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对《文物世界》2016年3期刊发的《深圳博物馆藏明清买地券考释》一文中两方买地券的释文进行了校补,并指出黄氏、曾文氏买地券中反映的停柩不葬是明代较为普遍的现象,纠正了作者提出的停柩时间长是二次葬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甘谷唢呐     
王琪 《丝绸之路》2011,(5):57-58
西风寒鸦,莽莽高原,唢呐声咽,归鸿声断。一队披麻戴孝、悲痛欲绝的孝子,扶着亲人的棂柩,心事重重、脚步沉沉地行走在一条通往天国的道路上,陪伴着自己亡故的亲人走完红尘中的最后一段路程。路边是霜染的秋草、凋零的枯杨,眼前是恍惚的遗像、飞扬的纸钱,  相似文献   

3.
薛登 《成都文物》2000,(3):32-40
(五)、内志撰写时间小识今按墓志和内志,明德夫人死后第二年,即“乾德五年二月二十五日,安厝于成都府成都县文学乡成均里之南原”;王宗侃则是“其年(乾德五年)十一月六日……葬于国门之东亢灵池县强宗乡花严里龙辏原”,也就是现今发掘的这座魏王夫妻合葬墓所在地——成都市东近郊龙泉驿区十陵镇青龙村五组。“安厝”与“葬”固不相同。盖明德夫人之棂柩,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崖棺葬,自三国沈莹《临海水土志》以来,称呼不下二、三十种,有称悬棺、沉香棺、铁棺,有称架壑船、仙船,还有称仙骨函、仙人葬、葬堂等。目前,史学界多数同志称为悬棺葬,也有称为崖洞葬、崖墓、崖葬或岩墓的。笔者认为,这些称谓都是针对某一地区崖棺葬的具体情况予以命名的,如武夷山地区的悬棺葬反映的是“枯槎插石罅,以庋船棺柩”(宋朱熹《武夷山图序》)的情况,叙南地区的悬棺葬亦如此,《叙州府志·外纪》  相似文献   

5.
张国庆 《民俗研究》2009,(1):95-109
辽墓出土的墓志及墓幢等石刻文字蕴含着虽零散但却十分珍贵的反映辽人丧葬习俗的第一手资料。利用这些珍贵的石刻资料,对辽人丧葬习俗诸如“停柩权厝”、“遴选墓地”、“营造墓穴”、“卜占葬期”、“依礼下葬”、“褙葬先茔”、“特殊葬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不仅可弥补文献史料和考古实物对丧葬习俗记载、反映之缺漏,丰富辽代丧葬文化之内容,而且有益于进一步深化与丧葬文化相关的辽代社会史之研究。  相似文献   

6.
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的人口统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8年,南京博物院联合金坛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金坛三星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的墓葬1001座、灰坑55个、房址4处,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墓葬的分布十分密集,各墓之间的叠压、打破关系复杂,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已清理的墓葬中,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占有一定比例。另外,少数墓葬无坑,或无法辨别出墓坑。葬制可分为单人一次葬、多人一次合葬、二次葬、二次迁葬与一次葬合葬等几种形式,以单人一次葬居多。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另有少量俯身葬和侧身屈肢葬。墓主的头向除极少数外,均一致朝东北方向。墓中出土…  相似文献   

7.
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1998年 ,考古工作者在三星村北发掘了一处新石器时代墓地。该墓地的使用年代约为距今6500~5500年 ,已清理新石器时代墓葬1001座 ,出土随葬品4000余件。墓葬分布密集 ,葬制可分为单人一次葬、多人一次合葬、二次葬、二次迁葬与一次葬合葬等几种形式。随葬品除了精美的玉器和陶器外 ,还出土两套有完整组合的石钺 ,以及刻画抽象符号的板状刻纹骨器。作者将该文化遗存分为三期,认为它们是连续发展的同一考古学文化。  相似文献   

8.
齐家坪遗址是齐家文化的命名地,1975年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墓地由南至北成排分布,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头向大致可分为北偏西、北偏东和正北方向,无葬具。葬式可分为单人葬和合葬,一次葬和二次扰乱葬。葬俗有白碎石随葬、身首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埋葬、涂抹红色颜料及二次扰乱葬。随葬品有铜器、石器、牙骨角器、陶器及绿松石、蚌器等。在年代上应接近秦魏家类型,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700年。  相似文献   

9.
2010年夏,南京文物爱好者在南京南郊发现了一块明代墓志,墓志传主歹俊,史籍失载,为明代前期正三品的武官,生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五月十四日,卒于天顺元年(1457)六月二十三日,享年六十三岁,卜以七月初九日奉柩葬公于应天府江宁县安德乡宋家山庚山申向之原。歹俊墓志篇幅不长,但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特别是志文中述及有关明代宣德通宝铜钱铸造的内容,于史载多有补益。  相似文献   

