并置十三氐道,这些郡、县(道)所辖范围就包括今陇南市及其周边地区。西晋至南北朝时,聚居陇南的氐人杨氏建立霸业,它与中原汉民族政权时而依附、时而抗衡,共传衍284年。陇南羌人和氐人虽然随着历史的风尘渐渐远去,但在藏、汉及其他民族的生活中至今仍依稀可见其神秘的踪影。  相似文献   

18.
关于汉代的东、西羌,学术界历来意见分歧.其实,胡三省为<资治通鉴>所作注释对东、西羌的界定是正确的,只是未加以证明.文献显示,东羌是东汉时分布在朔方、北地、上郡、五原、西河地区的羌人,他们早在先秦时期就移居于此;西羌则是分布在陇西、汉阳西及金城地区的羌人.进入东羌聚居地的西羌融人了东羌,而内迁入关中者仍为西羌.东羌的历史,还有待于深入发掘,才能写出一部完整而丰满的羌族史.  相似文献   

19.
甲骨卜辞中有关羌人的记载数以百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它反映了商代历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侧面。学术界曾对“羌”的社会身分作过有益的探讨,如果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有关记载羌人活动的卜辞,综合排比,进行全面考察,这对于深入探讨商代的社会历史和社会性质,无疑是会有裨益的。本文拟对有关卜辞进行文字考释,并与古代典籍相互参证,以揭示羌人在当时所处的社会地位及其活动的实际情况。一、羌族的渊源(一)、羌字构形本意:  相似文献   

20.
羌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自殷商时期,羌族就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唐宋以后,羌族多被汉族或其他民族融合,只有部分居于偏远的、较封闭地区的羌人,陆续从西北南迁,定居于岷江上游一带。他们与秦末汉初就有的当地羌人形成了今天羌族的祖先。然而,对这历数千年之久仍保留着其古老的传统文化的民族,史籍所载甚少。溯其服饰渊源,《后汉书·西羌传》言,羌人"披发覆面","食肉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