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     
<正>四川广汉:三星堆疑发现北城墙遗址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有重大发现,一段疑似"北城墙"的建筑遗迹被发现,三星堆古城实现"合围"。打破了三星堆"仅仅是祭祀区"的说法,并基本可以确定王城的核心区,为下一步考古发掘指明方向。未来期待有高等级墓地或者王陵的发现。  相似文献   

2.
三星堆古国具有神权国家性质,不仅大量器物是祭祀用品,而且一些重要遗迹现象,可能也与祭祀有关,包括室内外的祭拜场所和埋藏祭器的方式等。其中三星堆土堆可能为具有祭祀性质的土台;青关山一号大房子可能是三星堆神权古国时期一座重要的专门用来摆放神像和祭器,并进行经常性的祭祀仪式的"神殿"或"神庙";三星堆遗址中曾出现过多种形式的祭祀坑,是三星堆文化时期这里经常进行祭祀活动的产物和实证。  相似文献   

3.
三星堆一期与二期文化遗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缺环。1999年以来,在三星堆遗址的多个地点发现了一组新的文化遗存,文化面貌介于三星堆一期和二期之间,并与温江鱼凫村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的陶器群几乎完全相同,从而填补了三星堆一期与二期的缺环,也基本上解决了三星堆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与青铜时代文化遗存陶器群的传承关系。新遗存中的A组陶器是"三星堆一期——宝墩文化"晚段的常见器物,但新出现的B组陶器已明显属于三星堆文化的范畴,因此再将这组遗存归入"三星堆一期——宝墩文化"显然是不合适的。考虑到以这组器物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在成都平原有着广泛的分布,因此将其单列出来,命名为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是适宜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古蜀文明"即"三星堆文明",形成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1600年~前1500年之间。三星堆文明形成时期的代表性文明因素主要有3种:一是以三星堆城址城墙为代表的本土文明因素,二是以具有二里头文化特征的文化遗存为代表的中原文明因素,三是以具有齐家文化特征的文化遗存为代表的甘青地区文明因素。后二者是通过早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就已经形成的岷江上游地区的文化通道,由陇西南进入成都平原地区,并促使成都平原本土文化发生巨变,产生了三星堆文明,开始了古蜀文明的历程。三星堆文明的形成过程反映了岷江上游地区在古蜀文明的形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星堆神权古国特殊而又滞后的社会形态和历史进程,可能是造成三星堆文化神奇面貌的关键所在。从中华文明进程的视角,采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正面阐述了三星堆文明的主要特征、变迁过程、原因结果,从"本土文化说"的角度,对独具特色的三星堆文化,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三星堆一、二号器物坑出土的铜器中至少有43件带有彩饰,有两种不同的装饰方式。三星堆特色的器物多以黑、红两色刻意突显人头像、人面具的眼、口、鼻、耳等部分,应是三星堆人对以其为象征的超自然感官能力的崇拜。中原风格的容器则普遍用红彩来填充器表之阴纹,与同时代商文化范围内的铜器施彩现象一致,具有宗教祭祀意义,或与周代文献中涂血祭器的"衅"礼有关。  相似文献   

7.
"三星堆一期文化"是与"宝墩文化"有所交叉的不同文化类型;"三星堆一期文化"主人可能是蚕丛氏蜀王,"宝墩文化"可能为柏灌氏蜀王。三星堆古国是一个神权国家,在中国文明史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三星堆文化的发现引起了中外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兴趣和关注,“三星堆文化热”和由它所引发的研究热潮正方兴未艾。也正是由于三星堆文化的研究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才使先秦巴蜀文化这个研究领域最终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一、三星堆文化研究回顾三星堆文化研究涉及面极广,在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不少学者加入研究行列,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新成果不断问世,同时在一些主要问题上也存在不少分歧。这里仅就笔者阅读与研究所及,对三星堆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分歧从10个方面略加述评。1…  相似文献   

9.
图一、广汉三星堆外景圉二、三星堆一号坑遗物出土情况图三、三星堆二号坑中层遗物出土情况圈四、二号坑出土遗物一角三星堆祭祀坑器物出土情况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来自四川省内的专家学者齐聚广汉,回顾了三星堆发现80周年历程并进行了反思、总结和前瞻性思考,在三星堆考古成果、三星堆遗址在巴蜀文化研究和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的重要性等方面取得了进一步共识,并就三星堆未来的考古与研究工作、博物馆文保、遗址展示等工作等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铜器的产地问题迄今未有定论。本文对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15件铜器进行了成分分析,结合以往发表的数据开展微量元素和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三星堆祭祀坑中本地式和外来式铜器使用了相同类型的原料,且其所用原料与成都平原本土原料类型完全不同,而与殷墟、汉中、新干等铜器群所用原料关联密切,由此可知,至少部分祭祀坑铜器的原料是外来的。此外,祭祀坑中还发现非三星堆特征的铜尊,其圈足上有疑似铸造的三星堆特色的圆孔,暗示有“定制产品”的可能性。三星堆祭祀坑铜器的来源应十分复杂,可能包括殷墟、长江中下游以及三星堆本土等地点。铜器的风格、技术、原料、器用制度在不同层面实现了极为复杂的流动,这同时映射出晚商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的资源流通和文化互动网络。  相似文献   