10.
『寄葬』及其对考古学研究的启示陈星灿傅宪国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995年3月,我们赴河南西北部的焦作地区作史前考古调查①。其间,在当地农村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代“寄葬”风俗。所谓“寄葬”,也就是人死后,暂时被寄放在地上所建造的墓葬,是相对于埋在地下的永...  相似文献   

11.
陈建和  蔡海峰 《旅游》2000,(5):44-45
如今,昔日弥漫的硝烟已经尽逝,这里重又辟出千顷良由。比利时人将那次战役中阵亡的将士不分国籍,同葬于一个万人冢中,冢下尸骨累累,冢上芳草萋萋,真可谓“一将功名万枯”。  相似文献   

12.
1968年在江苏扬州市邗江县公道村柏树庄发现阮元侧室唐安人墓葬,现场已被破坏,出土玉器、金银器及铜器12件,后被扬州博物馆征集。征集文物中有玉柩和仕女白玉牌饰各1件。今就玉柩作介绍。  相似文献   

13.
广西南丹县里湖岩洞葬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丹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山区,与贵州省接壤,地处云贵高原余脉,岩溶地形发育良好,岩洞众多。其中部分岩沿洞中遗留古代的木棺,是一种民族特色十分浓厚的岩洞葬。南丹县的岩洞葬主要分布在当地白裤瑶族聚居的里湖瑶族公社的怀里、化果、纪后、仁广、瑶里、董甲等六个大队内。对这里的岩洞葬,1958年曾进行过调查,并在《南丹县大瑶寨瑶族社会概况》一文中作了简单记述;八十年代初又进行过一次调查,并整理成《南丹县里湖瑶族公社岩洞葬  相似文献   

14.
胡桓口述 《纵横》2011,(7):44-47
2003年一次中外记者会上,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两岸关系的问题时,温家宝总理动情地吟诵了这样一首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相似文献   

15.
系统梳理了中国境内渤海未成年人墓葬的考古发掘材料,并对其埋葬习俗进行了初步讨论。渤海未成年人埋葬方式可分为单人葬和多人葬。未成年人单人葬数量较少,随葬品及墓葬形制较为简单,埋葬方式以一次葬为主;多人合葬中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品均较为丰富,以二次葬为主。根据墓葬形制的规律,认为埋葬未成年人的墓葬中单人葬早于多人葬。未成年人与成年男女共同埋葬是渤海未成年人埋葬方式的特点之一,由此认为,家庭是构成渤海社会的最小单元,并体现出渤海社会牢固的亲情观念及稳定的家庭结构。  相似文献   

16.
1925年4月18日,孙中山葬事筹备处在上海成立。确定杨杏佛为葬事筹备处主任干事,负实际执行责任。4月21日,杨杏佛陪同宋庆龄、孙科、何香凝等人前往紫金山选择墓址。在此之前10天,他们由北京南下路过南京时已去察看过一次。  相似文献   

17.
试论川西石棺葬文化与辛店文化及“唐汪式”陶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石棺葬又称版岩葬。这类墓葬最初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发现于岷江上游的汶川、理县、茂汶等地,因其葬制和随葬的陶器形制新异特殊,为其他地区所不见,曾命名为“版岩葬文化”或石棺葬文化。前几年,虽然有人提出石棺葬文化的命名中,“石棺”一词容易和汉代石棺相混淆,建议使用“版岩葬文化”一词,但就目前考古界已较习惯使用石棺葬文化一词来说,石棺葬文化这一命名已为大家所接受。 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和发掘的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18.
2006年9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武汉市武昌区梅家山发掘了一座方形砖室墓。墓中出土遗物丰富,包括一批精美的白釉瓷器、八棱体漆木葬具、木法器等。其中,八棱体漆木葬具和木法器为考古第一次发现。由塔铭可知,墓主为五代杨吴国高僧超惠大师。  相似文献   

19.
宗泽墓     
宋代抗金名将宗泽之墓,座落在镇江市风景秀丽的东郊京岘山北麓。新中国成立后,宗泽墓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宗泽,字汝霖,浙江义乌人,他文武兼备,富有韬略,一生为官清正。北宋宣和元年(1119),任职南京,被人诬陷,削职后居住在镇江达四年之久,夫人陈氏病殁葬于京岘山。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举进犯,六十九岁高龄的宗泽奉命出任河北义兵都总管,解京城开封之围,屡败金兵,金人敬畏,称他“宗爷爷”。宗泽于七十岁去世后,由其子宗颖,学生岳飞护柩至镇江,与夫人陈氏合葬于京岘山。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析安徽潜山县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土地契约。这些契约不仅是土地、房产及其附属物变更权利的证明,而且还可以当典当文书使用,真实地反映了安徽潜山历史上这些时期土地所有权的制度、权属变更以及土地的管理,是当时农村经济交往的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