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雨》是曹禺先生1933年的创作,是曹禺的第一部话剧。《雷雨》是一部在情感、情怀和伦理血缘关系上展现的人性冲突,并由冲突最终导致悲剧发生的作品。剧中人物对悲剧命运无法解释而又无法摆脱的困境引发了无可奈何的呼喊,但《雷雨》并非宿命论,它通过人性在现实中的苦苦挣扎并最终走向毁灭,讲述复杂而原始的情绪这一值得探讨的人性深处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孙佳希 《神州》2012,(33):4-5
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简称《赵氏孤儿》)是公认的世界悲剧史上公认的两部具有传承意义的巨作。本文以这两部话剧作品为例,以其中"复仇"这个共同主题为切入点,尝试分析"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这两个"复仇者"不同命运的成因,探讨两部戏剧作品结局的差异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3.
刘宇佳 《神州》2011,(10):9-9
《雷雨》是曹禺先生1933年的创作,是曹禺的第一部话剧。《雷雨》是一部在情感、情怀和伦理血缘关系上展现的人性冲突,并由冲突最终导致悲剧发生的作品。剧中人物对悲剧“命运”无法解释而又无法摆脱的困境引发了无可奈何的呼喊。但《雷雨》并非宿命论,它通过人性在现实中的苦苦挣扎并最终走向毁灭,讲述“复杂而原始的情绪”这一值得探讨的“人性深处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苏远尚 《沧桑》2009,(3):221-222
《琵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悲剧经典,其悲剧意识丰富而复杂。它首先是一部生活悲剧,又是一部时代社会的悲剧。该剧由蔡尽孝愿望的破灭又进一步表现出下层知识分子追求现实功名而不得的悲惨结局。剧中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又引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残酷的客观现实粉碎了主人翁的美好理想,才造成了这一出流传千古的人间悲剧。  相似文献   

5.
饶忠祥 《文史天地》2007,(12):52-54
这是一部《孔雀东南飞》式的爱情悲剧,一位伟大诗人的悲剧。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这样的悲剧越少越好!  相似文献   

6.
党雪燕 《神州》2013,(1):179-179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被誉为“长篇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小说以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情节,夸张的描写,凝成一部浪漫主义悲剧巨作。本文就书中的一种美、一种善分别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梁文娟 《沧桑》2008,(3):234-235
《三国演义》是一部大型的史诗悲剧,小说借助历史重树传统,宣扬儒家传统,呼唤明君,呼唤英雄,然而在现实中,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传统已被遗忘,一切成空。《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的史诗悲剧,它既是三国时期刘蜀集团的英雄失志的悲剧,也是作者理想搁浅的悲剧,更是一部民族大众召唤传统文化的史诗悲剧。  相似文献   

8.
李佩阳 《丝绸之路》2013,(12):38-40
作为爱情悲剧与喜剧的代表作,《牡丹亭》与《终成眷属》的魅力不仅在于故事层面曲折生动,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还在于文本别具一格的形式与结构设计,不管是主题还是写作手法都突显着冲破束缚与思想桎梏的特点。本文以这两部剧作为例,通过分析作品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结合作品结构与主题的关系,总结其叙述结构模式、形式与意义,达到旧文本新理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柳 《丝绸之路》2009,(22):81-83
海派小说以描写都市生活为题材,关注生活在都市中的男男女女,他们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自然就成了小说的主题。海派作家笔下的女人们,或多或少都带有悲剧色彩。本文试选取生活在旧上海的男人对于女性的影响这一特定角度,来分析作品中女性悲剧产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一位历史学家,写了一部历史剧,却为自己及全家以至成千上万人造成了人间悲剧,更为后世留下了一部不堪回首的历史活剧。尽管“导演”这部悲剧的人大都入土了,但是染手此事及热衷此道者都已绝迹和不会再生了吗?这位史学家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人们,再看看这面“镜子”吧!  相似文献   