12.
十二桥文化早期遗存是以金沙遗址郎家村"精品房"地点为代表的遗存,可视作成都平原青铜文化序列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学界对其性质进行了较多讨论,存在归为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向十二桥文化的过渡性遗存或十二桥文化早期等几种认识。由于三星堆文化资料较少,以尖底器出现与否作为区分三星堆文化与十二桥文化的判断标准显得过于简单而不够准确。随着十二桥文化资料不断公布,将其视作十二桥文化最早阶段遗存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该遗存是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序列和谱系研究的关键节点之一,还涉及到成都平原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的互动关系,并与古蜀文明的政治变革、社会变迁及对外交通等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邹衡先生曾经指出: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是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和中国考古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自从两个祭祀坑的材料公布以来,学术界涌现出了大批关于三星堆的研究论文。研究者们对祭祀坑的年代、文化构成、性质以及三星堆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三星堆祭祀坑和三星堆文化正在学者们的辛勤工作之下,一层层揭起神秘面纱,向世人展示其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4.
三星堆出土玉石器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显丹 《四川文物》2007,4(2):59-63
三星堆的发现是在上个世纪的初期,至今已有七十多年了。而三星堆的最早发现也是从一坑玉石器的发现而开始的。随后在半个多世纪的陆陆续续的考古调查发掘中又发现了一些玉器。由此而来,许多学者对三星堆出土的玉石器进行了研究。根据历史上三星堆玉石器的发现和研究,我们大致可以将三星堆玉石器的发现及研究分别分成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学界围绕三星堆器物坑引发的讨论始终未能统一意见,近期披露的有关三星堆祭祀区的新发现为讨论提供了更多物证。三星堆祭祀区范围内的地层堆积较其他居址区似乎显得更为简单,反映出严格的规划意识,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三星堆器物坑所在区域似乎较为独立,但应该和周邻的建筑、灰沟等遗存有密切关联。分析仓包包和高骈公社两处地点的器物坑及青关山台地H105的埋藏特点,发现它们与三星堆器物坑有同有异。仓包包和高骈两坑年代早于三星堆器物坑,其部分特点被后者继承下来,而它们之间存在的明显不同之处,是由于年代、规模和目的不同等原因导致的。从宝墩文化至三星堆文化,宗教祭祀特点有了较大改变。三星堆文化存在多样化的祭祀遗存,其祭祀传统是宝墩文化以来文化与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汪毅 《巴蜀史志》2007,(3):35-36
一、《三星堆图志》选题的重要意义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是古蜀文化乃至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亮点,举世注目。该选题属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研究项目”范畴。目前,出版有关三星堆的读物林林总总、车装斗载;研究三星堆的学者不分东西南北、海内海外。  相似文献   

17.
2016年7月18日至19日,"三星堆与世界上古文明暨纪念三星堆祭祀坑发现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召开,约15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学术发言涉及分期断代研究、聚落考古研究、科技考古研究、重要遗存研究和文化交流研究等多方面,为三星堆遗址今后的考古工作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18.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青铜立人像初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6年8月14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继一号祭祀坑发掘之后,在东南近30米处又发现了第二号祭祀坑。坑内出土遗物近500件,计有(?)、尊、人头像、人面像、鸟、鹿、戈、"神树"以及方座大型立人像等青铜制品;璋、璧、戈、瑗、凿、刀、管、珠等玉石制品;人面罩、鱼、树叶、圆形饰等金制品以及骨、象牙、贝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的发掘资料尚未正式发表。但不少出土遗物已引起广泛关注,一件青铜立人像尤为国内外瞩目。这里专就这件青铜立人像作一介绍,并略述个人的看法。这件青铜立人像形体高大。大眼,直鼻,  相似文献   

19.
《四川文物》2021,(1):96-106
三星堆祭祀坑和青关山H105均属三星堆遗址"新四期"1段遗存,表明三星堆城址在此时尚未废弃,依旧是古蜀国都城,修正了以往学者认为三星堆城址废弃于遗址三期和四期之际的观点。金沙遗址在晚于"新四期"的第三阶段无论遗址规模还是遗存构成情况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作为古蜀国都城至迟当从"新四期"之后始。古蜀国都城从三星堆遗址迁至金沙遗址的具体时间很有可能在"新四期"1段偏晚时期,也就是殷墟二期偏晚阶段,但还需要开展更多的考古工作和研究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0.
《中华遗产》2008,(4):18-18
经过半个月的发掘,成都市考古队最近找到了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村落”,有可能是古蜀国从四川广汉三星堆向成都金沙转移的“中转站”。据介绍,该遗址范围约1万平方米,有用于祭祀的灰坑、小型木骨泥墙房址等遗迹。该遗址位于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和十二桥遗址之间,同时反映了宝墩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特征,为研究古蜀文明传播走廊、研究长江上游古代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