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锡旅情     
<正> 1300年前,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将姑苏名扬天下,而且影响跨越千年,超越国界。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将这首诗入选小学课本,使姑苏在日本妇孺皆知,因而引来了许多日本游客每年除夕到苏州寒山寺听夜半钟声……  相似文献   

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国唐代大诗人张继这首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诗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东邻日本也是妇孺皆知。这首千古绝唱曾被编入日本小学课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人。  相似文献   

3.
姑苏水乡,河网交织,素有水乡泽国之美称。据史籍记载,唐宋时的苏州城内,就有河道七纵十四横,长达82公里,有桥梁300余座。唐代时都是木桥,髹以红漆,故白居易有诗曰“红栏三百九十桥”。老苏州的桥星罗棋  相似文献   

4.
《文史天地》2012,(6):94-94
唐代诗人张继,仅仅因一首诗就名传千古。相传,张继落榜后想着同窗好友个个金榜题名,自己却名落孙山,因此心情非常失落郁闷,便前往苏州散心,投宿于寒山寺旁的客船。从傍晚到夜里,张继一直站在船头望着苏州城,心境亦如那晚风凄清寒冷,于是他随口吟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不但使寒山寺出了名,而且让后人记住了怀才不遇的诗人张继。  相似文献   

5.
一、国际“寒山热”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自唐代中叶张继《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子与寒山寺千余年来闻名国内外。寒山子,这位中国古代最早的白话诗人之一,在唐代就流传着“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由于泱泱华夏神州,肩负深重的  相似文献   

6.
说起寒山或寒山子,在吴地,可称妇孺皆知。在日本,据说也几乎家喻户晓。其因有二,一则,“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隽美诗句久已名扬中外。张继的《枫桥夜泊》看来是立了大功的。二则,寒山诗的传播。寒山是唐朝的一位诗僧,因而被列入《高僧传》。他留存至今的三百多首颇具特色的诗作,不仅早就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7.
《文史天地》2014,(6):93-93
正唐代诗人张继名落孙山之后,心情非常郁闷,便前往苏州散心,投宿于寒山寺旁的客船。从傍晚到夜里张继一直站在船头望着苏州城,心境亦如那晚风凄清寒冷,于是他随口吟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不但使寒山寺出了名,而且让后人记住了怀才不遇的诗人张继。  相似文献   

8.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国唐代大诗人张继这首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诗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东邻日本也是妇孺皆知。这首千古绝唱曾被编入日本小学课本,影响了一代代日本人,流传下许多佳话。与此同时,有关《枫桥夜泊》诗碑的魔咒传言也镇住了当年的日本侵略者,并迫使日本天皇放弃了将《枫桥夜泊》诗碑偷运到日本的打算。  相似文献   

9.
正大概,所有的遇见都是上天安排好的,遇见那场小雨,遇见你,遇见这里。就像,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切,都刚刚好。我一直相信,不期而遇,是人生最奇妙的事。就像,我在太湖湖畔遇见的这所房子——姑苏上邸。在姑苏之地,太湖之行,我遇上了一座房子,叫姑苏上邸。看着它的每一个布置,每一处细节,都那么用心,那  相似文献   

10.
苏州园林,秀甲天下,源远流长.春秋时代,阖闾建部苏州,称雄东南.吴国王室先后建有多处苑囿别馆,吴王夫差更是“一夕之宿,台榭陂池必成、六畜玩好必从.”(《国语》)最早的苑囿当推夏驾湖,在今日吴趋坊西,《吴地记》:“夏驾湖,寿梦盛夏乘驾纳凉之处.凿湖为池,置苑为囿.”宋朝湖已不存,宋人杨备有诗咏道:“可怜风物还依归,曾见吴王六马来.”阖闾和夫差治事的吴宫有“前园”和“后园”.“前园”多梧桐,史志皆称“梧桐园”;“后园”高树参天.吴宫之园汉代犹存,朱买臣曾载故妻到此,“置园中,给食之.”(卢熊《苏州府志》)姑苏台,在姑苏山上,始建于阖闾,  相似文献   

11.
苏州依水而缘,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此,苏州的老弄堂,也无不例外地成为了苏州流水生活中的一个依附或停顿。同时,这也注定了苏州的老弄堂,要比江南其他城市的老弄堂多了一份如水一样的轻柔与舒缓。所谓性格决定生活方式,正是苏州老弄堂那份与生俱来的舒缓,才孕育出了姑苏城的悠闲、恬静的生活节奏及苏州人精细、柔和、淡雅的处世之道。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苏绣之精致、园林之幽雅、评弹之细腻、昆曲之柔美、檀扇之轻盈;才有了花乌风月、倜傥细腻,柔情与蜜意相融的"天堂",才有了亭、园、塔、桥所相映而成的那份画意诗情以及寒山寺久久回荡的钟声。如果说姑苏城的慢调性格是由流水萦绕而成的话,那么一条条掩映在小桥流水中的姑苏老弄堂,便是慢调苏州的一个被浓缩了的城市表情。  相似文献   