11.
任伊凡 《神州》2011,(11):1-2,4
中篇《哥萨克》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1828—1910)早期创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在整个托尔斯泰创作里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该作品的解读建立在社会学批评的基础上,认为托翁重点描写俄国社会多余人的爱情悲剧。本文另辟蹊径,以当代生态文学批评为切入口,指出悲剧的实质在于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揭示了《哥萨克》的生态内涵。由此进一步指出托翁生态思想对其后来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任伊凡 《神州》2011,(26):1-2,4
中篇《哥萨克》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1828—1910)早期创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在整个托尔斯泰创作里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该作品的解读建立在社会学批评的基础上,认为托翁重点描写俄国社会多余人的爱情悲剧。本文另辟蹊径,以当代生态文学批评为切入口,指出悲剧的实质在于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揭示了《哥萨克》的生态内涵,由此进一步指出托翁生态思想对其后来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鲁迅生活的二十世纪上叶,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鲁迅深邃地洞察时代的症结,用如椽创作了一批振聋发瞆动人心魄的悲剧作品,今天读来,仍有风骨独异之感。多年来海内外对其悲剧作品的艺术特色多有论著。或许笔者孤陋寡闻,感到论及其悲剧艺术观特色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雷文婷 《神州》2013,(10):4-5
《边城》中的爱情悲剧主要原于作者的审美理想——传达给人一种关于人性的自然美以及造化弄人的遗憾美,通过悲剧的形式来唤醒人们日益麻痹的良知,正视生活中的真善美。时代文化的限制给悲剧奠定了大的背景;宿命论是贯穿整个爱情悲剧的一个特点;善良的人性和谦让的美德是导致这个爱情悲剧的诱因、导火索。尽管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是一部充满着不能让人释怀遗憾美的悲剧,却也让人们体会到了善良的人性以及无限的希望,这一切都引导我们要正视我们的生活、时代,勇敢地追求其中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5.
金锟 《神州》2013,(4):5-5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卡霖·麦卡勒斯的一部经典中篇小说,该小说描写了美国南方小镇上一个古怪而畸形的三角恋爱情故事,自问世以来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借助“双性同体”这一理论,分析作品中被忽略的李蒙表哥的形象,并对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加以分析,从而揭示出其双性同体的形象不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可,导致了其爱情悲剧,并进一步阐述了双性同体的发展模式才是理想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赵旭冉  孙湘婷  王丰玮 《神州》2012,(28):17-17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从来都被人为是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因此她们的命运也多数具有悲剧色彩。在大量的女性作品中可以反映着一点,在社会动荡变革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悲剧性更加突出。本文将从魏晋南北朝的女性作品入手分析,从亲人分离的无奈、独守空房的咏叹、壮志难酬的愤懑这三个方面解读当时女性的悲剧命运,从而了解当时社会女性心理。  相似文献   

17.
刘行 《神州》2012,(28):6-6
雨果说过:"天生的万物中,放出最大光明的是人心;不幸的是,制造最深黑暗的也是人心。"喜欢雨果的作品,不仅因为作品中优美的语言,更是因为作品中对社会现实和人物内心的描写总是那么具有深刻的代表性。《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两部作品描写的都是宗教气氛弥漫下的悲剧,宗教是社会状况的真实反应,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现状。作者就是要通过作品揭露社会现实,唤醒人们心底的意识,改变社会现实。在《<克伦威尔>序》中,雨果提出了美与丑、善与恶、优美与畸形、崇高与粗俗、光明与黑暗的艺术对照原则。他的作品中,常常运用这种对照方式:《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两部  相似文献   

18.
萧红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女性作家,在她的作品中女性悲剧意识相当浓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萧红可堪称是一位天才型的作家,一度受到鲁迅的赞扬。尤其是她的《生死场》具有跨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孟宪华 《沧桑》2009,(3):239-240
苏童作品的女性大多以悲剧收场。封建礼教、男权主义的压迫,它们有着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极其重要的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女性自身的问题也同样不能被我们忽略,这也是我们所需要认识到的问题。某些时候,对女性的伤害已经不仅仅是社会问题、传统问题,而且是人本身、女性自身的问题,这里面深藏着人性深处的许多奥秘。  相似文献   

20.
林培培 《神州》2012,(20):7
《红楼梦》不乏悲剧,每个人都有抑或性格抑或命运的悲剧,死亡似乎也成了司空见惯之事,虽然各不相同,但都逃不过最后的心愿未了。如果没有黛玉的悲剧,没有她的香消玉殒,我感觉整部作品就好似失去了灵魂,她就是悲剧的化身,美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