12.
一寒山寺之所以名扬四海,大约是得益于一首诗,那就是许多人都会背诵的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是唐朝诗人,今湖北襄阳人,天宝进士,官盐铁判官、检校祠部郎中。有《张祠部诗集》,为《全唐诗》收存。然而,张继写了那么多诗,除了(枫桥夜泊),谁又记得他还有哪些呢?至于唐诗虽是千家万首,但千古传诵的名篇也不是很多。(枫桥夜泊)之所以股炙人口,是不是因为得益于寒山寺呢?其实,寒山寺不也就是那么几槛古建筑吗?中国名刹古寺何止千百,为何让规模不大的寒…  相似文献   

13.
忆在苏州日     
陈烨 《风景名胜》2011,(5):16-16
明代李流芳在《虎丘有九宜》中说,游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我们的这次踏青便是在绵绵的细雨之中展开的。我记得有这么一首诗“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柔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慰藉。“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到了苏州不能不去虎丘。  相似文献   

14.
江南的春天,如若少了苏州,该是多么得了无生趣?而在我看来,苏州近一半的春色,都藏在那些大大小小的园子之中。拙政园,春入柳丝娇春未老,风细柳斜斜。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外,便是这园林里的烟柳画桥最耐得消遣。姑苏园林中,拙政园的新柳当为春日绝佳之景致。当姑苏城里、太湖边上,那些细柔无骨的枝条刚刚泛出一抹嫩黄绿的时  相似文献   

15.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武功高强,但复国失败。不过,他的祖先成功了,尽管很短暂。金庸在小说《天龙八部》中,塑造了擅长"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武林世家姑苏慕容。在小说中,姑苏慕容是大燕皇族后裔,世世代代笃志复国。小说言及,"当年五胡乱华之世",鲜卑慕容氏"曾建立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好几个朝代","其后慕容氏为北魏所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美女赵飞燕和她的孪生妹妹赵合德生在江南水乡姑苏。赵合德生得体态丰腴,玉肌滑肤,美艳妩媚与赵飞燕不相上下。她们都是汉成帝的宠妃。  相似文献   

17.
周敬王六年(前514),伍子胥奉吴王阖间之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在姑苏山东北三十里,选地设计建造了周围四十七里的闽间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到2012年已有2526年的历史。阖间大城陆门八、水门八,东曰娄门、匠门,南曰蛇门、盘门,西曰胥门、阊门,北日平门、齐门。世称“阖间大城”。别名是人物或者城池、地区正式规范名称以外的名称。“阖闾大城”堪称苏州的第一个别名。唐白居易《登阊门闲望》诗中就有:“阖阎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说明白居易也知道苏州旧称为“闽闾大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演进和各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苏州除了名为“阖间大城”外,还曾经拥有过繁多的城名,有吴、句吴、会稽、吴郡、吴州、苏州、平江等;苏州还有别称吴都、吴门、吴中、吴县、吴会、东吴、长洲、茂苑、姑苏、吴下等。  相似文献   

18.
杨闻宇 《丝绸之路》2009,(21):58-60
赵飞燕、赵合德是一对双胞胎姊妹,母亲姑苏郡主是刘邦之子刘建的孙女。郡主的丈夫是江都中尉赵曼。出身如此高贵,而其生父却是音乐家冯万金。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772—846)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琵琶行》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之绝唱,乃是由于诗人既是以诗的形式来叙事,又是以诗的形式来表现音乐,塑造了生动的音乐形象与人物形象,从而把诗与  相似文献   

20.
曾几何时,毛宁的《涛声依旧》一曲唱红了半个中国,拨动了多少追星族的狂热心弦!其实,这首歌的歌词借鉴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八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随着这首唐诗的千古流传,寒山寺也因此而名扬四海。寒山寺位于苏州阀门外枫桥镇。它始建于南朝梁代天监年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距今已有147o多年历史。相传唐代诗增寒山与拾得到此住持后,才改名为寒山寺。我初访这座名刹时,觉得这两位高僧的名字怎么这样好怪好怪。后经查考,才知寒山是因为原住浙江天台寒岩,经常题诗刻在山林峭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